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4821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

A.黄帝B.禹C.舜D.启

2.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

”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

4.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

“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

5.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

6.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司母戊鼎B.利簋

C.毛公鼎D.四羊方尊

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

8.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  )

A.青铜铸造B.铁制农具的使用C.牛耕技术的推广D.兴修水利工程

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0.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11.《论语》云: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晋文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C.齐桓公称霸D.秦穆公称霸

1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1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1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5.某校七年级

(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

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16.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大禹B.李冰C.商鞅D.李春

17.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8.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

“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

19.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

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0.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8分,24题8分,共50分)

21.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分)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

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4分)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2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分)

 

(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4分)

 

(3)从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

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分)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哪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

图一、图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

 

23.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

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

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8分)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3分)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

“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

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

北极星。

③所:

处所,位置。

④共:

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三 他认为:

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请完成表格。

(8分)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学派代表人

材料一

儒家

孔子/孟子

材料二

道家

老子/庄子

材料三

法家

韩非

材料四

墨家

墨子

参考答案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B )

A.黄帝B.禹C.舜D.启

2.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

”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B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C )

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

4.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

“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B )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

5.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B )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

6.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A )

A.司母戊鼎B.利簋

C.毛公鼎D.四羊方尊

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C )

8.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 C )

A.青铜铸造B.铁制农具的使用C.牛耕技术的推广D.兴修水利工程

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D )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0.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A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11.《论语》云: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晋文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C.齐桓公称霸D.秦穆公称霸

1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D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1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D )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1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D )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5.某校七年级

(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

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16.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B )

A.大禹B.李冰C.商鞅D.李春

17.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C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8.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

“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D )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

19.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

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 )

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0.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C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8分,24题8分,共50分)

21.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分)

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

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4分)

宗亲、功臣。

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义务。

(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分)

图一是春秋形势图,图二是战国形势图。

 

(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4分)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分裂成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

 

(3)从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

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分)

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要目的。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哪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

图一、图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

分封制。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纷争。

 

23.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分)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

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

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8分)

时间:

公元前356年。

内容: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⑤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答出两点即可)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3分)

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5分)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言之有理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

“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

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

北极星。

③所:

处所,位置。

④共:

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材料三 他认为:

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请完成表格。

(8分)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学派代表人

材料一

儒家

孔子/孟子

材料二

道家

老子/庄子

材料三

法家

韩非

材料四

墨家

墨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