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197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docx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下面是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症状体征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1]。

1.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

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1)发病特点: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甚至是远处骨转移的活检时才得出诊断。

(2)临床表现:

大部分病人的首发表现为甲状腺的肿物,肿物生长缓慢,肿物的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状腺的活动度较好,肿瘤侵犯甲状腺邻近的组织后则固定,表现为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能以转移症状,如股骨。

(3)转移特点:

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C细胞起源于神经嵴,与肾上腺髓质细胞,即所谓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cell),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与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q11.2的RET癌基因有关。

(1)发病特点和分型:

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

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

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

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

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2)临床表现:

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

体检时甲状腺肿物坚实,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为双侧甲状腺肿物,肿物活动较好,晚期侵犯了邻近组织后则较为固定,如声音嘶哑。

(3)转移特点:

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状腺的淋巴管,并很快向腺体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肺,这可能与髓样癌缺乏包膜有关。

4.甲状腺未分化癌

(1)发病特点:

甲状腺未分化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2%~3%,也有报道认为5%~14%,发病年龄多超过65岁,年轻人则较少见,来源于滤泡细胞的甲状腺未分化癌还可分为巨细胞,其中以巨细胞及梭形细胞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时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滤泡性腺瘤,并有肱二头肌的转移癌,虽行颈淋巴结清扫及肱二头肌切除,仍发生肺转移而死亡。

(2)临床表现:

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进行性颈部肿块,约占64%~80%,而发病前并无甲状腺肿大,肿块硬实,且迅速增大;②甲状腺肿大,可伴有远处转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状腺肿块病史,但甲状腺肿块突然急速增大,并变得坚硬如石;④已有未经治疗的DTC,在经一段时间后迅速增大,并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

(3)转移特点:

由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如气管,甚至在气管与食管间隙形成肿块,导致呼吸和吞咽障碍,首诊时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90%,气管受侵犯的患者为25%,通过血道已发生肺转移的患者为50%。

5.少见的甲状腺癌

(1)甲状腺淋巴瘤:

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率低,占原发性甲状腺肿瘤的5%以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状腺肿块外,本病常伴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网状内皮系统生长的多中心肿瘤,所以肝,发生率从0~60%,30%~70%的患者合并HT。

(2)甲状腺转移癌:

原发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甲状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较明显的原发肿瘤症状。

(3)甲状腺鳞癌:

甲状腺鳞癌较罕见,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3%,主要来源于日本,也可以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广泛化生,还可以来自甲状腺舌骨管或腮裂组织,部分原发性甲状腺鳞状上皮癌伴有胸腺样成分(carcinomashowingthymus-likeelement,CASTLE),来自异位胸腺或腮裂囊残留组织,其预后较好,发病年龄多超过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较早出现侵犯和压迫周围器官的症状,即声音嘶哑,晚期侵犯两侧叶,质地硬,固定,边界不清,伴有气管受压,颈部淋巴结肿大,预后差,目前治疗方法是尽量切除肿瘤加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诊断:

甲状腺肿块生长较速,有转移灶,且有明显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扫描多冷结节,或发现甲状腺CT扫描及MRI影像有异常及转移现象,最后诊断应根据病理活检,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诊断要点临床上有甲状腺肿大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甲状腺癌。

(1)一般资料:

应特别注意性别,故应特别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摄入情况,尤其要询问有无较长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现病史:

儿童期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青年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要特别注意肿块或结节发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内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难,是否伴有面容潮红,发生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则恶性的可能性大。

通过现病史调查,要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有个总体评估,应详细了解有无食量增加,还应注意询问有无肿瘤转移的系统症状(如头痛。

②既往史:

是否因患其他疾病进行过头颈部。

既往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③个人史:

有否暴露于核辐射污染的环境史,从事的职业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个人的防护情况等。

④家族史:

髓样癌有家族遗传倾向性,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3)体查:

可发现甲状腺肿块或结节,颈部熟练的触诊可提供有用的诊断资料,质硬或吞咽时上下移动度差而固定,病变同侧有质硬,如淋巴结穿刺有草黄色清亮液体,多为甲状腺转移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多为单个结节,结节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有些结节形态不规则,质硬而无明显压痛,常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致活动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颈中下部,甲状腺单个结节比多个结节,但多发性结节,并可有压痛。

①压迫与侵袭体征:

甲状腺癌较大时可压迫和侵袭周围组织与器官,常有呼吸困难,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②类癌综合征:

甲状腺髓样癌可有肠鸣音亢进。

(4)辅助检查:

在临床上,甲状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表现为可扪及的“甲状腺结节”,除多数“热”结节外,其他类型的大小结节或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意外结节(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有些甲状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现为“热结节”,所以事实上凡发现甲状腺结节均要首先排除甲状腺肿瘤(有时,甲状腺癌仅在镜下才可诊断),周围无或有肿大的淋巴结;③肺或骨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④血清中降钙素升高,大于600μg/L。

2.分类分期有关甲状腺癌的分期,目前国际和国内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第五次修订的TNM分期标准,影响甲状腺癌分期的有关因素首先是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受侵犯程度也与分期有关,年龄则对分化性甲状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响,以最大的肿瘤为标准进行分期。

(1)TNM的定义:

①原发肿瘤(T):

TX:

无法对原发肿瘤做出估计。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

T1: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大径≤1cm。

T2: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1cm<最大径≤4cm。

T3: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大径>4cm。

T4:

肿瘤不论大小,超出甲状腺包膜外。

②区域淋巴结(N):

区域淋巴结是指颈部和上纵隔的淋巴结。

NX:

无法对区域淋巴结情况做出估计。

N0:

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分为N1a同侧颈淋巴结转移,N1b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

③远处转移(M):

MX:

无法对有无远处转移做出估计。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2)分期标准(表3):

①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分期标准。

②甲状腺髓样癌分期标准。

③甲状腺未分化癌分期标准,所有病例均属Ⅳ期。

用药治疗术前准备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术前准备

(1)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次/d;或者10滴3次/d,连续服2周。

(2)口服普蒂洛尔(心得安)10―20mg,每日3次,脉搏小于60次/min者,停服1次。

(3)测定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正常范围。

(4)保护突眼,白天用墨镜,睡眠时涂眼药膏。

(5)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6)术前用药禁用阿托品。

3.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作颈部固定身体活动的练习,以适应术后的需要。

4.准备气管切开包、小沙袋、无菌手套。

氧气、吸引器。

甲状腺癌中医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1)肝郁痰凝型。

主证:

情志抑郁,咽部作憋,颈前瘿肿,质柔如胶,光滑圆润,随吞咽上下,胸闷胁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红,脉弦细滑。

治法:

理气消瘿,化痰散结。

方药:

瘿瘤散结汤。

香附10g,郁金10g,青皮10g,三棱10g,莪术10g,山慈姑15g,白芥子10g,全瓜窭15g,海蛤壳30g,生牡蛎30g,八月札20g,白花蛇舌草20g。

甲状腺肿块质地较硬,病程较长者,加桃仁、鬼剪羽、石见穿、山甲片、乳香、没药等,或加乌贼骨、煅瓦楞等;大便燥结能行者,可重用瓜蒌;或加用生大黄;年老体弱或服药后出现神倦乏力,面色少华等虚弱症状者,加灸黄芪、党参、当归、黄精等;妇女在经期,去三棱、莪术,改用丹参、赤芍。

分析:

方中香附、郁金、青皮舒理郁结之肝气,以除其因;三棱、莪术、软坚消结、山慈姑、生牡蛎是消瘿之要药,再辅以海蛤壳、白花蛇舌草消症抗癌,皆为消蚀甲状腺肿瘤而为之,再佐以自芥子、全瓜蒌化痰,散结,加之八月札既能舒肝理气,又能消瘤化结,故全方既舒理肝气,化痰散结以解其郁又能消瘿抗癌,故药后不仅可使肿瘤缩小,甚至使肿块消失而除病。

2)痰瘀交阻型。

主证:

颈部瘿胂,质中偏硬,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尚清,可随吞咽上下,伴有咽部不适,胸闷气憋,或有月经不调,苔薄腻,舌质偏暗,脉弦细涩。

治法:

化痰软坚,活血散结。

方药:

海藻玉壶汤海藻10g,昆布10g,陈皮10g,法夏10g,贝母10g,连翘15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12g,香附10g,郁金15g,穿山甲(先煎))15g,土贝母12g,蚤休15g,石见穿15g,天南星10g。

郁久化火,烦热,舌红者,加丹皮10g,栀子10g,夏枯草15g;神疲乏力,便溏者,加白术10g,山药15g。

分析:

方中海藻、昆布为含碘消瘿之主药,陈皮、法夏、茯苓、贝母、南星化痰敛结,当归、川芎活血通脉,辅以香附、郁金理气,连翘、蚤休清解,共奏化痰活血消瘿散结之功,再加上穿山甲、土贝母、石见穿,消瘤破症,更助上药消除肿瘤之功。

3)血瘀石瘿型。

主证:

颈前瘿病,质硬如石,难以推移,或见颔下瘰疬,咽喉梗塞,吞咽不畅,甚则声音嘶哑,形瘦清癯,面黯不泽,苔薄或少,舌色紫黯,可见瘀斑,舌下青筋暴露,脉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散结消症。

方药:

消瘿汤昆布、黄药子、海藻备15g,土贝母12g,妙山甲、乌蛇、重楼备10g,生牡蛎、忍冬藤30g。

痰甚者加南星、瓜蒌;气郁甚者加香附;血瘀甚者加蜈蚣、瘙虫;热毒甚者加山豆根。

分析:

本方是针对甲状腺肿瘤所设,昆布、海藻、黄药子、生牡蛎均为主药,以消瘿散症,土贝母、穿山甲软坚消瘤为辅,再加乌梢蛇、重楼,通脉消肿,活血散瘀,更加强诸药消瘿之功,至于方剂中纳入忍冬藤一味,可通络止痛,为缓解甲状腺癌之疼痛而设。

本方为基本方,临床为辨证施治,随其气郁、血瘀、痰凝而另加佐使之品以相辅相成。

4)阴虚火郁型。

主证:

颈前瘿肿,扪之质硬,心悸烦躁,面部烘热,咽干口苦,手颤失眠,舌苔薄黄,或苔少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化痰软坚。

方药:

清心软坚方夏枯草20g,北沙参20g,白芍20g,生地20g,天冬20g,麦冬20g,川贝10g,石斛20g,海藻20g,昆布15g,黄药子10g,僵蚕20g,地龙30g,银花20g,酸枣仁20g,夜交藤30g。

口干口渴,苔少加玉竹、芦根;心悸不宁加五味子、莲芯;纳差便溏加白术,茯苓、砂仁;神疲力乏加党参、黄芪。

  分析:

本方以夏枯草,黄药子,海藻,昆布消瘿软坚以治其本,用沙参、白芍、生地、天冬、麦冬清热滋阴以消其症,更以僵蚕、地龙软坚消散,贝母化痰,银花清热利咽为辅,纳酸枣仁、夜交藤以宁心安神,既针对其病,又兼顾其证,也可适用于甲状腺癌放、化疗后出现阴虚烦热之症。

(2)针灸治疗1)体针。

局部取穴:

以左手拇、食指固定肿物,在结节周边将针刺入皮下,然后针尖向内斜,―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

根据结节大小,共刺6~8针。

另在结节皮肤正中,将一枚针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

注意勿刺伤喉返神经。

  邻近和远距离取穴:

天柱3L10、大杼BL11、内关PC8、曲骨RN2穴。

2)扬刺法。

取穴:

足阳明经之人迎ST9、气舍ST11、水突ST10部位,瘿瘤顶部中心及四周。

于人迎、气舍、水突及瘿瘤顶部中心,垂直刺入毫针各一支,再于瘿瘤四周取45度向心刺入毫针一支,深度以达瘿瘤中心为度,不可刺穿对侧囊壁。

留针15~20分钟,每3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3)耳穴压丸。

取穴:

神门、肝、脾、颈、甲状腺、内分泌、胃。

用探棒在穴区内找到敏感点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上。

嘱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每隔3~4天换1次,两耳轮流换贴,10次为1疗程。

4)耳针。

取穴:

神门、皮质下、肺、咽喉、颈6用耳针在上述穴位轻刺,每日一次,5天为1疗程。

(3)气功疗法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逐次地进行放松。

第一条线:

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个手指。

第二条线:

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个脚趾。

第三条线:

后脑部→后颈→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腿弯→两小腿→两脚底。

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同时注意离开这一部位,再默念“松”,从第一条线开始,循序而下,待放完第一条线后,放第二条线,再放第三条线,每放完一条线,在一定部位一“止息点”轻轻意守一下。

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脚趾,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两脚心,每处约止息1~2分钟。

当三条线一个循环放完后,再把意念集中在脐部,轻轻地意守,保持安静状态约3~4分钟,一般每次练动作2~3个循环,安静片刻,然后收功。

接着自然呼吸,用右手中指轻轻放在肿瘤部位,每次呼气时,意想手上一股真气把肿瘤消失。

反复10分钟左右收功。

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4)药膳疗法1)夏枯草60g,瘦猪肉100g。

加水炖服,可加盐等佐料。

2)海带30g,薏苡仁30g,鸡蛋3只,油、盐、胡椒粉各适量。

将海带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条状,薏苡仁淘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同煮至海带、薏苡仁烂透,打入鸡蛋,调以油、盐、胡椒粉即可食用,喝汤吃海带及薏苡仁。

3)蛎肉210g,海带50g。

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线,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牡蛎肉同煮,以食盐、猪脂调味即成。

4)蛤肉带壳60g,紫菜30g。

煮熟后,吃肉和菜并喝汤。

5)干海蛾鱼7~8尾,瘦猪肉100g。

炖食,饮汤食鱼及肉。

6)蛇皮2g,鸡蛋1枚。

将蛋破1小孔,装入蛇皮末,封口煮食。

每次服1枚,每日2次,连服60天。

声明:

以上方药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