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050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

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材重难点:

教学时,充分里有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

课题

9、巨人的花园

课时

第一课时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小黑板

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师:

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

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拆除、

  发脾气、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绽出绿芽

  说说:

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

  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

为什么?

 3、交流个体感悟。

 (生的几种可能:

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三、品读感悟

 

(一)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1、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2、学生自由交流。

  3、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4、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5、师引:

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

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2、点拨,梳理:

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3、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师:

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

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

生气

 相关语句: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

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

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

那么孩子们呢?

是怎样的?

   5、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交流,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

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

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2、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梳理揭示寓意:

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四、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

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

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

 

 

默写生字

 

朗读交流

 

学生发表观点

 

朗读课文

 

巨人的花园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

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达标率

学生能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学会了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4

30

28

93﹪

98﹪

 

 

 

课题

9、巨人的花园

课时

第二课时

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人物,理解主题。

  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小黑板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想象展开

   1、师:

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进行一项调查,你们喜欢童话作家吗?

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2、师:

谁来谈一谈喜欢童话作家的原因?

(学生回答)

  3、给学生机会,让其充分阐述。

  4、师:

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童话作家,老师就让你们尝试一下当童话作家的感觉,一份想象快餐送给你们,(多媒体出示)面对这幅卡通图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5、发挥学生想像能力,只要说得得当就给以肯定。

  6、师:

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纯洁的心灵,才会想象出这么动人的童话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孩更出色!

  7、指名另一名同学来编故事。

  8、师:

思路清晰,构思独特,你已具备童话作家的基本素质,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童话作家,老师一定不会意外!

  二、合作探究

   1、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让老师折服,那就让我们带着这非凡的想象力再次走进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吧!

(媒体出示课题及作者)(板书课题:

6巨人的花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成功的收获了字词,了解了故事内容,那么在本节课你会不会满载而归呢?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在纸上。

(媒体出示“认真读书吧,你会从书中发现很多的奥秒!

”)开始!

   2、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将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3、教师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

   4、师:

同学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善于思索,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更精彩。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此时不必回答)

   5、师:

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深入,很有研究价值,老师将你们的问题归纳一下,共有这几方面:

  (多媒体展示:

  1、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

  2、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

 3、为什么后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

  4、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下面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把课文大声的朗读一遍,开始!

  6、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巨人不愿与大家共享花园的美?

(孩子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绿茵,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他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这样粗暴地把孩子们赶跑了,你能读出他的冷酷无情吗?

(媒体出示)(学生读“这是我的花园,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他的自私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师板书:

自私时风狂雪飞)

  7、那为什么春天要离开巨人的花园?

(师适当引导:

是巨人剥夺了孩子们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

  8、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幸后果了吗?

(知道)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是呀,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9、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他把围墙推倒,把禁止孩子们到花园里来玩的牌子也摘了。

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所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园!

(师板书:

无私时花开遍地)

  三、品读感悟

  我们一起把最后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巨人现在高兴吗?

(高兴)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

(宽容、善良,愿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师板书:

与人共享快乐)这也是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

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还送给大家两句话,我们一起来看看!

(媒体出示,生读)

  四、心灵感悟

  爱使花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爱的奉献》吧!

 (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拓展延伸

  推荐:

我们从童话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宝物,王尔德写的很多童话与《巨人的花园》一起编印成一本书,书名就叫《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读一读,也可以互相推荐好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会获得更多。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新词

 

发挥学生想象力

 

边读边写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自私时  风狂雪飞

   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时  花开遍地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达标率

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4

30

28

93﹪

98﹪

 

 

 

课题

10*幸福是什么

课时

第一课时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小黑板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

(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

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

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让学生朗读全文

 

讨论

 

学生查字典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达标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

30

28

93﹪

98﹪

 

 

 

课题

10*幸福是什么

课时

第二课时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小黑板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

(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

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

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边读边思考

 

有感情朗读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达标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了幸福要靠劳动才能得来

4

30

28

93﹪

98﹪

 

 

 

课题

11去年的树

课时

第一课时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小黑板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

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

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

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

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

等等。

B疑问:

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

C感受:

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A。

)收获:

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

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

词语:

煤油灯(词义:

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

伐即砍。

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

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

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

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

读。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

(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

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怎么找的语句。

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

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自由练,指名读。

1)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

来,请刚才在练习表演时演小鸟的同学上来。

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

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2)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3)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

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

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4)教师采访“小鸟”。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

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

怎么呼唤的?

5)总结:

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a图:

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b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

为什么“睁大眼睛,盯”?

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

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

此时此刻,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第二遍。

(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

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采访:

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

(指名说。

)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再指名说。

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

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想对谁说?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

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童话故事,一起为小鸟和大树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一起为大树的离去而伤心,那么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共同祝愿:

愿我们的世界---诚信之花遍地开放;友谊之树万年永存;环保之河绵延不绝!

 

认真听

 

反复朗读课文

 

 

自读、连读、男女生读

 

一边表演一边读

 

学生相互提问交流

 

找学生说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班级

上课人数

达标人数

达标率

矫正后达标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懂得了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4

30

28

93﹪

98﹪

 

 

 

课题

12、*小木偶的故事

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小黑板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

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

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启示:

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