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095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docx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易错(难)课堂达标练习附答案

一、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研磨闻气味B.

蒸发食盐水

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

2.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3.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B.2H2O

2H2↑+O2↑

C.3CO+Fe2O3

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5.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6.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肥皂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

A.蔗糖水呈中性

B.溶液的pH:

肥皂水

蔗糖水

白醋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7.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8.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9.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绿

pH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

10.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1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1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13.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

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

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

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

14.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NO3B.MgOC.O2D.NaCl

15.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NaCl固体B.NaOH溶液C.蔗糖溶液D.酒精溶液

16.分别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长时间,发生的共同变化是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的浓度增大C.溶质的质量减少D.溶液的质量减少

1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18.下列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

C.

读液体体积D.

液体的取用

1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20.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

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④D.②⑤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压轴选择题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D.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液体中,故正确.

考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浓硫酸的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2.A

【解析】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详解】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

解析:

A

【解析】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详解】

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

3.C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

解析:

D

【解析】

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

D、因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反应类型判定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这一特点做出准确的反应类型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5.D

【解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选项正确;

B、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选项正确;

B、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锈的目的,选项正确;

D、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不能达到目的,选项错误,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紫薯汁遇白醋和稀盐酸显红色,遇肥皂水和石灰水显绿色,说明紫薯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A.蔗糖水加入紫薯汁后不变色,说明蔗糖水显中性,正确;

B.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紫薯汁遇白醋和稀盐酸显红色,遇肥皂水和石灰水显绿色,说明紫薯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A.蔗糖水加入紫薯汁后不变色,说明蔗糖水显中性,正确;

B.肥皂水显碱性PH>7,蔗糖水显中性PH=7,白醋溶液显酸性PH<7,溶液的pH:

肥皂水>蔗糖水>白醋,正确;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不确定哪种物质剩余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一定不等于7,错误;

D.白醋与盐酸PH都小于7,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正确;

故选C。

7.C

【解析】

【分析】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碱性,故溶液变成碱性了。

【详解】

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1、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A正确;

B、当往HCl、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C不正确;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

NaCl、Na2CO3,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溶液之间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8.B

【解析】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

【详解】

A、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故A选项错误;

B、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是包含关系,故B选项正确;

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选项错误;

D、盐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区分应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关系等是解题关键。

9.A

【解析】

因为稀盐酸的pH<7,显酸性,蓝色和紫色表示溶液显碱性,可以首先排除C、D两个选项;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会由小变大,而B选项的pH是由大变小,也错误;A选项这两点都符合。

解析:

A

【解析】

因为稀盐酸的pH<7,显酸性,蓝色和紫色表示溶液显碱性,可以首先排除C、D两个选项;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会由小变大,而B选项的pH是由大变小,也错误;A选项这两点都符合。

10.D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正确。

故选:

D。

11.D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能是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能是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A不正确;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B不正确;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C不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碱是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

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

13.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

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

故选B。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金属氧化物;C.O2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NaCl是由金属阳离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A.HNO3因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B.MgO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金属氧化物;C.O2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答案选择A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5.B

【解析】

【分析】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

【详解】

A、NaCl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A错误;

B、NaOH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故B正确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

【详解】

A、NaCl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A错误;

B、NaOH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故B正确;

C、蔗糖溶液中无带电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

D、酒精溶液中无带电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

故选B。

16.A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酸性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故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的浓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的质量分别减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

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故D错误。

故选B。

19.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析:

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C不正确;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20.D

【解析】

【详解】

解:

①、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错;

②、如果氧化

解析:

D

【解析】

【详解】

解:

①、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错;

②、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取反应后固体(有Cu、Al2O3、CuO)加硫酸时,只有氧化铜与酸反应能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故对;

③、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但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气泡也不能一定说明氧化铜有剩余,也可能是铝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故错;

④、氧化铜与铝粉混合加热生成红色的铜,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因此无论氧化铜有无剩余,红色物质是一定出现的,故错;

⑤、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首先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然后硫酸铜与铁片反应表面就会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故对。

故选D。

【点睛】

两物质发生反应时,充分反应后若有一种反应物剩余,则另一反应物一定完全反应;若两反应物都有剩余就不能称为充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