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308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docx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含中考例卷及答案解析12页

江西省2015年历史中考说明

制定本《说明》的依据是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概括史实的能力;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

着重考查课标“内容标准”所要求掌握或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2)科学性原则。

确保试题内容本身的科学性、表述的严密性、指向的明确性;确保试题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确保试题符合开卷考试的要求,减少简单知识的再认再现,减少单纯识记性内容的考查,以引导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确保试卷结构、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适宜性,有利于考生发挥,有利于科学地测量;(3)时代性原则。

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联系;善于捕捉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4)创造性原则。

注意试题的开放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5)思想性原则。

确保试题内容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全卷满分共120分,思想品德70分,历史50分;考试时间共为120分钟。

建议学生带入考场查阅的材料为:

依据教育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版本不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

(二)试卷版面

历史与思想品德共8面,历史占3面。

(三)试卷的题型比例

题 型

题量

分值

选择题

15道

30分

综合题

3道

20分

(四)试卷题型说明

15道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即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道综合题中,第16题和第17题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4分+6分”或者“5分+5分”;第18题为综合探究题,分值为10分。

(五)考试内容权重与难度

内  容

分 值

七年级

中国古代史

约8分

八年级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分

九年级

世界古代史

约4分

九年级

世界近现代史

约18分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分值的比例约为5:

3:

2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4)知道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统一国家的建立

(5)知道秦始皇和秦朝的统一,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7)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8)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9)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10)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1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3)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14)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5)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16)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18)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19)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中国近代史部分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4)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5)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近代化的起步

(6)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7)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8)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2)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4)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5)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6)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7)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8)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19)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0)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2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3)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24)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25)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经济和社会生活

(26)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7)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三、中国现代史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3)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了解“一五计划”。

(5)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7)了解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

(8)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0)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1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3)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4)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5)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外交与科技成就

(16)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7)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四、世界古代史部分

上古人类文明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及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中古亚欧文明

(4)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5)知道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及中世纪罗马教廷的地位。

(6)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7)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五、世界近代史部分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4)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5)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6)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7)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8)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废除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10)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近代自然科学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简述牛顿和达尔文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4)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5)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六、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5)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6)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7)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8)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9)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10)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11)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

(12)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13)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14)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15)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6)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7)知道欧洲联盟。

(18)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19)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0)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21)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四、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题型解读

1.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

例1.(江西·2014·第1题)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下列几组朝代基本并存的一组是(C)

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北宋与南宋

考点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题型解析

试题没有引用史料,而是直接指问考点需要知道或了解的基础知识或历史常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程度,知识立意明显。

本题可视为考查历史常识的试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历史朝代知识。

西周和东周是连续的朝代,其实当时都称为周,后人为区分之,就根据都城的方位,在前面加一个方位词,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南朝和北朝其实也不是两个朝代,而是分别对当时出现在北方和南方多个朝代的统称。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8;容易题

例2.(江西·2013·第4题)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考点要求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题型解析

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出现“列举”字样的,也属于识记能力层次要求的,在试题中以“知识再认再现”题型出现的机率要高,本题就属于直接指问“五口通商”的规定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9;容易题

2.史实的分析综合

例3.(江西·2013·第6题)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C)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考点要求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题型解析

题干不直接引用史料,而是用简浩的语言概括一个或多个史实,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史料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在此基础上对史实相关的背景、原因、性质、结果、影响等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此类题型最显著的特征。

本考点要求知道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长达8年的全民族抗战。

发生在1939年到1945年间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迁徙就发生在8年抗战期间,对其原因,最合理的推测当然是日本自北而南,由东向西的步步侵略。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8;容易题

3.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例4.(江西·2014·第13题)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

“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

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这段日记反映的是(B)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考点要求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题型解析

这类试题最显著的特征是题干或者选择项出现了史料或者材料,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从中捕捉有用信息,在新的情境下,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具体问题。

当然,史料或材料的种类很多,本题引用的是一则日记,属于文字材料。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7;容易题

例5.(江西·2013·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A)

 

 

 

     A         B        C         D

考点要求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题型解析

本题用的是历史地图为材料,而且材料出现在选择项中。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4;难题

例6.(江西·2011·第9题)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

据此判断,该国是(A)

年     份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

考点要求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题型解析

本题用的是表格作为材料。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6;适中题

(二)综合题题型解读

例7.(江西·2014·第16题)(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枓一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

请说明理由。

(2分)

参考答案:

(1)变化:

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意思相近即可,1分)原因:

辛亥革命。

(1分)

(2)观点:

不对;理由: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

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淸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意思相近即可。

只写观点,不阐述理由不给分,满分2分)

考点要求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题型解析

综合题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引用材料,命题人根据考试内容与要求,针对材料设计问题,要求考生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解读材料表述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获得历史认识。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7;较易题

例8.(江西·2013·第17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分)

(2)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分)

答案:

(1)由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意思相近即可,2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每点1分,满分2分。

(2)若结合材料二:

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做了精神上的准备)。

(2分)若结合材料三:

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2分)评分说明:

没有结合材料,只谈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给1分。

考点要求

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题型解析

与上一题不同的是,本题属组合型材料解析题,其特点是一道综合题中引用了两则以上材料,考生通过对比几则材料,找出历史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综合有关信息加以判断,形成历史认识或历史结论,利用历史认识解决现实问题。

难度等级

难度系数:

0.4;难题

例9.(江西·2013·第18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约定的和平】

材料一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

“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

“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

(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

(1分)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1分)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1分)

【打出的和平】

材料三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

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所述“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1分)概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4、5年内,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分)

【持久的和平】

(4)“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

(3分)

(1)巴黎和会。

(1分)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掩藏着复杂的矛盾。

(意思相近即可,1分)

(2)慕尼黑会议。

(1分)“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际上纵容了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分)(3)抗美援朝战争。

(1分)“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1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分)(4)所运用的历史知识或史实能说明论点,1分;理由充分,表述清晰,2分。

例如:

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强大了意味着爱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强大了。

(2分)又如:

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