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490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08年广东省潮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峻拔疏浚隽言妙语怙恶不悛

B.刊载下载怨声载道千载难逢

C.惬意书箧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D.汲取急躁岌岌可危掎角之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向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促进教育公平,“学有所教”图景日见清晰,真是大快人心。

B.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们的不断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词,不做明确回答。

C.有的人生前尽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的。

D.作为政府官员,在房价问题上要慎言,不仅不宜随便发表客观上催生房价的“个人看法”,更不允许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唱高调,还应反躬自问:

落实客观调控措施,是否已经恪尽职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在举行的科技博览会出现了新鲜事:

一些场馆已不见了“请勿动手”的传统的牌子,展品让参观者参与试用和动手操作。

B.由于自身特殊情况,美术、体育等特长生在专业上多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是否就可以因此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呢?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C.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美国CDC公司签订了全国无线电寻呼(BP机)联网工程。

D.新的东西总是给人以一种惊喜,旧物却如细软悠长的绵线,平凡朴素,一旦被其纠缠就会在心头绕成结,很难解开。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

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③②①⑤④B.④③②①⑤C.③②④①⑤D.①⑤③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敬礼谓仆:

‘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

’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子建之论善矣。

任昉为王俭主簿,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叹曰:

“后世谁知子定吾文?

”正用此语。

今世俗相承,所作文或为人诋河,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欧阳公作《尹师鲁铭》文,不深辩其获罪之冤,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

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深数责之曰:

“简而有法,惟《春秋》可当之,修于师鲁之文不薄矣。

又述其学曰‘通知古今’,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惟孔、孟也。

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

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

”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不称公辅甲科,但云:

“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

”后云:

“孙七人皆幼。

”不书其名。

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公复书曰:

“比蒙以铭文见属,辄为之而不辞。

不图乃犹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损。

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

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

如得甲科为通判,何足以为大夫人之荣?

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

故铭以谓闾巷之士,以为大夫人荣,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

至于诸孙,亦不足列,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

”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亦如此。

(洪迈《容斋续笔》续笔卷十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达:

理解

B.不深辩其获罪之冤辩:

分辩,辩白

C.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铭:

铭文

D.比蒙以铭文见属属:

下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

B.虽未形之于辞色子建之论善矣

C.简而有法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

D.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的一组是()

①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②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③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④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

⑤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⑥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子建赞同杨德祖的观点,认为世人作文都难免有缺点;他对丁敬礼诚心邀请自己位其文章润饰的做法大为肯定。

B.作者在文中抨击宋朝文坛的不良习俗,指出某些人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即使表面隐忍不发,回家后还是怒气冲天。

C.有人对欧阳修的《尹师鲁铭》提出看法,认为他写得不够全面。

欧阳修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简而有法”“通知古今”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D.钱公辅认为王安石写的墓志铭中没提及自己“甲科”之事,对他母亲的七个孙子也不书其名,希望他能作适当补充,而王安石不以为然。

9.断句和翻译。

(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一个自然段的句子断句。

(3分)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

(3分)

②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

(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

安置卧具;②杖屦:

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8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

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

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它让我们认识到:

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

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

你看:

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

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

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

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

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

“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

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

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

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

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

注意:

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

第二天就不行了。

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

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孓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

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文汇报》2007.11.18)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6分)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

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却只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D.我国的岁时节日非常强调‘‘节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

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

E.“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这句话巧妙地将“缘”字拆分为“丝”“夕”“豕”三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

F.“‘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13.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是(3分)

A.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

实用的与审美的。

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

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C.“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晴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D。

文章由韩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性。

14.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

(3分)

15.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6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一18题。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

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

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

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

“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

我一天要说九十九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

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

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

吃不准笑容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赚你一个笑吧。

我眼睛盯着账单,手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张还是假慌张地站起来,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

“灾难啊!

”我说:

“我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他耐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

“冬天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

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

他拿了张纸,又递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电话。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

他还是坚持要我的电话号码。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过分了,因为他眼神一下变得楚楚的,问:

“平时可以给你打电话吗?

”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一步都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

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一上车我就对司机说我没有钱;一个子儿也没有。

司机点点头,将车停在一个路口,客客气气请我下车。

我红着鼻头对他笑着说:

“明天补票不成吗?

”他鄙夷地说:

“天天都碰上你这样的!

来美国就为了到处揩美国的油!

”我正要指出他的种族歧视苗头,一只皱巴巴的手伸到我面前——是个老头,怀抱一把破竖琴。

他把手翻过来,打开拳头,掌心上有4枚硬币……

付完车钱,我立刻拿出我那支值10块美金的圆珠笔,搁在他手里。

他说:

“你开玩笑,我要笔干吗?

”他摘下眼镜,给我看他的瞎眼。

我问他在哪里卖艺,他说在公立图书馆门口,或在芝加哥河桥头。

我说:

“明天我会把钱给你送过去……”他笑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了巴士,离我住处还有五站地,我叫了辆计程车。

司机是个锡克人,白色包头下是善良智慧的面孔。

我老实交待,说钱包忘在家了,他静静地一笑,点点头。

到了我公寓楼下,我请锡克司机稍等,我上楼取车钱。

更大的灾难来了:

我竟把钥匙也忘在屋里。

我敲开邻居的门。

我和这女邻居见过几面,在电梯里谈过天气。

女邻居隔着门上的安全链条打量我。

我说就借10块钱,只借半小时,等找到公寓管理员拿到备用钥匙,立刻如数归还。

“汤姆!

”女邻居朝屋内叫一声,出来一个六岁男孩。

女邻居指着我说:

“汤姆,这位女士说她住在我们楼上。

你记得咱们有这个邻居吗?

”小男孩茫然的地摇头。

我空手下楼,带哭腔地笑着,告诉锡克司机我的绝境,请他明天顺路来取车钱,反正我跑不了,他知道我的住处。

他又是一笑,轻轻点头,古老的黑眼睛与我古老的黑眼睛最后对视一下,开车走了。

  

我想起田纳西·威廉姆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话:

“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这句话在美国红了至少30年。

1,3,5

(选自《参考消息》2007.8.2)

注: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

现定居美国,其创作主要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人生命运。

16.小说中具体写了与“赤贫魅力测试”相关的哪几件事?

请分条概括(答出4条即可)(4分)

17.小说最后又设计了“我竟把钥匙忘在了屋里”这一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18.作品中写了多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哪一个形象最值得赞赏?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严文井:

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①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他和他养的猫。

其中最为传神的文字如下:

②“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严文井,衣襟上有着明显的油渍,肩上散落着头皮屑。

一只黑花猫不停地在我们俩周围踱来踱去,在他身上爬上爬下。

他任凭这只猫不断地在身上腻,偶尔耐心和它说两句话……就像猫是他溺爱的一个孩子。

③严文井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面,却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

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情,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

比如,“我们家的猫寻找爱情,会毫不犹豫地从三楼跳下,人有这样勇敢吗?

④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道:

“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⑤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

“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⑥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

“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

”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有着“苏格拉底似的谢顶”、长着又圆又大额头的“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⑦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

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

“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

“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用强烈的灯光照着,不让睡觉。

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⑧在韦君宜出版了《思痛录》后,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

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

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

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

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

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⑨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

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

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

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

“……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

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⑩2005年,严文井离世。

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

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

屋内能见着的唯一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

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欢欢”。

(选自2007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注: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从严文井养猫写起?

(4分)

19.第④段中:

“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严文井的答话好像并没有回答两者之间的关系,你怎样理解这一回答?

(4分)

20.请概括指出严文井的“柔和”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21.怎样理解严文井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题解多是对文章的题目和作品进行概括的解释,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意义、影响,也可以对作品作出评价或按读者对象的不同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与把握作品的内容。

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

(不超过80字)(6分)

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鲁迅《阿Q正传》朱自清《荷塘月色》莫泊桑《项链》

23.论坛留言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很多中学生参与其中。

论坛留言主要是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焦点新闻人物发表自己的随感。

请你为下列文字写一条70字左右的感言。

(6分)

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在谈到长城保护问题时,认为“应该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与长城捆绑起来,引导他们,让长城成为老百姓的经济来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去保护这棵‘摇钱树’,而不是破坏”。

(新浪网10月24日)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庄子做人处世的原则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而孔子与之相反,“知其不可而为之”。

你做人处世的原则又是什么呢?

请依据你的认识和理解,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