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14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docx

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要给城市中的人们树立起榜样,要学习他们身上的这一些闪光点,要肩负自己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尽心尽力的帮那些人,下面是带来的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4篇】,快来看一看吧。

   1.

    丁昆源

    男,193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6岁入伍,从军30年,曾任军飞行大队副政委、政委等,转业退休后,迁住青浦区夏阳街道桂花园社区,积极投身形势宣讲,先后加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讲师团、青浦区形势教育宣讲团。

2005年以来,撰写讲稿75篇,累计40万字,开展宣讲600余场,听众达4万多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1140小时。

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基层宣讲先进个人等。

    丁昆源出生于上海的一户中产家庭,1938年时值抗战时期,年仅4岁的他随家人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重庆市长期生活。

1949年11月30日,重庆市解放后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其就读的重庆市广益中学冉冉升起。

而其班主任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项阳信同志,在班主任的影响下,丁昆源逐渐接触了党的理论和思想,牢固树立了对党的坚定信仰和坚持党的事业的拳拳初心。

    在校期间,丁昆源积极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解放后第一届广益中学学生自治会文化宣传部部长,从事群众宣传动员工作,这或许就是他投身于宣传教育的起点。

    1950年,年仅16岁的丁昆源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开始了长达30年的军旅生涯。

刚入伍的他因学历较高被安排到十八军教导团,作为后援部队跟随陆军进入原西藏地区,该教导团主要负责做好后方群众、藏民的宣传发动和稳定民心,并让当地老百姓真正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好、人民解放军好、社会主义好。

    1994年退休后,闲不住的丁昆源一时适应不来,四处找“活”干,积极参加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但他还是有“怨言”,他说:

“社区活动多是多,但是都是‘临时工’,最好能有份稳定的‘长期工’。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位老党员、老军人如愿以偿了。

2005年,全国上下掀起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夏阳街道组织筹备形势教育宣讲团,桂花园社区党支部推荐丁昆源为宣讲团成员,听到这消息可把他乐坏了,他说:

“我做了大半辈子的宣传工作,本以为退休后要没事干了,没想到还能发挥余热,真是大喜事,大喜事啊!

    自2005年起,他先后加入夏阳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讲师团、青浦区形势教育宣讲团,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社区青少年忆传统、讲世情。

他所主讲的报告,覆盖了夏阳街道居委、村委、两新组织、盈浦街道侨联、香花桥街道侨联等40多个单位。

    与一般的老人相比,丁昆源不打麻将、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更是从来不睡午觉,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看材料。

或许是因为军人出身,直到现在,他仍保持着部队的“原始生态”方式,早起早睡,被子都是叠得方方正正的。

    有人对丁昆源说,“活得潇洒点”“生活太单调”“没劲头”,但丁昆源总觉得很充实,他说:

“基层党员、村委、居委对于时政的关注度很高,他们又有高涨的政治热情,这让我感动,让我有动能,不间断地做一些社区宣讲。

    因为军人出身,丁昆源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两眼一撑忙到熄灯”,但如今,他忙的多是“备课”。

不会XX、不会微信,丁昆源的所有资料都来源于每天的9份报纸,剪报成了丁昆源的日常工作。

    “八九点钟入睡,凌晨两点会醒,醒了就会在床上思考、想课程。

迷迷糊糊,5点多再起来,写下来……”丁昆源打趣地说:

“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凌晨这个时候头脑是比较清醒的,我讲课的材料方向一定要对,内容更不能出错。

    在丁昆源的家中,放的最多的就是一摞摞的报纸与一叠叠手写的讲稿。

看似杂乱的案头其实有着特别的归置方式,属于朝核问题的放在一起,属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用夹子夹在一起,要是领导人的最新的讲话或是资料,那就需要留档保存了。

    讲课如今已经成为丁昆源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近年曾因胆结石两次住院,但老人身体总算硬朗,行动自如,讲话中气足,声音如洪钟。

他说:

“很多老年人喜欢出去玩,也蛮好的。

我想来想去,祖国的名山大川、好看的风景,我在藏区当兵的时候都见过啦。

现在,做宣讲工作就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

    2.

    刘绍旭

    男,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区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

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全市率先完成杨浦滨江公里贯通任务,实现基础建设与新旧建筑协调美观的设计施工,开发出锈而不沾、金属纹理清晰的滨江独有“锈色”,获得专利。

亲自抓安全生产不松懈,被工友们成为“守护神”,带出一支过硬的年轻团队。

曾获上海市住宅建设实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第五届杨浦好儿女等。

    去年年底,黄浦江两岸滨江45公里全线贯通,昔日“养在深闺”的岸线,成为市民赏景、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为了绘就这美丽画卷,无数建设者奋战在工地,倾注心血,贡献智慧。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项目经理刘绍旭就是其中一位。

    打通断点,构筑亲水平台是滨江最主要的工程之一。

但施工平台漂浮在黄浦江中,受到过往船只掀起的波涛和潮汐的影响。

为了防止施工平台撞击建设中的亲水平台,操作中需要用小船把施工人员送入亲水平台下部。

可是,万一涨潮,水位把小船顶在亲水平台下,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刘绍旭二话没说,拿起救生衣上了平台。

    刘绍旭是山东人,20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到杨浦区建设集团和住房保障中心工作,干水上项目是头一回。

站在平台上,江水反射着阳光,时间长了腿发软。

有一次中午太阳特别猛,他的眼睛被刺伤,疼了一个星期。

    工程结束,刘绍旭才敞开心扉:

“说一点不害怕是假的。

但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工地负责人,我不带头谁带头?

    “涛声回响”,是杨浦滨江的一个特色景观。

前来参观游玩的人们,却不知道,这“涛声依旧”来之不易。

    原来,过去单薄的防汛墙在巨浪拍击下,会发出巨大的涛声。

但亲水平台的建设将使这一声音景观闷在平台下面消失不见。

刘绍旭带领团队跟设计师沟通后,决定将部分亲水平台制作成透水又透气的钢格栅,游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黄浦江的潮起潮落;而示范段处本来是纺织厂,把防汛通道制作成纺车形状,也是对杨浦“百年中国工业摇篮”的纪念。

    项目团队发现,原先工厂留下的金属柱杆,锈迹斑驳,仿佛时光都凝固在这自然“氧化”的杰作中。

刘绍旭来了灵感:

如果在沿江栏杆、灯杆上造出这种暗红的“锈色”,不是能够呈现出新与旧、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独特效果吗?

可几轮实验,锈板不是油漆“爆面”就是“短命”。

刘绍旭带着项目成员与厂家共同研制,终于开发出看似锈迹斑斑,却不沾手不沾衣,金属纹理清晰的柱杆。

这项首创的研究还申请了专利。

    刘绍旭常说,对于贯通工程要像做盆景一样精雕细琢,因为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是上海的地标,“我们要对得起历史!

    滨江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刘绍旭将原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原厂房、码头遗留的老物件,在他眼中都是宝贝。

    去年,在上海船厂道路施工过程中,工人发现了埋在地下的老船排。

原来,100多年前没有起重设备,轮船造好后,是通过由巨大的圆木组成的船排推下水的,这也是上海最早的船厂船排。

刘绍旭立即下令停工保护。

如今,原貌重现的老船排,很好地保护了历史文物和船厂记忆,人们漫步滨江时一低头就可以看到。

    3.

    舒嵘家庭

    舒嵘,男,汉族,1971年4月生,中共党员,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长期从事空间光电遥感有效载荷研制工作,为“嫦娥一号”成功研制我国首个空间用激光高度计,成功研制“嫦娥三号”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离月面100米高度进行行星软着陆自主避障。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卫星副总师、有效载荷总体主任设计师。

舒嵘一家两代人接续传递科学力量,父亲舒美冬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神光”装置靶室科研人员,母亲也在上海光机所从事机械设计。

    “爸爸是干什么的呀?

”用这话逗问舒嵘的女儿舒乐言时,她的回答是:

“爸爸是出差的。

”无忌的童言足以看出,舒嵘很忙。

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他白天是科研管理者,晚上是科研工作者,一周至少出差一次,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深耕科研领域26年,舒嵘参与嫦娥工程、量子卫星等重大项目,带领团队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和时间赛跑、和国际赛跑。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家庭的温暖支撑。

    舒嵘从小就习惯了科研工作氛围。

父亲舒美冬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母亲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工作单位都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小时候,舒嵘的玩具是实验室里的螺丝螺母,他常常和所里的叔叔伯伯讲话,后来才知道,有好几位都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院士。

舒嵘回忆:

“我父亲经常带我去这些叔叔伯伯家玩,我记得当时听到他们说,‘人生每一次要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虽然语言质朴平淡,对我影响却非常深。

    耳濡目染,舒嵘也选择走上科研之路,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做基础研究,而成为一名工程技术专家。

自合肥工业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舒嵘进入中科院技物所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硕士、博士,并在导师的支持下早早就独立承担项目。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舒嵘开始参与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

20年,在青岛出差的舒嵘接到了所长的电话,说嫦娥工程要立项了,针对卫星是用微波测高还是激光测高,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在临阵受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舒嵘当即赶往北京参与答辩,顺利地拿下了这个项目。

“这个机会对我后续整个科研生涯都非常关键,意义重大。

”舒嵘坦言。

最终嫦娥一号项目非常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掀起一股留学热,原本舒美冬也想送他出国深造,可舒嵘对此不感兴趣。

他说,只要西方国家能做到,我们国家也能做到,而且做得不必别人差。

这份朴素的爱国情怀与发自内心的使命感,促使他不断奋战在科研工程的第一线。

    “科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家提出了好的想法,身为工程师的我们必须尽早实现它。

”舒嵘说,我们做的行业代表国家核心技术,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做就要做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必有失败。

舒嵘团队在嫦娥二号项目中遭遇失利,被迫改用备用方案。

“我们整整归因了一年,开过一百次会议。

”舒嵘说,失败一次并不可怕,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打好翻身仗。

    在嫦娥三号项目时,为了解决探测器落月避障问题,保证它能安全着陆,舒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用于空间自主着陆避障的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

经历过坎坷,这一次团队准备得格外充分,他们对结果充满信心,成功几乎成为了必然。

    舒嵘的科研事业,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父亲舒美冬对舒嵘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不仅鞭策舒嵘在科研上深入学习、不断进修,也为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培养领导力提供不少建议。

如今,自主创新成为了他对儿子的最新期望。

    “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不管在什么环境里,不管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脚踏实地、尽力而为,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

”舒嵘说,“我现在也是这么教育女儿的,再简单再平凡的一件事,你也会从中有所收获,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采访刚刚结束,舒嵘就匆匆赶往机场,他临时又有一次新的出差。

繁忙的工作,让他鲜少有完整的时间参与家庭生活。

比如女儿舒乐言出生的时候,他就连续3天没有睡觉,守在医院的过道病床边,一边安慰阵痛的妻子,一边赶写PPT报告。

    “普通家庭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很难。

其实不只是我,我们所里类似的现象非常多。

”舒嵘说,现在只要在家,女儿的睡前故事就由舒嵘来讲。

“我现在已经给她讲完了光学和量子力学的幼儿读本。

未来,希望女儿能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

    4.

    顾天来、郑君华家庭

    夫妇俩是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村人,郑君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顾天来是该院医患纠纷协调办公室主任。

“白衣天使”乐于奉献,2001年一起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郑君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国第12位捐髓者。

10多年来,夫妇俩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活动。

他们的奉献精神来自于从事医务工作的父辈“有德则乐,乐则能久”的家风传承。

曾获上海市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求恩继志今何在?

现世医护亮节操。

救死捐生常辛苦,老少安康含泪笑。

”这段诗句出自于郑君华的父亲郑开邦。

作为我国的第一批药剂师,郑开邦对于医德的崇尚也成了日后闪耀在顾天来、郑君华夫妇心中的一盏明灯,也成了这个“全国文明家庭”的传承。

    顾天来、郑君华夫妇是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村人,郑君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顾天来是该院医患纠纷协调办公室主任。

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他们没有想到,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会引起日后不少关注,而旁人有所不知的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竟源于一篇文章。

    2001年9月,一篇讲述台湾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被刊登在《读者》上,作为医生的郑君华阅读后,感触颇深。

“我当时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这样一个岛屿,都存在大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在当时的大陆,捐献者却寥寥无几,且配型成功比例非常低。

”郑君华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当即拉着丈夫一起,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次年,妻子郑君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国大陆第12位捐髓者,这也是我国卫生系统首位捐髓者。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虽然自己是医生,但是最早知道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也是从媒体上得知,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后,我觉得可以去试一下,就算对身体有轻微的影响也没关系,这是一份责任。

”郑君华说道。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据郑君华介绍,当初接受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也因为这件事,两家人犹如“亲人般”,每年春节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如今,郑君华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儿子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我希望他能明白,在我们这个家庭,无私奉献是一种光荣,这也对他以后的人生有帮助。

    早在郑君华夫妇被媒体报道前,丈夫顾天来已是环东村出了名的“白衣天使”。

郑君华表示,“90年代的时候通讯、交通都没现在发达,那时候村里人有点小毛小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丈夫,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接到村民电话,他就立马出门。

”“有些病我一下子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用些‘土办法’尽量帮村民找出病因”,顾天来说道。

久而久之,环东村的村民毛病不管大小首先想到的不是120而是顾天来。

    能解决的顾天来义不容辞,而他不能诊断的则会尽量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他人。

一次,顾天来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不断传来感谢的话语。

突然接到这样一个电话,顾天来有点懵,聊了几句才回忆起这样一件事。

    1998年前后,一位村民因为检查出肺癌找到了顾天来。

“当时能治疗肺癌的医院就不多,加上地处农村地区,想治好这个病对于村民来说难如登天。

”顾天来说道: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于是,顾天来利用自己的资源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专家,经过治疗后,这位患者的病至今没有复发。

而那个陌生电话便是这位患者在60大寿时特地打来的感谢电话。

    顾天来、郑君华夫妇的奉献精神离不开家庭的传承和父母的教导,而说起他们的父母,又是另一段故事。

    顾天来的祖辈世代从医,他的爷爷年轻时就曾开设中药铺,为一方百姓就诊开药。

顾天来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小时候就知道爷爷开设的药铺始终不以盈利为目的,当时很多人买不起药就在顾天来爷爷的药铺里赊账,而这一赊就是好几年,许多账单到药铺关闭后也没能还上,而顾天来的爷爷并没有因此去追讨,认为当时的条件下大家都不容易,能让则让。

    同样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体现在郑君华的父辈郑开邦身上,作为我国第一批药剂师,老郑退休后曾接受医药有关单位的返聘,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老郑从未拿过返聘单位一分工资,郑君华说道:

“在我父亲眼里,这些都是他应尽的义务,在能做的时候多一点奉献。

”结束返聘工作后,老郑去了药店干活,但因为看不惯老板的“商业味”,没过多久便辞了职。

“父亲一辈子和医药打交道,关于医生的底线他也坚守了一辈子”,郑君华表示。

    如今,70多岁的老郑爱上了写诗,到现在已经坚持写了10多年,且几乎每天都要创作。

开篇的诗句正应了女儿女婿现如今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而“救死捐身”也成为老人教育子女的一句话。

    顾天来、郑君华两人的工作并不好做,尤其在当下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郑君华是外科医生,忙的时候一天要做好几台手术,而顾天来则负责协调纠纷,这是一份里外不讨好的工作。

正因如此,从小到大,陪伴儿子的时间要比常人少许多,这种情况下,郑君华的公婆承担了许多教育抚养小孩的责任。

    “我的婆婆性格属于外向型,直来直去的,但也教育小孩子这方面丝毫不怠慢”,郑君华说道:

“人家都说隔代带小孩子容易溺爱,而我的婆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总能和我保持一致,绝不过分爱护。

”郑君华的婆婆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小孩子要放在心理疼。

    “孩子也知道我们俩不容易,所以几乎没有怨言。

”在郑君华儿子14时,学校曾要求给父母写一封信,在信中,儿子对于父母的爱与体谅用最直白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我当时看完眼泪马上就下来了,确实这些年来因为工作的关系,许多事情都是小孩子自己扛过去的。

”郑君华说。

    现在,孩子长大了,虽然有时还会跟郑君华顶几句嘴,对爷爷奶奶和外公却孝敬有加,从不顶嘴。

因为他知道,他们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太多太多。

在顾天来和郑君华眼里,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后,一家人没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

小家依然按照原来的节奏运转着,夫妻俩依旧那么忙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