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504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docx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条规定: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港口经营人提供的统计资料,港口经营人应当如实提供。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港口经营人报送的统计资料及时上报,并为港口经营人保守商业秘密。

 

一、总说明……………………………………………………………………………1

二、报表目录…………………………………………………………………………3

三、调查表式

(一)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交水运91表)……………………………………………4

(二)地区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情况统计表(交水运92表)……………………………6

(三)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泊位主要用途)(交水运93表)…………………7

(四)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事故类别)(交水运94表)………………………8

(五)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事故原因)(交水运95表)………………………9

四、附录

事故分级标准………………………………………………………………………13

一、总说明

(一)为切实加强全国港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做好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事故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港口安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统计范围为港口企业在港区范围内从事港口作业过程中因安全问题引发人员重伤及死亡的事故。

(三)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各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港区的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港口企业应当及时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港口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和统计报表。

(四)本报表制度包括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和季报表。

对于事故快报工作,港口企业一旦发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必须填写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

若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港口企业应当填写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在2小时内将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同时将快报表抄送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若发生较大事故,港口企业应当填写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立即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该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发生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港口企业应在1小时内上报至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该快报表逐级上报至交通运输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分级标准见附录。

对于事故季报工作,各地港口企业应当在每季度后3个工作日内将上个统计期(即上季度)的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报送至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季度后6个工作日内将上个统计期(即上季度)的本港区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报送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季度后10个工作日内将上个统计期(即上季度)的本行政区域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汇总,按要求将报表报送至交通运输部。

如在统计期内未发生事故,可不填报统计表。

(五)上报统计资料须标明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

(六)快报表和季报表均以传真件先期报送,正式文件可以后报,但应确保数据一致性。

(七)出现错、漏报事故报表的情况,发现后应及时报送更正后的报表。

如超过48小时,一经发现存在问题,视为谎报,视情节在行业内给予通报批评。

(八)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司负责解释。

二、报表目录

表号

表名

报告期别

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及方式

页码

交水运91表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

不定期

全部港口

港口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发生后按时限上报报表及电子邮件

4

交水运92表

地区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情况统计表

季报

全部港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季后10日报表及电子邮件

6

交水运93表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

(按泊位主要用途分)

季报

全部港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季后10日报表及电子邮件

7

交水运94表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

(按事故类别分)

季报

全部港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季后10日报表及电子邮件

8

交水运95表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

(按事故原因分)

季报

全部港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季后10日报表及电子邮件

9

三、调查表式

(一)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

表号:

交水运91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71号

填报单位:

200年

有效期至:

2010年10月

事故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时间

年月日时分

事故发生地

事故单位名称

预估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死亡人员数量

重伤人员数量

事故简要经过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抢险救援情况

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法定责任人

职工总数

注册经营业务

事故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手机)

报表接收单位:

交通运输部水运司

电话:

(010)65292637

传真:

(010)65292638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时间:

年月日时分

交水运91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指标解释

1.事故发生时间:

应以24小时制填写事故发生的时间,并精确到分钟,即年、月、日、时、分。

2.事故发生地:

指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县(市、区、镇)、乡(镇、街道)、港区、港内具体位置。

3.预估直接经济损失:

初步估算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需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4.事故简要经过:

简要描述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

5.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初步分析事故类型、原因。

6.抢险救援情况:

描述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抢险救援措施情况和措施取得的效果。

7.事故调查联系人:

应填写事故单位的一位联系人,最好为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二、填报说明

1.港口企业在本单位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时应当填写本表。

2.如果事故造成人员失踪,不能确定有人死亡,可不填写本表。

3.若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港口企业应当填写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在2小时内将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同时将快报表抄送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若发生较大事故,港口企业应当填写港口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立即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该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发生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港口企业应在1小时内上报至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该快报表逐级上报至交通运输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分级标准见附录。

4.长江干线发生港口生产安全事故时,若其为特别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应在将快报表上报至交通运输部的同时,抄报长江航务管理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二)地区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情况统计表

表号:

交水运92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71号

填报单位:

200年季度

有效期至:

2010年10月

指标

序号

港口

职工

总数

(人)

总起数

(起)

伤亡

总数

(人)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

经济

损失

(万元)

其中:

死亡事故

一次死亡1-2人

一次死亡3-9人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合计

1

辖区甲港

2

辖区乙港

3

辖区丙港

4

辖区丁港

5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三)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泊位主要用途分)

表号:

交水运93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71号

填报单位:

200年季度

有效期至:

2010年10月

指标

序号

总起数

(起)

死亡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其中:

一次死亡1-2人

其中:

一次死亡3-9人

其中: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计

1

通用散货泊位

2

通用件杂货泊位

3

原油专业泊位

4

成品油专业泊位

5

液化气专业泊位

6

粮食专业泊位

7

金属矿石专业泊位

8

煤炭专业泊位

9

集装箱专业泊位

10

木材专业泊位

11

液体化工专业泊位

12

商品汽车滚装泊位

13

客货滚装泊位

14

客货泊位

15

客泊位

16

多用途泊位

17

其它泊位

18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四)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事故类型分)

表号:

交水运94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71号

填报单位:

200年季度

有效期至:

2010年10月

指标

序号

总起数

(起)

死亡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其中:

一次死亡1-2人

其中:

一次死亡3-9人

其中: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计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爆炸

12

中毒

13

窒息

14

其它伤害

15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五)港口生产安全事故伤亡统计表(按事故原因分)

表号:

交水运95表

制表机关:

交通运输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08〕71号

填报单位:

200年季度

有效期至:

2010年10月

指标

序号

总起数

(起)

死亡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其中:

一次死亡1-2人

其中:

一次死亡3-9人

其中: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起数

(起)

死亡

(人)

重伤

(人)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计

1

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5

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6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7

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8

劳动组织不合理

9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10

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11

其它

12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

200年月日

交水运92-95表的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一、指标解释

1.港口职工总数:

指该港口企业负责指挥管理的所有职工人数之和。

2.总起数:

指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起数之和。

3.死亡起数:

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起数之和

4.伤亡总数:

指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重伤的人数之和。

5.重伤:

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及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伤害。

在30天内转为重伤的(因医疗事故而转为重伤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重伤事故报告统计。

如果来不及在当月统计,应在下月补报。

超过30天的,不再补报和统计。

6.死亡:

在30天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死亡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死亡事故报告统计。

如果来不及在当月统计的,应在下月补报。

超过30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和统计。

失踪30天后,按死亡进行统计。

7.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可按GB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

8.事故类别

参照国标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结合港口生产特点,事故类别进行划分为:

01物体打击

02车辆伤害

03机械伤害

04起重伤害

05触电

06淹溺

07灼烫

08火灾

0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爆炸

12中毒

13窒息

14其它伤害

其中爆炸包括:

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及其它爆炸。

9.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分为:

01技术和设计有缺陷

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03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04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05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0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07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08劳动组织不合理

09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10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11其它

二、填报说明

1.甲企业职工参加乙企业生产并由乙企业负责指挥,发生伤亡事故,由乙企业统计报告,并通知甲企业。

2.两个以上企业交叉作业时,发生伤亡事故,由主要责任企业统计报告。

3.跨地区施工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由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计报告,抄送施工单位注册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总承包工程的企业和分承包工程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时,分承包单位凡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的,由分承包单位统计报告;没有实行独立核算的,由总承包单位统计报告;凡是没有履行分包合同承包的,不管在经济上是否独立核算,都由总承包单位统计报告。

5.企业发生事故及在救灾过程中造成本企业职工伤亡或非本企业的人员伤亡都应统计报告。

6.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抢险救灾时发生伤亡事故,不属本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报告范围。

7.企业职工在国外承包工程期间,发生伤亡事故,不做统计报告。

8.企业租赁及借用的各种运输车辆,包括司机或另聘司机,执行该企业的生产任务,发生伤亡事故应按本企业职工统计报告。

9.企业职工乘坐本企业车辆参加企业安排的集体活动,如旅游、文娱体育活动等,发生职工伤亡的,均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0.停薪留职职工和已离退休的人员,又被原企业或外企业聘用工作,发生伤亡事故,到哪个企业工作发生伤亡事故,就由哪个企业按照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1.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以承包形式完成本企业临时任务发生伤亡事故,无论伤及本企业职工还是雇用的外单位人员,均由本企业按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2.借调外单位职工发生伤亡事故,不论其工资由哪个企业支付,借调时间长短,也不论双方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如何,均由借人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3.职工在病假、事假或公休假期间自行到外企业工作发生伤亡事故时,到哪个企业工作发生的伤亡事故,就由哪个企业按照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4.违犯劳动纪律,在劳动过程中或在企业范围内发生伤亡事故,不论职工是否违反劳动纪律或制度,都应统计报告。

15.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调查,确认系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16.设备、产品不合格或安装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