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540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doc

管理经济学第三阶段作业

第一部分:

1.根据成本是否可分离到每一单位产品的生产中,企业用于取暖所发生的燃料费、照明费、办公费以及管理费属于(D)。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

C直接成本D间接成本

P165

2.企业为自己提供的服务、资金、房地产和专利,在成本计算时被视为(B)。

A外显成本B隐含成本

C营业外支出D营业附加费用

3.如果某投资者可将10000元投资于A、B、C、D四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而每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分为:

10200元、11200元、13400元和15200元,则该投资将资金投资于C投资项目的成本为(D)。

A10000元B10200元

C11200元D15200元

4.经济利润是指( A  )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B.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C.营业外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D.企业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5.在做管理决策时(B)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6.当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机会成本时,企业利润称之为(B)

A会计利润 B正常利润

C经济利润 D最大利润

7..边际成本是指(D)

A.总成本除以产量

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8.由于决策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是(C)。

A边际成本B净投资量

C增量成本D追加成本

9.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月息为1%的自有存款100000元,办一独资企业。

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2000元 B.4000元

C.10000元 D.100000元

10.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B)

A.会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

11.单位贡献是(D)。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B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

C销售收入减去总变动成本D商品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

12.对于“贡献”概念表述正确的是(B)。

A“贡献”就是企业利润的创造

B“贡献”是对固定成本的补偿及利润的提供

C“贡献”是企业收入的真正价值

D“贡献”是对企业全部成本的补偿

13.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A)

A400件 B500件

C600件 D800件

14.贡献分析法使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其主要应用于(C)。

A企业产品价格决定B企业生产成本确认

C决策生产何种产品D确定产品销售渠道

15.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D)。

A决策是否接受新任任务B决策生产何种新产品

C决策零部件自制与外购D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

16.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C)为定价基础。

A单位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全部成本D机会成本

17.利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利润最大化下的产品价格,企业(A)。

A不用花费调研成本估计需求曲线B必须花费调研成本估计需求曲线

C必须具备精确的边际收益数据D必须具备精确的边际成本数据

P182

18.对于两种商品,最优的商品数量组合在等收益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B),

A交点处B切点处

C重叠处D两条曲线围合的区域内

19.对于属于联产品的两种产品A、B,如果在利润最大化下所决定的产销量使得为负,则应该将产品A(A)。

A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处

B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最大部位

C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任意一处

D停止产品A的全部生产

20.对于在需求上相互联系的两种商品,企业在产品定价时应充分考虑(A)。

A两种产品的替代性或互补性B两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C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D两种产品在价格上的互补性

21.捆绑商品在定价时相对较低,其结果是(B)。

A比分开销售所获取的利润较低B比分开销售所获取的利润较高

C可增加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D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22.一个企业在生产多种竞争性或互补性产品时,在确定产品价格必须考虑(D)。

A各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B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容性

C各产品的预期销售量D产品需求之间及生产上的相互联系

23.对于一些商品,如果销售者分开销售,欲获取最大利润,就必须提高每一商品的销售价格。

如果做商品捆绑出售,销售者将捆绑商品价格(B)。

A高于捆绑商品中各商品价格总和B低于捆绑商品中各商品价格总和

C确定在各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上D确定在各商品生产者剩余最大处

24.之所以有些人要购买以大包装数量出现的捆绑商品,是因为捆绑商品中的额外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C)。

A额外效用是消费者期望的B消费者剩余更大

C增量成本小于保留价格D效用更为满意

25.在捆绑商品中,消费者可以对所有的商品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商品,但在购买这些商品时也要(B)。

A对一些商品付出意愿外的价格购买B购买一些不一定需要的其他商品

C以较高的平均价格购买所有的商品D依据所求决定购买每一类商品数量

第二部分

1.一般均衡只有在(D)时才能得以实现。

A所有生产者仅能获取正常利润B消费者可获取最大消费者剩余

C生产者市场供给达到最大D不同产品在不同个人之间实现最优分配

2.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改变称为(A)。

A帕累托改进B资源最优化增进

C最优外部经济D资源协调配置

3.如果人们通过变换使商品和服务的配置达到一种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能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交换实现了(B)。

A个人效用最大B帕累托最优

C恩格尔最优D马歇尔最优

4.如果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配置达到“不能增加一种产品的产出而不减少另一些产品的产出”,则这种生产要素(C)。

A配置尚未达到最优B具有无可替代性

C配置具有生产效率D处于边际效益递减

5.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正是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和愿意支付的价格,即所有市场都出清,则实现了(C)。

A交换的帕累托最优B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C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D社会的财富最大化

6.只要两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B)存在差异,就说明当前的资源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因而就存在着通过交换使双方获益的可能性。

A边际效用B边际替代率

C交换意愿D欲望与需求

7.对于两种商品的生产和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两种商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A)时,则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要素组合比例相等

C要素组合的效率相等D要素边际产量相等

8.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是(B)。

A资源不存在稀缺性B不存在交易成本

C资源配置不存在障碍D市场存在高效率

9.企业根据要素市场价格可以了解本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性,但生产要素的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这一成本的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

A频繁的交易次数和巨大的交易数量B要素的流动性与价格的波动性

C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D要素的多样性与需求的组合性

10.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A信息不完善B经济活动的功利性

C个人理性的存在D价格调节的单向性

11.不完善信息的一种表现是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一种后果是(D)。

A形成大量的机会成本B曲扭的市场价格

C高额的生产者剩余D只有很少的买者或卖者

12.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外部性是与(C)相联系。

A市场机制B高效市场

C没有市场D市场配置

13.价格机制不仅可协调交换中的资源配置,也可协调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

但是由于(C),使得价格机制不能为人们的选择提供正确的信号,从而不能有效率地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

A个人理性与团体利益矛盾的存在B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C不完全信息和交易成本存在D经济活动的利润追求

第三部分

1.当某一经济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时,则人们就会(A)。

A缺乏从事这种活动的激励B激发出更高的积极性

C继续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率D扩大经济活动的范围

2.外部性造成的问题是(C)。

A导致资源高效率配置B导致经济活动的风险性

C导致资源低效率配置D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

3.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此外,公共产品还具有(B)。

A单件性B不可分性

C独立性D公开性

4.公共产品在构建过程中,即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C)。

A成本的核算B受益者的确定

C“免费搭车”D产权的归属

5.对于具有外部不经济的产品,由于(C)而使使产品价格过低,造成市场需求过多和生产过多的问题。

A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B没有考虑资源的机会成本

C没有考虑产品造成的社会成本D没有考虑产品的真实价值

6.解决外部经济性的一种传统思路就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方法,使得(B),减少外部性。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C私人成本大于经济收益D私人成本社会化

7.市场有效率运作的前提是(D)。

A有足够的买者和卖者B有充足的商品可交换

C健全的市场运作规则D明确界定产权

8.公共资源过度使用,以致枯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B)。

A公共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B无法明确界定资源的产权

C公共资源缺乏应有的立法保护D公共资源的使用缺乏规划性

9.科斯定理阐述的观点是:

只要初始产权界定明确,并且不存在信息和法律因素造成的谈判障碍,也即(A),人们总能通过谈判得到有效率的结果。

A不存在交易成本B构建规范化的市场体系

C强化价格机制的作用D规范和完善市场竞争体系

10.解决外部经济性的对策有(B)。

A国家制定相应行政法规B企业合并

C私人企业国有化D国有企业私有化

11.科斯定理表明了(B),产权制度就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A只要存在无法界定产权的资源B只要存在交易成本

C只要存在公共产品D只要存在私人成本

12.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分散的协调机制,而企业是通过管理机构来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因而是一种(C)。

A制度性协调机制B计划性协调机制

C集中的协调机制D控制性协调机制

第四部分

1.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产生的一种费用,它不同于生产费用,具体包括(A)。

A事前准备合同费用B广告费用

C雇佣工人的费用D支付原材料购买费

2.科斯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C)。

A可以扩大生产能力B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C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D可以获取生产相对优势

3.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存在的一个原因,但企业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D)。

A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B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

C市场结构的日益复杂D生产活动本身的属性

4.科学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活动过程日益复杂化,如果企业组织内部(C),就使得许多生产活动无法进行。

它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新系统。

A缺乏现代化管理机制B不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

C不组织成团队生产D不形成扁平化企业组织机构

5.企业团队生产的产出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协作的结果,这使得企业的产出具有某种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而在团队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产生(D)。

A利益分配问题B团队之间协调问题

C企业资源分配问题D“免费搭车问题”

6.在企业组织中,人们的决策要受到一定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可通过人们之间的协议来实现,在经济学中,这种规定了各方可进行得活动、行为的规则和决定未来安排的程序称为(C)

A契约B通用条款

C合约D企业制度

7.企业中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着自身的愿望和利益,他们的组合是通过(A)而形成一个团队。

A合约或相互承诺B共同的意愿和利益

C相互协调的利益关系D共同的价值观

8.完全合约可以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完全合约规定了双方在什么条件下应当做什么。

但在现实中,完全合约是以实现的。

这是因为(D)。

A人们之间的坦诚是有限的B人们的意愿是完全利己的

C人们的沟通是不完全的D人们只具有有限理性

9.关系合约所具有的属性是(C)。

A在事件发生前就明确规定未来任何可能状况下双方应有的行动、利益和代价

B任何一方都不会在某些情况发生后要求重新谈判合约条款

C只就交易双方的关系框架达成协议

D不存在实施合约的成本

10.关系合约不涉及双方的有关具体行为的规定,合约内容仅涉及(D)。

A对所有未来事件发生的结果做出精确描述

B对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精确描述

C合约双方对未来所有事件发生后的应负责任做出精确描述

D合约的目的、规定当出现不同意见时的解决机制等

11.合约是双方的自愿交换,因为合约的预期结果对于自愿达成合约的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

因而合约能够为合约双方提供(A)实施合约。

A一种激励机制B一种约束机制

C一种协调机制D一种互惠机制

12.人们的有限理性是造成过高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下,(C)是造成过高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A频繁的交易次数与交易数量B人们过高的利益追求

C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D人们过高的行为标准

13.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买卖双方很了解对方商品价值的实际估价,并且双方在交易中都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因而交易双方可能对合约的价值进行(C),以达成对己有利的合约。

A探索性价值定位B价值综合评估

C战略性虚假表示D可用性综合评价

14.战略性虚假表示是与动机有关的机会主义行为,而(B)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另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A“投其所好”B逆向选择

C“渔翁得利”D“见缝插针”

15.合约具有使交易双方形成相互承诺的作用。

但合约是不完全的,承诺也就不完全。

特别是在进行(D)且收益出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后时,不完全承诺就会妨碍可能达成的合约。

A无形资产投资B专有资产投资

C垄断资本投资D专用资产投资

16.专用资产中的一种重要情形是(D)。

A垄断性专有资产B专利性专用资产

C互补性专用资产D联合专用资产

17.由于专用资产的存在,因而在合约中将会产生经济学中被称之为(B)。

A利益不对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