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618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 单元检测.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一单元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

选题细目表

考查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2、3

4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6、8

7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9、10

11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

这表明英美两国(  )

A.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

B.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

C.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

解析:

为了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英美两国推出了不同的计划,是为了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故A项正确;二战结束前,英国实力下降,美国实力急剧膨胀,故B项错误;英美两国的措施都是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为了阻碍经济秩序的建立,故C项错误;英美两国在自由贸易上的看法有分歧,与两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并不是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青岛模拟)如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解析:

示意图显示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越来越多,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这个组织,故A正确;B、C、D在示意图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3.(2016·广州模拟)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

到1935年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

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

D.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贸易协定法案》……给予……让步国家提供低至50%的税率”可知法案实施中美国处于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美国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的反映,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6·广州二模)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

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  )

A.将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

B.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C.尝试通过亚投行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D.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解析:

根据信息“中国倡议……体验自己布雷顿森林时刻”,联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倡议、美国主导,可知这一报道强调中国在亚投行的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6·赣州模拟)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为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

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

这一共同体,现在叫作欧盟。

该组织的出现(  )

A.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B.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C.实行关税一致,制定关税壁垒政策

D.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应是关贸总协定成立,故A项错误;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故B项正确;欧盟的建立有利于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故C项错误;欧洲一体化加强不足以说明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6·南平模拟)如图是世界银行1981—2009年总贷款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出(  )

A.中、印、墨三国的投资来自世界银行

B.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的发展

D.落后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仰仗世界银行

解析:

中、印、墨三国在1981—2009年同期获得的世界银行贷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只能说明三国总投资的一部分来源于世界银行,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知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于资金缺口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故B项正确;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的发展缺乏依据,故C项错误;落后国家借助世界银行贷款发展本国经济,但不是唯一的资金来源渠道,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6·安庆三模)“虽然欧盟的‘民主赤字’为人诟病,欧盟还是以‘暗度陈仓’的方式继续排斥代议机构对欧盟政策制定的监控:

一方面,在‘欧洲制宪会议’之后,欧洲议会的法律地位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现实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欧洲议会被边缘化的现实却没有改观。

”上述现象表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欧洲政治一体化受阻

C.欧洲民主进程放慢

D.欧洲经济形势不乐观

解析:

依据材料“欧盟的‘民主赤字’为人诟病”可知,“加快”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欧洲议会被边缘化的现实却没有改观”可知,欧洲政治一体化受阻,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经济形势”,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6·江西模拟)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部分与会代表在马德普拉塔组织了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这从侧面反映出(  )

A.该贸易区难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理想

B.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

C.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

解析: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它们之间是松散的贸易合作组织,难以达到利益均衡,故A项正确。

答案:

A

9.(2016·湖南十三校模拟)“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

’________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

’”据此判断,横线上应填(  )

A.两极格局    B.工业化

C.多极化D.全球化

解析:

经济的全球化主要反映的是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是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相互联系、发展的过程,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6·烟台模拟)如果让你为下面漫画配上一个标题,比较合适的是(  )

A.“世界货币体系制度化建设迫在眉睫”

B.“各国货币改革须在美元主导下进行”

C.“全球化和多极化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D.“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结成了同盟”

解析:

根据漫画中的货币符号,漫画反映现象是欧元诞生后,A项在冷战后期已存在;材料中各国货币下的人们对美元抗议,说明各国要求摆脱美元主导的状况,要求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故B、C项错误;人民币、美元和欧元没有结成同盟,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6·郑州模拟)关贸总协定规定:

“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这有利于(  )

A.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缔约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材料不能说明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可知材料并未涉及缓解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故B项错误;缔约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材料不能说明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和“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可知该规定有利于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7·湖南联考)按照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规定,到2016年12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2016年5月12日欧洲议会议员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

反对者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自杀”无异。

上述现象说明(  )

A.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

B.欧盟反对与中国进行贸易

C.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D.经济全球化存在矛盾冲突

解析:

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本身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故A项错误;欧盟反对的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故B项错误;中国对欧盟经济有威胁,但是是否最大,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和欧洲的发展,是全球化下国家利益的冲突,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地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

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

(12分)

(2)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

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8分)

解析:

(1)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其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表现在,各地区、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而且发达国家与落后地区的国际分工更加明显,后者日益从属于前者。

(2)问二战后为了改变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混乱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新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标志着新的贸易体系的建立。

第(3)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围绕材料三中史实体现出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作答,区域集团合作领域在扩大;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世贸组织标志着国际贸易日益规范化、法制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答案:

(1)表现: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

(2)说明: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3)新特点:

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

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个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14.(2016·廊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责任论”的红白脸

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对上图内容进行解读并评价。

(24分)

解析:

该题属于主观论述型试题,旨在考查信息提取和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

首先,准确理解“红脸”和“白脸”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所谓“红脸”即“捧杀”,夸大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能力和义务,实质是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实际能力的“责任”。

所谓“白脸”即“棒杀”,抨击中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全球失衡的力量,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

其次,还要分析出西方国家的本质意图即维护本国利益,牵制中国发展。

最后,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答案:

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观点不一。

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抛出高帽,赞美不断,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实质是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实际能力的“责任”。

唱白脸者将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全球失衡,又将失衡主要归到中国头上,由此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

西方国家的本质意图是想借此转移视线、推卸责任、缓解压力、掩盖矛盾,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牵制中国的发展。

世界各国应该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