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903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docx

理综卷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02

理综卷·2019年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五次抽考(2019.02).

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2018年2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N14O16Mg24Al27S32Cl35.5Cu64Ag108

第一卷选择题〔共126分〕

选择题〔此题包括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抗体、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都相同

B、HIV、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小麦的遗传物质基本上核酸

C、豌豆的根、茎和叶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是一样的

D、把豌豆的一个成熟花瓣的细胞培养成豌豆植株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关于人的心肌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由于这两种细胞基本上由同一个受精卵通过许多次有丝分裂而来,因此它们的细胞核中的DNA的结构和数目都相同

B、心肌细胞中的肌球蛋白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表达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由于成熟的红细胞要运输氧气,因此它的线粒体数量要比心肌细胞中多

D、心肌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完全相同的

图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bcd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生长素对根、茎、叶等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C、在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来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黄色豌豆〔基因型为Yy〕自花传粉,一个豆荚内有3颗豆粒,有关这些豆粒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最初一朵花内至少有3个胚珠B、形成这些豆粒至少需要6个精子

C、这些豆粒的种皮是黄色或绿色D、这些豆粒中胚的基因型最多有3种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大会提倡低碳、节能、环保,以下措施不符合该主题是

A、世博园区公共交通使用的纯电动车

B、日本馆的外壳使用非晶体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C、游客为了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2017年4月,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元素。

科学家用

Ca轰击

Bk,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的5个原子有176个中子,1个原子有177个中子。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第117号元素是副族元素B、

Bk的质量数为97

C、第117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Ca2+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0

以下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2H2O+Br2=2H++SO42-+2HBr

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3-

C、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a2++2OH-+2H++SO42-=BaSO4↓+2H2O

D、Fe(OH)3溶于氢碘酸中:

Fe(OH)3+3H+=Fe3++3H2O

以下各组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KI、AgNO3、K2CO3、NaAlO2〔HNO3〕

B、NaCl、AgNO3、Na2CO3〔稀HCl〕

C、CH3CH2OH、CH3COOH、CH3COONa〔H2SO4〕

D、H2SO4、Ba(NO3)2、KCl〔Na2CO3溶液〕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微粒半径:

H+>H>H-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c(NH4+):

(NH4)2SO4>(NH4)2CO3>NH4Cl

C、固体的热稳定性:

Na2CO3>CaCO3>NaHCO3

D、晶体熔点:

金刚石>食盐>冰>干冰

以下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在pH=8的HCOONa溶液中:

c(Na+)–c(HCOO-)=9.9×10-7mol/L

B、Na2CO3溶液中:

c(Na+)=2c(CO32-)+2c(HCO3-)

C、室温下,由pH=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

c(Na+)>c(CH3COO-)>c(OH-)>c(H+)

D、0.1mol/L的NaHC2O4溶液,其pH=4:

c(HC2O4-)>c(H+)>c(H2C2O4)>c(C2O42-)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

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

多硫化钠Na2Sx〔

〕在NaOH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Na2Sx在结构上与Na2O2相似。

那么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应中Na2Sx是氧化剂,NaClO是还原剂

B、Na2Sx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1molNa2Sx参加反应,有32mol电子转移

D、Na2Sx中的x数值为2

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那么传送带转动后

A、M将减速下滑B、M仍匀速下滑

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能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

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速度的

B、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C、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D、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下图,该时刻两个质量相同的质点P、Q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

关于P、Q两个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P先回到平衡位置

B、再经

周期,两个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

C、两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动量相同

D、两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相同

如下图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其中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a、b之间接报警器〔内阻可视为无穷大〕。

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小D、I变小,U变大

用操纵变量法,能够研究妨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如下图,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假设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用表示,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

那么以下对该实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保持Q、q不变,增大d,那么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d不变,减小q,那么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C、保持Q、q不变,减小d,那么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D、保持q、d不变,减小Q,那么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在奥运竞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在他入水前重心下降的高度为H,经历的时间为T。

入水后他受到水的作用力而做减速运动,在水中他的重心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对应的时间为t。

设水对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以下说法或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Fh

B、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量为Fh

C、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满足Ft=mgT

D、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mgh

如下图,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引力〕,Q为真空。

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那么

A、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不变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全部自发地退回到P中

如下图,虚线EF的下方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

一带电微粒自离EF为h的高处由静止下落,从B点进入场区,做匀速圆周运动,从D点射出。

有同学做出如下判断:

①微粒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②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③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在最低点C最小

④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增大

以下组合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本卷共10个大题、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①关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能够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②依照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部分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

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假设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2)某待测电阻的额定电压为3V,阻值约为10Ω。

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可选用的器材

A: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B:

电流表A2〔量程3.0A,内阻约0.3Ω〕

C:

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D:

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5kΩ〕

E: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F: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

G:

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H:

电键、导线假设干

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

以下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电路是____________。

将图中的元件按所选的电路图连成实验电路〔要求闭合电键时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最小〕

如下图,竖直平面内有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点。

一小滑块自圆弧轨道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在B点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到水平地面C点。

小滑块的质量为m=1.0kg,C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为1m,B点高度为1.25m,圆弧轨道半径R=1m,g取10m/s2。

求小滑块:

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在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沿圆弧轨道下滑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kg和mB=3.0kg,用轻弹簧栓接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

另有一物块C从t=0时刻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与物块A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不再分开。

物块C在0~12s内v-t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物块C的质量mC;

在0~12s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如下图,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57T。

小球1带正电,其电量与质量之比

C/kg,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大小相等;小球2不带电,静止放置于固定的水平悬空支架上。

小球向右以v0=23.59m/s的水平速度与小球2正碰,碰后通过0.75s再次相碰。

设碰撞前后两小球带电情况不发生改变,且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取g=10m/s2)求:

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多少?

两小球的质量之比

是多少?

(16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为金属元素。

A、C原子序数之和等于E的原子序数,D与B同主族且D原子序数是B原子序数的2倍。

AB2和DB2溶于水得到酸性溶液,C2D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的最低负价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C、D、E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在低温下,将E的单质通人饱和NaHCO3溶液中,反应后得到一种微绿色气体易E2B、CE和另外一种无色气体。

那么该反应中E2B、CE这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E2B)∶n(CE)=。

E2B溶于水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弱酸,该弱酸分子的结构式为。

化合物C2D3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变质,生成一种单质,所得溶液呈强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

,常温下,17gD的气态氢化物完全燃烧放出akJ的热量,写出该氢化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16分)单质A、B、C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分别由甲、乙、丙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丙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化合物D在常温下呈液态,G是常见的金属单质,H是常见的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多数已略去):

请回答:

B在C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元素除形成化合物D外,还可形成一种含有4个原子核和18个电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也能够设计成原电池装置进行,当用铂作电极,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④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框图中的条件a是________,在使反应③④能够发生的装置中,有一个电极材料必须相同,写出该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G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以下问题: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

3H2(g)+3CO(g)

CH3OCH3(g)+CO2(g)

kJ·mol-1

它能够分为两步,反应分别如下:

①4H2(g)+2CO(g)=CH3OCH3(g)+H2O(g)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____________kJ·mol-1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b.加入催化剂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e.增加CO的浓度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3molCO、1molCH3OCH3、1molCO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

3H2(g)+3CO(g)

CH3OCH3(g)+CO2(g),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并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

问:

①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正)_________v(逆)〔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n(CH3OCH3)=_____________mol,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

(16分)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

请填写以下空白。

[实验一]

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

如何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由MgCl2溶液制取MgCl2·6H2O晶体,要紧操作包括。

试剂X是。

第二个洗气瓶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写出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是。

[实验二]

通过以下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假设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填“偏高”或“偏低”〕。

假设测得m1=10.40,m2=28.70,那么所得产品MgCl2·nH2O中n的值为。

Ⅰ、(12分)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以下问题:

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

依照该细菌的生活环境推测,其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的比例应该比较高。

假设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________________试剂混合,假设反应液呈紫色,那么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依照该细菌的生活环境,某同学决定设计实验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关心他完善实验思路。

①自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对实验结果分析中,能够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Ⅱ、(16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妨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

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N2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回答以下问题:

1、3、5、7组在光照条件下都产生了淀粉,能够确信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是________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组2在黑暗中也能合成淀粉,推测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生命活动的直截了当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

与组2相比,组4叶片中无淀粉产生的缘故是___。

假如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14分)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操纵,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操纵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妨碍。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以下问题:

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

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假设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18年2月

物理部分:

14、B15、D16、B17、C18、B19、B20、D21、A

22、〔1〕①AD②

〔2〕①ACE②D

23、(16分)〔1〕小滑块从B点飞出后作平抛运动,设它在的速度大小为

S〔3分〕小滑块从B点飞出初速度为

m/s〔3分〕

〔2〕小滑块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

〔3分〕解得N=14N〔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滑块在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为

=14N〔2分〕

〔3〕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内下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3分〕

解得小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故小滑块摩擦力所做的功为-8J〔1分〕

24、〔1〕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

=9m/s,碰后速度为

=3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分得

=2kg……2分

〔2〕由图知,12s末A和C的速度为

=-3m/s,4s到12s,墙对B的冲量为

………3分

得I=-36NS……2分方向向左……1分

〔3〕12s末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速度v4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2分

……3分

得:

=9J……2分

25、〔1〕小球1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始终平衡m1g=q1E①

E=2.5N/C②

〔2〕相碰后小球1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1v1B=

半径为

周期为

=1s⑤

∵两小球运动时间t=0.75s=

T

∴小球1只能逆时针经

个圆周时与小球2再次相碰⑥

第一次相碰后小球2作平抛运动

L=R1=v2t⑧

两小球第一次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m1v0=-m1v1+m2v2⑨

由⑦、⑧式得v2=3.75m/s

由④式得

17.66m/s

∴两小球质量之比

生物部分:

1—5BBDDC

30、Ⅰ、

(1)脂肪G、C

(2)双缩脲

(3)不同的温度梯度处理酶对脂肪的分解程度脂肪分解程度最大

Ⅱ、

(1)5、7H2O

(2)组2和组6

(3)葡萄糖ATP有氧呼吸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无

31、

(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bbDdBbddBBdd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化学部分:

6、C7、D8、C9、C10、A11、A12、D13、C

26、(16分)

(1)第三周期VIIA族〔2分〕

(2)正四面体〔2分〕S2->Cl->Na+〔2分〕

(3)1∶2〔2分〕Cl—O—H〔2分〕

(4)2Na2S3+O2+2H2O=4NaOH+6S↓〔3分〕

(5)H2S(g)+

O2(g)=SO2(g)+H2O(l);

kJ/mol〔3分〕

27、(16分)

(1)剧烈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2分〕

(2)(2分)

(3)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