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74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学生通过电视剧或课外读物对郑成功、康熙等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人历史情境;台湾问题是现在的热点问题。

这些因素配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都成为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历史的想象能力有限,这就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因此,应该依靠网络,搜集大量的图片与资料,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他们的情感、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还很单薄,很需要用史实与他们对话,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促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教材分析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本课主要从六个方面叙述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和清朝的疆域。

第一部分概述了清朝夺取全国统治后采取的一系列指施:

政治制度方面,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第一部分是其后几部分的前提。

第二、三、四、五部分,分别叙述清王朝在台湾、西藏、西北、东北等地区采取灵活措施加强管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史实。

最后一部分“清朝的疆域”与前五部分是因果关系,正是由于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我国成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

2.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3.认清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学习识读并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清初以及之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叙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列举清政府对台湾、西藏、西北以及东北边疆的管辖措施及作用,认识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识读《清朝疆域图》,标出清朝的疆域四至,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播放视频:

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片段,台湾是何时被侵占的,收复后,台湾的发展如何?

(二)新课教授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等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任务单,任务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师:

1644年吴三桂将清军引入山海关后,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最终李自成起义失败。

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清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军事上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政治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推崇儒家学说。

清朝统治者是如何推崇儒家学说的呢?

看一段材料,并思考,清朝推崇儒家学说的原因是什么?

满族统治者进人北京后,立即“遭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

一戴逸《简明清史》

教师讲解原因:

只有对人口众多、社会进步的汉族文化、思想的充分认同,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汉族地主阶级、下层民众的广泛认同。

过渡:

荷兰在17世纪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

任务二

【合作探究】

1.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图》叙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2.阅读教材说出郑成功是民族英雄的原因并归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在探究问题单上写出答案后回答。

教师总结讲解。

PPT出示问题1.结合《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图》叙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叙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

略。

师:

郑成功曾说:

用尽洪荒之力,赶走荷兰外夷。

师展示荷兰侵占台湾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PPT出示问题:

2.阅读教材说出郑成功是民族英雄的原因并归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的原因,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指出民族英雄的含义。

民族英雄:

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意义:

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交融;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师: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置府县,发展生产。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

郑氏父子对台湾的开发,加速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出示任务:

任务三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说出清政府是如何管辖台湾的及清朝设置台湾府有什么意义?

2.阅读教材,列举清前期几位皇帝管辖西藏的措施并分析各自的意义。

3.阅读教材,讲述康熙帝平定准噶尔丹部叛乱与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及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意义,说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

4.阅读教材,结合教材93页相关史事,讲述雅克萨之战的概况,并说出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PPT出示问题:

1.阅读教材,说出清政府是如何管辖台湾的及清朝设置台湾府有什么意义?

等到清朝稳定统治后,他不可能允许台湾和大陆处于分裂状态,决定对台湾用兵。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收复澎湖、台湾的作战。

1683年)五月,康熙帝命施琅进兵,六月十四日晨,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2万多人,战船300多艘进攻澎湖。

施琅二十二日发起总攻,并取行澎湖之战的胜利,歼灭郑军的主力,迫使郑氏集团投降。

总结:

1683年:

清军两万人进入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师: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也说过: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提问:

回想所学,说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

PPT出示问题:

2.阅读教材,列举清前期几位皇帝管辖西藏的措施并分析各自的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知识拓展:

承德避暑山庄的北面和东面,依次排列着十二座庙宇,拱卫着避暑山庄,这就是有名的“外八庙”。

“外八庙”的修建,都是当时清朝帝王政治活动的产物。

每一座庙宇,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记述着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些庙宇,都是喇嘛庙,主要是团结蒙、藏王公贵族的活动场所,收到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效果。

这些庙宇,是清代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象征,也是抵御外辱、战胜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

提出问题:

回想所学,说出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PPT出示问题:

3.阅读教材,讲述康熙帝平定准噶尔丹部叛乱与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及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意义,说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

过程及意义:

学生回答:

略。

生:

措施:

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提问:

回想所学,说出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理由。

PPT出示问题:

4.阅读教材,结合教材93页相关史事,讲述雅克萨之战的概况,并说出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讲述;略。

生1:

结果:

清朝获胜。

双方在尼不楚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不楚条约》

生2:

说明: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出示任务:

任务四

【合作探究】

识读《清朝疆域图》,标出清朝的疆域。

师出示:

清朝疆域图。

设计意图:

在地图上标出清朝的范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学生活动:

在探究问题单上标出范围。

师:

清朝前期疆域既是继承历代王朝领土遗产的结果,又是清朝前期统治者完成国家统一的重要表现。

广阔版图的奠定,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广泛的交流与交融,又极大地增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力。

课堂小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之一。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王朝,同样注重对边疆的治理与开发,中央和边疆的关系空前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讲授法、阅读导引法、提问启发式等进行的教学。

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并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再补充完善说明。

但由于初一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第一,教师没有充分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和鼓励,不相信自己,不敢大胆发表对老师所给问题的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气氛稍显尴尬。

 

       第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因此在设计的互动活动和讨论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第三,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今年第一次接触初中历史教材,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模式处于摸索阶段,比如说对课本中第一目加强多西藏的管理、第二目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之间的衔接就显得不太自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的这一主体地位,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唯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

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