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78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电化学作业全国通用

电化学

1.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时,b极周围pH增大

B.光照时,H+由a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b极室

C.夜间无光照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

D.该电池与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相同

解析:

A项,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可知,光照时,b极周围发生电极反应:

VO2++H2O-e-===VO

+2H+,产生H+,pH减小,错误;B项,光照时,b极产生H+,根据电子流向可知,H+由b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a极室,错误;C项,夜间无光照时,反应相当于蓄电池的放电反应,此时b极为电池的正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正确;D项,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本题中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两者供电原理不同,错误。

答案:

C

2.(2019·唐山一模)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

Ag+Cl-+e-===AgCl

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4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氧化产物

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该电池的正极反应:

5MnO2+2e-===Mn5O

,负极反应:

Ag+Cl--e-===AgCl,A错误;由正极反应式可知,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B项错误;钠离子向正极移动,与Mn5O

结合,C错误;负极反应:

Ag+Cl--e-===AgCl,Ag失电子,被氧化,则AgCl是氧化产物,D正确。

答案:

D

3.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解析:

构成的是原电池,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A错误;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B正确;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

Mg-2e-+4OH-===Mg(OH)2↓,D错误。

答案:

B

4.近几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的材料是Li

B.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气体N是氢气

C.消耗锂的质量为14g时,产生22.4L气体N

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

解析:

A.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由图知电极a的材料是Li,故A正确;B.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H2气体,故B正确;C.消耗锂的质量为14g时,产生22.4L气体N,没说状态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C错;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故D正确。

答案:

C

5.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学家在能量的转化、航天器的零排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为了达到零排放的要求,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CO2参与X电极的反应方程式:

CO2+2e-+H2O===CO+2OH-

C.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D.外电路每转移2mol电子,Y极生成气体22.4L(标准状况)

解析:

A.由装置图可知,图中离子交换膜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为阴离子交换膜,故A错误;B.由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可知,N型半导体为电池的负极,则X为阴极,CO2在X电极上得电子生成CO,X电极的反应式为:

CO2+H2O+2e-===CO+2OH-,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故C错误;D.Y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当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时,Y极生成氧气0.5mol,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故D错误。

答案:

B

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一定为强酸性

B.电子从a流出,经质子交换膜流向b

C.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发生的反应为HS-+4H2O-8e-===SO

+9H+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8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9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

解析:

A项,电解质溶液不能为强酸性,因为微生物在强酸环境下会失活,错误;B项,由H+的移动方向可知b为正极,是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入的一极,错误;C项,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物为HS-,氧化产物为SO

,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数为8,用H+配平电荷,用H2O配平氢元素,正确;D项,若有0.8mol电子转移,则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也应该为0.8mol,错误。

答案:

C

7.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效能电池,反应原理为AlLi+Cx(PF6)

Al+xC+Li++PF

,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x(PF6)+e-===xC+PF

D.充电时,若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则阴极质量增加9g

解析:

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反应,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向正极。

根据反应总方程式可知,该装置放电过程中,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铝锂电极做负极,铝石墨电极做正极,则外电路电子向铝石墨电极移动,A项错误;充电过程为放电过程的逆过程,铝石墨电极作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项错误;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Cx(PF6)+e-===xC+PF

,C项正确;充电时,阴极锂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Al+Li++e-===AlLi,所以转移1mole-,阴极电极从Al变为AlLi将增重1mol×7g/mol=7g,D项错误。

答案:

C

8.(2018·南阳检测)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Mg2++2e-===Mg

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下层移动

解析:

放电时,Mg(液)层发生反应Mg-2e-===Mg2+,Mg(液)层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放电时MgSb(液)层是正极,正极反应为:

Mg2++2e-===Mg,故B正确;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该电池充电时,上层是阴极、下层是阳极,Cl-向阳极移动,故D正确。

答案:

C

9.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B.N室中:

a%<b%

C.b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D.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

解析:

A项,M室为阳极室,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正确;B项,N室为阴极室,溶液中水电离的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OH-浓度增大,即a%<b%,正确;C项,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

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则b膜为阴膜,正确;D项,每生成1mol产品,转移电子数目为1mol,阴极室生成0.5mol氢气,即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错误。

答案:

D

10.(2018·常德模拟)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乙图是一种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消毒液发生器。

关于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乙中的b极应与装置甲的X极连接

B.装置乙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C.当N极消耗5.6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则有2NA个H+通过离子交换膜

D.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

解析:

由已知结合图示,甲为原电池,X为负极、Y为正极,乙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消毒液发生器,则a为阴极生成氢气和NaOH,b为阳极生成Cl2,有利于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

A项,b为电解池阳极,应与电池正极(Y极)连接,故A错误;B项,a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2OH-+H2↑,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故B错误;C项,如图,N电极为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则当N电极消耗5.6L(标准状况下)气体(即0.25mol)时,消耗1mol氢离子,则有NA个H+通过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D项,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极发生C6H12O6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其电极应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故D正确。

答案:

D

11.(2019·湖南怀化一模)目前处理烟气中的SO2有三种方法:

液吸法、还原法、电化学法。

其中电化学法有:

(1)原电池法:

写出SO2、O2和稀H2SO4所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法:

先用Na2SO4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吸收液得到单质硫,同时在阳极得到副产物氧气,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b为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用Na2SO4溶液代替水吸收烟气中的SO2,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电解一段时间后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数为1.204×1024,则通过处理烟气理论上能得到硫__________g。

解析:

(1)SO2、O2和稀H2SO4所构成的原电池,SO2在负极失电子生成SO

,负极反应式是SO2-2e-+2H2O===SO

+4H+;

(2)①用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吸收液得到单质硫,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该反应在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同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氧气,由于铜是活泼电极,所以铜电极做阴极,铂棒做阳极,电源正极连接阳极,电源负极连接阴极,故b是电源正极;②Na2SO4溶液代替水吸收烟气中的SO2,电解过程中可以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加快电解速率;③阴极是二氧化硫在酸性溶液中得到电子生成单质硫,电极反应为:

SO2+4H++4e-===S+2H2O;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数为1.204×1024,其物质的量为

=2mol,依据电极反应中定量关系计算,每通过4mol氢离子,生成硫单质1mol,则通过2mol氢离子可生成硫单质0.5mol,质量为0.5mol×32g/mol=16g。

答案:

(1)SO2-2e-+2H2O===SO

+4H+

(2)①正极 ②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加快电解速率 ③16

12.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会威胁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图1是通过光电转化原理以廉价原料制备新产品的示意图。

写出图示转化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连接催化剂a、b的导线上电子流动方向是______(填“a→b”或“b→a”)。

图1

图2

(2)高温电解技术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CO+H2+O2,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电极b上放出的气体X为____________,与电极b相连的Y极为外接电源的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3)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KHCO3溶液,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如图3所示,在阳极区附近发生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和H++HCO

===CO2↑+H2O。

图3

解析:

(1)根据图1可知反应物是CO2和H2O,生成物是HCOOH和O2,然后配平得:

2CO2+2H2O

2HCOOH+O2,反应过程中H2O失去电子生成O2和H+,CO2得到电子后与H+结合转化为HCOOH,所以电子流动方向是a→b。

(2)根据图2可知电极a上,CO2和H2O得到电子生成CO和H2,电极a是阴极,所以电极b应该是阳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是2O2--4e-===O2↑。

(3)右侧为阳极区,生成物是O2和CO2,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和H++HCO

===CO2↑+H2O。

答案:

(1)2CO2+2H2O

2HCOOH+O2 a→b

(2)O2 正 (3)4OH--4e-===2H2O+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