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523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专题0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真题历史

专题0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0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4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

1.(2019年山东潍坊)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

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1901年”、“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迅速传。

要求推翻腐败的清政府,挽救中国。

C项不合题意;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皇帝。

A项不合题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B项不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党政权,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

“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经过10月10日,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这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D符合题意。

护国战争是1915—1916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8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年福建)“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颁布了《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大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是推翻了封建帝制,D项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2019年江苏苏州)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一战临近的背景下列宁所言,列宁称赞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生活活跃的景象,故A符合题意;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2019年福建)下图所示为实业张謇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

票据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计

民国元年;公元1913年,即民国2年;公元1914年,即民国3年……其中规律为: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2﹣1,由此可见,民国二十五年,25+1912﹣1=1936年,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2019年江西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答案】

(1)成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7.(2019年湖南长沙节选)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答案】

(2)理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

【解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了民族注重以。

辛亥革命后,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了民权主义。

 

考点49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019年河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

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进步奠定了基础,故“痛苦与失序”不包括武昌起义,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开始独裁统治,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故民国时期“痛苦与失序”包括BCD,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2019年山东潍坊)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基本结束。

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失败,开始侵华。

C项不合题意;192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海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精品解析答案

2019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小题3分,共60分)

1.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耒耜,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中,陶器是手工业;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牛羊是畜牧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耒耜是农业生产工具。

2.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这些措施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鲜卑族向汉族学,这是民族交融,故C符合题意。

题干是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结束了南北分裂、削弱了北魏实力、加强了君主专制均不是这个角度,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A.神话传说一-“女娲补天”

B.出土文物一-司母戊鼎

C.电视作品-《汉武大帝》

D.明清小说一一《三国演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第一手资料最可信,出土文物一-司母戊鼎是第一手资料,故B符合题意。

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电视作品——《汉武大帝》、明清小说——《三国演义》均中后人加工过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据下图,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A.吐蕃

B.波斯

C.大食

D.天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玄奘西行到天竺,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故D符合题意。

文成公主入吐蕃,蕃坊中有波斯人、大食人(阿拉伯人),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刷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它”指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水浒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红楼梦》是文学名著,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刷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故C符合题意。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聊斋志异》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太平天国运动中,定都南京,称天京,故A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清朝

自救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实现君主立宪,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的,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图所示是五四运动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图片中有“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A.林则徐——“实业救园”的践行者

B.邓世昌-“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C.张謇一一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D.李大钊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故D符合题意。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张謇——“实业救园”的践行者,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读下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1978年后出现的变化,农村改革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

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捕风一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A符合题意。

神舟一号是无人飞船;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捕风一号准确测量海面风场信息,从而实现对台风的预报,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

“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返联合国,故A符合题意。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创办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均是2001年,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19年是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10周年。

宋末元初,曾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后来成为“女纺织家”的为

A.冼夫人

B.黄道婆

C.庞琼花

D.卢业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宋末元初,黄道婆曾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后来成为“女纺织家”,故B符合题意。

冼夫人是南朝时政治人物;庞琼花庞琼花,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卢业香1931年参加红色娘子军,曾任红色娘子军二连二排二班长,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黄道婆

女纺织家,其他三人均是政治人物。

13.清初,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其中,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自2012年7月24日始,受辖于海南省

A.海口市

B.三沙市

C.儋州市

D.三亚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政府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挂牌,将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三沙市的设立,迈开了以行政治理宣示国家主权的新路径,故B符合题意。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儋州市是海南省第四个地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中国海滨城市,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三沙市的设立,迈开了以行政治理宣示国家主权的新路径。

14.下图中的“?

"处应填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佛教是古印度的文明,故B符合题意。

古埃及文明是金字塔,古希腊文明是奥运精神,古罗马文明是十二铜表法,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

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

“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西欧中世纪,有封君封臣制度,这其中一个仪式是行臣服礼,故C符合题意。

东罗马帝国实行军区制;阿拉伯帝国实行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日本以前实行过幕落体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14~16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典文明的基础上,冲破神学统治而获得思想解放。

这场运动史称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14~16世纪,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冲破神学统治而获得思想解放,故A符合题意。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议会在列举了詹姆士二世的种种专横统治之后,重申人民的基本权利,并肯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

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在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故A符合题意。

《王位继承法》是继1689年《权利法案》之后,对王权的进一步限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分别是美国和法国的,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恩格斯曾说:

“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是

A.莎士比亚

B.维克多·雨果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故C符合题意。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威尼斯商人》,维克多•雨果作品是《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是《战争与和平》,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

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图片1是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联邦,图片2是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帝国,图片3是苏联,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准确判断图片中的历史信息。

20.签字仪式在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

……第一个签字的是中国代表团,接者签字的是苏联、英国、法国三个常任理事国。

仪式庄严而隆重,50个国家的153名全权代表的签字,花了整整8个小时。

“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是为了筹建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贸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第一个签字的是中国代表团,接者签字的是苏联、英国、法国三个常任理事国,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这是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故B符合题意。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解散于1946年4月;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4年4月15日,正式成立,它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小题15分,22小题12分,共27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A.春秋形势图是,战国形势图是。

B.读地图,写出齐国的国都,蓟是的国都,在今。

C.据地图,写出其中三次战役的名称

(2)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答案】

(1)A.春秋形势图:

图一;战国形势图:

图二;

B.齐国的国都:

临淄。

蓟是:

燕国国都;在今:

北京。

C.三次战役: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材料一

儒家

材料二

道家

材料三

墨家

材料四

法家

 

(3)阶段特征:

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解析】

【详解】

(1)A.根据所学可知:

图一是有春秋五霸,故是春秋形势图;图二有长平之战等,故是战国形势图。

B.根据所学可知:

齐国定都临淄。

燕国定都蓟,是今北京。

C.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

春秋时的城濮之战;战国时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根据所学可知: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故材料一是儒家;道家主张对立面的转化,故材料二是道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材料三是墨家;法家主张“法术势”,故材料四是法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建立,各国相继变法,制度变革明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繁荣。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建立;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繁荣。

22.学习工业革命,可以从收集史料、辨别研究价值入手,再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直接史料是,间接史料是。

材料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

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

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3)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答案】

(1)直接史料:

图一;间接史料:

图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②首先在英国发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或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②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3)积极影响:

①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②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

消极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对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所帶来的挑战。

(任写一点)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

图一是对事实的陈述,故是直接史料;图二经过人为总结和加工,故是间接史料。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

骡机的发明者是个纺织工兼织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在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首先在英国发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或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

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可知:

工业革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