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148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ocx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我借神笔画天下(诗歌)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

2、在朗诵诗歌时口齿清楚,发清楚“什”“谁”等字音。

3、懂得要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

1、一只大大的自制的笔(上有各种图案,如:

太阳、白云、高山、河流等)

2、和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标

3、课前丰富过蔡伦造纸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神奇的笔,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一只大大的笔,告诉幼儿这是一只神奇的笔。

2、师:

为什么说它是一只神奇的笔?

幼儿自由讲述。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师:

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神奇的笔?

2、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对应的小贴纸。

四、学习诗歌。

1、结合图标学习诗歌。

2、配乐朗诵诗歌。

五、引导幼儿讨论,懂得要用感激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事情。

1、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只神笔,你会用它画些什么?

2、讨论:

是谁发明了纸?

是谁给了我们这样好的画笔?

3、教育幼儿要感谢所有这些为我们做出贡献的人。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可以在美劳区进行诗歌的绘画以及创意。

2、在语文区,幼儿可以大胆的结合自己的绘画进行创编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能够勇敢的表达出“我爱你就像……那么……”等语句。

3、感悟故事中真挚深切的亲子感情,发展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猜猜我有多爱你》画册一本,课件、配乐。

2、黑板、投影仪

3、图片若干:

月亮星星、小河、小树、房子、大海、围巾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画册,引导幼儿看封面说出书名和图片上的内容。

1、师:

看看这幅图,你觉得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2、小结。

这本书上讲的是猜猜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有多爱对方的事。

那他们到底有多爱呢?

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结合PPT教师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第一段。

师:

小兔子说他有多爱妈妈?

他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他的爱?

(幼儿模仿动作:

把手张开)

师:

为什么小兔子把手张的不能再开?

这表明小兔子爱妈妈爱的有多大?

(很大)。

那兔妈妈呢?

总结:

其实他们都想表达自己的爱有很多很多。

2、小兔子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要求:

边听边记:

小兔子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

妈妈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3、随着故事的发展,鼓励幼儿学说“我爱你就像……那么……”,并模仿动作和语言。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结合小图标进一步理解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的爱

师:

你觉得兔妈妈和兔宝宝,谁的爱更多一些?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四、讨论:

师:

你会用什么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呢?

教师模仿妈妈和幼儿一起来进行对话和表演。

活动延伸与建议:

回家和妈妈谈谈“猜猜我有多爱你”。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曹冲称象(故事)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讲述图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对于称象方法的理解。

3、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大的鱼缸、塑料小船、大象塑料玩具、小珠子若干、红笔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活动。

师:

你们知道曹冲吗?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故事。

1、师:

如果你是曹冲,你会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2、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三、结合图片二次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四、教师运用教具演示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并请幼儿讲讲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五、讨论:

师: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为什么?

师:

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

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在科学区进行曹冲称象的实验(提供秤、鱼缸、小珠子、塑料小船、玩具大象)

2、在语言区大胆的创编称象的故事,如可以用人代替大石头去称大象的重量等。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哪来的脚印(看图讲述)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讲出姐弟俩打扫卫生的顺序和结果,懂得做事要有顺序。

2、学习运用先、再、后等词语,把图片表述完整。

3、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讲述,并能注意倾听同伴的讲述内容。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语言导入

二、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学习有顺序的看图并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同时出示一、二、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师:

图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么打扫卫生的?

2、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

师:

姐姐干了什么事?

弟弟又干了什么事?

3、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尝试讲述图片内容,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话说每一幅图的内容。

三、结合三幅图,帮助幼儿学习用先、再、最后完整讲述。

1、师:

姐姐先干了什么,再干了什么,最后又干了什么?

2、教师完整连贯的讲述姐姐打扫卫生的过程。

3、师:

弟弟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最后又干了什么?

4、请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弟弟打扫卫生的过程。

四、出示图四,幼儿观察。

师:

他们打扫干净了吗?

哪来的脚印呢?

姐姐会对弟弟说些什么?

师:

弟弟怎样做才不会留下脚印呢?

师:

你喜欢谁?

为什么(教育幼儿做事要有顺序)

五、鼓励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并给故事起名字。

六、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并请幼儿想想生活中做哪些事也需要有顺序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将图片投放在语言区幼儿进行讲述。

2、美劳区画出一些生活中需要有顺序去做的事情。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下巴上的洞洞(欣赏诗歌)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发现诗歌中有些句子后面的词是下一句的开始。

2、发清楚诗歌中的字词“洞”“知”“餐”“糟”等。

3、懂得要节约粮食,吃饭时把饭粒吃干净,不乱撒饭粒。

活动准备:

1、娃娃吃饭的图片一张。

2、诗歌的前四句写出(引导幼儿发现目标一)。

3、正确吃饭的视频录像。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我来说,你来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

小朋友摸一摸自己的下巴,你的下巴上有洞洞吗?

引出诗歌

二、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图片,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师:

诗歌里讲了什么?

2、再次朗诵诗歌。

师:

这个娃娃的下巴上真的有个洞洞吗?

为什么这首诗歌里说这个娃娃的下巴上有个洞洞?

三、教师出示诗歌中前四句的内容,引导幼儿发现第一个句子后面的词是下一个句子的开始。

师:

看看这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四、播放一段正确吃饭的视频,并讨论。

师:

应该怎样吃饭呢?

师:

粮食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教育幼儿要节约粮食。

活动延伸与建议

1、观看粮食制造的录像,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2、在平时就餐前可以欣赏诗歌,提醒孩子爱惜粮食。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我是小主人(情景讲述)

活动目标:

1、能在情景的展现下讲述出怎样做一个小主人。

2、正确运用和人交往的礼貌语言和方法。

3、从小树立主人翁的精神,敢于大胆的与不认识的人进行交往。

活动准备:

事先排好情景表演三种,提供相关的情景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一:

招待客人老师。

师:

谁来了?

老师是怎样说的?

师:

胖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师:

客人老师是怎样夸奖胖胖的?

二、观看情景表演二。

师:

这是在什么地方?

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

胖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师:

结果如何?

三、观看情景表演三。

师:

胖胖看到什么了?

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四、幼儿分成三组,自由观看讲述。

五、幼儿完整观看表演,教师示范讲述。

六、讨论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争做小主人的情感。

1、师:

你喜欢胖胖吗?

为什么?

2、请幼儿给情景讲述起名字。

3、告诉幼儿我们要做小主人,要关心、爱护我们这个大家庭和我们生活的地方。

4、讨论:

在生活当中,我们还可以做那些事来体现我们是小主人呢?

活动延伸和建议

1、在表演区中幼儿进行表演活动,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新的剧本。

2、在美工区中鼓励幼儿画出“我是小主人”的剧本,也可以大胆创编。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秋天的雨(散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理解作品画面和情绪的倾向,重点把握散文的拟人、拟物、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2、在倾听、想像、记录、分享的过程中,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3、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音乐

2、自制图书《秋天的雨》

3、幼儿人手一张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雨”导入活动。

二、配乐朗诵秋天的雨,幼儿欣赏。

师: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都说了些什么?

三、结合图片,分段欣赏诗歌,把握散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1、结合第一画面,着重引导幼儿倾听、感受。

师: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教师小结:

秋天的雨下过之后,自然界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像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看到了许多东西。

2、欣赏第二画面,感受色彩的美。

师: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象盆五彩缤纷的颜料?

教师小结:

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

银杏叶变黄了,枫树变红了,……所以它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3、欣赏第三画面,进一步倾听,感知语言的美。

师: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

这气味是从哪来的?

教师小结:

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

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欣赏第四幅画面,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

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

小动物、小树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小结。

5、欣赏第五段画面,进一步感受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师:

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大地、给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四、再次完整欣赏散文。

五、幼儿大胆尝试,一边欣赏散文一边自己记录散文的内容。

活动延伸与建议:

将自制的小书投放到语文区,幼儿进行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小马过河(故事)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使幼儿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

3、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勇敢去试一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马、牛、松鼠的外形以及相关的认知。

2、图片。

3、学具:

玩具马、牛、松鼠以及一个玻璃水缸。

活动过程:

一、出示马、牛、松鼠的玩具,请幼儿观察比较它们之间身高的区别。

二、提出问题:

如果让他们三个去过河,谁会觉得水比较深呢?

为什么?

三、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师:

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河了吗?

2、师:

看到小马要过河,老牛是怎样说的?

小松鼠又是怎样的说的?

3、师:

小马的妈妈是怎样说的?

四、结合学具演示,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

师:

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呢?

五、再次欣赏故事,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勇敢去试一试。

师: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

你喜欢小马吗?

为什么?

活动延伸与建议:

1、科学区投放材料,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

2、语言区投放图片供幼儿讲述。

3、表演区投放道具以及头饰供幼儿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我爱天安门(诗歌)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及已有经验,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优美动听的语言效果。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尝试用富有情感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3、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张,天安门图片一张。

2、红领巾若干条。

3、抒情音乐。

4、幼儿已对首都北京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在上面寻找首都的位置。

2、讨论:

你去过北京吗?

在北京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二、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提问:

地图上闪光的地方是哪?

诗歌里的小朋友想去做什么?

为什么?

2、幼儿跟学诗歌。

师幼一起尝试朗诵诗歌。

师幼采用接句的方法朗诵诗歌。

(如教师朗诵第一句,幼儿接诵第二句。

请幼儿分男女朗诵诗歌。

3、分析诗歌朗诵方法。

第一段描述天安门,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朗诵?

(自豪地,响亮地。

第二段讲述小朋友的想法,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朗诵?

(憧憬地,得意地)

4、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请个别朗诵好的幼儿,带上红领巾上前配乐为大家朗诵。

集体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三、我们的祖国真大

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名胜古迹,快在地图上找一找吧。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建构区中可投放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照片,供幼儿模仿搭建。

2、科学区中可投放中国地图拼板,并制作相应的特产供幼儿摆放。

3、美劳区中可进行绘画《天安门》。

4、音乐区中可欣赏歌曲《我爱天安门》。

5、可带领幼儿到当地的名胜古迹参观,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诗歌:

我爱天安门

在那美丽的地图上,有个闪光的地方。

那是天安门的灯光,照亮祖国的四面八方。

等我长大的那一天,我要去北京参观。

站在天安门地面前,照一张大大地照片。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猫医生过河》(续编故事)

活动目标:

1、尝试围绕故事内容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2、能按照不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编出合理地故事情节。

3、体会故事中动物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

2、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每组一套。

3、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图片。

这是哪里?

发生了什么事?

猫医生要干什么?

二、幼儿续编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

小动物会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呢?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续编故事。

教师巡回倾听,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地语言来讲述。

3、请每组幼儿推选一至两名代表,讲述本组的续编故事内容。

4、讨论:

猫医生着急过河,哪个方法又快又安全?

幼儿集体评选出最合理地续编故事内容。

5、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6、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三、表演故事。

请部分幼儿带上角色头饰,运用相关道具,进行故事表演,大家欣赏。

活动延伸与建议:

1、表演区中继续投放故事表演的道具,供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美劳区请幼儿自制绘本《猫医生过河》。

3、语言区中提供《动物的本领》相关书籍,供幼儿阅读。

4、平时还可进行合作类的游戏,使幼儿体会互帮互助地快乐。

 

故事:

猫医生过河

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河对岸森林里许多动物都受凉生病了。

他们打来电话,请猫医生为他们看病。

猫医生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向小河对岸的森林走去。

走到河边,他愣住了。

猫医生急得大叫起来:

喵喵!

谁来帮我过河?

游泳的大白鹅听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听到了,在散步的大象听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听到了,它们都说:

不要紧,不要紧,我们来帮你。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古诗欣赏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的古诗形式,感受古诗特有的表达方式——用尽可能少的词来表达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涵义。

2、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按照古诗的韵律和节秦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培养对于古诗的兴趣,增强文学语言的积累。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

2、有关瀑布的视频,《游子吟》的flash。

3、古筝音乐。

4、幼儿对于古诗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古诗《望庐山瀑布》。

1、讨论:

你见过瀑布吗?

瀑布是什么样的?

2、观看瀑布视频。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你感觉瀑布是怎样的?

(请幼儿用一句话来描述看到的瀑布。

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地、具有描述性的语言来讲述。

小结:

这是江西的庐山瀑布,看上去非常壮观,就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有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庐山瀑布的,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欣赏《望庐山瀑布》。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4、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你最喜欢古诗的哪一句?

为什么?

(帮助幼儿理解“遥看”、“飞流直下”、“疑”)

是银河落九天”等词句,了解古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理解古诗内容。

5、幼儿跟学古诗。

请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为幼儿配乐进行朗诵古诗,提醒幼儿按照古诗的韵律进行朗诵。

二、古诗《游子吟》。

1、观看《游子吟》flash。

边看边与幼儿讨论:

这是谁?

她在做什么?

你知道衣服是怎样做缝制而成的吗?

做衣服这么复杂,妈妈为什么还要自己做?

妈妈做衣服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孩子要做什么去?

你从哪看出来的?

2、教师朗诵《游子吟》。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游子吟》,引领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理解古诗内容。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的含义。

4、幼儿朗诵古诗。

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古诗,并能模仿老师朗诵时的韵律、节奏,表达对妈妈的爱。

5、多种形貌朗诵。

请幼儿通过个别展示、小组表演、集体朗诵等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进一步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介绍古诗作者与简单的创作背景。

你知道这些古诗都是谁写的吗?

他们是哪的人?

四、古诗朗诵会。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朗诵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活动延伸与建议

1、语言区提供古诗盒,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古诗盒可以用月饼盒来制作。

在盒盖上写出古诗内容,在盒内放与古诗字数相同的小石头,分别在每块石头上书写古诗内容,一石一字。

幼儿可以根据古诗,内容对比,排列,以增加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美劳区请幼儿将自己所熟悉的古诗绘制出来,并向同伴介绍这首古诗。

3、将幼儿所熟悉的古诗绘制成图文并茂的图卡,布置主题展板,营造宽松的古诗氛围。

4、与幼儿共同收集“我知道的古诗”,并举行“古诗朗诵会”,体会古诗独特的文学魅力。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我的自行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理解“绕、越、骑、趟、冲”等词的含义。

2、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尝试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大胆想象故事情节,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创作训练。

活动准备:

1、《我的自行车》大书一本,将图书名字及部分图书文字遮盖。

2、幼儿人手一本《我的自行车》小书(将书的最后一页用回形针别上)。

活动过程:

一、话题讨论。

你骑过自行车吗?

你骑着自行车都发生过哪些好玩的事?

二、阅读大书。

1、出示大书,猜测图书内容。

这是谁?

他要去干什么?

他骑着自行车都会到哪去?

揭示书名:

这本书叫《我的自行车》,讲了一个小朋友星期一到星期天骑自行

车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都骑着自行车去了哪些地方?

2、逐页阅读图书。

第一页(遮住图书文字):

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哪?

谁能来表演一下?

(用小椅子当大树,请幼儿表演“绕过大树”)帮助幼儿理解“绕”,并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讲述第一页内容。

第二页(遮住图书文字):

今天他来到了哪里?

他骑着自行车怎样来到桥上?

学习用“越”来讲述第二页内容。

第三页(将“来到树下”遮住):

请幼儿根据前两页的阅读经验,看图将第三页内容补充完整。

3、幼儿自主阅读小书4——6页。

“我”骑着自行车还会去哪呢?

请小朋友自己在书中找找看。

(幼儿自己阅读小书,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图书内容。

4、幼儿讲述图书内容。

“我”骑着自行车都做了什么?

骑上小山坡这个比较高的地方容易吗?

要怎样骑?

下山坡会有什么感觉?

这么快的速度,会发生什么事?

5、回忆故事内容。

带领幼儿回忆由星期一至星期六自行车去过的地方,并用相应的图文卡表示出来。

三、完整讲述图书。

教师一边将字卡去掉,一边带领幼儿指读图书,同时揭示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与建议:

1、语言区提供大书供幼儿继续阅读。

2、美劳区绘制自己骑自行车到过的地方,并制成一本新的小书。

3、开展亲子活动:

花样骑车。

例如:

比赛谁骑的慢,骑车绕障碍物等形式。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

《野猫的城市》(故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野猫热心、自以为是的性格特征。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正确认识野猫眼中的城市与现实生活中的城市的差异。

3、增进对我们的城市的认识和喜爱。

活动准备:

1、动画:

《野猫的城市》。

2、野猫手偶。

3、幼儿课前对于城市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话题讨论。

1、与幼儿共同讨论:

你们住在哪座城市里?

城市是什么样?

2、出示野猫手偶。

(模仿野猫的口气)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只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猫,城市在我心中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今天我就要去给我的动物朋友们好好介绍一下城市。

3、猜测:

野猫会怎样给它的动物朋友介绍城市呢?

二、欣赏故事《野猫的城市》。

1、观看动画第一段(由开头至斑马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

提问:

斑马为什么会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想用斑马来告诉大家什么事?

野猫给大家介绍城市里的马路和斑马线对不对?

它做的哪里好,哪里不合适?

2、观看flash第二段(由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至花奶牛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

讨论:

城市的规划图有什么用?

可是花奶牛为什么会认为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3、请幼儿猜测,接下来,野猫还会给小动物们介绍哪里?

它会怎样介绍?

小动物听了什么认为城市是什么样?

4、观看flash第三段(由野猫想了一想至“看来城市是个没羞的地方。

”)

讨论:

爸爸是不是喜欢在马桶上看报纸呢?

那么野猫说的、做的为什么又能让动物们不喜欢呢?

5、完整欣赏故事《野猫的城市》。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动画,边讲故事。

三、我们的城市。

1、讨论:

我们生活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

如果由你来给小动物们介绍城市,你会怎样介绍?

2、小结:

我们的城市是一座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文明、美丽的地方,向别人介绍时要用恰当的比喻来描述,这样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意思。

活动延伸与建议:

1、美劳区中可以绘画“未来的城市”。

2、建构区中可提供积木、纸箱等供幼儿拼搭建筑及城市风貌:

如城市里的马路、城市里的医院、城市里的公园、城市里的商店等,并推行出“小小介绍员”,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城市。

3、语言区中可开展写信的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小动物写一封信,介绍我们的城市。

4、由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参加我们的城市,加深孩子对城市的了解。

 

故事:

野猫的城市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见了,一起围着问长问短,想请它说说城市的事情。

野猫可得意啦。

它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

“城市太大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讲得清楚呢?

”忽然,它拍拍脑门,“有了,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野猫先让斑马躺在地上。

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

接着,它就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

斑马躺在地上觉得受不了,站起来踢踢脚,说:

“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

它对动物们讲城市很大很大,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