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869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docx

苏州园林详解说明

1.苏州园林

课文说明

《苏州园林》本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名为《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文,后发表在《百科知识》杂志上。

这里,我们把它看做是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先说明苏州园林的异中之同,又用严密而生动的语言,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勾画出一幅幅画面:

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等。

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不是苏州的某个园林的特色,而是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

全文共十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这是作者所研究、概括、评价的范围和基础。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这是第一部分中关键的一句话,说明了苏州园林的重要价值。

“标本”一词的本意是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

这里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文章又接着说: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一词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有着可供比较鉴别的重要价值。

第二部分(第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2段是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多,而且各不相同。

指出“不同”,关键在于说出“共同点”──“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这一段不但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还提及了体现这一特征的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下面四段就对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首先,说明苏州园林在亭台轩榭的布局上的特点──“绝不讲究对称”。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和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其次,说明苏州园林在假山和池沼配合上的特色。

先介绍假山的堆叠,“胸中有丘壑”的艺术匠师们,把他们的艺术素养体现于假山的创作中,为游览者营造了“只觉得身在山间”“忘却苏州城市”的审美境界。

后介绍池沼的掩映,以桥梁、石岸、池鱼、莲叶作衬托,描摹这“入画”的一景,突出的仍旧是“自然”二字。

第三,说明苏州园林在花草树木的映衬上也别具风格──“着眼在画意”。

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

既照顾空间布局,又照顾季节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

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表现蕴含在花草树木间的图画美。

第四,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设计者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的方法。

这一切使得游览者于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了优美的图画般的意境。

以上四个方面是全文的重点,它们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几个角度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

接着,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彩绘的调配,无一处不给人美的享受。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这篇说明文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准确地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全篇围绕这一特征展开。

二、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的结构,逐层说明。

三、语言精练、平实,意思表达得充分、严密。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说说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又从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的调配三个细微方面进一步表现它的总的特征。

二、揣摩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从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揣摩其中的深层意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现在常用来指那些经过处理的动物、植物或矿物的实物样品。

文中的“标本”也是这个意思吗?

文中“标本”与常用的意义不同,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它不是死的,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

文中说苏州园林是“标本”,形象地表明它承继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

使游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可以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不过因为墙壁上有砖砌的镂空图案,所以,透过漏窗往往可以看见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这更增加了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无限的意境。

三、下面节录的是《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里假山堆叠的几段文字,试与课文关于假山堆叠的段落作比较,看看它们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其他文体的写景段落,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苏州园林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比较中熟悉、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以上一段文字与课文第四段都写到假山的堆叠,虽然景致不完全相同,但是都写到了重峦叠嶂、佳木茏葱、高低屈曲的石岸或蜿蜒通幽的小径,都具有一种自然之趣和天成之美。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应从文体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文章的结构虽然平常,却清楚明了。

阅读时,可以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还可以与自读课本中的另一篇《苏州园林》作比较阅读,体会它们不同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

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四、本文的语言简洁明晰,相当典范,既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精当,又能体现其丰富多彩的一面。

正如叶圣陶先生自己所说:

“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本文的语言加以品味。

有关资料

一、假如我教《苏州园林》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我父亲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

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给他们说明这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我父亲写一篇序文。

为一本书写序文,总得先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为摄影集写序文当然也应该如此。

可是那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

内容还没有看到怎么能写序文呢?

好在我父亲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还有,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济大学出版的,虽然是学术性的著作,却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参考。

有了这两个条件,写序文就不会凭空乱说了。

我父亲写这篇序文,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见出版。

《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我父亲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我父亲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

但是这样一删,读者就不明白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了。

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

“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编者作了一条注,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和原来的题目,可惜没有说明这是一本摄影集的序文。

如果说明了,让语文教师了解了我父亲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课来一定会切合实际得多。

我是知道这段经过的,所以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要告诉同学们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接着,我要给同学们说明一本书为什么要有序文。

序文有由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也有由别人写的。

由作者自己写的,大多表明他为什么写这本书、怎样写这本书之类;由别人写的,大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加上一些评论,也有给读者介绍作者的。

我说“大多”,等于说并非全都如此。

但是不管序文写些什么,对理解这本书都是有帮助的。

我父亲的这篇《苏州园林》既然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那么对读者欣赏这本摄影集有没有帮助呢?

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考虑和讨论。

我应该把摄影集拿出来,供给同学们比照。

香港的那一本至今还没有出版,我可以取父亲所藏的陈从周教授的那一本来代替;还有个办法,就是从各种画报上去找苏州园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当然越多越好。

现在各种画报上苏州园林的照片极多,收集并不困难。

同学们经过这样的预习,就用不着我再说什么了。

我只要问:

“你们读了文章,再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图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

”同学们一定同声说“是”,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光这样回答很不够,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同学们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从文章说到照片,有的从照片说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随机指点几句就成了。

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图片来让同学们比较,例如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等等。

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辨别异同,丝毫不含褒贬的意味。

各种建筑设计和园林布置都各有长处,文章中也并没有说世界上的园林惟独苏州的好。

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修养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迹,也没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断地训练。

我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贯穿在教学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学们明说。

如果同学问我:

“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

”我就告诉他们:

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这本摄影集,其实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

第一段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第二段总说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说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再往下的两段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最后一段说可以说的还有,意思是让读者自己从摄影集中去寻找。

文章的结构很平常,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点倒可以说一说:

这篇文章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课本上是注明了的。

“寄”是“寄托”的意思,“眷”是“眷恋”,也就是“深切的怀念”。

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体会到这种“深切的怀念”的感情。

假如他们回答说体会到了,我就进一步问:

“文章中并没有一句动感情的话,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对这个问题能谈到多么深就多么深,我不强求他们。

现在还要告诉同学们:

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序文,如果书中有序文的话。

最好读两遍:

读正文之前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了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判断序文对这本书的评论有没有说过头和没说够的地方。

如果布置作业的话,我就请同学们找一本曾经读过的课外读物,重读它的序文,用实例说一说读序文的好处,写下来也可以,开个讨论会谈谈也可以。

许多语文老师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

教过一篇课文就让同学们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习作。

我以为这个办法不太好,因为有些课文,或者从内容说,或者从形式说,并不适宜于同学们仿作。

这篇《苏州园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

我想同学们不论住在哪里,本城本乡总有一两处可供游览的地方。

我就挑选同学们常去的一处作题目,让同学们开个会,大家来说说这处地方有什么特点。

如果向不曾去过的人作介绍,哪些是非说不可的,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怎样说才能说得明白,怎样说才能打动人……讨论过后,可以集体合写一篇,也可以每人写一篇。

如果同学们负担太重,不写也可以,因为已经讨论过了,他们已经受到了一次训练。

可是我并非语文教师,我没有一点儿实践的经验。

我的设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没有把握,恐怕只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叶至善)  

二、情趣兼备匠心独运──读《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

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

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叶老曾说:

“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评改两篇报导》第33页)这是夫子自道。

读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从抓思路着手。

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说明写作的缘由,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推出一道余波,使人感到含意不尽。

全文11节(指未经删改的原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

(此节在教材中已被删去)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缓缓道来,自然亲切。

这本著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一直在苏州生活。

“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语出叶圣陶《洞仙歌》,见《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原文。

),道出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顾颉刚、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尽管已入高龄(写这篇文章时75岁),长期居住北京,但对故乡园林却从未忘怀,而陈从周教授的图册,“多年珍玩”,以此寄托思乡之念,并进而激起写文章的动机。

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表面看来似乎起笔太远了,实则对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紧。

这本图册不仅使作者产生写作要求,而且长期以来,他借助这些图片,经常回味,揣摩苏州园林,从而加深了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2至10节)是主体,着重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

作者先提出总的看法,然后分类介绍。

第一层,包括第2、3两节,从对我国园林总的印象谈到苏州园林设计的总的原则。

先说总的印象: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游了苏州十多处园林的体会,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的结果。

“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指出鉴赏苏州园林的重要。

前人早已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话可以和叶老的印象印证。

说明文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讲清楚。

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比如主要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园林风格,要概括它们的特点不容易。

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

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用四个“讲究……”,对此作了概括的说明,接着用“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了归纳,最后再用游客的反应证明自己看法不谬。

第二层,从第4节到第10节。

分别从布局,景物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的设色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对园林这样复杂的事物,单凭概括性的说明显然是不够的,还须分类加以说明。

分类说明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彻、具体。

下面选几节来说一说。

第5节,介绍假山和池沼。

苏州园林离不开山和水。

在这两种景物的处理上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

作者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说明。

先说假山。

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构思非常巧妙,“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画,或者倪云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观赏假山时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狮子林的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有的巍巍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

沧浪亭有几座堆垒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极尽委婉之美。

叶老用“重峦叠嶂”来概括这些变化多端的假山,决非溢美之辞。

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写道: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这可以作为叶老的说法的佐证。

在几座小山上种植少许竹子花木,到了春天,万木葱绿,益显得山石嶙峋;到深秋,万木萧条,就成疏木寒山了。

作者指出,这些艺术创造,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结果,这一见解,非常深刻。

其次说池沼。

江南多水,水使园林增色。

池水有空阔、明澈的特色,是构成园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

作者点出苏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气。

各个园林的水,情况各异,富有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据池沼的特点,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一种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网狮园便是典型一例。

其园甚小,但池沼周围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游客。

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如拙政园,沿着纵长的池面,点缀着少数建筑物,安排灵巧的小桥,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乡风味。

如果沿着池边漫步,“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

在池沼中常常种植荷花,养金鱼,这“又是入画的一景”。

拙政园荷花种得最多,到了夏天,万柄摇风,香远益清,简直一片莲花世界。

怡园的荷花另有一种风味,“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李鸿裔:

《怡园》)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第7节,写花墙和廊子。

这两样东西看起来是附件,但也能显示苏州园林的特点。

花墙和廊子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所以作者说: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留园多廊子,长达七百多米,两边无所依傍,上又有各种镂空图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沧浪亭用的是复廊,把墙外的水和墙内的水联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苏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图案画,沧浪亭复廊的漏窗达一百余种。

而透过漏窗,浏览那若隐若现的绮丽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使人有观赏不尽的感觉。

园林中增置花墙、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观赏者感到美不胜收。

第8节,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苏州园林就整体而言,布置得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就每个局部而言,也装饰得特别精致,很难找到一点破绽。

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用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下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做例子,说明都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错落有致,令人吟味无穷,得到美的享受。

第10节,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

梁柱,木窗,栏干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

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

说明自己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

叶老的文章一向严谨细致,这篇文章尽管写于病后,仍然精心构思,一丝不苟,惜墨如金。

而“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文章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领略其中的美景。

(秦兆基、浦伯良,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三、《苏州园林》教学要点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

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

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

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

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

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

“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如文章写假山、池沼这一节,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着生气。

举凡有关景物,均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