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9463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卷二.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综合检测卷二

综合检测卷

(二)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结构单位均是葡萄糖

D.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 B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被水解。

2.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效率”实验的示意图。

甲、乙两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可证明酶具有(  )

                  

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易变性

答案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

酶和无机催化剂,通过甲、乙试管内气泡释放的速率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的行为是(  )

A.联会B.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粒分裂

答案 D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行为有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4.下列结构中,原核细胞没有的是(  )

A.细胞膜B.核糖体

C.核被膜D.细胞溶胶

答案 C 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结构,A错误;原核细胞只含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B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原核细胞含有细胞溶胶,D错误。

5.ATP的A、T、P分别代表(  )

A.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基团

B.胸腺嘧啶、3个、磷酸基团

C.腺苷、3个、磷酸基团

D.腺苷、3个、腺嘌呤

答案 C ATP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的是磷酸基团,T表示3个。

6.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丙的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

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D.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

答案 C 给丙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因为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导致胰岛素与受体无法结合;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甲的检测结果是蓝色,乙的检测结果是红黄色。

7.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答案 B 分析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需要参考生物个体的大小。

第一、二营养级分别是栎树(个体很大)和昆虫,所以第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于第一营养级的,A错误;与第二营养级生物相比,第三营养级生物含有的能量少,并且生物个体较大,所以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少于第二营养级的,同理可知蛇的数量会更少,故选B。

8.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会有特殊分子携带氢和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

B.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C.产物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

D.全过程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答案 D 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没有水生成,A、B错误;所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C错误。

9.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B.行使传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C.作为某些细胞器的组成成分

D.作为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容易转移

B.植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衰老的动物细胞呼吸变快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增殖实现的

答案 A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变慢,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1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D.间期和后期

答案 D 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DNA分子的分离发生在后期。

12.在“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因变量是(  )

A.环境温度的高低

B.2,4-D溶液浓度

C.插条生根数量和根的长度

D.插条浸泡时间的长短

答案 C 在“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量和根的长度。

13.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B.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答案 B 本题考查碳循环。

分解者能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所以分解者参与了碳循环过程。

14.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

下列病人不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

A.器官移植病人B.SARS病人

C.AIDS病人D.结核病病人

答案 A 胸腺素能诱导T淋巴细胞生成,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而器官移植病人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减弱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1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答案 D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A正确;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G2期已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DNA分子数与体细胞相等,C正确;G2期染色质DNA复制已结束,若其中有1个DNA分子发生了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只有1个子细胞含该异常DNA,D错误。

16.某家庭中丈夫正常,妻子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两个女儿正常。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D.两个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答案 C 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若为隐性遗传病,妻子一定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给女儿,女儿表现正常,则女儿一定是携带者;若为显性遗传病,女儿表现正常,则一定是隐性纯合子。

因此,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C正确、D错误。

17.(2017浙江11月选考,11,2分)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引起血红蛋白结构改变所致。

该实例不能说明的是(  )

A.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

B.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C.碱基对替换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D.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 B 根据信息“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引起血红蛋白结构改变所致”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碱基对替换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而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故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A、C、D正确;而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不能由此得出,B错误。

18.下列关于肝脏细胞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膜上的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

B.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

C.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D.构成质膜的蛋白质分子,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

答案 A 质膜上的磷脂分子比蛋白质分子更容易移动,A错误;与肝脏解酒的功能相适应,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B正确;线粒体内膜是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与此功能相适应,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C正确;构成质膜的蛋白质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D正确。

19.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

B.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应先把镜筒升起

C.质壁分离过程中,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内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增大,紫色加深

答案 C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无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否则会导致细胞死亡,达不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而不能提升镜筒,B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由细胞外运动到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少于由细胞内运动到细胞外的水分子数,C项正确;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增大,紫色变浅,D项错误。

20.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有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C.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个碱基对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 D 每个脱氧核苷酸均含有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4个,可搭建出14个脱氧核苷酸,故A错误;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个数=脱氧核糖个数=磷酸基团个数;两条链之间碱基数A=T,C=G,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4个,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4个碱基对,故C错误,D正确;能搭建出少于44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故B错误。

21.下列有关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蛋白质,但不含有核糖体

B.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但成分与宿主细胞质膜不同

C.其遗传物质是RNA,并在宿主细胞内完成RNA的复制

D.正常人体内某些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的受体

答案 C 本题考查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HIV是一种RNA病毒,含有逆转录酶等蛋白质,但不含有核糖体,A正确。

HIV的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但含有部分该病毒的特征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膜成分不完全相同,B正确。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但在宿主细胞内RNA一般只进行相应的逆转录过程,不能进行RNA的复制,C错误。

当HIV侵染人体时,B淋巴细胞可对其发生免疫应答形成相应的抗体,说明某些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的受体,D正确。

2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抑制侧芽的生长

C.无籽番茄的获得应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可能不同

答案 A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正确;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即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可获得无籽番茄,C正确;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D正确。

23.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则该细胞(  )

A.所含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B.同时产生的极体基因型不可能是AB

C.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D.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 D 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为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一样,有2个染色体组。

24.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豌豆为闭花授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

B.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 D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A项错误;孟德尔根据自交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B项错误;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C项错误;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由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

25.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B.甲图所示的是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C.乙图所示的是转录过程,其转录产物可以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存在差异

答案 B 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A正确;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B错误;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正确;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正确。

26.为提高冬枣果实的产量,某研究人员进行了“外源赤霉素及光强度对开花旺盛冬枣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除了施加外源赤霉素以及光强度改变外,其余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得到结果如图表所示,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外源赤霉素

(mg·L-1)

叶绿素含量

(mg·g-1FW)

气孔导度

(μmol·m-2·s-1)

40

3.03

236.2

0

2.04

210.7

A.与对照组相比,对叶片施加外源赤霉素后,光合作用中碳反应速率加快

B.赤霉素可调节气孔导度进而影响冬枣的光合速率,但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适当喷施脱落酸以调节气孔导度

C.对于对照组来说,E点NADPH的合成速率小于C点

D.据图可知,OF阶段施加赤霉素植株的有机物产生量可用图中三角形AEH的面积来表示,未施加赤霉素植株积累的有机物可用三角形CEF和三角形OBC的面积差来表示

答案 C 与对照组比较,对叶片施加40mg·L-1外源赤霉素后,气孔导度增大,说明叶片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加快、净光合速率加快,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反应的速率也将加快,A项正确;根据曲线表格信息可知,赤霉素可调节气孔导度进而影响冬枣的光合速率,但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适当喷施脱落酸以调节气孔导度,B项正确;E点与C点的光强度不同,E点的光合速率大于C点,所以E点条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C点,C项错误;据图分析,OF阶段实验组植株制造的有机物量为其真正的光合作用量,可以用图中的三角形AEH的面积表示;未施加赤霉素植株积累的有机物为其光补偿点之后净光合作用量与其光补偿点之前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即可用图中三角形CEF和三角形OBC的面积差表示,D项正确。

27.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答案 B 由系谱图中Ⅱ-4和Ⅱ-5均患甲病,Ⅲ-7不患甲病,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甲、乙两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推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Ⅱ-4和Ⅱ-5不患乙病,生育了患乙病儿子Ⅲ-5和Ⅲ-6,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若甲病用A表示,乙病用b表示,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Ⅱ-3的基因型为AaXbY,Xb致病基因来自Ⅰ-1;由Ⅱ-2的表现型知其基因型为aaXBX-,由Ⅲ-2患乙病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Ⅲ-8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和AAXBXb四种可能。

Ⅲ-4的基因型为AaXBXb,Ⅲ-5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2/3×3/4=5/6,生育一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

28.下表是一个野山羊种群按时间顺序每隔两年的生物量变化调查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时间

t0

t1

t2

t3

生物量(g/m2)

N

2N

4N

4N

A.该种群净生产量在t1~t2期间的积累量为2N

B.t0~t1期间的呼吸量大于t1~t2期间的呼吸量

C.t2~t3期间该种群的出生率为0

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N

答案 A 由表可知,t1~t2期间生物量的差值为2N,故积累量为2N,A正确;净生产量是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的差值,由表中信息无法计算呼吸量和出生率,B、C错误;4N是指生物量,与环境容纳量的含义不同,D错误。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       和     。

 

(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      ;该生态系统的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

 。

 

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4)不同。

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解析 

(1)据图A分析,甲、乙、丙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2)据图A分析,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使该生态系统的稳态被加速破坏。

(4)据图A、图B判断,这两种反馈调节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而图B是正反馈调节。

30.(7分)某研究小组对两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腊梅分别进行不修剪与修剪处理,再进行相关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请回答:

(1)提取腊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      ,用于保护叶绿素。

若将色素进行纸层析法分离,两组色素带明显差异的是滤纸条由上往下的第    条。

 

(2)据图分析,与10:

00相比,12:

00腊梅叶肉细胞中三碳酸被    形成三碳糖的速率    (较大/较小),原因之一可能是受     与CO2结合这一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表明,修剪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大于不修剪组,其可能原因是:

①                ,促进光反应过程;②           ,提高碳反应速率。

 

答案 

(1)CaCO3(或碳酸钙) 三(或3) 

(2)还原 较小 RuBP(或五碳糖) (3)叶绿素a含量多 气孔开度大(或吸收CO2多)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保护叶绿素应在研钵中加入CaCO3(或碳酸钙);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修剪组和不修剪组的叶绿素a含量有差异,而纸层析法析出的色素带中叶绿素a的色素带为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三条。

(2)据题图曲线可知,与10:

00比较,12:

00腊梅的光合速率低、气孔开度低,说明此时由于胞间CO2浓度低,CO2与RuBP的固定反应减慢,导致三碳酸合成减少,从而影响三碳酸被还原为三碳糖的速率。

(3)据表和图的信息综合判断,修剪组的光合速率较高的原因:

一是叶绿素a含量高,促进了光反应过程;二是增大了气孔开度,导致CO2吸收增多,提高了碳反应速率。

31.(7分)某野生植物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

现用高秆抗病的(甲)植株与矮秆易感病的(乙)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让F1与乙进行回交,结果如下表。

回交组合

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组合

父本

母本

高抗

高感

矮抗

矮感

F1

1

2

2

2

F1

1

1

1

1

请回答:

(1)控制高秆和矮秆的A基因和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

 

(2)回交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进行   ,然后在花朵外套袋,防止        。

待父本花粉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

 

(3)控制该植物茎秆高矮和抗病性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上,甲植株的基因型是   。

 

(4)回交组合一和组合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5)若让F1植株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答案 

(1)碱基序列不同 

(2)人工去雄

外来花粉的授粉 (3)两对常染色体 AABB (4)基因型为AB的花粉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5)高抗∶高感∶矮抗∶矮感=7∶3∶3∶1

解析 

(1)A基因和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2)回交时,对母本的处理方法是先人工去雄,然后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接着人工授粉,最后再套袋。

(3)控制该植物茎秆高矮和抗病性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4)正反交结果不同的原因是F1产生的AB花粉有50%不能萌发,而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5)F1(AaBb)自交,理论上后代高抗∶高感∶矮抗∶矮感=9∶3∶3∶1,但是由于雌配子AB∶Ab∶aB∶ab=1∶1∶1∶1,雄配子AB∶Ab∶aB∶ab=1∶2∶

2∶2,则后代高抗∶高感∶矮抗∶矮感=7∶3∶3∶1。

32.(14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表是3组生物实验培养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培养基

a

无机盐、蔗糖、维生素和甘氨酸等有机物、水、琼脂

b

葡萄糖、NaCl、K2HPO4、尿素、酚红、水、琼脂糖

c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水、琼脂

(1)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应选用培养基    。

在含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    ,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

变色区域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