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039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

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7年环保督察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1.中央环保督查产生于环保行业整体战略转变4

1.1行业内在驱动力:

十三五环保治理指导思想转变:

从总量控制到质量要求4

1.2行业特点:

环境污染不受地域限制,必须跨区域督查监管5

1.3政府应对:

2015年出台《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5

2.中央环保督查已历三轮,第四轮启动在即6

2.1中央环保督查已历三轮,专项督查已历2轮6

2.2问题查处繁多,地方整改压力大8

2.3第四次环保督查在即,全国各地逐一击破15

3.环保督查“五步法”组合拳效果明显16

3.1督查组构成规格极高,副部长及以上干部任组长16

3.2中央督查即“督政”,专项督查目的性强18

3.3督查“五步法”组合拳易见成效19

4.严格督查将推进环保行业良性发展19

4.1监管严格,市场扩容19

4.2总量要求向质量转变:

拥有壁垒的优质公司市占率将大幅提升22

5.投资建议:

环保趋严最终将拉动环保治理22

图目录

图1:

环境质量与排污总量关系图4

图2:

监督执法过程中各个部门配合5

图3:

中央环保督察时间6

图4:

中央环境督查三环节18

图5:

中央环境督查“五步法”19

图6:

我国环保发展推进过程20

 

表目录

表1:

中央环保督查数据汇总7

表2: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8

表3: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8

表4: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9

表5: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9

表6: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10

表7: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13

表8:

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清单16

表9:

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17

表10:

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17

表11: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17

表12:

环保板块重点标的盈利预测表23

1.中央环保督查产生于环保行业整体战略转变

1.1行业内在驱动力:

十三五环保治理指导思想转变:

从总量控制到质量要求

十二五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新增更严约束指标,提升环保治理动力。

尽管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得到有效监控,但当前雾霾问题依然严重,居民环境感受较差,以前的单纯控制个别指标以及总量达标在现在仅仅是必要且不充分条件,十三五明确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将对政府形成更强考核压力,萌生增量环保治理需求。

据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6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比15年上升2.1个百分点。

定义变更,以提升居民主管感受为目的,提升环境治理下居民幸福增加值。

此外,黑臭水体的定义标准也从简单的四个指标划分,到水十条中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以百姓的感观判断为主要依据。

根据“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政治信息发布”,截至2017年8月1日,总计确认2100个黑臭水体,其中完成治理794个,正在治理656个,正在制定方案642个,未启动8个。

后期随着治理推进居民幸福值将不断提升。

图1:

环境质量与排污总量关系图

资料来源: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1.2行业特点:

环境污染不受地域限制,必须跨区域督查监管

环境污染具有流动性,与政府地域性负责制相冲突,环境整治需要跨区域联防联治。

我国管理体制呈现地方政府为当地环境监管主体,监控对象也为当地污染源。

但大气和水体污染具有流动性,在区域间输送,临近地区大气、水污染高度关联。

此外,污染物输送过程中融合会形成区域复合型污染。

因此环境保护监管需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联防联治,防止出现交叉区域间职能空白和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

不仅如此,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存在各部门职能交叉,缺乏有效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的现象。

图2:

监督执法过程中各个部门配合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1.3政府应对:

2015年出台《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

结合中国特色,“党政同责”更有利于环保督查的落实。

2015年7月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

该文件为国家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深化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

督察组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别于先前各环保部门的专项督查,定位有所提升。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方式升级,督查工作深入日常,需要环境治理工程长期稳定运营。

在采取传统的听取汇报、调阅资料、调研座谈、受理举报和现场抽查等方式基础上,针对被督察对象特点增加个别谈话、履责质询、独立暗访和专项调查。

深入到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党政有关部门重大工作安排部署和实施过程之中,渗透到日常工作之中。

此外,还要更多地走访基层和民众,实地考察和体验当地的大气和水体环境质量而非流于形式。

2.中央环保督查已历三轮,第四轮启动在即

2.1中央环保督查已历三轮,专项督查已历2轮

三次督查已经完成,覆盖全国22省。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

2016年初,中央环保督查组在河北初设试点,2016年下半年至今,已开展三次环保督察工作,共覆盖22个省(市)或地区。

第一批于2016年7、8月份开始,覆盖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个省(市);第二批于2016年11月底开始,覆盖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个省(市);第三批于2017年4月初开始,覆盖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7个省(市),预计年内完成全国覆盖。

图3:

中央环保督察时间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1:

中央环保督查数据汇总

资料来源:

国务院网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注:

除第三批为反馈结束统计数据,第一批、第二批为进驻结束统计数据

2.2问题查处繁多,地方整改压力大

严格监管发觉环境问题,多手段并举决心整治。

2016年11月23日,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云南省反馈督察情况标志着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暂告一段落。

据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统计,通过对195位省级领导、136位省级有关部门和地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个别谈话,调阅2.3万余份资料,对84个市(州、盟)开展下沉督察或补充督察,现场抽查各类点位1500多个,梳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100个。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共计交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3316件,地方已办结13074件,其中责令整改9617件,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422人。

表2: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

资料来源:

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截至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结束,根据分省反馈结果统计,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共计交办群众举报15631件,其中责令整改12184件,立案处罚6310件,拘留265人,约谈4666人,问责3121人。

表3: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

资料来源:

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截至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结束,根据分省反馈结果统计,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共计交办群众举报31457件,其中责令整改24299件,立案处罚8687件,罚款3.667亿,立案侦查401例,拘留405人,约谈6657人,问责4660人。

表4: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表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中央环保督查对各个省份所存在的环保问题都出具了按污染种类进行划分的详细反馈意见,对于政府监测网络不完善,执法不严等情况予以指出。

对企业违规排放等行为也逐个予以指出,对于整改期限等也做出明确规定,督查力度、细度均空前。

表5: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6:

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7: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分省详细反馈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2.3第四次环保督查在即,全国各地逐一击破

根据环保部的规划,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将对剩余四川、吉林、浙江、山东、海南、西藏、青海、新疆这8个省进行督察。

当前就山东、吉林、四川、浙江等地环保部门的部署,进驻时间为7月底至8月初。

其中,山东、浙江第二产业发达,伴生存在潜在环境隐患。

以山东为例,其分别为草甘膦、甘氨酸、染料、黏胶短纤、PVC、尿素、钛白粉等多种化工产品的重要产地。

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由于为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监管,具备一定特殊性,当前中央层面督查决心强,巡视仍将全面开展。

现在山东、吉林、四川、浙江均已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迎接中央环保督查。

除中央环保督查外,以环保部及各地方环保局为主体进行的环保专项督查也在同期进行,中央环保督查与环保部专项督查形成互补。

其中包括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等。

2017年2月,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会同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监管总局组成8个督查组,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

督查期间,共现场核查水泥企业224家、平板玻璃企业66家,发现全国仍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水泥熟料企业19家,产能433万吨;

水泥粉磨企业70家,产能2058.7万吨;平板玻璃企业16家,产能1456.2万重箱。

落后产能面临非改造及关停的局面,短期关停整改将利好行业供需格局,长期来看复产后将增加环保升级改造需求。

表8:

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清单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3.环保督查“五步法”组合拳效果明显

3.1督查组构成规格极高,副部长及以上干部任组长

督察组分为中央环保督察组和专项督察组。

其中中央环保督察组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

若整改力度不够或进度明显滞后则再安排专项督察。

中央环保督察组层级之高,首先体现在人员构成上。

中央环保督察组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

中央环保督察组组长由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担任,副组长由环保部现职副部级干部担任。

如进驻河北的中央环保督察组,组长是周建,副组长是翟青。

周建此前为环保部副部长,2014年6月到龄卸任;翟青现为环保部副部长,2013年2月起担任该职。

表9:

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

资料来源:

环保部网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所

表10:

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

资料来源:

环保部网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所

表11: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一览表

资料来源:

环保部网站,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所

督察组不处理被督察地方的具体问题,不干预被督察地区的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不得向被督察地方提出与督察无关的要求,也不参加与督察无关的活动。

相较于中央督察,专项督察进行的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专项督察组会从全国抽调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间断督察。

专项督察组的一般最高规格是由副部长带队,但一些大型专项调研组的规格可能更高。

如2017年上半年的京津冀空气质量专项督察行动,该行动由部长和全部4名副部长亲自带队,已经全国各地抽调了5600余人次,预计持续到2018年3月底。

3.2中央督查即“督政”,专项督查目的性强

中央环保督察的对象为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督察组也可以直接督察当地企业。

督察行动为中央主导,查督并举,督政为主。

在督察过程中强调“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即环保问题政府和党委都要负责任。

督察结果将移交中央组织部,作为对被督察省区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任免、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于发现的具体环境问题,移交地方党委政府。

中央环保督察的内容分为两点,首先是国家环保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第二是各地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

其中督察重点包括环境质量变化,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偷排偷放、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突出环境问题,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情况。

图4:

中央环境督查三环节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面对中央督察,一些地方政府选择提前做好自查整改工作,将问题化解在省以下层面。

专项环保督察的对象同样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其的目的在于完成针对性任务。

例如2017年上半年京津冀空气质量专项督察明确将“督政”作为工作重点,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督察,在不同城市各有侧重。

3.3督查“五步法”组合拳易见成效

2017年6月27日新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上任提出“五步法”环保督察的新管理思路。

具体解释如下:

图5:

中央环境督查“五步法”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相较于之前使用督察方法,五步法更加具体,督察和警示力度更大,能够切实的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实打实地将问题落实到位。

督察、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这一系列组合全在整治“散乱污”企业上效果显著。

4.严格督查将推进环保行业良性发展

4.1监管严格,市场扩容

2016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从目标上看,土壤环境质量将成为规划期内弹性最大的板块;从基数上来看,水环境质量仍为治理重点方向;从体制改善来看,垂直管理、规划环评、排污权和环境税为规划期体制改革亮点;此外,十五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以及25项污染源达标排放重点工程配合财政支持,预计将成为投资率先受益方向。

图6:

我国环保发展推进过程

资料来源:

环保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领域一: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大限已定,非电领域爆发进入倒计时。

2017年5月18日环保部发出《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要求“2+26”城市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标准,逾期不达标采取“限产、停产、处罚”措施。

6月13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征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针对非电特点修改,非电行业众多提标升级,标准趋向火电大气排放标准。

火电行业脱硫、脱销、除尘市场空间总计5804亿元,非电领域脱硫、脱硝、除尘总计10320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现有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自2017年10月1日起执行。

领域二:

水环境治理空间巨大,污泥无害化、再生水生产将成重点。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近6000亿元,空间巨大。

其中包括新建配套污水管网投资2188亿元,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投资788亿元,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投资588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投资1192亿元,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投资395亿元,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投资316亿元,新增再生水生产设施投资215亿元,初期雨水治理设施投资102亿元。

其中,污泥处置及再生水生产产能相对不足,弹性较高。

领域三:

固废总体空间较大,土十条推动市场空间打开。

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规划总投资1924亿元,包括:

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1360亿元,收运转运体系建设227亿元,餐厨垃圾专项工程136元,存量整治工程77亿元,垃圾分类示范工程86亿元,监管体系建设投资38亿元。

土十条规定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对应十三五期间预计行业空间400亿。

领域四:

环境监测与信息预算增幅明显,看好数据分析市场前景。

环境污染关注度提升,中央加大对监测、大气及水等领域的预算支持力度,中央支出保障性强,将直接推动对应细分行业发展。

2017年环境监测与信息项目支出预算数为13.4亿元,相比2016年增加4.78亿元,增幅为55%,主要原因为监测数据质量广度及深度需求提升,需要为后续治理及监管提供依据。

2017年1月25日环保部会同公安部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同制定《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

文件较已有规定具备以下新亮点:

当地人民检察院督导工作由公益性变为强制性,增强相关机构环保执法力度;提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间沟通,双向案件咨询制度及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办案效率;将监督及执法经费纳入行政经费预算,提升监测监察技术,降低违法案件隐蔽性。

2017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循环经济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理顺盈利模式。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指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2017年1月5日环保部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明晰地方政府责任和考核机制,推进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建设。

1)垂直监管打破地方政府GDP导向发展模式,改善环保政策落实情况。

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司法、执法”三位一体,从硬从严。

2)明晰全责,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政府方面,自身要明确责任、加强监管、提升能力、完善机制,同时要进行环保督察巡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离任审计、损害责任追究等;对企业方面,要以排污许可、环境执法、损害赔偿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公众方面,要用资源环境产权确权、税收政策引导、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绿色金融等手段来强化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并培育市场主体。

4.2总量要求向质量转变:

拥有壁垒的优质公司市占率将大幅提升

十三五环境治理形势严峻,重心由控总量转向重质量迫在眉睫。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5年产值约4.5万亿元,但当前环境基础依旧薄弱。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78.4%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

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需提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大量存在。

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

培育100家骨干企业,细分行业优质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在重点领域培育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形成20个配套能力强、辐射作用大、服务水平高的产业集聚区。

加强细分领域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化一同发力,第三方服务开展将释放运维市场。

当前资金面有所收紧,银行贷款、中票利率有所抬升,环保企业系重资产行业,当前BOT、PPP等主流运营模式需要垫资,利率上行,融资将成为钳制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具备细分领域壁垒的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自身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及经验,获得低息政策贷款支持或与强势资金联合

拿单。

5.投资建议:

环保趋严最终将拉动环保治理

当前第四批中央环保督查开启,在2017年底将完成对全国29省的督查,此外,对已经结束进驻的省份仍接受群众举报,当前为响应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诉求,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激发新建及存量改造环保投资需求。

我们判断监管趋严最终将会产生两阶段影响:

第一阶段:

关停限产。

主要影响行业:

钢铁、电解铝、化工、水泥、煤炭、玻璃等;

第二阶段:

达标排放。

受益细分行业:

大气领域:

清新环境(非电提标新增市场,废水零排放落地,17年18X)、龙净环保(高质量订单充足,未来大股东资源整合有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17年21X);

清洁能源:

百川能源(受益京津冀煤改气,内生及外延推动业绩高增长,17年19X)、联美控股(高效、清洁集中供暖提供商,内生及软硬件外延带动业绩快速增长,17年23X);

水处理领域:

博世科(17年38X,市值小弹性高,未来看好公司多板块布局借助PPP模式订单和业绩快速增长)、万邦达(惠州项目落地,黑臭流域治理考核,17年拐点明显对应35X);

固废领域:

启迪桑德(全固废产业链处理龙头,行业起步晚空间大,在手订单充沛,17年23X)、高能环境(土壤修复龙头17年4亿净利润高增长23X,PPP在手订单饱满);

监测领域:

先河环保(大气监测龙头,河北唯一环保公司,雄安概念,17年51X)、聚光科技(监测品种齐全,定增过会补流,17年24X)、雪迪龙(智慧环保龙头,积极拓宽产品线,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及VOCs市场景气,17年33X)。

表12:

环保板块重点标的盈利预测表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