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163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练习题二.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练习题二

一、整体感知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肖其貌,传其神。

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二、问题研究

1.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

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三、参考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四、《小石潭记》赏析(成曾)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这篇散

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

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

“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

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

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

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

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

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

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

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

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

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

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

与游者相乐。

”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

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

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

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

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

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

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

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

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

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

深入到心神

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

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

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

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

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岳阳楼记

1.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

,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第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

“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

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

“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

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2.构思巧妙,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文意图却是借题发挥,既要谈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又要以此规箴友入。

如何才能使二者融为一体呢?

作者用抒情成分充当二者的中介,这一巧妙的构思从文章的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自然结合中表现出来,开头叙写滕子京遭贬而使治地“政通人和”又“重修岳阳楼”之事(政绩).已暗含“不以己悲”之意,说明他不同于一般“迁客”,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的“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也使此叙事与后文的写景、抒情、议论融合得天衣无缝。

第二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句句抒情,显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气度,跟后文“不以物喜……”之议论互为表里。

.三、四段均是先写景后抒情,使情景水乳交融,极力渲染“悲”“喜”,使二者虽有别而实质相同——“以物”“以己”而生。

最后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顺理成章。

3用对比手法写景状物抒怀

写天气,用“阴”与“睛”;写湖面,用“浊浪排空”与“波澜不惊”;写人物,用“商旅不行”与“渔歌互答”;写心情,用“悲”与“喜”,写胸襟抱负,以“古仁人”和“迁客骚人”对比,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忧”“乐”的真正含义。

4.骈散结合的语言形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关

本文骈散句式结合,并非单纯追求形式美,而是完全服从于内容的需要,用散句叙议,以骈句描绘,多用对偶句、四字句,音韵铿锵,使文章节奏鲜明,文气畅达,语言优美,景和情极富感染力。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性,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而生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即“悲”与“嘉”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古代仁人不同于前文所写的“迁客骚人”,他们为人超然物外,能不受自然风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写同学交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而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其内容就是要不为外物所动,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忧愁在前,享乐在后,有忧国忧民的胸襟和抱负。

范仲淹的这句话虽是从个人的阶级地位出发,但对现代社会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7.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

“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

“落甚成?

只待凭栏大恸数场。

”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

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

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8.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一、整体感知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

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为滁州知州。

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第1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

紧接着,作者将“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再写酿泉,最后推出醉翁亭。

这样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

“水声潺潺”“峰回路转”“有亭翼然”数语,写水,写山路,写亭,都神形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从大山深处引出一亭,仅用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

醉翁亭既出,写景也暂告结束,转而为叙事抒情。

作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

“作之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辞,为进一步解释说明留有余地。

行文至此,“太守”闪现,却不言明身份,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

下文讲“醉翁”雅号的由来,也言简意赅。

“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

两者合璧,遂有“醉翁”之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

第2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先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的不同。

用对偶句描写,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在写景中,又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

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

这样,静态的描写又体现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同样的句式,却又同中有异,节奏由二三变成了三二,形成错落之美。

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

如“野芳发而幽香”写春,“佳木秀而繁阴”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

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

第3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这一段的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

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在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拥,往来不绝,十分热闹。

这个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就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写宴饮之乐,作者故意宕开一笔,不直入宴席,却从捕鱼酿酒写起,别有情致。

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无论是肉还是菜,都就地取材,不用外求。

这样写,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

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那样高雅,无管弦助兴。

但射饮弈棋,猜拳行令,杯盏交错,“起坐而喧哗”的野趣,也是朱门高第的宴饮得不到的欢乐。

这里,太守又一次闪现: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作者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

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

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的主旨。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

接下来写“乐”的几种情境:

一是“禽鸟之乐”。

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它们的乐更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二是游人之乐。

游人之乐怎样,前文已有描述,故此处略而不谈,只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显然,这种“乐”已综合了自然和人事两种“情趣”,有了“自觉”的成分,但还缺少理性的认识。

三是太守之乐。

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那么太守是谁呢?

及至文末,“太守”已出现九次,方才道出姓名,解开全篇悬念。

文章也自然而止,且饶有余味。

这篇记游佳作一出,盛传不衰。

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1048)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

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二、问题研讨

1.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读罢却又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情感。

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那么,怎样理解这“醉翁之意”呢?

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只有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醉翁之意”。

如前所述,“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

法图强的机会。

范仲淹向宋仁宗所陈“十事”,包括改革官制、选贤任能、严肃法纪、强兵富民等,都无法实现。

对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质“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尚书》所言: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

这样理解才算把握了本文的主旨。

2.本文的层次与脉络怎样?

本文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

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

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3.本文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

如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及四时景物变化,都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石出”等句子,多为后人沿用。

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

欧阳修论文,主张“言简而意深”(《论尹师鲁墓志铭》),他特别推崇他的老友梅尧臣论诗的一句话,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见《六一诗话》),而这篇游记,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观点。

4.本文的句子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

作者控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与《岳阳楼记》不同的是,本文运用骈句,除了句中自对、两两相对外,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

全文用了21个“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

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

“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三、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造亭子的人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