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52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docx

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解析

读图l.完成1~2题

图1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B.②C③D.④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0.05km2B0.5km2C.5kim2D.50km2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考查,直接运用的知识是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缩小范围B、D中选择,但此题中问到了平均坡度最大的地区,需要考虑起止点的高差,运用原理,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大。

故1题选D选项。

在图中找到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结合比例尺,估算出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最接近A选项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等值线类型中最典型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分析、判断、计算能力,在基础知识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所升华,起到了高考试题选拔人才的目的。

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DA

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3~5题。

3.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

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

[解析]第3题中的a与图中各个产业都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肯定是电厂,再在A与C中衡量,考虑到太阳能的加入是晒盐的主要因素,答案即得。

结合第4题中的选项,去关注产业链中各个箭头的示意。

图示中反映该地临海、化工发达,盐业也很突出,这一点尤其重要,还要注意到闽西并不临海。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的相关知识点,更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在图示中找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必然与因果关系),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CBC

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6~8题。

6.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7.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8.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Ol

[解析]第6题关键点放到上半年(1—6月)a早于b,分析图注意到①、②、③昼长变化趋势一致,逐渐变长,肯定在北半球,故得到A答案。

④在南半球,在一定时间中分析四条曲线变化趋势,还要考虑到赤道终年昼夜等长。

①地在b月明显比在a月昼长变化大,而且两个月的时间段是相同的,所以得出A选项

[点评]此组题是属于地球和地图典型考查题型,考查了考生对地图的识别能力,具体到任意时间段不同纬度昼长变化情况;又兼有数学中线的变率分析,得出关系式,该题更全面的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属于比较有难度的试题。

[参考答案]ADA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9~ll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解析]通过樱花初放等值线来分析,生物生长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气候地形、土壤等,根据设问选择主要的;日本多山的地形区特点及其沿海环境,都在试题中有所反映。

[点评]此组题主要考查日本本州岛的地理环境,包括主要地形区及沿岸强大的日本暖流;问到了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内素,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BBA

12.古人云:

“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理方位知识的掌握情况,古人规定“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被,水之南为阴”因为我国先民认为太阳能够很充分的照耀山的南面,而山的北面因为山的遮挡不能受到太阳的直射;而与山比起来,河流的两岸正好相反。

【点评】本题既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理方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结合语文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体现了文史不分家的特点。

【参考答案】A

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否定C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当时并没有实施。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因此A项不对。

但是,却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答案】B

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8.洪仁开C.李鸿章D.严复

【解析】本题中冯桂芬认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与洋务派的观点一致。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的改变:

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发展自己。

体现了当今各国需要相互学习才能发展的现状。

【参考答案】C

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解析】革命派与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其分歧的根源在于:

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改良途径在中国建立何种资产阶级政体,即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政治主张的掌握程度.试题难度系数较低.

【参考答案】C

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解析】从题干可以判断A项不符合题意,由时间可以判断D项不对,因为列宁在这之前已经逝世.而五四运动是列强掠夺中国的结果正好与题意相反.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欧洲列强所不允许的,正好导致了欧洲列强与落后实力的代表袁世凯的相互勾结.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事实证明只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B

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

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

【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参考答案】B

18.马基雅维利提出:

“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

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高乎道德

【解析】马基雅维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君主论》中阐述了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呼吁明智强悍的君主摆脱神学和道德的束缚,不择手段地使用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

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

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

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解析】由题干含义可知,当时资产阶级政党热月党人掌握政权,并且考察的是政治现象,因此可否定B、C项;由“革命”改为“协和”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

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l/5以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由时间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答案】D

21.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

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解析】由图中的国家名称“奥匈帝国”可以判断此战争发生在一战期间,又有地点“莫斯科”可以判断此战争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C

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

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

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

这反映出在韩国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非常时期为发展经济可采取非常措施,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文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解运用情况。

【参考答案】D

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解析】由“要告诉……仍旧相关的东西”可判断作者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研究历史来指导现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得出答案的能力。

【参考答案】D

24、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更多的人类劳动,故D项符合题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但不决定商品价格。

【点评】该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供求和使用价值只能影响价值。

【参考答案】D

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l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月,可以使中低收入居民缴纳税款负担减轻,从而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②④符合题意;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在一般情况下会减少财政收入,排除③;①和题干没有关系排除。

【点评】本题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税收、国家财政和居民消费的关系。

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为四选二型的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

【参考答案】C

26、2007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

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

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A.在于信息公开和控制香蕉产量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地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信息平台,也就是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因此,D项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政府不可以控制香蕉产量;B、C与题干无关。

【点评】该题通过设置情境,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政府释疑解惑、发布供求信息等并与题肢对应起来。

【参考答案】D

27、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

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

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是发展个体经济的作用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④讲的是个体经济的特点,不符合题干。

【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背景,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理解的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参考答案】A

28、2007年9月14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致函美方,就美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世贸组织中独立起诉他国的贸易政策。

这表明()

 A.中国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 B.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C.中国对美国进行贸易倾销D.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

【解析】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就美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维护了国家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B、D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本题应为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的学科内综合题。

通过考查对外贸易、世贸组织、国家利益等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参考答案】A

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割断事物联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排除②选①;“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是说任何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缺憾,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的观点,③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理性认识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可排除。

【点评】本题以名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名言的哲学认识,考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理性认识等知识点,试题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B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

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

回答30~31题。

 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但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并不是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①错误;②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定量”才能“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适度”方法论,③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以科学种田为背景,考查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参考答案】B

 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上升为理性,①正确;“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是在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②正确,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传统经验”属于认识范畴,③错误。

【点评】本题以如何促进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传统经验”属于认识范畴,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答案】A

 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

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

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

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

【解析】教科书中的思想内容属于意识范畴,教科书只是这些思想的物质载体,物质决定意识,思想内容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A项表述错误;B、D项虽然正确,但不能成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培养学生节约意识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教科书的内容属于意识范畴,教科书属于物质载体,另外,还要注意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

【参考答案】C

33.恩格斯说: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

”这句话的要义是()

 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政体上没有本质区别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在阶级属性上没有区别

C.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的统治职能始终不会消亡

【解析】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制和君主制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由其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国家的阶级性不同,其政体的阶级属性也会不同。

在当代,民主共和制就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因此,A、B项表述错误;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D项错误,选C。

【点评】本题以恩格斯的名言为背景,考查国家的阶级性、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知识,关键在于知识掌握要准确,同时要读懂题干。

【参考答案】C

34.面对我国粮油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现象,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粮油副食品价格。

国家发改委随后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查乱涨价案件,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这体现政府切实履行了()

 ①公共服务职能②经济调节职能③市场监管职能④政治监督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粮油副食品价格,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调节职能,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查乱涨价案件,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体现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①④与题意不符。

【点评】本题以国务院调控物价为背景,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国家职能的知识,解题关键首先在于明确主体是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另外要把握关键词如“稳定价格”、“严查”等。

【参考答案】B

35.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

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①己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④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因此要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以便带动人民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③④符合题意;当前党的工作中心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错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错误。

【点评】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总体考查学生对我国的民主制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知识掌握准确,很容易得分。

【参考答案】C

第II卷

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

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l2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8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12分)

【解析】通过经纬线网可以判断该地在南美洲西海岸,分析D湖气温和降水特征(借用降水资料图),要从总体情况和时间或季节变化,两个主要方面分析,而原因既要考虑该地3800米的海拔,又要考虑南纬16度的低纬影响;威胁耕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暴雨、干旱、寒潮、台风等)圈定了范围,四分之三的分值要从图b中获得,该地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