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011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x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1.引言

(2)

2.样本情况(3)

2.1学校样本(3)

2.2教师样本(5)

2.3学生样本(7)

3.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7)

3.1农村学校情况(8)

3.1.1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规模差异较大(8)

3.1.2寄宿制学校宿舍分配比较随意(8)

3.1.3寄宿制学校缺乏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教师兼任负担重(8)

3.1.4寄宿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不容乐观(9)

3.1.5农村校园安全问题值得重视,安全教育亟待加强(10)

3.2农村学生情况(11)

3.2.1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业压力适中(11)

3.2.2学校课余活动匮乏,急需进一步丰富(12)

3.2.3农村学生校园人际关系堪忧(12)

3.3教师生存状态(13)

3.3.1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13)

3.3.2身心健康(15)

3.3.3经济状况(19)

3.3.4专业发展(21)

3.3.5职业认同和社会地位(25)

4.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问题与需求(27)

4.1农村学校问题及需求(27)

4.1.1寄宿制学校的寄宿条件需要完善(27)

4.1.2寄宿制学校亟需专门的寄宿管理人员(27)

4.2农村学生问题及需求(28)

4.2.1农村学校住宿生的人际关系亟待改善(28)

4.2.2农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厌学、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28)

4.2.3农村学生缺乏成长需要的多元教育资源(29)

4.3农村教师问题及需求(29)

4.3.1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及绩效奖励有待进一步提高(29)

4.3.2农村教师工作强度大,亟需引入年轻师资和小科师资(29)

4.3.3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娱乐生活问题需要引起关注(30)

4.3.4农村教师培训需增强适切性(31)

5.改善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途径及建议(31)

5.1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政策设计与财政投入力度(31)

5.2围绕学生成长需求,重新建构农村学生的完整生活(32)

5.3立足“底部攻坚”,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33)

5.4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和促进作用(34)

1.引言

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广大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了哪些新情况?

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本研究试图发现、分析这些关注点,并为其提出解决和改进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共收集了我国东、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21个省份中的330所学校、451名教师和1382名学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其基本结论如下:

在农村学校方面,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之间的学校规模差异较大,并且寄宿制学校缺乏管理规范(如缺少专职宿管教师、宿舍分配随意等)造成学生对寄宿制学校整体评价不高,同时校园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在农村学生方面,虽然农村学生课业方面的负担和压力并不大,但是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贫乏,63.8%%的学生认为学校活动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欠佳,72.3%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的关系不是很好;并且在课余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寄宿生比非寄宿生更处于劣势。

在农村教师方面,农村教师普遍呈现工作时间长、授课数量多的工作特点,并且健康状况欠佳、家庭经济压力普遍偏大;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先进的教学资源(如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的普及程度仍不乐观,这一点在村小/教学点中的教师表现的尤为明显;另外,虽然农村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比较强,但是仍然面临大量的生活困境(如择偶等),周围超过1/3的人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基于调研中发现的上述现象及问题,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及建议。

在学校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政策设计与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使得教育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向落后地区倾斜,从而促进教育均衡的实现。

在学生方面,应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重新建构农村学生课堂内外的完整生活;同时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寄宿生的人际关系和多元教育资源的提供。

在教师方面,应立足“底部攻坚”,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强度,关注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并为农村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和资源。

同时,建议社会公益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及优势,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

因此,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样本情况介绍,在接下来的第三、四、五部分均按照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以及改善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途径及建议。

2.样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使用SPSS、Excel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大量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呈现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并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之间的各项基础教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区位间和县域内的差异。

2.1学校样本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进行问卷调研和电话访谈,共回收330份有效学校问卷。

学校样本按照区域分布情况如表2.1:

表2.1学校样本区域分布

地区省份学校数样本量小计省校

东部辽宁1

32

4河北16

海南7

中部安徽19

591河南18

湖南4

江西6

山西44

西部

甘肃5

12215广西14

贵州44

内蒙古8

宁夏7

青海24

陕西27

四川11

西藏2

新疆1

云南60

重庆12

合计21330

整体来看,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西部地区的抽样数量和比例均大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选择这样的样本分布主要是基于贫困县及贫困人口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情况(据2012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中部地区占217个,西部地区占375个),因此在本次调研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量最多占整体样本量的65%以上。

将学校样本按照学校类型划分,结果如图2.1所示。

可见,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比例约为1:

3,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8%和72%。

图2.1学校类型分布

将学校样本按照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划分,结果如图2.2所示。

在被调研的学校中,有32%的学校为寄宿制学校或有寄宿生的学校,68%的学校的没有寄宿的学生,这主要是由于样本中村小/教学点的数量较多,占到72%。

图2.2是否为寄宿制学校

2.2教师样本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进行问卷调研和电话访谈,共发放495份教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达91%。

被调研教师的性别分布如图2.3所示。

77%为男教师,23%为女教师。

可见,在被调研地区的农村小学中,男性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教师。

图2.3教师性别比例

被调研教师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2.4所示。

东部地区教师比例最小仅为5%;中部地区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4%,超过样本总量的1/3;西部地区的教师比例为61%,超过样本总量的半数以上。

抽样教师的这一地区分布特征可以很好的代表我国东中西地区贫困学校的分布情况。

图2.4教师区域分布

抽样教师的所在学校类型分布情况如图2.5所示。

在被调研教师中,有34%的人在中心校中工作,有66%的人在村小及教学点中工作。

图2.5所在学校类型分布

存在代课教师的学校比例如图2.6所示。

在被调研的330所农村贫困地区小学中,有25%的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

这些学校因规模不同所招聘的代课教师数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在10人以内。

代课教师的工资多由学校经费承担,也有少量学校的代课教师工作由县财政来支付。

65%的代课教师工资已经达到或超过1000元。

但是,仍有一部分代课教师仅仅能够拿到每月400-600元的工作。

图2.6存在代课教师的学校比例

2.3学生样本

本研究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1382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并在对451位教师的电话访谈中问询了学生的有关情况。

如图2.7所示,在本次调查中学生性别的比例基本持平,男女生各占样本总量的50.5%和49.5%。

图2.7学生性别比例

如图2.8所示,在本次调查中寄宿生占样本总量的39.8%,而非寄宿占样本总量的60.2%。

这主要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学生样本中有66%的学生来自村小或教学点,在村小或教学点就读的学生通常年龄比较小而且离家比较近,因此多采取走读而非寄宿的方式上学。

如图2.9所示,在本次调查的贫困地区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占样本总量的22.1%,明显少于非留守的比例(77.9%)。

图2.8寄宿生比例图2.9留守儿童比例

3.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对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研究多数是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的,在本报告中主要分析了调研地区的农村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基本情况,如规模、宿

舍、师资等;学生生活情况,如课业负担、课余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以及教师的生存状态,如工作强度、身心健康、专业化发展与职业认同等。

3.1农村学校情况

对于农村学校的情况,我们重点关注了学校规模、宿舍分配、宿舍管理、学生评价和校园安全等几个关涉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学校规模、学生的主观评价我们主要通过问卷统计得出相关数据;宿舍分配、宿舍管理以及校园安全我们主要根据对教师的访谈总结得出。

3.1.1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规模差异较大

通过对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分样本统计,这两种类型的学校在教师规模和学生规模上差异较大。

如表3.1所示,中心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可达3500人,而村小/教学点学生人数最少为6人。

中心校教师数最多的有192名,而村小/教学点中教师数量最少的仅为1人。

如表3.2所示,整体来看中心校中教师规模在30人以上的数量最多有47所,而村小/教学点中教师规模在10人以下的学校数量最多有165所;在学生规模方面,学生数量在500人以上的中心学校数量最多有37所,学生数量在5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数量最多有93所。

表3.1教师规模与学生规模(极值与平均数)

学校类型

教师规模学生规模

最多最少平均最多最少平均

中心校192745.5350030570村小/教学点6819.716406260

表3.2教师规模与学生规模(分段变量)

教师规模学生规模

10人以下11-20人21-30人30人以上50人以下51-200人201-500人500人以上中心校42020471193437村小/教学点16551121093815113

3.1.2寄宿制学校宿舍分配比较随意

在本次调查中,小学生中寄宿生仍占到一定比例,为39.8%。

学生选择住校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是:

上学路程远;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留守儿童比例为22.1%);追求较好的教学质量。

为解决学生寄宿问题,学校分配学生宿舍比较随意,一般采取直接按照年级分配住宿。

有的学校条件不允许,则是将低年级和高年级混住在一起,缺乏科学、人性的合理举措。

3.1.3寄宿制学校缺乏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教师兼任负担重

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宿管员编制不在学校进编之列,以至于许多学校无法配备专职宿管,

这些工作只能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兼任,一些学校的后勤人员、卫生保健员都是临时聘请,这些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教师兼任管理人员,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应培训,工作容易产生疏漏,导致住宿安全隐患问题。

但是另外一方面“寄宿制如果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又随之出现,本来学校经费就比较紧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了学校的经费负担”(某中心校校长如此说)。

这是学校在解决寄宿制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矛盾。

如图3.1和图3.2所示,在接受调研的330所学校中,有101所寄宿制学校,但是配备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学生生活和宿舍管理的仅有45所学校,占被调研的寄宿制学校样本比例的44.6%;而由现有教师兼任的比例达到54.5%。

图3.1寄宿制学校比例图3.2专职宿管教师配备情况

3.1.4寄宿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不容乐观

本次调研还对寄宿生进行了满意度评价,结果如图3.3所示。

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40.8%的人对学校“比较满意”,有43.9%的人认为学校“一般”,另外还有15.3%的人对学校“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可见,尽管有超过4成的学生给予了自己所在的寄宿制学校较高的评价,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觉得寄宿学校对自己没什么吸引力(“一般”)或者感觉强烈的排斥寄宿学校(“不满意或”或“非常不满意”)。

这一现象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敲响了警钟,校方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视角或评价来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条件和管理状况。

图3.3寄宿制学校满意度评价分析

3.1.5农村校园安全问题值得重视,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根据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我们将农村学校的校园安全问题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交通安全缺乏保障。

农村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既包括走读生每天上下学安全,也包括住宿生每周/月往返学校和家里交通安全。

对于走读生来说,他们的家庭住址和学校距离并不会太远,所以家庭和学校都没有安排专人接送和引领他们上下学,同时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安全意识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比较容易发生交通安全问题。

而对于寄宿生来说,由于大部分学校都缺少专用校车,很多无证驾驶的简易农用工具便成了定期接送学生往返家校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这种“违规校车”为寄宿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不堪设想。

二是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的影响。

如学生财物的被盗失窃、不良网吧和游戏厅的引诱、社会闲杂人员的干扰、校外小商小贩兜售不卫生食品等,均会给学生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同时,还有一些学校近邻建筑工地,学生活动区同施工区域之间没有任何区分的标志,一旦学生在活动时候误入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是学生间的矛盾冲突。

现在,大多数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不允许学校或教师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和惩罚等。

但是这并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农村学校中仍有一些学生素质很低,并且受到社会习气的沾染,在学校中斗殴、打群架、欺负低年级同学,非常难于管理,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威胁着其他学生的安全。

四是学校危房仍在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教学点一定程度地存在。

在被调研的贫困地区学校中,尤其是在中西部贫困农村学校中仍存在大量的“普九”时期建造的校舍。

这些校舍大多是上世纪80-90年的建造的,在近30年的使用中很少或没有进行过翻新和维护,大量存在屋顶漏雨、墙体倾斜、门窗不全等问题。

而且由于各地方财政能力的有限,迟迟未能将翻修校舍提上日程,很多学生仍在危房中学习。

五是农村伪劣食品泛滥,极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在很多落后地区的学校,学生食堂管理混乱、卫生监督不力,导致学生集体中毒事件频发。

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危害着农村学生的健康与成长。

六是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消防设施欠缺。

在被调研的农村学校中,极少有学校配备专用的防火设施,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灾的安全教育,因此一旦发生火情,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2农村学生情况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课业负担、课余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几个维度对农村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本研究还对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3.2.1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业压力适中

本研究对农村学生的上课以及课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3.3所示。

可见,在整体样本中有37.9%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学习”,有48.8%的学生对学习和课业的感觉“还可以”,有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有点儿难”,还有4.3%的学生认为学校“课业压力太大,很难”。

表3.3学生对上课及课业情况的评价

整体样本非寄宿生寄宿生喜欢学习37.9%39.5%35.4%

还可以48.8%49.0%48.7%

有点难9.0%7.7%11.0%

课业压力太大、很难4.3%3.8%5.0%同时,本研究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对课业的感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图3.4所示。

可见,在“喜欢学习”的学生中非寄宿生的比例略高于寄宿生,而在认为课业“有点难”和“眼里太大、很难”的学生中,寄宿生的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

但是,经过卡方检验得到的结论是这种差异的显著性指标为0.124,大于0.05的显著性标准,因此,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在上课及课业负担上的感受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图3.4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对比分析

3.2.2学校课余活动匮乏,急需进一步丰富

本研究对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3.4所示。

可见,整体来看认为学校课余生活“比较丰富”学生占样本总量36.2%,认为课余生活“还可以”的学生最多占到了样本总量的46.7%,而认为课余生活“不太丰富”甚至是“比较单调”的人数合计占到了样本整体的17.1%。

表3.4课余生活评价

整体样本非寄宿生寄宿生

比较丰富36.2%34.7%38.5%

还可以46.7%47.9%44.9%

不太丰富10.2%10.2%10.1%

比较单调6.9%7.2%6.4%

同时,本研究还将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课外生活感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图3.5所示。

尽管在对学校课余生活的较好评价方面(“比较丰富”)非寄宿生略低于寄宿生,而在较差评价(“比较单调”)方面非寄宿生略高于寄宿生,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通过统计检验(卡方检验显著性0.583,大于0.05,说明差异不显著)。

因此,无论是寄宿生还是非寄宿生,对于课外生活的评价都是基本相同的。

图3.5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对比分析

3.2.3农村学生校园人际关系堪忧

本研究从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校园人际关系,结果如表3.5所示。

整体来看,同学关系中认为“非常好”学生比例最多,达到68.2%,而在师生关系中有58.5%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一般”。

表3.5学生校园人际关系分析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整体非寄宿生寄宿生整体非寄宿生寄宿生非常好68.2%70.8%64.3%27.7%28.1%27.0%

一般23.0%22.0%24.5%58.5%60.2%56.1%

不太好6.2%5.4%7.3%11.1%9.4%13.6%

很糟糕2.6%1.8%3.9%2.7%2.3%3.3%同时,本研究还对比了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在校园人际关系上的差异,结果如图3.6和3.7所示。

通过观察图3.6可知,在同学关系上非寄宿生感觉“非常好”的比例要高于寄宿生,而寄宿生在感觉“不太好”和“很糟糕”的比例上要多于非寄宿生。

并且,这种差异的显著性通过了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显著性0.015,小于0.05,说明差异是显著的)。

因此,可以看出寄宿生比起非寄宿生来说在同学关系上处于显著的不利地位。

通过观察图3.7可知,在师生关系上寄宿生感觉“不太好”和“很糟糕”的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但是这一差异并不显著(卡方检验显著性0.083,大于0.05,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3.6对比分析(同学关系)图3.7对比分析(师生关系)

3.3教师生存状态

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分析,我们主要从工作强度、身心健康、经济状况、专业发展、职业认同和社会地位等6个维度展开。

3.3.1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

(1)工作时间长

受访教师中最早5:

30上班,最晚22:

30下班,每天工作时间最长为16小时50分钟,平均工作时间9小时34分,较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长一个半小时。

绝大多数学校实行五天工作制,只有3所学校每周工作6天,2所学校每周工作7天,共计占总数的1.1%。

(2)授课数量多

不仅在工作时间上农村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在授课年级和授课科目上农村教师

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被调研的老师平均每人教1.67个年级,2.51门课。

由于不同年级的授课内容不同,这意味着教师要同时教授1.67*2.51=4.19本教材,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

表3.6教师授课情况分析

教师教授的科目数,在村小/教学点和中心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表3.7和图3.8所示。

村小/教学点的师资力量更为紧缺,因此要求教师更为“多面”。

在中心校,60.8%的教师可以只教一门课,在教学点这一比例仅为25.3%;而教3门及以上科目的老师,在中心校只有

11.2%,在教学点却高达46.7%。

表3.7村小/教学点与中心校教师工作压力对比分析

授课数量(门)012345678村小/教学点1.1%25.3%26.7%14.4%12.3%6.7%9.8%2.1%1.4%中心校2.1%60.8%25.9%4.2%2.8%0.7%1.4%0.0%2.1%

图3.8村小/教学点与中心校教师工作压力对比分析

(3)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大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教师表示“经济压力”仍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其次为“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以及“绩效考核”与“学生不好管”带来的压力。

而“同事难相处”以及“与周围环境不适应”,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构成压力。

表3.8受访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压力很小压力较小一般压力较大压力很大工作强度大

8.1%7.9%17.6%35.4%30.9%

时间长

学生不好管20.5%20.3%28.4%21.7%9.0%

同事难相处74.9%20.0%4.1%0.7%0.2%

与周围环境

66.7%18.2%11.2%2.5%1.4%

不适应

绩效考核的

15.4%16.1%25.1%28.7%14.7%

压力

经济压力8.8%7.4%12.2%32.1%39.5%

在村小/教学点与中心校之间存在统计差异的压力来源有:

(1)学生不好管。

中心校有31.2%的老师认为学生不好管带来的压力很小或较小,而村小/教学点认为这方面压力很小的教师比例则达到了46.1%,这可能是由于村小仍然嵌入在熟人社会中,教师对学生更为了解,且可采用的方法也较为简单。

(2)与周围环境不适应。

中心校认为这方面压力很小或较小的教师比例为74.7%,而村小/教学点的比例则达到90.3%,村小所处的村庄环境相对教学点而言仍更为简单。

在区域之间存在统计差距的压力来源是:

绩效考核的压力。

东部地区教师中有66.6%的教师认为绩效考核所带来的压力很小或较小,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则分别只有15.4%和37.4%。

相应地,中部地区教师认为绩效考核带来的压力较大或很大的比例为64.6%,而西部和东部的比例则只有33.4%和33.3%。

3.3.2身心健康

(1)农村教师体检频率较低,村小/教学点教师的体检不被关注

半数左右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在一年内进行过体检,但同时也有28.9%的教师超过五年没有进行过体检,这为疾病潜伏埋下了隐患。

如表3.9和图3.9所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师体检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受访教师在一年内进行过体检的比例略高,而西部地区五年内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