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608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docx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0001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

目前,地

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

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

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

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

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

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

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

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2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3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

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

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

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

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

不能满发或停发。

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1)。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

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

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

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约4318.96MW,每年所提供的热量约相当于4.644×10^6吨标准煤,其中:

B级:

可开采地热水77.46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758.49MW;

C级:

可开采地热水69.18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2222.92MW;

D+E级:

可开采地热水100.38万立方米/天,可利用热能1337.55MW。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已探明地热资源基本情况如表2。

从表中可知,中国目前探明地

热资源可开采量仅是地热资源总量中很小的一部分。

表1中国主要盆地地热资源量估算表

盆地

面积

(km2)

单位储热量

(1012KJ/km2)

总储热量

(1012KJ)

可开采热量

(1012KJ)

相当标准煤量

(108t)

华北平原(北部)

90000

89.6854

8071686

80717

27.54

华北平原(南部)

60000

(54.6)

3712800

37128

12.67

松辽盆地

90000

18.8406

1695654

16957

5.78

苏北

32000

(54.6)

1747200

17472

5.96

鄂尔多斯

160000

27.1556

4344896

43349

14.83

汾渭盆地

20000

(54.6)

1092000

10920

3.73

江汉

45000

54.6

2457000

24570

8.38

雷琼

5100

(54.6)

278460

27846

0.95

四川

136000

45.73

6246480

62465

21.31

楚雄

35000

(27.16)

950600

95060

3.24

河西走廊

9000

40.73

366570

3666

1.25

柴达木

30000

49.4

1482000

14820

5.06

准葛尔

40000

40.73

1629200

16292

5.56

塔里木

120000

40.73

4887600

48876

16.68

吐哈

30000

(40.73)

1221900

12219

4.17

总计

910100

平均44.15

40184046

40184

137.11

中国目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常规能源比较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据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局1996年的统计,全国开发利用地热水总量为93.67万立方米/天,年利用热量5.6485×1016J,约相当于192.74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9)。

此值仅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耗总量17.24亿吨标准煤的0.1%(表2.5.10)。

表2.5.8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探明地热资源量简表

地区

勘察数

(个)

温度60℃

以上

可开采水量

(m3/d)

所含热能

(MW)

年可开采热

相当煤

(104t/d)

全国占位

北京

8

1

27.226

71.30

7.67

12

天津

5

4

136.181

276.30

29.73

5

河北

15

6

218.330

350.00

37.66

4

山西

23

1

62.280

37.66

4.5

15

内蒙古

5

2

3717

5.90

0.63

27

辽宁

37

14

65.783

96.05

10.34

9

吉林

4

7977

12.80

1.38

24

黑龙江

2

630

0.40

0.04

30

江苏

7

1

19893

15.21

1.64

23

浙江

7

5522

5.30

0.57

28

安徽

14

2

13012

17.10

1.84

22

福建

11

4

147064

123.30

13.27

7

江西

93

16

62522

57.20

6.16

14

山东

22

7

25568

37.60

4.05

16

河南

19

3

35270

32.46

3.49

17

湖北

18

2

72775

93.05

10.01

10

湖南

81

1

101062

92.30

9.90

11

广东

22

11

428032

377.70

40.65

3

广西

16

2

21493

32.15

3.45

18

海南

9

2

37663

60.09

6.29

13

四川

9

6

12946

25.20

2.64

20

重庆

10

1

23952

17.20

1.80

21

贵州

12

13470

8.95

0.94

25

云南

142

30

440956

420.90

45.30

2

西藏

45

34

210158

1732.20

186.40

1

陕西

9

1

204715

103.07

11.09

8

甘肃

7

12983

8.90

0.96

26

青海

3

1

2225

4.30

0.46

29

新疆

55

9

25696

28.10

3.02

19

台湾

28

15

31061

172.10

18.52

6

合计

738

177

2470162

4318.96

464.4

表2.5.9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1996年)

地区

开采地热水量

(m3/d)

利用热能

(MW)

年利用热量

(1012J/a)

折合标准煤

(104t/a)

折合石油

(104t/a)

北京

27226

71.30

2248.52

7.67

5.37

天津

47167

495.70

3018.00

10.30

7.21

河北

58070

93.10

2936.00

10.02

7.01

山西

53073

1

1124.26

3.84

2.69

内蒙古

1827

2.90

91.45

0.31

0.22

辽宁

30247

44.16

1392.63

4.75

3.33

吉林

1345

2.16

68.12

0.23

0.16

黑龙江

480

0.30

9.46

0.03

0.02

江苏

7145

5.46

172.19

0.59

0.41

浙江

2965

2.85

89.88

0.31

0.22

安徽

8715

11.45

361.09

1.23

0.85

福建

24422

20.40

643.33

2.20

1.54

江西

32939

30.10

949.23

3.24

2.27

山东

13106

19.30

608.64

2.08

1.46

河南

28286

26.03

820.88

2.80

1.96

湖北

26874

2.85

815.21

2.78

1.95

湖南

56613

51.70

1630.41

5.56

3.89

广东

38809

34.25

1080.11

3.69

2.58

广西

630

0.94

29.64

0.10

0.07

海南

10500

16.71

526.97

1.80

1.26

四川

11586

22.10

696.95

2.38

1.67

重庆

22222

16.75

528.23

1.80

1.26

贵州

6338

4.21

6242.55

21.30

14.91

云南

207383

197.95

132.77

0.45

0.32

西藏

147204

4.21

28697.76

97.92

68.54

陕西

50273

910.00

801.65

2.74

1.92

甘肃

1653

1.13

36.54

0.12

0.08

青海

2225

4.30

135.60

0.46

0.32

新疆

17336

18.96

597.92

2.04

1.43

台湾

不明

合计

936659

1791.13

56485.08

192.74

134.92

表2.5.10中国地热能与常规能源构成比较表

项目

单位

年开采量

折合煤(108t)

占总量

108t

12.92

12.92

75.0

石油

108t

1.50

2.99

17.3

天然气

108m3

176.00

0.33

1.9

地热

108m3

3.42

0.02

0.1

水电

0.98

5.7

合计

17.24

100

注:

被表依据地质矿产部1996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地热为新补充资料。

二、地理分布

中国地热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图2.5.1;表2.5.11)。

就目前已勘查可利用地热资源而论,以

中国西南地区最为丰富,已探明可利用地热能达2204.45MW,占全国勘查探明可利用地热能总量的51.05%;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分别探明可利用地热能达745.33MW和

685.75MW,占全国可利用地热能总量的17.27%和15.89%;再次为华东地区,占9.92%;而以东北、西北地区最少,已探明可利用地热能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2.53%和3.34%(表

2.5.12)。

表2.5.11中国主要大、中型地热田基本情况表

图2.5.1上的编号

位置

工作程度

储层岩性

最高水温

(℃)

热能

(MW)

水矿化度(mg/L)

2

河北怀来后郝窑

普查

第四系火山岩

88.6

12.0

0.99

3

北京昌平小汤山

详查

蓟县系硅质灰岩

64.0

14.4

1

吉林安图北头山

普查

玄武岩、粗面岩

78.0

10.96

4

西藏噶尔朗久

调查

沙砾岩

79.0

28.7

4.65

5

西藏那曲

勘探

板岩、砂岩

116.0

109.4

3.02

6

西藏羊八井

勘探

第四系花岗岩

172.0

780.0

6.73

7

西藏羊易

勘探

火山碎屑岩

207.0

235.8

1.59

15

陕西西安市

普查

第三系砂岩

101.0

34.2

1.78

17

陕西长安沣浴

普查

第四系砂砾岩

70.0

17.8

0.52

18

四川大邑花水乡

普查

灰岩

68.0

18.4

19

北京东南城区

勘探

蓟县系硅质灰岩

69.0

40.4

0.68

20

河北熊县牛驼镇

详查

灰岩、第三系砂岩

81.5

277.7

0.5~4.0

21

天津王兰庄

勘探

灰岩、第三系砂岩

96.0

76.2

0.8~4.5

22

天津滨海

普查

第三系砂岩、砾岩

78.0

85.5

1.4~3.9

26

山西新绛阳王乡

普查

寒武系灰岩

81.0

19.2

1.4

31

湖北应城汤池

普查

硅质白云岩

65.0

18.4

1.3

以各省(区、市)的情况而论,地热资源最丰富的是西藏自治区,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热能

1732.2MW,其次是云南、广东、河北、天津等省(市)。

以上五省(区、市)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热能合计3157.1MW,约占全国总量的3/4(参见表2.5.8)。

表2.5.12全国各地区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比较表

地区

热田数(个)

可开采水量

(m3/d)

热能

(MW)

相当于标准燃

煤(104t)

所占百分比

(%)

华北

56

447.734

745.33

80.09

17.27

东北

43

74.390

109.25

11.76

2.53

华东

182

304.642

427.81

46.05

9.92

中南

165

696.295

687.75

73.79

15.89

西南

218

701.482

2204.45

237.08

51.05

西北

74

245.619

144.37

15.53

3.34

合计

738

2470.162

4318.96

464.40

100

资料来源:

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局内部统计资料,1996年。

中国东部的华北盆地、松辽盆地,具有很大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但其开发利用条件受到热储层埋藏深度、岩性、地热水的补给条件的限制。

开采利用40℃以上的地热水,开采

深度一般都需要1000米左右。

目前中国一些地区地热水的开采深度已达2500米左右,利用70~90℃的地热水,单井造价可达100~300万元,开发利用成本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