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37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docx

虞美人预习案任务单

《虞美人》预习案

一、文学常识:

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1、词:

又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隋唐,宋达到顶峰。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题目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如《词七首》中的“虞美人”、即为词牌,“赤壁怀古”、等为词的标题,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按表现内容、语言风格等可大致划分为豪放词、婉约词。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树百年。

”(清赵翼《论诗》)。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被唐人写尽了,所以宋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题材到达了颠峰。

宋词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3、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4、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

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

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

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

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

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

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朗读全文,对照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三、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1、课文注释和课后思考题中涉及到的词语;

2、整理出你认为应该掌握或者容易混淆弄错的词语。

四、诵读课文,试述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诗歌的艺术风格,把握诗歌主题思想。

《虞美人》预习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

虞美人李煜雕阑玉砌

二、解释下列词句

1、春花秋月:

2、了:

3、往事: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雕阑:

6、玉砌:

7、朱颜改:

三、填空

1、李煜,字,号,人,五代时,

世称。

后人把他及其父亲李璟的作品合称为《》。

2、李煜是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大体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描写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

四、问题思考

1、哪一个词能概括全词的情感核心?

具体怎么表现的?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

请同学们再举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虞美人》任务单(学生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生平,词牌名级写作背景;

2、在诵读、品味这首词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操,培养鉴赏能力;

3、让学生能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悟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妙处。

教学设想

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

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费玉清的歌曲《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课堂任务:

任务一:

交流预习情况,各小组长负责。

任务二: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2、请两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任务三:

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分四句逐句翻译后回答: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讨论: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讨论: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5、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6、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

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7、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8、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

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任务四:

再读课文,小结背诵

1、概括主题思想

2、总结艺术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任务五: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

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

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

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2、延伸阅读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附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虞美人》任务单(教师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生平,词牌名级写作背景;

2、在诵读、品味这首词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操,培养鉴赏能力;

3、让学生能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悟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妙处。

教学设想

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

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费玉清的歌曲《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课堂任务:

任务一:

交流预习情况,各小组长负责。

任务二: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

解说:

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1、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解说:

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

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

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

①感情基调:

低沉、凄凉

②重点词语: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2、请两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注意:

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

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

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任务三:

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分四句把握课文内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

往事知道有多少!

词的开头就向苍天发问:

春花和秋月什么时候才结束呢?

我们知道,春天的花儿年年开,秋天的月亮也年年亮,他们是不会结束的,而这里发问的用意是用不可能发生的事实来指代作者现在所处的境地,实际上是说:

我的囚俘生活生活时候才能结束呢?

可见作者内心是无比的厌倦和哀愁。

而“往事知多少”则是发问的指归,流露出作者厌倦的原因。

过去在花开的春天里和月明的秋天发生过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乐事,但现在不可能再有了。

所以每一次面对春花秋月,就会唤起往事的回忆,而每一次回忆都是刻骨铭心的感情震荡,这让脆弱的词人不能承受。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天夜里小楼上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经灭亡的故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诗人身出被囚囚禁的地方:

小楼,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东风”承接上一句的“春花”,“月明”承接上一句的“秋月”“又”承接上一句的“何时了”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透露出囚禁生活的难耐。

上阕一句写眼前实景,春花秋月没有因为人事变迁而发生变化,面对依旧美好的自然景色,不由得想起故国美好生活,从而无数往事、无数愁苦涌上心头,使得词人害怕见眼前现实。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唐宫殿里雕花砌成的围栏、玉石砌成亭台应该还在,只是当年年轻俊美容的颜已经全部改变了。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其中,“在”和“改”这两个动词恰当的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境况,“只是”传达出词人的无穷遗憾和悔恨,“朱颜”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同时还暗指“江山”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而“改”字则是全词的题旨,是悲恨的根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问你内心有多少忧愁?

正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诗人先是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一江春水”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显得非常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下阕起始两句是想象中的故国的样子:

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不由勾起万端愁绪,接着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苦,跟南唐故国都城金陵在长江边相合,道出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之苦。

我们最后来概括一下全词的主要内容:

这是李煜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末代国君的哀愁,感人至深。

分四句逐句翻译后回答: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

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2、讨论: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

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

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4、讨论: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月亮是美的象征,是人类相似情感的载体是失意文人的寄托是永恒的象征)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5、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6、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

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

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7、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设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8、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

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愁: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点评:

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

法国作家缪塞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

结句的妙处。

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经历了家国巨变的词人禁不住自问自答,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①以春水喻愁绪,并用夸张手法,既巧妙的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两句写的是一种郁结已久的愁绪,用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作喻,显得境界阔大,气象超迈。

因为春天万物萌动,春水上涨,奔流不息,有一种奔放恣肆的气势。

③流畅自然,明白如话。

词人自问自答,如喃喃细语自心底自然流出,不事雕琢。

④声韵上连绵起伏,顿挫有致。

四字平声,五字仄声,平仄交替,两个平声作结,读来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声情并茂。

任务四:

再读课文,小结背诵

1、概括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期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对故国山河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2、总结艺术特点

①生动、贴切的比喻,使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李煜别有创意地用波涛滚滚的长江比喻无穷无尽的哀愁,生动贴切,写出愁恨的深长,浩渺,无边无际。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②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率真自然,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感受。

③对比、设问的手法。

现在和过去的时空对比,突出物是人非之感;开头诘问苍天,结尾自问自答,使全词被一种强烈的哀愁氛围所缠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指名背,分组朗诵比赛

任务五: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

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

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

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

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

①D,“水长东”比喻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

2、延伸阅读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附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虞美人》预习检测答案

一、略

二、解词

1、代指良辰美景,美好岁月。

2、了结。

这里是说内心的惨怛,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希望早一点结束。

3、指词人过去在南唐当皇帝时循环作乐的宫廷。

4、又是月明之夜,然而故国已经不堪回首了。

故国:

指被灭亡的南唐。

5、雕花的栏杆。

6、像白玉一样的台阶。

7、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憔悴。

朱颜,代指南唐宫廷中的美女。

三、填空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彭城人,李后主《南唐二主词》

四、问题思考

1、“愁”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C、离家之痛D、思乡之苦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

2明确:

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无怪王国维评价说: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

“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

”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