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544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

物理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亚洲田径锦标赛上,“飞人”刘翔(如图所示)以13秒14勇夺110m栏世界冠军,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110m中不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

刘翔飞奔时我们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A错误;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看做质点,其摆臂、跨栏等动作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故选项B错误;根据质点的定义,能否将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地说能或不能,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头一秒内通过0.4m路程,有以下说法:

①第1s末的速度为0.8m/s

②加速度为0.8m/s2

③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④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设加速度为a,则由x=

at2得a=

=0.8m/s2

所以第1秒末速度v1=a·1=0.8(m/s)

第2秒内通过路程为

x2=

a·22-

a·12=1.2(m)

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即A选项正确,其余均错误。

3.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答案:

B

解析:

由A、B两点等高,AO、BO等长可知,AO绳与BO绳的拉力对称,B选项正确;若两绳间的夹角θ=120°时,FA=FB=G;当θ<120°时:

FA=FB120°时:

FA=FB>G,A选项错误;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C选项错误,这两个力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等于G,D选项错误。

4.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小鸟往返所用时间为t1,汽车由B路牌到A路牌所用时间为t2,且t2=2t1,小鸟和汽车运动时速率均不变,可知(  )

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3倍

D.小鸟和汽车在0~t2时间内位移相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若以常规思路求解会有一定难度,但用“图象法”求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A路牌为坐标原点,做出汽车和小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直接判定只有B选项正确。

5.如图所示,两相互接触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

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则(  )

A.FN=0        B.0

C.F2F

答案:

B

解析:

设两物块运动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N,则对于两物块整体而言,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1+m2)a,对于物块m1而言,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1a;将两式联立解得FN=F(1-

),因m1

6.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

D

解析:

由题知体重计的示数为40kg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处于失重状态,实际人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A错;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错;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但不一定是向下运动,C错;由牛顿第二定律mg-FN=ma,可知a=

,D对。

7.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

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直,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度关系为1∶2∶3∶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2-

答案:

BC

解析:

根据Δx=aT2知A错,B对,根据v2=2ax知C正确,根据x=

at2可判D错。

8.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扣子做自由落体运动

B.扣子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C.扣子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

m/s

D.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1s

答案:

BD

解析:

扣子做初速度为5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落地速度vt=

=15m/s;平均速度

=10m/s;

运动员下落的时间t1=

s=2s

扣子下落的时间为t2

h=vt2+

gt

解得t2=1s,Δt=t1-t2=1s,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

用弹簧秤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秤始终与地面平行。

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

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

则(  )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

C.弹簧秤的拉力保持不变

D.弹簧秤的拉力一直增大

答案:

AD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互成120°角的三力相等。

则μ=

,A选项正确。

由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知弹簧秤的拉力一直增大,D选项正确。

10.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

ACD

解析:

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

μgt2,可得t=

,C正确;若一直加速到右端的速度恰好与传送带速度v相等,则L=

t,可得t=

,D正确;若先匀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再匀速到右端,则

+v(t-

)=L,可得t=

,A正确;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x(10-2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用作图法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

(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

答案:

(1)如图所示

53(说明±2内都可);

(2)2.10(说明:

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内都可);

(3)3.3(说明:

±0.2内都可)。

解析:

该题考查探究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同时包含了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这一实验。

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做F-x图象时,把误差较大的数据(远离直线的点)除掉,这样会减小测量误差。

在利用图示求合力时,应选好标度。

12.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

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0s滴一滴。

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至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

下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的图示。

设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摩托车质量为75kg,g=10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

(1)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3)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

(1)3.79 

(2)0.19 (3)498

解析:

由题中上图可知:

Δx1=15.89m-8.31m=2a1T2

Δx2=12.11m-4.52m=2a2T2

所以a=

=3.79m/s2。

(2)由题中下图可知:

Δx′1=10.17m-9.79m=2a′1T2

Δx′2=9.98m-9.61m=2a′2T2

所以a′=

=0.19m/s2

(3)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加速阶段:

F-f=ma

减速阶段:

f=ma′

其中m=50kg+75kg=125kg

解得牵引力F=498N。

1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a)是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M远大于m 

(2)

 (3)摩擦力平衡过度或倾角过大 (4)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M

(5)1.58m/s2

解析: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

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与M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a-M图象;但a=

,故a与

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a-

图象;

(3)图中没有拉力时就产生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a乙>a丙,根据F=Ma可得M=

,所以M乙

(5)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逐差法得:

a=

=1.58m/s2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

某足球场长90m、宽60m。

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试求:

(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

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m/s。

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答案:

(1)36m 

(2)6.5s

解析:

(1)已知足球的初速度为v1=12m/s,加速度大小为a1=2m/s2

足球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1=

=6s

运动位移为:

x1=

t1=36m

(2)已知前锋队员的加速度为a2=2m/s2,最大速度为v2=8m/s,前锋队员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t2=

=4s

x2=

t2=16m

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为:

x3=v2(t1-t2)=16m

由于x2+x3

前锋队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前锋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利用公式x1-(x2+x3)=v2t3,得:

t3=0.5s

前锋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t=t1+t3=6.5s

15.(10分)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

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

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率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53°=0.8,cos53°=0.6)。

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答案:

(1)20m 

(2)k=200N·s/m a=30m/s2 方向竖直向上 (3)312.5N

解析:

(1)h0=

=20m

(2)kv=2mg,将v=5m/s代入得k=200N·s/m

对整体:

kv0-2mg=2ma,

a=

=30m/s2

方向竖直向上

(3)设每根绳拉力为T,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

8Tcosα-mg=ma,

T=

=312.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16.(10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

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为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答案:

156m

解析:

司机发现前车停止,在反应时间t=0.50s内仍做匀速运动,刹车后摩擦阻力提供刹车时的加速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达前车位置时,汽车的速度应为零。

当汽车速度达到v=120km/h=

m/s时

反应时间内行驶距离x1=vt=

×0.5m=

m

刹车后的加速度a=-

=-

=-4m/s2

由公式v2-v

=2ax知0-(

)2=-2×4x2

得刹车过程的位移x2=

m

所以公路上汽车间距离至少为s=x1+x2=156m。

17.(1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

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

现用力F作用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

(1)4m/s 5m/s 

(2)0.75m

解析:

(1)对小滑块:

a1=μ2g=4m/s2

对木板:

第1s内,

a2=

=5m/s2

第2s内,a3=

=2m/s2

t=1s时,小滑块的速度vm=a1t=4m/s

木板的速度vM=a2t=5m/s

(2)由于a3

a1t+a1Δt=a2t+a3Δt

解得:

Δt=0.5s

滑块与木板在1.5s时,保持相对静止,0~1.5s内:

木板的位移s2=

a2t2+a2tΔt+

a3Δt2=5.25m

滑块的位移为s1=

a1t2+a1tΔt+

a1Δt2=4.5m

木板的最小长度L=s2-s1=0.7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