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526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docx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天津专用附答案

专题06溶液及溶解度曲线

1.(2020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填序号)。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

(1)A;

(2)B;(3)①相等;②1:

2;③C;(4)3;0

【解析】

(1)把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生成乳浊液,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形成悬浊液,故选A;

(2)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选项错误;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选项错误。

故选B。

(3)①在t1°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②据溶解度曲线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溶剂中溶解50g甲,故t2°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100=1:

2;③t1°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丙的溶解度最小,丙的质量分数也最小,所以此时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丙。

升高温度后,甲、乙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甲=乙>丙,故选C;(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则

,解得:

,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100g,则还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50g=50g。

2.(2019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

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45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的氯化钠济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

(1)①CBA;②C;③100;④小于;

(2)漏斗;(3)4.5;500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③t2℃时,A的溶解度是a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ag就达到饱和状态,则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④t2℃时,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过滤操作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则还需要的是漏斗;(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设得到的0.9%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为x,则45g×10%=0.9%x,x=500g。

3.(2019天津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

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A、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选项不正确;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但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故选项正确;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不聚成大的油污,随水流走,故选项不正确;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石墨是片状结构,C60又称足球烯,结构形状像足球,不同的结构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

4.(2018天津市)溶液与人们

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B.汽油

C.面粉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烧碱B.硝酸铵

C.氯化钠D.浓硫酸

(3)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

【答案】

(1)D;

(2)C;(3)①甲;②B;28.6%;③>

【解析】

(1)A.高锰酸钾溶于水是紫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汽油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白糖溶于水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2)A.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符合题意;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①由溶解度曲线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则在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t2℃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则在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所以B是饱和溶液。

C中加入甲的质量是10g+10g+10g+25g=55g,溶液C中最多溶解40g甲,所以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

③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的溶解度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为t1℃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5.(2017天津市)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

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

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

(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硝酸钾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硝酸钾的济解度(填“>”“=”或“<”)。

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答案】

(1)A;

(2)A;(3)①<;②Ca(OH)2;③26.5%;④减小;⑤B

(1)A、高锰酸钾 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错;

(2)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3)①由表中信息可知,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110g;②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晶体的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

Ca(OH)2,③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g/(36g+100g)×100%=26.5%;④由题中“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所以恢复到20℃时,原来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则原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⑤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的主要物质是硝酸钾;剩余溶液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上述方法不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只能得到硝酸钾。

故答案:

(1)A;

(2)A;(3)①<;②Ca(OH)2;③26.5%;④减小;⑤B。

6.(2016天津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乙(填“>”、“=”或“<”)。

③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玻璃棒;

(2)煮沸;(3)MnCl2;(4)1:

2;(5)①相等;②<;③23.1%

【解析】

(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锰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离子,生成物中有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MnCl2;(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5)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甲<乙;③将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剂是100g,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3.1%。

7.(2016天津市)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

这种物质是(填字母)。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填序号)。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药品溶于水配制成溶液a;

②取溶液a,加水稀释至,得溶液b;

③取溶液b,加水稀释至,得溶液c

④取溶液c,加水稀释至,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

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NaCl;

(2)C;(3)③②①④;(4)0.1%

【解析】

(1)氯化钠常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其溶质是NaCl;

(2)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

(4)因为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数即是物质的克数,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

溶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mL×1g/cm3cm3×1g/cm3g;同理,mL溶液质量为g,mL溶液质量为g,所以,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g/g×100%=25%;

溶液b的质量分数g×2g=2.5%;溶液c的质量分数gg=0.25%;溶液d的质量分数gg=0.1%;故答案为:

0.1%。

8.(2020天津市林亭口高级中学二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答案】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错误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错误;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的水溶液,水作溶剂,故错误。

故选A。

9.(2020天津市王庄子中学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答案】B

【解析】溶液必须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蒸馏水,A错误;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所以B正确;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例如氢氧化钙溶液,C错误;溶液只要配好,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故选B。

10.(2020天津市东塔庄镇初级中学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答案】C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2020天津市海河中学三模)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B.泥沙

C.牛奶D.花生油

【答案】A

【解析】A.白糖能溶于水,把少量白糖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B.泥沙不溶于水,把

少量泥沙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C.牛奶不溶于水,把少量牛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

拌,不能得到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把少量花生油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

故选A。

12.(2020天津市第七中学二模)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A.NaOHB.NH4NO3

C.浓硫酸D.NaCl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错误;C、浓硫酸加到水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故D正确。

故选D。

13.(2020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白醋

C.医用酒精D.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0天津市新华中学一模)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A.蔗糖B.麻油

C.食盐D.白醋

【答案】B

【解析】A、蔗糖溶液水形成溶液,故错误B、麻油不溶于水,与混合形成乳浊液,故正确;C、食盐溶液水形成溶液,故错误;D、白醋溶液水能形成溶液,故错误。

故选B。

15.(2020天津中学一模)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答案】D

【解析】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5ga的溶液,故A错误;B、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c物质易溶于水,故B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C错误;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故D正确。

故选D。

16.(2020天津市邦均镇初级中学三模)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________g(精确到)。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B.药匙

C.胶头滴管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

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

(1);

(2);(3)CD;(4)AC

【解析】

(1)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查出:

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KCl的溶解度是40g,则t3℃时KCl的饱和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是20g,设加入水的质量是x,则20g=(70.0g+x)×20%解得: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3)A、由于在t2℃时KNO3和KCl溶解度相同,则t2℃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B、由于饱和溶液质量关系不确定,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B错误;C、由于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t3℃时二者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比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正确;D、由于溶液质量的大小不确定,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故D错误。

17.(2020天津市大白庄高级中学二模)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D

【解析】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2020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一模)某同学配制25g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