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56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docx

语文第二单元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5、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6、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7、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8、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9、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0、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

5、《翠鸟》2课时

6、《燕子专列》2课时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8、《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课题

翠鸟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其中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

教学方法

谈话法阅读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翠鸟图片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见过翠鸟吗?

(出示挂图或课件)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视角来欣赏翠鸟。

打开书,快速读书,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围绕翠鸟写了哪些内容?

二、合作交流:

1、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

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翠鸟 鲜艳 腹部 赤褐色 衬衫灵活疾飞 等待 锐利  饲养  逮住 希望  

注意正音:

“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三、品读体验:

喜欢这些翠鸟吗?

做小翠鸟来介绍自己愿意吗?

要想介绍清楚,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好好读书。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本段,思考:

课文写到了翠鸟的什么?

(外形)

2、(课件出示第1段)再来读读本段,作者的介绍好在哪里?

3、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理解:

①作者按顺序写到了爪子、羽毛、眼睛、嘴。

(引导体会这些部分的特点:

红色的小爪子、羽毛鲜艳、透亮灵活的眼睛、又尖又长的嘴)

②重点理解羽毛

(体会颜色的鲜艳: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4、多可爱的小翠鸟啊!

现在你就是小翠鸟,介绍自己一定有信心了。

5、这么美的文字,能试着背下来吗?

(二)学习第二、三段

你们知道吗,小翠鸟还有一个外号呢!

(叼鱼郎)看到这样的外号你想到了什么?

1、翠鸟果真不负此名吗?

来读读文章2、3段吧。

把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

2、(出示2、3段语句)根据学生回答重点理解:

①飞得快:

“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还在摇晃”、“还在荡漾”

②很机灵: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3、想看看翠鸟的风采吗?

(出示翠鸟捉鱼的视频)可以用上刚才文中学到的词句来形容你看到的画面。

师小结:

看来翠鸟果然不负“叼鱼郎”的盛名,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感受翠鸟的机灵。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四、五段

如此活泼、机灵的翠鸟,喜欢吗?

那你想怎样做?

1、作者和我们一样,但听了老渔翁的话却打消了这个念头。

谁来读读老渔翁的话(指名读)指导读出老渔翁的口气

2、从老渔翁的话中我们还知道了什么?

(理解“峭壁”)

这幼小的生命多么不容易啊!

所以我们选择了远远地看着。

四、拓展延伸

读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则公益广告。

(播放视频)

“一样的生命,共享地球之美”这句话我特别喜欢,今天也送给大家。

其实千百年来人与动物演绎了很多的故事,这个单元我们就是以此为内容的。

希望课下同学们能收集关于人与动物相处的故事,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它们。

教学板书:

爪子

外形羽毛

翠鸟眼睛嘴

动作快

 

教学反思:

 

课题

燕子专列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谈话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师: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

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板书课题:

6燕于专列二、合作交流: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

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

从中体会到什么:

  

3、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4、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  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三、品读体验:

人们帮助燕子:

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

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1、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1)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

(人力、物力、财力)  

(2)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

(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

她怎么做的?

会说什么?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

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

”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

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师:

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

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

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1)、学生自主说。

  

(2)、指名说,评价。

  (3)、动手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延伸: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

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

请讲一讲。

  

师: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教学板书

6、燕子专列  

空调专列  

呼吁人们寻找燕子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深刻地体会到乱砍滥伐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体会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句子的朗读和理解,来感悟课文所要传达的意义——不能乱砍滥伐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师:

有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

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指名回答)   

3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

   

4齐读最后1段。

问: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5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

 

三、品读体验:

1、学习第一段

师: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很留恋小村庄往日的美丽,那时它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谁想来说一说,并且来读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二段。

师:

可是这美丽的小村庄却伴随着人们生活中斧头的出现发生了变化,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师:

相机引导生理解下列的词语:

“谁”、“两个谁”、“拎”、“一棵一棵”、“再现……裸露”。

3、学习第三段。

师:

村里的环境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可是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仍然豪无肆意地过量采伐,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他们凭借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又在做些什么呢?

师:

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词语:

“不断……不断……”、“变成……变成……变成……”。

师:

谁想再来读一读,要读出对树木大量流失的惋惜。

4、学习第四段。

师:

人们在尽情地无休止地享用着树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可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地砍伐树木,导致了土地大面积地流失,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最后致使一场大雨过后,小村庄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多么可悲?

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师:

启发学生自己理解“还”、“大雨没喘气儿”、“咆哮”。

师:

谁能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感受一下洪水的无情,感受一下“村毁人亡”这令人痛惜的场面。

5、拓展思维。

师:

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连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这样消失在了洪水中,小村庄的命运让我们沉默,让我们叹息,可是这样的结果又是谁造成的呢?

师:

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他们自己的错误行为,是他们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美丽的家园。

第二课时

6、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带着体会齐读这一自然段。

7、这个小村庄原来的面貌是怎样的?

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找出相关自然段读一读。

8、多美的小村庄呀!

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9、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你会有什么疑问?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说句子:

谁家想,谁家想,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10、可是课文并没有象课文所说的那样什么都没有了,瞧,人们因为树木,房子有了,工具有了,家具也有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说点什么吗?

2、你现在知道了小村庄的最终下场。

假如让你回到当初的小村庄,你会怎样做?

3、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破坏环境的人?

又有没有保护环境的人呢

教学板书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树木葱郁河水清澈

一年年一代代

大雨没喘气----什么都没有了

教学反思:

 

课题

8、路旁的橡树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方法

自学导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

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

路旁的橡树。

 

二、自学、交流。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

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三、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

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

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   

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

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

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   

5.出示句子。

 工程师为——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路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橡树受到路人的责备。

)  

7、指导阅读第八、九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思考:

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  

四、再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想法。

我们渴望着绿色,呼唤着绿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大地增添绿,做一个护绿的小使者吧。

大家可以搜集环保资料,种一棵树,或查找资料把橡树画下来等。

教学板书:

8、路旁的橡树

修路工人

高尚的心保护环境

马蹄形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二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教学重、难点

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教学方法

指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

3课时

主备人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

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

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

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

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

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

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