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904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docx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2

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

(2)

 

《中药制剂生产技术与调剂应用》-中药材基础知识

 

 

 

 

二零零九年十月

实验室守则

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能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必须严肃认真。

2.准时上实验课,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按指定座位就坐,使用相应的显微镜。

3.实验前必须通过预习本次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

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做好记录,实验完毕后要按时交实验报告。

4.当老师讲解实验时,要专心听讲,并作必要的记录.在实验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不准大声喧哗。

5.爱护实验室一切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显微镜,尽量节约水、电及擦镜纸、试剂等一切消耗物质.损坏仪器须登记,按规定赔偿。

6.每次实验必须带备指导书,绘图用具(HB、2H铅笔各一支,橡皮、尺子等)和实验报告纸。

7.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一切实验用具用完盾要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每次实验完毕,要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门、窗。

 

 

 

 

 

 

 

 

 

 

 

 

     

实验一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及后含物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构造;

2.识别植物细胞的各种后含物;

3.学习临时制片法;

4.学习植物细胞图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一)仪器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稀碘液

(二)实验材料:

新鲜洋葱鳞茎,马铃薯块茎,西芹茎,大黄横切片

三、内容与步骤: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撕取其内表皮少许,用刀片切取3-5mm大小的一块,按临时装片法,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淌中,用镊子将其展乎,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多余酌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将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许多五色透明的稍长形的细胞,彼此紧密相连,没有细胞间隙。

在细胞中,可见到浸埋在细胞质中的圆形的细胞核,如不清晰,可由盖玻片一侧加稀碘液一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稍吸;使碘液布满整个标本而染色,几分钟后观察,可见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较深的黄色,细胞各部分显得较为清晰.移动装片,选择几个较清楚的细胞置于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头再仔细观察;注意识别下列各部分:

(1)细胞壁c植物细胞所特有。

为细胞的最外层,比较透明。

调节细调焦螺旋和彩虹光圈、可见两细胞间实际上为三层;,两侧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壁;中间是两个细胞共有的胞间层。

(2)细胞质: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紧贴在细胞壁以内,被中央大液泡挤成一薄层,仅细胞两端较明显.

(3)细胞核:

埋在细胞质内;贴近细胞侧壁的只见其窄蔺,呈扁圆形,贴在上、下整的可见其宽面,呈球形。

仔细观察,可见包在细胞核外面的核膜,细胞核内有1—3个发亮的颗粒,即核仁。

(有的细胞看不见细胞核是因为该细胞被撕破,只剩一半了)

(4)液泡:

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由于澈泡内充满细胞液;所以比细胞质更透明。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切取一小块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刮取少许液汁,置载玻片上,加水一滴,搅匀,盖上盖玻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淀粉粒,注意其形状。

转换高倍镜继续观察,仔细、准确地分辨单粒,复粒和半复粒,识别淀粉粒中的脐点和层纹。

绘图记录。

然后取下制片,加一滴稀碘液。

观察有何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2.结晶体

簇晶:

取大黄根茎横切装片,观察,可见。

(三)用西芹练习作临时切片

四、作业

l.绘洋葱鳞叶的内表皮细胞,注明细胞各部分。

2.绘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粒的构造和类型图。

实验二、三植物组织、器官解剖构造观察(4学时)一、目的要求:

1.熟悉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和次生构造特点。

2.熟悉单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构造特点。

3.熟悉植物叶的解剖构造特点。

4.了解花粉粒的形态。

5.掌握植物组织的形态特征、分布位置及其在中药鉴定上的意义。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

(一)仪器用品

显微镜、解剖用具、擦镜纸、蒸馏水、水合氯醛液、稀甘油、酒精灯

(二)实验材料

菜心叶、新鲜姜、棉花次生根横切片、椴树茎横切片、薄荷叶横切片、花粉粒装片、黄柏粉末

三、内容与步骤

(一)保护组织

1.表皮:

撕取菜心叶下表皮一小块,制成临时水装片,镜检,可见表皮由一层扁平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注意在表皮上能否见到角质层和毛茸、气孔?

2.毛茸:

薄荷叶横切片

3.气孔

植物体的表皮(除根表皮外)均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

在保卫细胞周围常有2一多个与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为副卫细胞;由于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之间不同的排列关系,双子叶植物的气孔有下列几种类型(撕取菜心叶下表皮制成临时水装片观察):

注意是什么类型?

(二)机械组织——厚壁组织

(1)纤维:

取黄柏粉末少许,用水合氯醛透化2~3次,制成临时甘油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维及晶鞘纤维大多成束;多碎断。

纤维甚长,有的边缘凹凸,壁极厚;胞腔线形。

晶鞘纤维含草酸钙方晶.

(2)石细胞;取已制好的黄柏粉末透化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石细胞呈类圆形或多角形,或不规则分枝状,壁极厚,孔沟多不明显。

(三)分泌组织

油细胞:

取鲜姜作徒手切片,制成临时水装片,镜检,可见在薄壁细胞之间,杂有许多类圆形的油细胞,胞腔内含淡绿黄色挥发油滴

(一)根的初生构造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棉花根初生构造横切制片;在祗倍镜下区分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大部分,然后转换高倍镜由外向里仔细观察:

①表皮:

为最外一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没有细胞间隙.能否见到气孔和角质层?

能否见到根毛?

为什么?

②皮层;在表皮以内,被固绿染成绿色的部分即皮层,占根的大部分,由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可以区分为三层:

a.外皮层:

为紧靠表皮下方的一层细胞,略呈切向延长。

b.皮层薄壁组织:

位于外皮层之间,为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c.内皮层c为皮层最内一层细胞,排列比较紧密.花生根的内皮层较特射,其凯由点不明显。

⑧维管柱,为内皮层以内的全部组织,它包括中柱鞘,初生维管束和髓。

a.中柱鞘:

为紧贴内皮层的一层薄壁缅胞。

细胞体积较内皮层小,排列略整齐。

b.初生维管束:

由初生韧皮部,初生本质部和它们之间的少量薄壁组织组成。

初生木质部:

被染成红色的部分,为四原型,先分化的原生木质部导管较小,后分化的后生木质部导管较大,由外向内渐次成熟,谓之外始式》是根初生构造特征之一。

初生韧皮部:

位于两初生木质部之间,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构成辐射维管束,这也是根的初生构造的重要特征。

初生韧皮部被固绿染成绿色,细胞多龟形,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组成,但不易分辨。

薄壁组织:

位于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当根进行次生生长前,它将分化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注意:

实验材料中已可见有形成层片段出现。

(一)根的次生构造

取棉花根次生构造的横切制片,从外向里逐层观察:

(1)周皮:

为最外方的数层细胞,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

(2)①木栓层:

在最外面,由几层排列整齐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壁栓质化,常呈浅棕色。

②木栓形成层:

为木栓层内方的一层扁平细胞,不甚明显.

⑧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的内方,是多层椭圆形至卵形的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也叫“次生皮层”。

其中有断续的纤维束环以及草酸钙结晶。

(2)次生维管组织:

为形成层活动产生的组织。

①次生韧皮部:

位于栓内层的内方,形成层的外侧,被固绿染成绿色的部分.其组成分子有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纤维、韧皮射线。

②形成层;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之间,由数列排列紧密,整齐的扁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

⑧次生木质部;在形成层以内,包括导管,管胞和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

横切面上,导管最容易辨认,是一些被番红染成红色的,口径,大小不一的类周形或多边形细死细胞,作放射状排列。

④维管射线:

是贯穿整个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由径向排列的1-几列薄壁细胞组成·在次生韧皮部内的叫韧皮射线,在次生本质部的叫木射线。

射线细胞也是形成层细胞分裂产生的。

(四)茎的次生构造

取椴树横切片观察,其次生构造由外至内包括:

1.周皮c很明显,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①木栓层,位于最外面,由2~3层排列整齐的扁平细胞组成,壁栓质加厚,染成深棕色。

可见皮孔否?

②木栓形成层:

位于木栓层之内,为一层扁平状的薄壁细胞。

⑨栓内层,在木栓形成层的内方,由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又称“次生皮层”。

在薄壁细胞中,有零散或成束的纤维排列成环带状,

2.次生维管组织

①次生韧皮部:

位于栓内层的内方,占整个茎部的比例小,染成绿色。

其组成分子有:

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韧皮纤维。

②形成层:

成一圆环状.由数层排列整齐的细胞所组成,其中一层为形成层。

位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之间.

⑧次生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的内方,占整个茎部的大部分,染成红色。

;其姐成分子有导管、木薄壁组织、木射线、木纤维。

④维管射线;是一群横向排列的薄壁细胞,位于次生韧皮部的叫韧皮射线,位于次生木质部的叫木射线。

⑤髓:

仍保留在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组成。

四、作业与思考

1.绘气孔的简图。

2.绘花粉粒图。

实验四大黄、黄连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描绘方法以及大黄、黄连粉末的显微特征

2、熟悉大黄、黄连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实验器材

仪器:

显微镜

试剂:

水合氯醛、稀甘油、氢氧化钠、乙醇、稀盐酸、漂白粉、30%硝酸

药材:

大黄、黄连

粉末:

大黄、黄连

三、实验内容

1、观察并描绘大黄粉末显微观察中的草酸钙簇晶、导管;黄连粉末显微观察中的石细胞、纤维、磷叶表皮细胞。

2、观察大黄、黄连的理化特征。

四、实验方法

1、大黄的理化鉴别

取少许大黄粉末置滤纸上,加氢氧化钾(钠)试液,滤纸染成红色(检查蒽醌类衍生物)。

2、味连的理化鉴别

①取黄连粗粉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

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振摇后,溶液显樱红色。

(小檗碱)。

②取黄连粉末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盖上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硝酸小檗碱)

3.黄连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3、大黄、黄连粉末的显微鉴定与描绘

(1)大黄、黄连粉末,分别以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2)描绘大黄粉末显微观察中的草酸钙簇晶、导管;黄连粉末显微观察中的石细胞、纤维、磷叶表皮细胞。

五、观察要点

1、大黄粉末显微观察中的草酸钙簇晶、导管、淀粉粒的描绘(见图一)

2、黄连粉末显微观察中的石细胞、纤维、磷叶表皮细胞(见图二)。

六、作业

描绘大黄、黄连粉末显微特征图。

写出大黄、黄连的理化实验现象。

 

 

图一大黄粉末显微观察描绘图

1、草酸钙簇晶2、导管3、淀粉粒

图二、味连粉末显微观察图

1、石细胞2、韧皮纤维3、木纤维4、鳞叶表皮细胞5、导管6、棕色分泌物

实验五甘草、黄柏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黄柏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3、掌握甘草、黄柏的粉末显微特征,了解其理化鉴定。

二、实验器材

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

试剂:

药材:

甘草、黄柏

药粉:

甘草、黄柏

三、实验内容

1、观察甘草、黄柏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观察甘草、黄柏粉末显微特征

四、实验方法

1、甘草粉末显微鉴别

取甘草粉末,以水合氯醛透化装片,观察显微特征。

2、黄柏粉末显微鉴别

取黄柏粉末,以水合氯醛透化装片,观察显微特征。

3、甘草的理化鉴别

①取甘草粉末1g,加硫酸几滴后显黄色后变橙黄色。

五、观察要点

1、甘草、黄柏粉末显微鉴别

黄柏显微特征:

川黄柏:

石细胞、纤维及晶纤维、黏液细胞、草酸钙方晶

甘草显微特征:

木栓细胞、晶鞘纤维、导管

六、作业

1、描绘黄柏粉末、甘草粉末主要特征图。

2、记录甘草理化反应现象。

 

图甘草粉末显微观察图

1.纤维及晶纤维2、草酸钙方晶3、导管

4.木栓细胞5.淀粉粒

图川黄柏粉末显微观察图

1、纤维及晶纤维2、石细胞3、草酸钙方晶4、黏液细胞5、淀粉粒6、筛管分子7、木栓细胞

实验六麻黄和薄荷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麻黄和薄荷的性状、组织粉末特征。

二、实验器材

仪器:

生物显微镜、酒精灯

试剂:

水合氯醛、甘油

药材:

麻黄、薄荷

粉末:

麻黄、薄荷

三、实验内容

观察麻黄和薄荷的性状、组织(薄荷)粉末特征。

四、实验方法

1、性状:

取麻黄、薄荷药材,观察性状特征。

2、纵切片:

取薄荷药材徒手切片,观察横切面显微特征。

3、粉末:

取麻黄、薄荷粉末,以水合氯醛透化装片,观察显微特征。

五、观察要点

1、性状鉴别

麻黄

1草麻黄

细长圆柱形,有纵棱,节间长,节上膜质鳞片叶先端多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反曲。

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折断面略呈纤维性,髓部红棕色。

2中麻黄

分枝较多,磷叶先端多3裂,裂片锐三角形。

3木贼麻黄

多分枝,节间较短,磷叶先端多2裂;裂片短三角形,先端不反曲。

薄荷

茎方形,单叶对生,多卷缩,完整叶深绿色,呈长圆形或卵形,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磷,叶揉搓有特异清凉香气。

 

粉末

草麻黄

表皮细胞及气孔、角质层部分、纤维(含小晶体)、皮层薄壁细胞(示含结晶)、棕色块(见图十八)

图草麻黄草质茎粉末显微图

1、表皮碎片(示细胞及角质层)2、气孔3、皮部纤维4、草酸钙砂晶5、木纤维6、导管7、皮层薄壁细胞(示含结晶)8、髓部薄壁纤维9、色素块10、石细胞

 

薄荷

腺磷顶面观、腺磷侧面观、气孔、小腺毛、非腺毛、腺磷角质层皱(见图十九)

图薄荷地上部分粉末显微观察图

1、腺磷2、小腺毛3、非腺毛4、橙皮苷结晶5、叶片碎片(a、上表皮b、下表皮c、横断面)6、茎表皮7、木纤维8、导管

六、作业

绘出麻黄、薄荷粉末的显微特征图。

实验七番泻叶、红花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番泻叶、红花的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番泻叶、红花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二、实验器材

仪器:

显微镜

试剂:

水合氯醛、甘油、纯水。

药材:

番泻叶、红花。

粉末:

番泻叶、红花。

三、实验内容

1、观察番泻叶、红花的性状

2、观察番泻叶、红花的粉末特征

四、实验方法

1.性状鉴别

取番泻叶、红花药材,观察性状。

2.显微鉴别

1粉末:

取番泻叶、红花粉末,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

五、观察要点

1.性状鉴别

番泻叶

狭叶番泻叶:

叶片披针形至狭长披针形,叶端急尖或渐尖,中脉楔形略不对称。

黄绿色,有疏毛或光滑。

叶片纸质。

叶圆柱形,疏生柔毛。

气无,味苦而稍有粘性。

红花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条形,长约1.5cm。

红黄色或红色,全为筒状花,花冠先端5裂。

聚药雄蕊,花药黄色。

柱头露出花药,顶端2分叉,淡黄色。

2.显微鉴别

粉末显微特征

番泻叶

表皮细胞与平轴气孔、非腺毛、晶鞘纤维、草酸钙簇晶(见图十二)

图番泻叶粉末显微观察图

1、表皮细胞与平轴气孔2、非腺毛3、晶鞘纤维4、草酸钙簇晶

 

 

图红花粉末显微观察

1、分泌细胞2、花粉粒3、草酸钙方晶4、花柱细胞5、花冠裂片表皮细胞(a、表面观b、顶端)6、花粉囊内壁细胞7、花药基部细胞8、网纹细胞

六、作业

绘番泻叶、红花粉末显微特征图。

 

试剂配制法

1.间苯三酚试液

取间苯三酚lg,加95%乙醇20ml使溶解即得。

试料加本液1滴,2-3分钟后,再加浓盐酸l滴,木化细胞壁显红色,红色的深度依木化的程度而异。

盐酸需贮在具塞玻璃瓶中,防止吸湿而变稀。

此酸用20%过氯酸代替则更好。

2.间苯三酚硫酸试液

取硫酸5ml,慢慢加入蒸馏水中,混匀,冷却后加入间苯三酚试液10ml中,混匀即得。

试料加本液1-2滴,木化细胞壁显红色,其显色深度依木化程度而异。

由于本液不产生盐酸气,故较上液更好。

3.硫酸苯胺试液

取硫酸苯胺lg,加水70ml溶解,再加95%乙醇30ml,硫酸3毫升,混匀即得。

试料加本液1-2滴,木化细胞壁显黄色,且可使草酸钙晶体溶解。

4.醋酸苯胺试液

取苯胺lg,加醋酸2ml及50%乙醇97ml,混匀即得。

用途同上,但不会溶解草酸钙结晶。

5.碘液

用N/50碘液,或取N/10碘液10m1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即得;或取碘化钾7g溶于20m1水中,加碘2.5g溶解后,加水至1000ml。

试料加本液l滴,淀粉显蓝色至蓝紫色,蛋白质显黄色。

6.硫酸(66%V/V)

取浓硫酸66ml,慢慢加入于适量(约34m1)蒸馏水中,边加过搅拌,冷后补加少量蒸馏水使全量至100ml即得。

7.氯化锌碘试液

取碘化钾13g,加蒸馏水21m1溶解。

再加碘1g,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碘化锌40g使溶解即得。

此液应遮光贮存,且只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宜装入小形棕色玻璃瓶中备用。

试料加本液1-2滴,纤维素细胞壁显蓝色至蓝紫色,木化细胞壁显黄色至棕色。

8.氢碘酸

含碘化氢57%的氢碘酸即可。

用途与氯化锌碘试液相同,但较灵敏而迅速。

9.氨制氧化铜试液(简称“铜氨液”)

有两种配制法:

(1)取硫酸铜0.5g,溶于25%氨水10ml。

放置数小时后,倾取上清液供用。

(2)取碳酸铜0.5g,入研钵中加水10ml研匀,再逐渐加入浓氨水(比重0.80)10ml,并不断搅拌使溶解即得。

本液不稳定(约半月),每次宜少量配制密塞贮存。

试料加本液l-3滴,纤维素细胞壁膨胀而后逐渐溶解。

10.苏丹红(或苏丹Ⅲ)试液

有二种制法:

(A)取苏丹红或苏丹Ⅲ(SodanRedG或SodanⅢ)0.0lg,加95%乙醇5ml溶解后加甘油5ml混合即得。

(B)取苏丹红0.0lg,溶于乙酐20毫升加甘油10ml混合即得。

试料加本液1-2滴,木化细胞壁、角质、油脂、蜡质、挥发油、树脂均显红色。

11.紫草试液

取紫草根粉lg,加90%乙醇10ml浸渍24小时后滤过,滤液中加入等量甘油,混合,放置2小时,滤过即得。

置棕色玻璃瓶中贮存。

在两个月内使用。

用途与苏丹红试液相同。

12.锇酸试液

取锇酸0.lg,溶于蒸馏水5ml中,即得。

本品须密塞避光贮存。

脂肪油遇本液染成棕色至蓝色,挥发油与树脂均不染色。

13.多能试剂

先分别配下列三种溶液:

(1)取乳酸20ml,加苏丹红或苏丹Ⅲ至饱和为止,加乳酸30ml稀释。

(2)硫酸苯胺0.55g溶于35ml蒸馏水中。

(3)碘化钾0.55g及碘0.05g溶于蒸馏水5ml中,再加入55%乙醇5ml,将上述三液混合,搅拌加入浓盐酸(37%)25ml。

此液不过滤,直接供用。

试料加本液2-3滴,慢慢加热,必要时补加少量试液,并加盖玻片。

木化细胞壁变黄色,木栓化细胞壁变红棕色,脂肪油变红色,淀粉变蓝紫色。

14.三硝基酚(苦味酸)试液

取三硝基酚lg加蒸馏水或90%乙醇95ml溶解,即得。

蛋白质遇本液呈黄色,染糊粉粒时,须用醇液,以免蛋白质溶解。

15.硝酸汞试液即(米龙试液)有两种配制法

(A)取汞1m1,加发烟硝酸(比重1.52)9ml,反应时须保持混合物冷却。

当反应完毕后,加水10ml。

(B)取氧化汞(红色或黄色品)40g,可加亚硝酸钾液数滴,以恢复其活性。

本液可使含酪氨酸的蛋白质呈砖红色,灵敏度1:

20000。

16.三氯化铁试液

取三氯化铁10g溶于蒸馏水l00ml,临用前取此液1ml,加水9ml稀释。

鞣质及多元酚(黄酮类等)遇本液显蓝黑色或绿色。

17.钨酸钠试液

取钨酸钠1g与醋酸钠2g,加蒸馏水溶解到10ml,即得。

鞣质遇本液生成黄棕色至红棕色沉淀。

18.萘酚试液

取萘酚lg,溶于95%乙醇l0ml即得。

本液与30%W/W硫酸配合应用,可使菊糖呈胭脂红色并溶解。

20.钌红试液

取钌红80mg,加l0%醋酸铅溶液100ml使溶解即得。

此液易失效,宜临用前配制。

避光贮存,用量少时,可于临用前,用针尖挑取少量钌红溶于少量l0%醋酸铅溶液中,使呈酒红色,即得。

直接将钌红溶于蒸镏水中较好。

含果胶质的细胞壁,酸性粘朊及糖元,遇本液染成红色。

21.可拉林钠溶液

有两种配制法:

(A)取可拉林或玫红酸0.5g,溶于90%乙醇l0ml中(甲液),另取结晶碳酸钠25g,溶于蒸馏水100ml中(乙液)。

将两液分别装瓶贮存,临用时取甲液1ml与乙液20ml混合即得。

(B)取碳酸钠3g溶于7ml蒸馏水中,临用时,取此液少量,加可拉林l小片,使呈粉红色即得。

混合液不耐贮存。

胼胝体及筛板遇此液呈粉红色,木化细胞壁,淀粉粒及某些粘液质也可染成粉红色。

22.亚甲兰试液

配成两种溶液供用。

(1)醇溶液:

取亚甲兰0.1g,溶于95%乙醇25ml中;

(2)甘油溶液:

取亚甲兰0.1g溶于95%乙醇及甘油25ml中。

检识粘液时,先加醇溶液l-2滴,加盖玻片过l-2分钟后,再加入甘油溶液粘液呈天蓝色。

23.硫堇试液’

取硫堇0.2ml,溶于25%乙醇100ml即得。

粘液质或粘朊遇本液染成红色至紫色并膨胀成球形团块。

24.墨汁

取商品墨汁,于临用前加蒸馏水稀释l0倍。

粘液质或粘朊不着色而呈透明块状,其它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均呈黑色。

25.水合氯醛液

取水合氯醛50g,加水20ml,使溶解即得。

此为常用透化剂,可使皱缩的细胞膨胀,并可溶解多种成分,如叶绿素、树脂、挥发油、蛋白质、淀粉等。

26.乳酸氯醛

取水合氯醛50g,溶于乳酸50ml中即得。

为透化剂,用于难透化样品,用法同水合氯醛。

27.乳酸酚

取苯酚(石碳酸)2g,乳酸2g,甘油2g与蒸馏水2ml,混合即得。

为常用封藏剂之一。

28.甘油醋酸液(史氏溶液)

取甘油,50%醋酸,蒸馏水各等量混合即得。

为常用封藏剂之一。

29.稀甘油

取纯甘油l0ml加蒸馏水20ml,混合即得;为常用封藏剂之一

30.次氯酸钠溶液(漂白液)

取漂白粉l0g;分次加蒸馏水75ml研匀,另取结晶碳酸钠l5g溶于25ml蒸馏水中,分次加入漂白粉液中,搅匀放置沉淀后取上清液,必要时过滤。

31.硝铬酸液

取铬酸(三氯化二铬)l0g,溶于l0%硝酸中',使全量为100ml,即得。

用于木化组织的解离。

32.5%氢氧化钾溶液

取氢氧化钾5g,溶于蒸馏水100ml中,必要时用玻璃棉或垂熔玻璃漏斗过滤即得。

用为透化剂及薄壁组织解离剂。

亦可用5%氢氧化钠代替。

33.稀氨液(氨溶液、氨水)

含氨(NH4)l0%W/W,取浓氨液40ml,加蒸馏水稀释至全量为100ml即得。

34.盐酸、稀盐酸

如未指明浓度,盐酸即指浓盐酸,稀盐酸指10%W/W盐酸。

35.硫酸、稀硫酸

未指明浓度,硫酸即指浓硫酸稀硫酸指10%W/W硫酸。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