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4480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作业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A组 基础题组

1.(20xx北京朝阳一模,6)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氧气反应的是(  )

A

B

C

D

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纸张保鲜水果

食用油中添加TBHQ(一种酚类物质)

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

食品包装袋中放置还原铁粉

2.(20xx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滴有酚酞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有N

D

相同条件下,用稀硫酸洗涤BaSO4所造成的损失比用蒸馏水洗涤少

BaSO4在稀硫酸中不能溶解

3.(20xx北京西城期末,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

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4.(20xx北京东城一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

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

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的

5.(20xx北京朝阳期中)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HI的平衡转化率

C.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I2H2+2H2SO4+2HI

6.(20xx北京海淀期末,4)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在点滴板a、b、c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2SO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溶液(含2滴酚酞)

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

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SO2+2OH-S+H2O

D.c中所得溶液的离子间一定存在关系:

c(Na+)+c(H+)=2c(S)+c(HS)+c(OH-)

7.(20xx北京海淀期中,17)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生产硫酸和绿矾(FeSO4·7H2O)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沸腾炉中,硫铁矿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           。

 

(2)接触室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O2与O2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釜中,烧渣经过反应转化为溶液Ⅰ和固体。

①烧渣中的FeS在反应中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

 

②溶液Ⅰ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是 。

 

(4)操作a的主要步骤是:

加热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5)流程中,固体X可以选择硫铁矿(FeS2)或      ;当固体X为硫铁矿(FeS2)时,将溶液Ⅰ与固体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FeS2+   +    Fe2++ S+   

B组 提升题组

8.(20xx北京海淀零模,10)利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备SO2涉及的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制备SO2

B.用装置②检验和收集SO2

C.用装置③稀释反应后溶液

D.用装置④测定反应后溶液中c(H+)

9.(20xx北京西城期末)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中无明显现象

Na2SO3和H2O2一定不发生反应

B

b中加稀H2SO4后才产生淡黄色沉淀

S和S2-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C

c中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Ba2++SBaSO3↓,使S水解平衡逆向移动,红色褪去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

原Na2SO3溶液中含有S

10.(20xx北京平谷一模,11)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11.(20xx北京东城二模,28)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

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

试管中的液体

现象

a.0.1mol/LSO2水溶液(pH=2)

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0.1mol/LNaHSO3溶液(pH=5)

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0.1mol/LNa2SO3溶液(pH=10)

溶液立即褪色

d.pH=10的NaOH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e.pH=2的H2SO4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1)SO2水溶液中含的微粒有           。

 

(2)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平衡原理解释)。

 

(3)实验d的目的是                    。

 

(4)由实验一、二可知:

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    。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5)甲同学:

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

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

该褪色过程是可逆的。

①步骤一,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

                    。

 

 

答案精解精析

A组 基础题组

1.A B项,TBHQ是一种酚类物质,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项,SO2具有还原性,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D项,还原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

2.D 相同条件下,用稀硫酸洗涤BaSO4所造成的损失比用蒸馏水洗涤少是因为稀硫酸中S浓度较大,使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3.A A项,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能够电离,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B项,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项,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项,二氧化硫有毒,同时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4.D A项,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B项,常温下,铜和浓硝酸能反应,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浓硝酸;C项,钢铁设备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会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D项,硫氧化物会形成硫酸型酸雨,氮氧化物会形成硝酸型酸雨。

5.C A项,过滤适用于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观察流程图知,分离器中是从硫酸和氢碘酸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硫酸,不能用过滤法;B项,膜反应器中HI分解为H2和I2,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HI的平衡转化率;C项,观察膜反应器和反应器的指示箭头知,该工艺中I2可以循环使用;D项,观察分析流程图知,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SO2+2H2OH2+H2SO4。

6.D A项,浓硫酸与Na2SO3固体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项,品红溶液褪色表明SO2具有漂白性,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明SO2具有还原性;C项,发生的反应还可能为SO2+OH-HS;D项,由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S)+c(HS)+c(OH-)。

7.答案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2SO2+O22SO3

(3)①还原 ②Fe2(SO4)3、H2SO4

(4)冷却结晶

(5)铁粉(或Fe) FeS2+14Fe3++8H2O15Fe2++2S+16H+

解析 

(1)硫铁矿在沸腾炉中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SO2和O2化合生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3)①在反应釜中,FeS转化为Fe2(SO4)3和S,铁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均升高,故FeS为还原剂;

②溶液Ⅰ中除含有生成的Fe2(SO4)3外,还有过量的H2SO4;

(4)由溶液到晶体的转变应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固体X的作用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所以X可以是硫铁矿或铁粉;硫铁矿还原Fe3+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16H+。

B组 提升题组

8.C A项,金属Cu与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B项,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出;C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较多的硫酸,稀释时沿烧杯内壁将混合液倒入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项,NaOH溶液呈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放。

9.C A项,Na2SO3和H2O2反应生成Na2SO4,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要想检验该反应是否发生需要检验是否生成S;B项,依据题意知,加入稀硫酸后才产生淡黄色沉淀,可知在酸性条件下S和S2-不能大量共存,在没有引入H+的情况下可以共存;C项,Na2SO3溶液中存在S+H2OHS+OH-,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BaCl2溶液后,Ba2++SBaSO3↓,使得S浓度下降,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红色褪去;D项,酸性条件下N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氧化为S,所以不能证明原来溶液中有S。

10.A A项,反应①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②中的白雾是氯化氢遇水蒸气所致,即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说明还原性Br->Cl-;B项,反应③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比较Br2、SO2的氧化性强弱;C项,②中反应说明挥发性H2SO4

11.答案 

(1)SO2、H2SO3、HS、S

(2)HS存在:

HSH++S和HS+H2OH2SO3+OH-,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3)证明该实验条件下OH-对品红褪色不产生干扰

(4)S

(5)乙 S能使品红褪色,因SO2+2OH-+Ba2+BaSO3↓+H2O,可以排除S的干扰

(6)①I2+SO2+2H2OH2SO4+2HI

解析 

(1)SO2溶于水,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分步电离生成HS、S,故SO2水溶液中含的微粒有SO2、H2SO3、HS、S。

(2)在NaHSO3溶液中存在HS的电离平衡:

HSH++S和水解平衡:

HS+H2OH2SO3+OH-,由于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NaHSO3溶液显酸性。

(3)因为强碱性溶液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通过实验d可排除该实验条件下OH-对品红褪色的干扰。

(4)由两组实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S。

(5)S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加入Ba(OH)2溶液后发生反应SO2+2OH-+Ba2+BaSO3↓+H2O,可以排除S的干扰。

(6)步骤二中应先加入2滴品红溶液得到无色溶液,然后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碘酒将SO2消耗掉,再用NaOH溶液调pH=2,若红色恢复,即可证明该褪色过程是可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