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49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8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docx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

PISA夺冠后的教育思考

——从PISA看中国上海学生阅读素养

■《上海教育》记者罗阳佳

去年岁末,上海学生首次参加PISA测试并且成绩排名“全球第一”的消息甫一放出,立马占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一贯被西方人看作只会死读书的中国学生居然能在一次国际性的素质能力测试中取得最佳成绩,这让全世界深感震惊。

PISA2009测试结果的公布,在掀起“中国热”、引来海外教育界集体“围观”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经验”的同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学生阅读素养问题的关注、审视和思考。

潜在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低

【缺乏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太会读图、读表等非连续性文本,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这些都与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偏少有一定关系。

上海学生在PISA2009中表现出色,阅读素养的平均成绩在参加的全部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而且成绩分布差距小,在许多指标上都占有优势,由此可以推断,上海学生具备较好的阅读素养。

但是在高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

PISA2009将文本认知方式分为“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方面。

测试发现,上海学生在认知方式各方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均位居第一,但是在访问和检索上比较薄弱。

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组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习惯了由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

根据形式来划分,文本可以分为小说、散文等连续性和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性两种,测试反映出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连续性文本,但不太会读图、读表,而图表是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

项目组分析认为,这是由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机会偏少所致。

上海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中,概括、理解和记忆策略接近或高于OECD平均值,但自我调控策略低于平均值。

这说明学生还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

PISA将学生阅读素养分为7个精熟度等级,最高级为6级,OECD认为达到6级的学生将来在知识社会可胜任领袖级任务,达到5级的学生被看作明日潜在的世界级知识工人。

上海总体水平占有优势,17%的学生达到5级,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达到6级水平的学生仅占2.4%,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段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世界性难题:

男生不爱阅读

【撇开男生独立、自控能力的形成比较晚等生理因素,教育中的“失衡”与“偏心”,如教材所选文章中少有男生喜欢的题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最令人担忧的是阅读成绩的性别差异。

测试结果显示,上海男生阅读平均成绩比女生低40分,OECD平均值为男生比女生低39分。

从各个分量表的表现来看,男生也普遍低于女生,上海有6.6%的男生阅读素养低于2级水平,而女生的该项比例只有1.6%。

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女生成绩高于男生,连多年来在PISA测试中排名高居榜首的芬兰,男生也比女生低55分。

这是一个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芬兰罗素高中校长阿里·霍卫宁(AriHuovinen)在谈及对PISA测试结果的看法时说:

“我担心的第一个问题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巨大差别,女生的阅读素养明显优于男生,这是芬兰多年来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

为什么在同样的教育体系之下,接受同样的教育,男女生的阅读成绩差异如此之大?

“这可能和男女生的成熟期相关,但既然这个现象在教育中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肯定存在缺陷。

”阿里认为。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谭轶斌一直比较关注PISA阅读素养测试。

她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生理的差异。

从大脑来看,有关语言机制的大脑功能,男女有别,女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语法能力要高于男生。

从青春期来看,女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在16岁,可见,男生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比女生晚,独立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形成也比较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

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的“失衡”和“偏心”。

谭轶斌指出,学校的语文教材选的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等,其中少有男生喜欢的体育、军事、历史等题材,对男生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

但学界对这一现象却有另一番解释。

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邵志芳介绍,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学者普遍认同男女相似性大于相异性。

他认为男女生的学习风格不太一样,女生是联系型的学习风格,男生是分隔型或者独立型的学习风格。

比如,看同一本小说,女生会把自己放置到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觉得自己和小说里的人物有一定关联,而男生往往能置身于故事情节之外。

显而易见,不能尊重和满足男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的教育方式,对男生阅读成绩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2003年启动了一项“为了所有人的性别和教育”的调查,调查报告里提供的一份PISA测试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

由此,报告提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更需要关注男孩的教育。

 

改变教育方式:

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与阅读成绩高度相关。

若想缩小男女生的阅读差距,除了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外,还应鼓励男女生进行合作学习,保证男女生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

从PISA对与阅读表现有关的因素分析来看,阅读兴趣与阅读成绩高度相关。

“我们必须解决动机问题”,阿里所说的“动机”正是阅读兴趣。

阿里感到,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了转变,许多年轻人将大部分空闲时间用于上网,而学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引导,以维持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目前,许多学生迷恋上网浏览页面,满足于“浅阅读”,不少专家指出,缺乏深度的网络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

“我们必须更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不要让男生只想着玩电子游戏!

”阿里呼吁。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怎样帮助男生爱上阅读,是一项需要人类社会并肩攻克的世界级课题。

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建议,学校可开展阅读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整阅读时间、内容,研究男女生阅读的差异问题和改进办法。

PISA2009分析发现,师生关系、语文课纪律风气、教师激发阅读参与的策略都与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结果表明,上海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比OECD平均水平好,但是在“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或某个作者的书”方面除外。

项目组认为,这说明目前阅读教学的挑战性和延展性不够。

而男生往往更喜欢参与有挑战性、能够开拓视野的阅读任务,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策略的欠缺可能是导致男生不爱阅读的因素之一。

按照谭轶斌的主张,要拯救男孩的阅读危机,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需要下很大功夫进行调整。

在教材中,要适当增加男生较感兴趣的各类题材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男生的行为要持宽容态度,多给男生表达的机会,多对男生的表现加以鼓励,让男女生进行合作学习,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中,减少单纯考查记忆性知识的题目,注意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保证男女生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

OECD在分析影响学生阅读表现的因素后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财务、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文化资源等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对学生阅读成绩有影响。

这一点给家长们带来的启示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家庭环境中适当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引导。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浪潮,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国外在探索中的一些做法或许可资借鉴。

德国实行了一项阅读促进计划,提出父母在孩子一岁、三岁和入学前应该分别在儿科医生和市立图书馆得到相应的儿童读物,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而日本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是开展“晨读”,这种做法正在不断推广。

【相关链接】

上海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主要结果

阅读素养表现

OECD平均成绩为493分,上海为556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

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中国香港(533分),韩国、芬兰和中国香港成绩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

上海学生阅读成绩分布差异比较小,平均成绩高的主要原因是底部较高。

上海高端学生(第95百分位)平均成绩与紧随其后的新西兰、新加坡相比只差1分和3分,但是在低端(第5百分位)平均成绩比新西兰高73分,比新加坡高60分,所以总平均成绩分别高出35分和30分。

在阅读精熟度水平的最高等级6级中,上海占2.4%,仅低于新加坡(2.6%),5级占17.0%,具有明显优势,5级和6级合计比例为19.4%,是所有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

在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

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反映了上海课程内容比较均衡;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

阅读参与度

上海92%的学生每天进行趣味性阅读,OECD平均值为63%。

每天进行不到半小时趣味性阅读的学生,平均成绩为560分,比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高63分,但阅读时间再增加,对成绩提高没有显著作用。

上海学生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比较高,对阅读的喜爱程度指数比OECD平均值高出0.57个标准差。

表示“阅读是我最喜欢的一项爱好”的占70%,比OECD平均值高37个百分点。

最喜欢阅读的1/4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90分,比最不喜欢阅读的1/4学生高75分。

学习策略

上海学生概括文章的策略、理解和记忆文章策略掌握程度都高于OECD平均值,但自我调控策略(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阅读的材料)运用显著低于OECD平均值。

【报眼态度】

阅读素养——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

■陈宝泉

国人对于一个小孩子是否聪明的判断习惯之一就是识字多少。

时下受部分家长追捧的“早期教育”内容之一便是教小娃娃识字。

识字干什么?

读书。

读什么书?

主要是读课本。

牙牙学语的小娃娃要是能在人前背上两首古诗词,那肯定是长辈们的一大乐事,爹妈的炫耀资本。

在汉语里,接受教育有时简称为读书,读小学、读博士。

在现代社会,阅读肯定是人的重要社会功能,但绝不只是读课本,而是接受信息的能力。

学习地理课的目标是建立所在地的方位概念和识图能力。

一位英语导游告诉笔者,他给英国伊顿公学研修团作导游。

车开到东直门,老师要求首次来北京的十三四岁的孩子们都下车,40分钟内自行赶到天安门,但不许打出租车。

导游担心出问题,老师却觉得多余,因为孩子们“学过使用地图”。

反思国内情况,开个全国性会议,常常是按智障人的标准接待,不足一公里的路程也要安排车,唯恐代表走失。

其实会议手册里都有地图,与会者多是大学毕业,地理至少学过3年。

典型的例子还有,尽管公交车站都有站牌,但是很多人不愿自己看,而是习惯问路人或司售人员。

现代商业要求商品标牌都要标注清楚,药品、电器还要附带说明书,但是,国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阅读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的习惯。

这无形中增加了商业欺诈的机会。

这方面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方面素质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笔者在美国国家科技馆看到,中小学组织集体参观的队伍占多数。

美国科技馆鼓励观众动手参与。

很多美国中小学生有仔细阅读说明牌的习惯,静静地看一会,然后试着按步骤依次操作,结果出来后再思索一番,这就达到了参观、参与的目的。

而在中国的科技馆,这样的小观众不多。

很多初中生成群涌进来,不看说明,不按步骤,上来就用力转手轮,捅按钮,结果当然出不来,于是大家嘟囔着“没意思,没意思”,再涌向下一个项目接着“毁”。

这不能仅仅责怪孩子纪律性差,深层问题是他们没有受到过相关的教育和训练。

在近期国际组织安排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上海中学生的总体成绩获得第一,这确实是可喜可贺的。

这次测试的重点是考查阅读素养。

在高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足,需要反思。

测试发现,上海学生在认知方式各方面的平均成绩不错,但是在访问和检索上略差。

有关专家分析说可能是因为学生“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习惯了由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

测试还表明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书籍,但不太会读图、读表,而图表是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

至于男生阅读能力不如女生的问题,笔者倒是觉得不必过度担忧。

这是当前世界性普遍现象,待孩子们年龄增长,性别之差应该会自然转换的。

【一线教师看PISA】

多种角度看PISA引发的阅读关注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年测试结果的公布,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一线教师的见解和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据背后传达的信息,也让我们调整坐标和努力的方向。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刘波:

阅读能力是提高成绩的前提

的确,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讲,阅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缺乏必要的阅读速度,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就会吃亏。

我校曾有一名学生酷爱阅读,并获得过宁波市“阅读之星”的称号。

因为阅读面广,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写作能力也很强。

而且,历史与地理等学科成绩也都不错,这就是广泛阅读对学习的促进。

“上海每天进行不超过30分钟的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60分,比从不进行趣味性阅读的学生高63分”,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阅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其实,学生多阅读有价值的书,既可以丰盈精神,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举多得的。

PISA测试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推进学生阅读,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最好方式。

浙江省磐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复兴:

网上阅读能力有待提升

笔者分析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报告后发现,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其一是“学生网上阅读活动广度指数平均值仅为-0.35,显著低于OECD各国的平均值”。

这反映在访问与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这三种文本认知能力中,上海学生访问与检索的平均成绩居然比阅读总成绩低7分。

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不必多言,说明我国中小学生有效的网上阅读活动比较欠缺。

上述结果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大有关联。

据统计,上海学生每周校内外上课时间共计34.8小时,还不包括作业时间,比美国和芬兰多10小时以上。

这样就剥夺了本应属于学生的休闲时间,包括课外网上阅读时间,也导致网瘾学生人数居高不下。

因为学生需要用网游来宣泄课业带来的心理负担,有的甚至走火入魔。

不像欧美学生,课外还有余暇利用网络进行综合阅读和探究活动。

当然,还有不重视培养学生网上阅读习惯等因素,这些都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像大熊猫那样稀缺。

网上阅读充满魅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它成为阅读素养提升的新空间呢?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贾书建:

思维训练不能仅仅为了应试

上海学生在概括段落大意上训练有素,但汲取大量信息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这也是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相契合的。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从来就没有偏离开过字、词、句、章等几大块。

人的智能的核心成分是思维,而概括既是思维的第一特征,也是智能的首要特点。

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等训练,是有理有据的。

那么,这种做法为什么备受诟病呢?

原因在于,这种训练仅仅为了应试的需要,而不是着眼于能力培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面对海量的信息,在提取有价值信息的同时,还要排除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这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目前所欠缺的,也是亟待加强的。

深圳市福田区荔轩小学蒋秀华:

关注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

而今,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看图读表的能力,而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则更多地源自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内容中,以统计部分体现得最为明显。

例如,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用统计表表示各种或各类事物的数量,用平均数和中位数表示一组或几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平均水平,等等。

这些统计知识无一不是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奠基石。

对PISA测试的分析,让我们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点除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统计领域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广泛收集实际信息,制作成非连续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斜塘小学范里:

以图助读帮助学生爱上阅读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被“声色”渲染,为“轻薄”打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如果缺少应对良方,必然会让更多的孩子疏离阅读,畏惧经典。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发现这是开启学生阅读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每次阅读练习,就是让学生把看过的一篇或一组文章用树状图、网状图以及学生想象得到的形式表现,可以提炼观点,可以归纳摘录,可以梳理阅读收获,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因为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孩子们在涂鸦中传达自己心中的想法,轻松愉悦,游戏性强。

孩子们喜欢这种没有统一要求的格式练习,这样的随性涂抹、创意表达满足了他们探索的愿望,符合他们表达的方式。

一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孩子,因为思维导图作业的无拘无束,开始了阅读练习,把电子游戏中玩到的表现形式迁移到作业中,从不爱写作业到盼着做作业。

总而言之,以图代文,以图助读,以图攻读,进而图文结合,是我们可以探索的一种方法。

PISA如何测评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是一种基本技能,它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概念。

进入知识社会后,知识的含义已经从能够记住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

PISA测评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

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秘书长陆璟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是全球范围进行的一项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

PISA以纸笔测验衡量15岁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PISA2009对阅读素养的定义

PISA第一次测评阅读素养是在2000年,其阅读素养的定义为:

“阅读素养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

”PISA2009的阅读素养定义为“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与PISA2000相比,PISA2009在两个方面扩展了对阅读素养的界定:

● 包括了电子文本的阅读。

PISA2009对“书面文本”(writtentext)的理解扩展了,包括手写的、印刷的,也包括电子媒体呈现的文字或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内容。

但不包括录音和录像,也不包括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

● 包括了阅读的动机、态度和行为因素,PISA称之为阅读参与度(EngagementinReading)和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y),指的是阅读的兴趣、时间、广度、方法等。

OECD报告认为,阅读参与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是影响阅读表现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它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结果,它们不仅会影响学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受教育的决定,以及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

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框架

阅读素养测评包括试题本和问卷两个部分,阅读试题本主要评价学生对不同情境、不同形式的文本的认知能力,问卷则主要了解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阅读电子媒体文本的能力则通过“电子阅读能力测评”选项来评价。

PISA测评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因此并没有对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进行测评。

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主要包括3个主要特征:

文本(texts)、认知方面(aspects)和情境(situations)。

因为阅读的要素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区分这些主要特征有利于覆盖多种维度,从阅读素养的不同方面开展全面而深入的测评。

图1说明了框架的主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PISA阅读测试题目类型和内容的分布必须符合PISA测评框架要求的分布。

第一个主要特征是文本,指所覆盖的阅读材料的范围。

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子类别:

媒介、环境、文本形式和文本类型。

每个子类别又可分为更具体的类别。

其中,文本形式分为4种:

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多重文本。

● 连续文本:

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

占此次阅读测试内容的60%。

● 非连续文本:

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需要不同于连续文本阅读策略的文本,也可看作是由表单构成的文本。

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

占此次测试内容的30%。

● 混合文本:

由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共同构成的单篇文本。

占此次测试内容的5%。

● 多重文本:

由几篇相对独立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或不明显,甚至可以互相矛盾。

占这次测试内容的5%。

由于这次测试中的多重文本都是由连续文本构成,因此在制定阅读分量表时归入连续文本量表,混合文本试题要求学生既要参考连续文本部分,又要参考非连续文本部分,这些试题没有归到任何一种分量表中。

第二个主要特征是认知方面(见表1),指决定读者怎样处理文本的认知方法,包括思考策略、方法或目的。

PISA2009区分了3个方面:

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

第三个主要特征是情境,指文本和与文本相联系的试题的背景,以及作者写该文本的用途。

PISA评价的是广义的阅读素养,不仅仅是语文阅读,而是把阅读作为学习其他内容、为生活作准备以及参与公共活动的工具,体现了“大阅读观”。

根据阅读的目的或作用,可以把PISA阅读测试涉及的情境分为个人、公共、教育、工作等4种:

●个人:

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小说、传记;

●公共:

为了获取公共信息或参加大型社会活动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官方文件、公告;

●工作:

为了做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读,例如招工广告、说明书、时间表;

●教育:

为了学习新知识而阅读,阅读是一项较大的学习任务的一部分,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来完成该学习任务,比如学科教材。

对于这4种情境的具体说明和在PISA测试中的分布比例如表2所示。

有些阅读材料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涉及到,比如图表和表格,因此还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判断这些材料属于哪种情境。

 

PISA阅读素养测评结果报告

学生的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表现、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

阅读表现可以从3个方面显示,一是根据PISA2009全部阅读试题构建阅读素养量表,也叫总量表或综合量表,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平均成绩和百分位数分布,研究各国义务教育末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和差异大小。

阅读素养首次作为主要测评领域开展全面测评是在2000年,PISA2000的阅读量表成绩将作为今后比较的基准。

因此,PISA2009阅读量表的分数是根据与PISA2000的等值关系来确定的,以2000年OECD各国的平均成绩为500分,标准差为100分。

二是根据阅读素养量表成绩,把学生分为若干精熟度水平(proficiencylevel,过去称为能力水平),说明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够做什么,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达到各级水平的学生比例,评估各国在阅读素养上的高端竞争力,以及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达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阅读素养。

三是比较阅读素养各个分量表上的成绩和精熟度水平分布。

由于阅读是PISA2009的主要领域,题目量最多,所以不仅有综合量表成绩,还有3个认知方面的分量表成绩和两种文本形式的分量表成绩。

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对优势和薄弱环节,可能会发现课程设置上的优势和问题,使各国从别国的成绩中反思自己的教育,寻找更有效能的教育政策。

这里对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