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102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docx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1.4、企业缺乏协调竞争的理念

2、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2.1、市场需求不足

2.2、资源浪费严重

2.3、系统管理缺失

2.4、信息交换不畅

2.5、服务质量不高

2.6、理论可操作性不强

3、中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选择

3.1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3.2中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选择

3.3、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目标

4、促进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4.2对策及建议

4.3加快物流体制的措施

5、加速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5.1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

5.2是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5.3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结束语

7、致谢词

8、参考文献

摘要:

我国加入了WTOP场竞争更加激烈。

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

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

式及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总结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构思

关键词: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091451班邓小龙指导教师:

朱烨老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1.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2.1、市场需求不足目前,对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有着切实需求的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部分高薪技术企业、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和极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保持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自己干物流,不愿意采用供应链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现有的专业物流主要有一下几类:

一是邮政、铁路类垄断性物流类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商、储运企业转化而来的物流类企业;三是工商企业转化而来的物流企业;四是内外资专业物流企业。

他们依托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物流服务,但从市场表现来看,综合服务能力不足、运作效率不高、网络化程度低等,是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2.3、系统管理缺失从市场看,物流不但涉及公路、水路、航空、海运等方式,其主管部门不但有交通部、铁道部,还有邮政、海关等,这些主管部门各有各的规章制度,对物流业而言,缺乏大物流的构想,因而在物流管理上缺乏系统性,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2.4、信息交换不畅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物流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网络系统,在物流运作中未能运用公共信息交换平台、EDI网络服务中心等信息技术,在我国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技术服务在大企业的运用比例较低,影响了信息技术的交换运用。

2.5、服务质量不高近几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物流业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不能提供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务链。

2.6、理论可操作性不强

从现代物流意义上讲,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物流理论研究滞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缺乏,一些物流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可操作性不强。

3、中国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3.1、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正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结束。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市场过剩的矛盾加剧,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局面和严峻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时期。

在买方市场稳定形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环境下,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供给结构不适应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求的变动,多年来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所推动的过度重复建设,使企业组织、生产力结构的不合理和市场中的一些行业过度竞争现象加剧;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又受到现行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而困难重重。

上述问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一系列的结构调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才能逐步解决。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告别了短缺经济并向买方市场转化,不仅仅反映出社会生产供给能力的量的增加,更深刻地反映了经济素质的质的变化。

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它标志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从资源约束为主转向需求约束为主,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仅只存在于生产领域,而且已经开始转移到流通和消费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是由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来推动的。

但是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却未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流通主渠道的地位日益削弱和商业信用的急剧下降,以个体商贩为主体的“集贸市场”式流通方式正在成为城市日常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

流通行业的高度分散化经营不仅使社会商品流通费用增加,而且将成为生产发展与消费扩大的障碍。

3.2中国物流发展战略选择

1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服务为根本目的,使物流业的发展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上为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2坚持城乡结合,促进全国物流系统合理布局。

以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把城市物流体系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

③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政策指导。

要把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

3.3、中国物流发展目标

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

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

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4、促进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三是有点无网或有网不畅,信息交换渠道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五是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实际运作,更为滞后。

面对我国物流的现状,我们需要利用SWOT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法,它的实质是:

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最终提出战略方案。

运用SWOT分析法,我国物流业面临如下现状:

1.S-strength(优势)

(1)市场潜力大。

据世界银行的估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6.7%,2000年我国的GDP为8.9万亿,按15%计算,物流成本为13350亿元,按20%计算为17800亿元,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本土化经营,文化背景一致,与客户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了解客户的现状,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

(3)劳动力成本低廉。

这种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的装御、仓储、运输等行业。

2.W-weakness(劣势)

(1)物流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实际上,由于物流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物流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匹配。

作为工业化体系发展成熟的产物,物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富人的游戏”,如在美国,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场定位往往是那些年运输费用支出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物流产业能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完全要看当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即便在港口城市,如果总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说物流市场的经济地理范围纵深不够,物流产业也未必能够成为所谓的支柱产业。

(2)物流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运输、装御、搬运技术、仓储技术、管理技术等。

纵观我国的物流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

在基础设施方面,陆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较严重,时有“塞车”现象;对江河的治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运载能力;主要的铁路干线运输存在严重的超负载等情况。

(3)人才短缺。

当前我国整个物流行业中,专业人才非常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制约了我国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4)体制不健全。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相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如在融资方面,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较困难。

(5)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低。

我国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而言都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

一方面,一些低层次的、单一的和低技术含量的物流服务供给过剩,高层次的和高技术含量的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自办物流的比例过大,专业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物流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

3.0-opportunity(机会)

(1)物流业的发展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纲要》中已明确指出“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

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

”。

这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为发展中国物流业提供了政策依据。

(2)大量外资的进入,扩大了物流市场容量。

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他们又不可能同时带来全套的物流系统,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物流市场的新的需求。

(3)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

4.T-threat(威胁)

(1)大量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物流业面临重新洗牌。

(2)人才争夺战。

国外物流公司的进入,势必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他们为了推行本土化建设,不惜重金利用各种手段从国内物流企业“挖”走高素质的人才,这将使得国内物流人才争夺的竞争加剧。

(3)市场份额的减少。

由于我国目前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中间环节太多,成本过高,从而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的要求。

(4)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够。

由于我国物流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现象严重,使得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物流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而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物流业环境落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起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反而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4.2、对策及建议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要促进物流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联系与发展,有以下一些建议方案:

1.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体制分散问题。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

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

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2.要抓紧制定全国物流发展纲要。

重大物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加强统筹规划,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3.要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引进消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装备和技术标准化建设,以及物流服务规范标准的建设。

4.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给予财政贴息扶持,企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银行应给予融资支持。

在物流用地价格政策方面,可统一按工业用地计价,以规范物流用地价格。

5.要加强和规范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

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

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

6.大力发展战略联盟。

当今市场经济充满着竞争,但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合作。

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建立联盟以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

一方面要进行纵向联盟,即与货主企业联盟,同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进行横向联盟,即与其他物流企业联盟,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不仅可以实现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还可以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作成本,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

7.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物流服务。

现代科学技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服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需要物流企业能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一种具有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的高效率物流服务,即物流服务要具有综合化、一体化的特点。

另外,物流服务要具有个性化,以适应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

需要

4.3、加快物流体制改革的措施物流系统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建立、为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各相关物流行业的综合体系。

这个系统不管其内部组织结构如何,都应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经济效益的要求。

因此,为了达到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使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就必须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变分散的一家一户办物流的小生产方式为集约化的综合物流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领域里,物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若干个行业的综合和协作,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物资和对外贸易等部门的有关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上述各行业在政企分工的条件下通过资产为纽带的联合,使物流形成独立的产业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状况依然存在,使物流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了加快物流体制改革,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的行动。

1、加强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领导,建立权威的组织协调机构

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商业、物资业和对外贸易业等)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物流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得物流业发展不快,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

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物流业,仅靠某几个部门或行业自我封闭式的发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应当像过去抓联运、集装箱运输和散装水泥推广等工作一样,国家设立具有统一协调职能的专门工作机构,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全国物流的各项工作。

建议由国家计委或者国家经贸委牵头,交通、铁道、国内贸易、外经贸易等有关部委参加,组成一个高层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物流发展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尽快制定规划和各项政策,并纳入到“十五”计划之中使我国物流业在进入21世纪初期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2、重视对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或科研项目,但这些工作大都是分散的、独立的。

物流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各个有关部门分别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向健康轨道。

因此,建议由一个部门(比如中国物流学会)牵头,在政府部门支持帮助下,组织全国的有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研究制定物流科学的具体研究计划,分别对企业物流、社会物流的技术、经济、管理等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

3、加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措施的步伐。

国家已经确立了“九五”至2010

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尽快制定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是保证大政方针实现的关键。

对于物流业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政策或者建立健全有关法规,来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和流通企业的经营行为,指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协调部门、条块关系,促进流通和生产的共同发展。

目前全国正在兴起一股“物流”热,这是好事,但也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不少行业或部门都热衷于搞物流中心、交易中心或配送中心。

同一个城市里一下子出现好几个中心,“鸡犬

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钱花了不少,效益不大。

这种一窝蜂式的作法已经有过多次的教训。

国家政策鼓励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的路子,但由于改革中政策的不配套使企业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中困难重重。

所以,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加快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5、加速发张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紧迫。

5.1、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大市场、大流通,与之相适应,必须要有现代物流系统作保障,现代物流产业具有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信息手段、专业人才,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5.2、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利润源,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企业对生产领域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顾及得较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

通过委托第三方物流实现压缩资金占有、加快资金周转,国有企业大有潜力可挖。

5.3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拉动内需,带动投资启动消费,是解决需求不足的有效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措施,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提高生产也流通的集约化程度,改革粗方式的经营管理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结束语

研究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各类企业都应重视在物流方面的战略构思。

为此,探索中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值得中国企业深思。

7、感谢词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快步入尾声,我们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