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858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docx

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统考试题

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2020.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这说明

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C.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2.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

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

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

钱穆意在说明明代

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

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思想批判风气剧变

4.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

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

这主要反映了

A.鸦片输入危害巨大B.传统的手工业衰落

C.列强侵华打开大门D.闭关锁国政策破产5.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

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

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B.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

C.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真实可靠D.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

6.1913年,《时报》时评:

“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

盖兵事一起,商人之损失无限。

此不独中国之商人然也,即外国商业亦甚望贸易之国处于平静之地位,安居乐业,勿复惊扰。

且商业凋零,则人民均受其影响,故彼等之反对亦有不得已之苦衷。

”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B.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深远

C.革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民主革命进程的艰巨性

7.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制订的实际工作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中共一大后不久1921年8月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

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斗争经验

8.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下图为共和国的国徽与国旗,据此可知

A.中国革命道路未突破俄国模式B.当时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C.中共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政权D.政权建设具有明显中国特色

9.1940年4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制定《华北思想战指导要纲附属书》,特别列出“讨伐行动当以重点指向共产军匪,对其游击队作彻底地扫荡覆灭”。

这说明

A.日本开始全面收缩侵华战线B.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中共发挥抗战中流砥柱作用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10.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转向人类的内心世界,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

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提出“德行可教”。

其主要目的是

A.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B.宣传智者学派的主张

C.完善雅典的民主制度D.树立人的尊严与价值

11.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增发铜币或信贷的办法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

这一做法

A.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B.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2.有人问伽利略,如果抛弃希腊先贤,谁来指导人类?

伽利略反驳说:

“只有盲人才需要指导。

有眼睛和有思想的人必须利用这些能力自己寻找答案。

”这表明伽利略

A.具有理性精神B.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C.宗教意识淡漠D.背离了古希腊精神

13.下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

其中,丁国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4.斯大林指出,把国内矛盾看作要靠世界革命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对本国工人和农民革命力量的忽视,必然导致对革命前途的悲观失望。

如果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迟迟不来,苏维埃政权岂不是只有在同农民的矛盾中“苟延残喘”或在等待世界革命中“连根腐烂”!

斯大林意在

A.强调世界革命的紧迫性B.坚定实现现代化的信心

C.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D.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15.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另一方面又宣称美国的政策不反对任何国家和主义,只反对饥饿、贫穷和混乱,刻意“淡化”意识形态。

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复兴欧洲B.缓和矛盾C.控制市场D.对抗苏联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9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1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

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

从此,获利最厚的盐铁业全归官府经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

元丰元年(前110年)出身于洛阳商人之家的桑弘羊又以搜都尉领大司农,继任掌管全国盐铁事业的职务。

摘编自杨翼骧《秦汉史纲要》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由于对于商业和商人的认知和前期相比逐渐发生着变化,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于商业政策和政治政策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安排采取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宋代官府越来越多地退出商品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使整个商人阶层开始有了活跃的政治、经济空间。

摘自王志立《宋代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社会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7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图3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自刘杰《试析元朝时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状况。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

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

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

……从公社委员,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

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

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一切公务人员,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高度评价,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时隔20年后,恩格斯再次肯定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

捷编自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体现的政治原则。

(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在世界民主进程中的伟大意义。

(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近代中国存在着几种不同性质的资本主义运动。

只有民族资本主义才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有利的,才是进步的。

官僚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则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因素,是反动的。

中国不是多了民族资本主义,而是多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

比较起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十分微弱的。

因此,不加分析地以资本主义运动作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笼统地说洋务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是难以令人首肯的。

---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下表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

时间

汉朝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6年,大秦商人来到建业,西晋初年又派使者来到中国波斯、大月氏朝时期的商人、使者不断来华。

445年,波斯王朝遣使来华佛教传入并不断发展,印度等国的僧侣来华传教。

日本、朝鲜多次派使者来华

唐朝

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

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

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

明宋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元朝

元初,高丽从中国购经籍一万多卷。

元朝和日本两国僧人互相访问极为频元朝繁,来华日僧仅知名者即达220余人1299年,妙慈弘济大师把程朱理学传到日本,长期成为日本统治阶层的思想武器。

马可·波罗来华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

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明抗击日本。

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

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

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年前)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

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任选一个角度,评述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

(要求:

写明角度,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