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887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docx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第5讲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教材分析

初中教材要求

高中教材要求

在初中化学中,主要通过对金属、非金属、酸、碱、盐、CuO、CO2等具体物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了解一些物质转化的具体案例。

在高中化学中,熟练运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指导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散在必修1有关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学习中,但无专门的分析)。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2、H2、C、S、P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Cu、Na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CO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2O3、CuO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H2SO4、HNO3、HCl为代表的酸,以NaOH、Ca(OH)2为代表的碱,以NaCl、CuSO4、Na2CO3、CaCO3为代表的盐。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用下图描述。

在初中化学中,通常把常见无机物分成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五大类。

从结构和性质角度来分析,把无机物分成以下几类可能更合理些:

①金属(包括游离的金属单质和合金),②非金属(非金属单质),③碱性物质(包括碱性氧化物和碱,基本上都是离子化合物),④酸性物质(包括酸性氧化物和酸,基本上都是共价化合物),⑤盐(都可以看成是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的反应产物)。

同一类物质一般有相似的性质,由于无机物种类不多,所以貌似复杂纷繁的无机化学反应,大多数可以归纳到以下三大类反应。

①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 性质对立的这两类物质,一般都能反应,反应生成盐或盐和水。

②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 反应过程中一般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

③氧化还原反应 在结构上容易得电子的物质和容易失电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中,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大部分属于前两类化学反应,但都是以个别反应为示例,未形成一般性规律,使我们无法用来分析高中阶段所接触物质的基本性质。

而反应物涉及单质的反应大多数为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本质的理解也不作为要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是高中阶段接触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规律。

下面,我们将着重补充有关前两类反应的基本规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必修1中常见无机物的化学性质。

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反应

(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碱性物质包括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除氨水外,结构上都可看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或O2-构成,状态上一般都是不挥发性固体。

酸性物质包括酸和酸性氧化物,酸又可分为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氢硫酸H2S、氢氰酸HCN等)和含氧酸(如H2SO4、HNO3、H2CO3、H3PO4、高锰酸HMnO4、次氯酸HClO),无机含氧酸都是酸性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氧化物又可分为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等)。

酸性物质在结构上一般都是由分子构成(少量的直接以原子构成,如B2O3、SiO2),在水分子作用下,酸分子可被离解成氢离子和其他阴离子;酸性氧化物在水中并不会被直接离解成阴阳离子,但部分酸性氧化物会与水化合形成酸。

阶段,大多数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都是气体(P2O5、B2O3、SiO2是固体),而金属酸性氧化物大多是固体。

(2)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反应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之间可发生以下四种反应类型: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酸+碱===盐+水

从中可以看出,当反应物中只有氧化物时,生成物只有盐;而反应物中有酸或碱时,生成物是盐和水。

酸性物质跟碱性物质,两者的性质对立越强烈,也就是反应物间酸碱性差异越大,反应越容易发生。

弱酸性物质和弱碱性物质,往往较难发生反应,如碳酸和氢氧化铁就不发生反应。

①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生成含氧酸盐

酸碱性对立越强烈,两种氧化物间反应生成含氧酸盐就越容易发生,反过来,生成的含氧酸盐就越稳定,越难分解。

参加反应的两种氧化物中,如果有一种是强酸性或强碱性的,反应往往都能进行。

Na2O+CO2===Na2CO3(Na2O是碱性较强的物质,对应水化物为烧碱)

CaO+CO2===CaCO3(CaO是碱性较强的物质,对应水化物为熟石灰)

CuO+SO3===CuSO4(SO3酸性较强,对应水化物为硫酸)

如果两种氧化物的酸、碱性都不强,它们一般不能发生反应,例如氧化铜跟二氧化碳就不能直接化合。

在这种反应类型中,人们还发现,极难挥发的酸性氧化物(如P2O5、B2O3、SiO2,其中SiO2熔点高达1700℃左右,极高温度下也不挥发)跟碱性氧化物混合强热时能化合生成对应盐。

如钢铁冶炼中的高温造渣反应,本质是SiO2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SiO2===CaSiO3 FeO+SiO2===FeSiO3

②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

碱性氧化物和酸的性质对立越强烈,反应越容易。

不溶性碱性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往往是弱碱,碱性较弱)一般不能跟极弱的酸(如碳酸、次氯酸HClO)反应。

碱性氧化物遇酸时,结构中的氧离子跟H+结合生成水,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成盐。

强酸能跟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工业生产中常利用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斑,例如: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醋酸这类较强的弱酸,也几乎能跟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Fe2O3+6CH3COOH===2(CH3COO)3Fe+3H2O

③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一般生成盐和水。

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可以看成酸性氧化物先跟水反应变成酸,酸再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

2NaOH+CO2===Na2CO3+H2O(Na2CO3读作碳酸钠)

2NaOH+SO2===Na2SO3+H2O(Na2SO3读作亚硫酸钠)

两者性质对立越强,反应越容易,不溶性氢氧化物(大多为弱碱)一般不跟极弱的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反应,像SiO2这种极弱的不溶性酸性氧化物跟强碱作用时反应也很慢,与强碱共熔时才有很好的反应,如硅酸钠、硅酸钾等盐常利用二氧化硅跟强碱共熔制备,硅酸钠、硅酸钾的水溶液有很强的粘性,俗称水玻璃,是常用的无机矿物胶。

2NaOH+SiO2

Na2SiO3+H2O

2KOH+SiO2

K2SiO3+H2O

其实,碱和酸性氧化物要生成盐和水,碱必须相对过量,酸性氧化物少量。

如果反应中酸性氧化物过量,而碱不足时就只能生成酸式盐,如

NaOH+CO2===NaHCO3(NaHCO3读作碳酸氢钠)

NaOH+SO2===NaHSO3(NaHSO3读作亚硫酸氢钠)

[试一试] 1.写出氨水(NH3·H2O)和CO2生成正盐和酸式盐的两种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可见,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物与其相对量有关,相对量不同,生成的盐也不同,导致基于此类反应的有关实验制备、化学计算更趋复杂。

④酸跟碱的反应

酸跟碱的反应,本质上是酸组成中的H+与碱组成中的OH-结合成水,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成盐。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又称为中和反应,它是最典型的复分解反应之一。

NaOH+HCl===NaCl+H2O

NaOH+HClO===NaClO+H2O(HClO读次氯酸,为弱酸)

NaOH+CH3COOH===CH3COONa+H2O

NaOH+HNO2===NaNO2+H2O(HNO2读亚硝酸,为弱酸)

2NaOH+H2SO4===Na2SO4+2H2O

酸和碱的性质对立越强,反应越容易,一般只有极弱的酸跟极弱的碱之间才不会反应,其他酸和碱一般都能反应,例如不溶性氢氧化物一般不溶于碳酸、硅酸等极弱的酸溶液。

2.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

碱、酸和盐在水溶液里全部或部分电离成离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可两两反应。

其中酸和碱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生成水是相互间反应的基本条件。

另外,酸和盐、碱和盐也能发生反应,其反应规律分别如下。

(1)酸和盐的反应

在阶段,我们所接触的酸以可溶性酸为主,溶质在水中电离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当向其中加入盐时,只要其中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能降低,盐和酸的反应就能发生。

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因为碳酸钠在水中可电离出碳酸根离子,它和H+能快速结合成不稳定的碳酸,分解成CO2和水,导致该反应发生。

同样,加入碳酸钙或碳酸钡固体时,虽然固体溶解度不大,但溶解部分电离产生的碳酸根仍能和H+结合,所以照样可以反应,不过相同条件下产生气泡不如碳酸钠剧烈。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CO3+2HCl===2NaCl+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在硫酸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时,醋酸钠在水中可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它和H+结合形成醋酸(一种弱酸,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这将大大降低了H+浓度,促成反应进行到底。

次氯酸钠、磷酸钠等弱酸盐和硫酸、盐酸等强酸的反应原理与此相似,习惯上被初中化学教师概括为强酸制弱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

2NaClO+H2SO4===Na2SO4+2HClO

[试一试] 2.一定条件下,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充分进行的理由。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新制的饱和氢硫酸(H2S、二元弱酸)时,能观察到黑色沉淀,表明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4+H2S===H2SO4+CuS↓

该反应的发生证明,弱酸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生成强酸,所以“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是有缺陷的、不严密的、有条件的。

从本质上看,硫酸铜电离产生的Cu2+能和氢硫酸部分电离产生的S2-形成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的CuS沉淀,铜离子浓度降低,反应能够发生。

从表面看,这一反应发生的理由仍然是因为生成物出现了不溶性沉淀物,降低了离子浓度。

(2)碱和盐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产生红褐色沉淀,该反应往往被用来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铁离子,其反应方程式是FeCl3+3NaOH===Fe(OH)3↓+3NaCl。

工业生产中,通过向氢氧化钙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制备烧碱,其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向氯化铵稀溶液中加入烧碱固体,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这是铵盐的一个重要性质,其反应方程式是NH4Cl+NaOH===NaCl+NH3↑+H2O。

一般来说,盐和碱的反应中,两种反应物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如果都不溶解,反应将很难进行。

(3)盐和盐的反应

酸和酸、碱和碱、盐和盐理论上也可能发生反应,酸和酸、碱和碱的反应,反应原理复杂,在高中化学中会逐步接触个别案例;而盐与盐的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接触,在高中会增加更多案例。

如我们熟知的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被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氯化钡和硫酸钠的反应,被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混合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目前所接触的案例中,大多数盐和盐的反应均发生在两种可溶性盐之间,在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学习不溶性盐和另一种可溶性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如分析化学中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硫酸钡固体,将不溶于水的硫酸钡转化为可溶于酸的碳酸钡,这种反应方式常被用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废水处理中。

以上发生在溶液中的两种化合物间的反应,如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都是两种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两种化合物先“分解”成两种成分(阳离子和阴离子),再重组为两种新的化合物,这类反应习惯上称为复分解反应。

理论上,任何两种电解质,只要彼此组分中的阴阳离子都不相同,相互交换组成又能形成沉淀(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气体(挥发性物质)、水(高中化学将此扩展为水、醋酸等弱电解质)等产物,就有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从形式上看,形成沉淀、气体或水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种主要原因;从本质上看都是通过降低原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而实现的。

3.氧化物跟其对应水化物间的相互转化

含氧酸和碱分别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水化物(和水化合形成产物的简称),它们之间往往有如下转换关系:

碱性氧化物+水―→碱

酸性氧化物+水―→酸

下面综合讨论氧化物与其水化物间的转化规律。

(1)碱性氧化物和碱之间的相互转化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成对应的水化物,一般来说,只有可溶性碱才可以此碱性氧化物和水直接化合形成,中强碱氢氧化镁也适用此规律,但化合速率不如可溶性的烧碱。

例如:

Na2O+H2O===2NaOH

MgO+H2O===Mg(OH)2

碱性氧化物跟水接触时,在水分子作用下,晶体中的金属离子和氧离子被水分子入侵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其中的氧离子被水中微量的H+捕获成为OH-,这样就使氧化物转变成碱。

碱在加热时一般可分解为碱性氧化物和水,其分解倾向与碱性氧化物和水结合倾向的强弱相反。

一般地说,越容易由碱性氧化物和水化合生成的碱就越难分解,也就是说,可溶性碱一般加热不分解,而不溶性碱加热时可分解成碱性氧化物和水。

强碱类的氢氧化钙要强热才分解,中强碱的氢氧化镁在加热时可分解,氢氧化铜在热水中就可分解成黑色沉淀,而氢氧化银极不稳定,在含Ag+的溶液中加入碱,析出的氢氧化物马上分解成氧化物,只能得到氧化物(Cu+、Hg2+与Ag+类似)。

Ca(OH)2

CaO+H2O

Mg(OH)2

MgO+H2O

Cu(OH)2

CuO+H2O

总之,一般可溶性碱可由其氧化物和水化合形成,高温也难分解;不溶性碱不能由其氧化物与水化合形成,但受热会分解成对应氧化物和水。

(2)酸性氧化物和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般来说,可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都能和水直接化合成对应的含氧酸(元素有相同的价态)。

例如: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而不溶性氧化物(如SiO2,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一般和水就不能直接化合,因此对应含氧酸H2SiO3就只能用其他方法合成。

二氧化钛(TiO2)、三氧化钨(WO3)等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水化合的原因与此相似。

制取二氧化硅可以和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硅酸钠,硅酸钠再和盐酸、稀硫酸等酸发生反应转化为硅酸,即SiO2→Na2SiO3→H2SiO3两步完成转化。

[试一试] 3.以SiO2和其他常见试剂为原料,制取硅酸,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绝大部分含氧酸能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被形象地称为酸酐)和水。

对应酸酐不挥发、不溶解(难溶或微溶)的,容易受热分解成酸酐和水,如硅酸、磷酸;对应酸酐为低价态气体的,只能存在于溶液中,也就是极易分解,如碳酸、亚硫酸。

H2SiO3

SiO2+H2O

H2SO3SO2+H2O

[试一试] 4.HNO2也只能在稀溶液中存在,已知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满分50分 限时30mi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是(  )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2.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Ca(OH)2

C

Fe

Na2CO3

HCl

O2

HCl

Ca(OH)2

Na2CO3

Fe2O3

CaCl2

BaCl2

Ba(OH)2

CO

NaOH

H2SO4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D.KCl和CuSO4

4.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硝酸钠B.碳酸钾

C.氢氧化铁D.硝酸

5.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不是对应酸酸酐的是(  )

A.H2SO4(SO3)B.H2SiO3(SiO2)

C.H3PO4(P2O5)D.HNO3(NO2)

6.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BaCl2→Ba(OH)2

C.FeCl3→Fe(OH)3D.CaCO3→CaCl2

7.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O→NaOHB.SiO2→H2SiO3

C.FeO→Fe(OH)2D.FeO→FeCO3

8.下列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2O和HClB.SiO2和NaOH

C.Ba(OH)2和H2SO4D.AgNO3和HCl

9.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b

c

A

Al2O3

Al(OH)3

AlCl3

B

CuO

Cu(OH)2

CuCl2

C

SiO2

Na2SiO3

H2SiO3

D

CO2

CuCO3

Na2CO3

10.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B.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只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D.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大量气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0分)

11.(6分)以铜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铜,设计必要步骤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2.(4分)氯化钠和硫酸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即2NaCl+H2SO4

Na2SO4+2HCl↑,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反应能够趋于完全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该反应进行,从反应物状态或浓度看其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试一试 1.2NH3·H2O+CO2===(NH4)2CO3+H2O

NH3·H2O+CO2===NH4HCO3

试一试 2.H2SO4+BaCl2===BaSO4↓+2HCl,NaCl+AgNO3===NaNO3+AgCl↓。

两个反应完全进行都是因为生成了沉淀,降低了对应离子的浓度。

试一试 3.2NaOH+SiO2===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试一试 4.2NaNO2+H2SO4===N2O3+Na2SO4+H2O

限时作业

1.C 2.C 3.D

4.A [A选项中的Na+和NO

不能与别的离子或物质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无法发生复分解反应。

]

5.D [酸酐中元素的化合价与酸中对应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中HNO3中N为+5价,NO2中N的化合价为+4价,故NO2不是HNO3的酸酐,N2O5才是HNO3的酸酐。

]

6.B 7.A

8.B [B选项中SiO2+2NaOH===Na2SiO3+H2O,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AB+CD===AD+CB的一般规律。

]

9.C 10.A

11.制备流程是Cu→CuO→CuCl2→Cu(OH)2。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2

CuO

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Cu(OH)2↓+2NaCl

12.复分解反应 生成挥发性的HCl气体 选用食盐固体与浓硫酸反应

解析 由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为使氯化氢尽量逸出,应尽可能减少含水量,选用食盐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效果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