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6821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 专题7 图文表文转换.docx

版高考一轮复习板块3专题7图文表文转换

专题七

 

图文(表文)转换一般要求从图表中筛选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所需结论。

表面上看好像只考查“看图说话”,实则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而随着“读图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实对读图(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也适时调整思路,继以往在语用题考查之后,2017年又创新性地将其作为非连续性新闻文本的构成材料,融入到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这更契合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

因前面已在“非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中讲解了图表信息的获取问题,故本处仅从语用题题型角度进行研究。

一、考查类型

二、答题步骤

纵观近几年高考考查图文(表文)转换的题目,其考查形式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数据分析类和图画解读类,每大类又可分为几个题型。

具体情况图示如下:

一、数据分析类4大题型

    表格类

[例1] 近年,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

阅读该表,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选项

比例

票数

价格

33.5%

1177

品牌

2.02%

72

质量

43.81%

1560

服务

7.5%

267

补贴数额

20.38%

726

能耗

3.32%

118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质量,其次为价格、补贴数额。

第二步,加工信息。

看表读数据,我们会发现,在本次家电下乡调研活动中,人们已不再看重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的质量、价格和补贴数额等,由此可知人们的消费观在变化,经济意识增强,因此,政府应该根据人们的关注点制定相应的跟进措施。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1)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补贴数额。

(2)建议:

①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为坑民之举。

②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量要具体、透明。

[解题技法]

解答表格类题目的技巧

1.整体认读表格内容

从整体上认读表格是准确解答表格类题的前提。

表格是由表头和数据组成,有的表格还有标题。

了解表头的实际意义和数据体现的特点。

2.分析数据归纳结果

根据题干要求,正确处理表格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恰当地运算,找到数据间的关联,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变化等,如最大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或比值等体现的意义,这是答题的关键。

3.简明扼要准确作答

依据题干的要求,反复斟酌,力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为结论性的话语。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用词要准确简明,表述要规范。

[针对训练]

1.(2013·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      

 年龄段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82%

 

72%

74%

35%

69%

 

23%

6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两者的认同度都占绝大多数,这可以看作是相同点。

而在对“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上,双方存在明显分歧,可以根据这两点答题。

参考答案:

同:

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

异:

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

  柱状图

柱状图表概括题是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形显示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答题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

[例2] (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5字)(2分)

答: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不超过40字)(3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1.图表的比较对象:

全国阅读率与浙江阅读率。

2.各类阅读率比较:

除图书外,其他三项都是浙江高于全国。

3.数据提取时间范围:

2013~2014年。

第二步,加工信息。

①分析图表的主体部分,即全国与浙江各自图书、报纸、期刊阅读率和综合阅读率等的比较;此外还要注意“2013~2014年数据”的注解,在此基础上拟写标题。

②结论需要仔细比较四组数据,找出其反映出的问题。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解题技法]

解答柱状图题的3个“关注点”

1.关注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的要求,决定了分析、概括的方向。

比如上面的[例2]中“全国”、“浙江”,“2013~2014年数据”等注解,以及“拟一个标题”“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等。

这就指明了答题范围和方向,我们观察柱状图应重点关注全国与浙江的数据对比。

2.关注图表信息,找出发展趋势

对柱形图的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一是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

当然,有些柱形图本身就是通过对比表现数据的。

对于这类题目,除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外,还要分析放到一块的柱形图通过对比体现的意义。

3.关注语言表述,牢记准确严谨

组织答案时,语言表述要准确严谨。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用词要准确。

尤其要注意下面的词语:

(1)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

“增长(加)了”“增加到”“增加了……倍”“与同期相比,增加……”等。

(2)表明下降趋势的可用:

“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

(3)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针对训练]

2.下图是我国成年国民在2016年和2017年接触传统媒介(图书、报纸、期刊)和新兴媒介(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时长的对比图。

请阅读图表,从两个角度拟写两条结论。

答:

参考答案:

①在传统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读书时间增加,但报刊阅读时长有不同程度下降。

②我国成年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但电子阅读器的阅读有所降低。

③两年来,我国成年国民使用新兴媒介阅读的时长要比使用传统媒介阅读的时长长。

(任何两点都可以,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曲线图

曲线图一般是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将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向答题者介绍某种情况。

[例3] 下面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菲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学习效果实验。

在前9天,A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的学生不知道;从第10天起,再让B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A组的学生不知道,这样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实验。

请根据下面的图表,概括实验结论,不超过25个字。

(5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纵坐标表示的是学习效果,横坐标表示的是天数,曲线表示的是学习成绩的变化轨迹。

第二步,加工信息。

两条曲线呈现出了A、B两组学生知道成绩前后的学习成绩,第9天是个分界线。

前9天A组知道成绩变化的趋势是逐渐上升,B组不知道成绩,其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从第10天起,A组不知道成绩,变化的趋势是逐渐下降,B组知道成绩,变化的趋势是逐渐上升。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一)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学习效果高于不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

(示例二)知道自己成绩的学生比不知道者学习的效果好。

[解题技法]

看坐标,析走向,巧答曲线图题

[针对训练]

3.认真观察下面的坐标曲线图,按要求答题。

(1)这个坐标曲线图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答:

(2)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

答:

参考答案:

(1)木材线、煤炭线、石油线均随着时间推移由高到低,天然气线、核能线、太阳能线均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升高。

(2)木材消耗量逐年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量逐年上升。

   饼状图

饼状图表是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的图表形式。

[例4] (2011·重庆高考)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要求:

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2分)

答: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要求:

字数分别在10~20字)

答:

①社会:

(1分)

②学校:

(1分)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1.两个饼状图内容是:

平时手写机会、提笔忘字的经历。

2.平时手写机会比较结果:

手写机会由多到少依次为不多、较多、很少、几乎不手写。

3.提笔忘字的经历比较结果:

提笔忘字的经历,由多到少依次为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想想能记起来、基本上没有。

第二步,加工信息。

第一问:

通过上一步获取的信息,认真比对分析,不难发现“平时手写机会”不多、很少、几乎不手写的人所占比例为74.3%;有提笔忘字经历的人很多,如“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还好,想想能记起来”所占比例高达86.4%。

由此可知“手写机会少”与“提笔忘字”有因果关系,结论也就比较容易得出。

第二问:

学校、社会对出现这一现状都有很大关系,学校是小环境,直接影响着手写机会的多少;社会是大环境,如电脑等的出现,间接影响着人,让人有机会远离手写等。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①社会:

电脑、手机等使很多人“失去”了手写的机会

②学校:

未开设书写课,不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

[解题技法]

饼状图转换文字题答题秘诀

[针对训练]

4.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

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1)由图表得出结论: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解析:

(1)明确标题信息。

图1显示的是各类少儿节目的收视情况,图2显示的是动画片来源情况,总结结论时要抓主要特征,像图1的动画类、图2的日本动画片都占了很大比例。

(2)建议要合理,可结合动画片的功能来概括。

参考答案:

(1)动画节目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2)精选动画片,启迪少儿心智,打造国产动画精品。

二、图画解读类4大题型

    流程图

流程图也可称为程序流程图。

它是详细记录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过程的工序,或某项活动的过程的图示符号或图表。

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例1] (2016·全国卷Ⅲ)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80个字。

(6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本题从所给图示可以看出,整个迎新生晚会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

通知动员、演出、评奖,这三部分中的重点是“演出”,演出又分为三部分——参演人员、演出内容、演出形式。

第二步,加工信息。

表述时可按照三部分的先后时间顺序,也可按由主到次的顺序。

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排练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

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这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排练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

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解题技法]

突破流程图题“三招式”

[针对训练]

1.下图是“亚马逊中国2017受欢迎图书排行榜”评选的相关情况,请把这一评选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

解析:

此图是关于“亚马逊中国2017受欢迎图书排行榜”评选相关情况的流程图,读图可以看出,评选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根据销量情况评选出榜单的前三名,分别是文艺、学术类作品,治愈励志类作品以及畅销书。

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表述时要注意题干要求。

参考答案:

根据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销量数据,评选出“亚马逊中国2017受欢迎图书排行榜”,榜单前三名分别是文艺、学术类作品,治愈励志类作品,畅销书。

    漫画类

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介绍或描绘画面内容;④综合考查。

[例2]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概括说明画面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漫画的寓意。

(6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1.漫画的标题是学问。

2.图中有两株人形麦子:

(1)只有几颗麦粒的麦穗:

大腹便便。

(2)有饱满麦穗的麦子:

低着头,手拿书本。

第二步,加工信息。

1.概括画面的主要内容需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可以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再到下面文字的顺序思考分析说明。

左边的男子背着手、大腹便便、头上插着一株只有几颗麦粒的麦穗;右边的男子恭敬地站立、手拿着书、头上是一株沉甸甸的低头弯腰的麦穗。

2.寓意需要根据画中的人、物、文字等来思考分析。

其“学问”二字把图中的人、物与想要表达的意思(即画外之意)联系起来,暗示出其讽刺的对象(腹中空却爱摆臭架子的人)和颂扬的对象(博学多识且谦恭的人)。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

画面有两个男子,右边那个手里拿着书恭敬地站着,他的头是一株沉甸甸的麦穗;左边那个大腹便便,他的头是一株直立的、只有几颗麦粒的麦穗;画面的下方是标题《学问》。

寓意:

①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②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③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

[解题技法]

漫画类题解题2关键

1.读图“3看”

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中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以及其他事物、文字等都蕴含着深意。

解答漫画类题目时,要仔细地观察每个构图元素,哪怕是一个字母标点符号等。

读懂画面,应注重“3看”。

2.作答“3法”

(1)描述漫画内容的方法

这类题型,只需要把画面的组成部分用记叙性或说明性的文字表述即可,不需要做评论或联系社会现实探讨寓意。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的东西。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概括寓意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

通常采用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3)拟加标题的方法

标题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和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围绕其拟加标题。

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主题命名。

[针对训练]

2.(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答: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

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答:

解析:

要注意漫画上的每一个细节,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图中有“两把伞”,一把是真正的伞,另一把却是一只猫的“影子”。

理解这幅漫画的关键是小猫投在墙上的影子和伞后隐藏的影子。

小猫的影子很像伞的影子,但伞的真正影子却在其背后。

这启示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对所见要有理性思考,认真辨别。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标题:

眼见为虚

(示例二)标题:

真相·假象

(2)(寓意一)眼见不一定是实,要有理性思考。

(寓意二)不要被假象迷惑,真相常躲在背后。

3.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1)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

(不超过50字)

答: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参考答案:

(1)在一堆树枝旁,一人边扶树边问:

“这树枝能活吗?

”另一人边抽烟边培土,说:

“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

(2)讽刺了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的行为。

    徽标类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例3] (2015·全国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6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1.邮票中的主体图形是衔着橄榄枝的飞鸽。

2.构图的要素是橄榄枝和一面面旗帜。

第二步,加工信息。

要结合构图要素与“联合我们的力量”的关系解读,分析寓意,提炼主旨。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解题技法]

徽标转换文字题解答“3字诀”

[针对训练]

4.下面是国家湿地公园的专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部分除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

解析:

解答本题,要先明确题干要求。

由题干可知,这是“国家湿地公园”的专用标识,题干要求写出除文字部分外的构图要素及图形寓意,也就是说,只重点观察图形中间部分的构图要素即可。

图形中,有昂首的水鸟,有水中嬉戏的禽类和游鱼,还有摇曳的水草(白色水鸟的翅膀),展现的是和谐的湿地自然景观,传达了保护湿地、珍爱自然的环保理念。

组织答案时,不要忽略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

该图由两只禽鸟、鱼、水草构成。

禽鸟或引吭高歌,或惬意戏水,鱼儿逐波畅游,水草随风摇曳,展现了和谐优美的湿地自然景观。

该图通过湿地公园的水、动物、植物三类要素,体现了保护湿地、珍爱自然的环保理念。

   图片(摄影作品)类

这里的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或剪纸等艺术性很强的作品。

因为是艺术,所以在转换时就特别要凸显艺术的形象性,要尽可能使语言鲜明、生动。

[例4](2014·山东高考)右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

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要求:

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4分)

答:

[解题步骤] 第一步,输入信息。

1.画面主要有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小兔子。

2.画面的背景是阳光和虚化的树林。

第二步,加工信息。

加工信息需要依据图片合理想象。

图片的画面主体是一个微笑着的小男孩,双手托举起一只小兔,好像是在对话,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第三步,输出信息。

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运用比喻或者比拟的手法,组织语言,准确、生动地描写画面。

[参考答案] 一片翠绿闪耀的树木前,一个金发男孩,脑袋微扬,嘴角溢满微笑,鼻尖轻触着被自己双手托起的一只小兔子。

在男孩的手中,小兔子如同一个可爱的娃娃,是那么安静、幸福。

[解题技法]

“三看”加“一想”突破图片类题目

1.“三看”画面,把握内容

2.想象画面,揭示主题

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

观看图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丰富画面内容有助于揭示画面蕴含的主题精神。

[针对训练]

5.下面的图片记录了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活动片断。

请结合两只熊的神态解说画面内容,并为图片拟一个标题(两个画面只需拟一个标题)。

要求想象合理,符合画面情景,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

解析:

这是两幅富有温情和生活情趣的画面,图中憨态可掬的熊宝宝和故作严肃的熊妈妈让人浮想联翩。

观察两幅图画中熊的动作,可以做相关的联想。

联想要符合画面内容,能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

画面内容:

熊宝宝淘气犯了错,受到熊妈妈的严厉训斥;聪明的熊宝宝施展温情攻势,扑上去搂住妈妈的脖子来了个深情的拥抱。

标题:

妈妈,我错了。

[专题检测·高考过关]    “图文(表文)转换”仿真高考练

1.(2016·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图表总体为“中国梦演讲赛”赛事组织的流程图,涉及各类工作及各项要求,只要理清树形图的结构,就不难读懂图意。

表述时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

参考答案:

“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2.下面是某班级“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日行”考察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答: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图表为某班级“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日行”考察活动的构思框架。

构思框架共分为三大部分,即“准备”“实施”“作业”。

其中,“准备”的内容有“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备好行装”“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实施”的内容有“参观”“听讲座”“知识抢答”;“作业”就是“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

考生用一段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层次将该图内容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本次雁荡一日行考察活动要求大家事先温习“地质”相关内容,小组讨论确定考察内容,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

3.(2017·天津高考)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