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7653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任丘一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任丘一中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首都举行了册封仪式后,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征服。

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

请问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形势

A.商朝初年B.周朝初年C.唐朝初年D.宋朝初年

2.据史载:

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

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

……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

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

……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

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

“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者己相当发达。

4.《国语·齐语》: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5.《国语·晋语九》: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

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对此材料评述不正确的是

A.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B.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C.土地不能转让和买卖D.此事件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

6.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哪一重要特点

A.先民养殖家畜的传统   B.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相结合

C.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7.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

A.小刘:

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B.小张: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

C.小汪: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D.小徐:

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8.中国古代流传一句谚语:

“千年田,八百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土地买卖频繁C.土地私有合法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9.《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

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

A.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C.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税D.统一文字、度量衡

10.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唐太宗、汉武帝、康熙帝等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皇帝地位的独尊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11.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

12.据史料记载:

两汉时期,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依据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楼兰国因丝绸之路而兴盛,也由丝绸之路而衰亡

B.民族战争是楼兰国衰亡的原因之一

C.楼兰国曾经与汉朝兵戎相见

D.在西域都护的保护下,楼兰国曾称雄一时

13.以下对秦汉与匈奴关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有

①为解决匈奴问题,秦朝主要采取防御手段

②秦朝通过修长城、移民河套等地区,抵御了匈奴的侵略

③西汉在实力不强时,通过和亲和联络其他民族的办法对付匈奴

④西汉在军事实力强大时,派重兵反击匈奴,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曾说:

“汉代外交以‘博望’(张骞)‘定远’(班超)作为成功的标志。

”他这么说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繁荣了中华文明,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B.代表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管辖,拓展了疆土

C.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D.巩固和扩大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其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有

①江南经济的开发②民族大融合③北方经济的恢复④制度革新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

18.“作为审查官吏擢用资格的方法到了唐以后才发挥出大的效果,而且盛行于以后各朝。

”这句话中的“方法”是指

A.察举制B.刺史制度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19.《通鉴选• 杨炎与刘晏》记载:

“户主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中丁,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这说明两税法

A.废除了人头税,开了历史的先河

B.减轻了百姓的差役负担,农民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基本定型,对后世影响很大

D.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0.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得罪皇帝,左贬潮州(属于今天的广东的地区),韩愈对前来陪往的侄子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充满毒气的江)边。

”假如你是历史学家,你可以以此研究唐代的①宗教文化②诗歌文化③地域开发④民族交往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1.我国历史上采用多种纪年法。

《兰亭序》载: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文中“永和九年”属于

A.公元纪年B.年号纪年C.干支纪年D.朝代纪年

22.宋太祖从权、钱、兵三个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有关评论正确的是①为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埋下了隐患;②其背景为唐中期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局面;③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④由此形成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3.宋朝谏官多取学术才行高者充任,史载:

“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

”而宋朝“未尝罪一言者(谏官)。

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宋朝重视谏官的意图是

A.纠正朝廷失误,确保决策科学B.纠察帝王,防止昏庸

C.纠察百官,限制臣权D.促进文教,重视学术

24.科举考试中,乡试、省试、殿试中连续夺魁者称为“连中三元”,你认为“连中三元”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

A.武周时期B.唐玄宗时期C.宋朝D.明朝

25.范仲淹说: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

夷狄骄盛,盗贼横炽。

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然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那么,范仲淹认为“澄其源”的中心措施是解决

A.官壅于下B.民困于外C.夷狄骄盛D.盗贼横炽

26.《宋史•食货志》:

知大名府韩琦言:

“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下列对此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本目的是保护小农B.限制土地兼并

C.是解决“积贫”问题的一种办法D.实施“方田均税法”

27.“萧思温,大臣,太宗之婿,……后周世宗攻取易、瀛、莫等州时,他畏惧不敢出战。

……任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材料人物应属

A.唐B.后周C.北宋D.辽

28.“猛安谋克制度”和“八旗制度”的共同点,不包括

A.由女真人仿照汉制而创立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D.与少数民族的军事扩张相适应

29.北京历史上曾叫做燕京,金曾迁都于此,关于金迁都原因,不正确的是

A.便于南下攻宋B.燕京文明程度高

C.便于统治内地D.为建立统一王朝作准备

30.《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明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31.右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宁夏贺兰县出土的西夏文佛

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此佛经经过著名考古学家、

西夏学家牛达生缜密研究,发现“部分文字印墨有轻有

重,字体方向颠倒,行距、字距宽窄不同……”关于这

一印本及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西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大

②表明西夏的雕版印刷水平不如宋朝先进

③西夏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④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2.关于宋代的理学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融合B.核心是“皇权天授”

C.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的根源D.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33.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现有如下名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⑤②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D.①②③④⑤

34.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C.文官体制D.监察体制

35.“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36.《明太祖实录》载: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                                        

A.明太祖要解除地方割据  

B.明太祖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明太祖要改革官制

37.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关于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战国时称蓟,是燕国的都城②隋朝时称涿郡,是大运河的终点之一

③五代时称幽州,辽称北京为中都④金称北京为南京;元称北京为大都

⑤是元、明(1421年后)、清的都城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

38.明朝中后期以后,出现了宦官与权臣专权的局面,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明初废除丞相制度,但内阁比丞相的权力更大

B.宦官统领厂卫特务机构,实际上掌握全国最高权力

C.皇帝昏庸腐朽,经常不理朝政

D.明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39.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

40.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步由内地转移到近海,由中国中部的关中、河洛地区转移到中国北部的北京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或条件不包括

A.中国古代中西部的气候等环境逐步恶化B.政治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

C.中国民族问题焦点地区的转移D.大运河等水上运输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41.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年,拿纪年来说,

有史书记载是明朝崇祯十七年,也有史书记载是大顺

政权永昌元年。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这一年的是

A.满清统一中国B.清军入关

C.南明建立D.张献忠在成都称帝

42.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

“明清时期(鸦片战

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

活泼、开朗的气息”。

结合右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

确的是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43.1758年乾隆本《凤凰厅志》主要从苗蛮的角度来描述少数民族,如“苗人狼子野心,

猜疑反复,桀骜难训”。

道光本《凤凰厅志》主要从苗人的角度来描述苗族,如“苗虽

异族,亦负性情,地极蛮陬,亦通声教。

……而今日之苗,与昔日之苗,又不可以一概而

论。

”光绪本《凤凰厅志》对苗族的描述已经基于“民”的视角,更有诸如“苗疆寒骏”,“培植(苗族)寒儒”等等尊敬而文雅的称呼。

出现这种变化与下列何项举措有关

A.摊丁入亩B.更名田

C.改土归流D.平定三藩之乱

44.乾隆帝认为:

“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

”当时的官员视察西藏指出:

“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召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

”对于清朝上述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对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政策B.不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C.采用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D.在边疆地区推广农耕经济

45.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

 

  

①长城    ②大运河   ③十三行    ④票号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6.《红楼梦》描写刘姥姥入大观园见到某种新式器械的文字:

“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着,

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柱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

‘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

’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

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这反映了清朝中期

A.自鸣钟等西方用品开始传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空前兴盛D.外国商品普遍进入市民家庭

47.顾炎武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其中,“天下”在今天看来指

A.中央政府B.以地域为基础的民族共同体

C.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D.统一多民族国家

48.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49.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

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0.葛剑雄先生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正因为如此,历史学的最大价值在于

A.丰富知识、提高学养、厚积薄发

B.回首往事、以古为师、传承文化

C.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开创未来

D.借鉴古人、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51.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

“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52.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

“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

”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

“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

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

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

”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53.“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

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

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

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

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明朝后期B.清朝中期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D.太平天国时期

54.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望厦条约》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55.“兴医院以济疾苦。

仰体天父……立医师,必考取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事。

”应引自

A.《望厦条约》B.《变法通议》C.《应诏统筹全局折》D.《资政新篇》

56.阅读下列两表(出自《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其所反映的共同趋势是

年份

1840年

1860年

1870年

数量(万吨)

1.90

5.51

10.00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均

5000/年均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外贸出超逐渐扩大

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农副产品商品化、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茶叶和生丝头号出口国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7.1861年1月奕在奏折中说:

“综观天下大局是今日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而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

”对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视太平天国为威胁清朝统治的头号敌人

B.清政府已决定了“借师助剿”的方针

C.主张与列强“和好”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58.关于《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经济主张方面,《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基本一致

②在学习西方的层次上,《资政新篇》是对《海国图志》的重大突破

③在反封建方面,《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在能否实行方面,《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都不可能实行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④

59.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60.魏源在《海国图志》、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并给予较高评价。

新思想的倡导者们这样做

①是在分析“夷情虚实”,探求“驭夷之方”

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敌御侮

③表现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朦胧向往

④对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第Ⅱ卷

(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61.(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大门孔庙——大成殿孔林——孔子墓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