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718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林与侠为同源所出,这个“源”就是战国时期以墨家为代表的武士集团。

“士”是先秦时期一个极为活跃的社会群体。

在春秋以前,知识为贵族垄断,“士”主要指那些从平民中分化出来的以作战为主、以耕田为辅的社会阶层。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局面解体,使部分平民有了接受文化知识的可能。

于是“士”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士人从习武转向习文,如孔子,这就是早期的“儒士”。

另一些没有分化出去的武士仍然保持尚武传统和强悍性格,并不断汲取民间文化营养向前发展,这便是“侠士”的萌芽。

从此以后,“儒”与“侠”便成为代表两种不同人格内涵的文化模式角逐在历史舞台上。

双方都不满于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不一样。

儒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全力恢复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秩序和礼乐文化;墨家的目标则很模糊,他们提出的“兼爱”和“非攻”实际上只是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国,于是他们便以行侠的方式去破坏现存秩序。

在先秦时期,墨家与儒家的地位是平分秋色的,人们每以儒墨并称。

但这两种学说在秦亡以后便处于截然不同的境地:

儒被独尊为正统文化的代表,墨则被排挤而成为民间文化精神的根源。

儒家的正统地位决定了它不仅为士人言行的准则,而且它的理论学说本身也被后人完善和补充着;墨家在被取缔后,其理论学说便基本湮灭,主要以精神渗透与积淀的形式对后代的绿林侠客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武士有人身的自由权,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阶层。

他们以“舍生取义”的态度看待个人生命与重名好义的关系,随时准备为能证明其“义”的一切惊天动地的事业而献身,他们所追求的是存在于现实世界又具有超现实的高尚而纯洁的道德目标。

这种精神是包括绿林好汉在内的后代侠士的重要内驱力之一。

秦统一以后,中国成为专制的一统帝国,它已经不允许那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社会阶层的存在。

所以,从这时开始,侠士使出现了分化:

一是投向贵族,一是转向平民。

随着分化的深入,侠的贵族化使它日益成为贵族生活方式的点缀,因而日益萎缩;而侠的平民化,特别是它与绿林的合流,使其找到了一种生存的土壤,因而愈加发展起来。

如果说汉唐间武侠贵族化的倾向要稍大于平民化倾向,那么到了宋代,武侠之风在上层社会几乎已经没有市场,而被挤向了民间,挤向了山林。

这是因为,以兵变形式夺取最高权力的宋代统治者,鉴于五代十国频繁政变的教训,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再加上北宋中期以后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使不少人铤而走险,亡命江湖。

同时,城市经济的繁荣,造就了日益扩大的市民阶层,为绿林活动创造了社会基础;大量的江河湖泊和山脉森林则为义军和土匪提供了栖身和活动的场所。

这些大大小小的林立山寨不仅蔓布四方,构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网络,而且在各个网络中,绿林好汉的组织形态、各种仪式及绿林的观念意识等,也都将绿林文化推向了巅峰状态,并构成了中国正统文化外围的一个亚文化圈。

宋代以后绿林豪杰仍不乏其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自成。

推翻明王朝的事实,已经证明绿林事业的巨大能量。

但入清以后,随着社会关系的各种变化,绿林活动又重新被统治者利用,各地设立的镖局和职业刺客的出现说明了这种情况。

只是到了清代后期,随着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扣外族的入侵,绿林活动才大有东山再起之势,出现了白莲教、太平军、义和拳等声势浩大的活动。

它与镖师、刺客的活动并存或转化,表明了绿林活动在后期的复杂化。

(节选自《绿林文化的渊源与演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绿林文化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士”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成为儒士,另一部分则继续保持了尚武传统和强悍性格成为“侠士”的萌芽。

B.战国时期武士奉行“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而纯洁的道德目标,这一精神成为后代绿林好汉的重要内驱力。

C.秦统一中国后,侠出现分化,侠的贵族化使其日益衰落,而平民化使其日益发展,这标志着绿林文化的正式形成。

D.清朝镖局与职业刺客的出现意味着绿林活动为统治者利用,它们和白莲教、镖师、刺客等活动的并存或转化,表明绿林活动复杂化。

2.下列对绿林文化在宋代民间得到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武侠之风在上层社会几乎没有市场,绿林活动被迫纷纷转向民间。

B.不少平民亡命江湖壮大了绿林队伍,城市经济的繁荣扩大了市民阶层,为绿林活动发展创造了社会基础。

C.大量的江河湖泊和山脉森林,有利于义军和土匪的栖身和活动,客观上为绿林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D.绿林活动蔓布四方构成了社会的特殊网络,绿林文化蓬勃发展,构成了中国正统文化外围的亚文化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政治秩序和礼乐文化遭到破坏,部分平民有了接受知识的机会,这为“士”的习文与习武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B.儒与侠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有所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人格内涵的文化模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秦朝的灭亡使儒墨两种学说的地位从大致相当走向截然不同,墨家理论基本湮灭,只能以精神渗透和积淀形式来发挥影响力。

D.虽然历朝历代绿林活动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但绿林活动一直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绿林事业有时甚至可能使江山改朝换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小题。

刘瓛字子硅,沛郡相人。

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为说之,精意听受,曰:

“此可及也。

”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

怡然自乐,习业不废。

聚徒教授,常有数十。

齐高帝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问以政道。

答曰:

“政在《孝经》。

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之是也。

”帝咨嗟曰:

“儒者之言,可宝万世。

”又谓瓛曰:

“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

”瓛曰:

“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

”及出,帝谓司徒褚彦回曰:

“方直乃尔。

学士故自过人。

永明初,竟陵王子良请为征北司徒记室,瓛与张融、王思远书曰:

“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量己审分,不敢期荣,夙婴贫困,加以疏懒,衣裳容发,有足骇者。

吾庶欲从九九之遗迹①,可得奉温清,展私计,志在此耳。

”除步兵校尉,不拜。

瓛姿状纤小,儒业冠于当时,都下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当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郑②。

性谦率,不以高名自居,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

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呼为青溪焉。

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

七年,表武帝为瓛立馆,以杨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

瓛曰:

“此华宇岂吾宅邪?

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

”未及徙居,遇疾。

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

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

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

“阿称便是今世曾子。

”称,瓛小名也。

及居母忧,住墓下不出庐,足为之屈,杖不能起。

梁武帝少时尝经伏膺③,及天监元年下诏为瓛立碑,谥曰贞简先生。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①九九之遗迹:

相传伏羲画八卦“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九九之遗迹”即阴阳律数之学。

②曹、郑:

曹褒、郑玄,东汉大儒。

③伏膺:

从学,师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物议以为何如物议:

众人的议论。

B.夙婴贫困夙婴:

长期处于。

C.莫不下席受业受业:

传授知识。

D.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修谒:

拜访,进见。

5、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居母忧”中的“忧”指父母之丧,比如“丁忧”就是指曹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此处的“丁”意为曹逢、碰到。

B.“践阼”亦作“践祚”,指即位、登基,其中“祚”指皇位;“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C.《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而“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等五部书的合称。

D.“谥曰”中的“谥”指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或大官进行评定而给予的称号,比如“东坡居士”即为苏轼的谥号。

6、下列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刘瓛笃志好学,安贫乐道。

幼时听到舅舅读书,他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

成年后虽身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坚持钻研学问。

B.刘瓛方正直率,不求仕进。

齐高帝向他咨询为政之道,他直言不讳,提出忠告,令

齐高帝赞叹不已;他一生多次被征召做官,但多次拒绝就任。

C.刘瓛学识渊博,谦逊低调。

他儒学精深,冠绝当时,但从不以崇高的名声自居;有

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自己聚徒讲学时,则甘居陋室。

D.刘瓛至诚至孝,异于常人。

他经年为生病的祖母敷药,以至于手指溃烂;他为母亲

守丧时,足不出庐,腿脚因而行动不便,扶杖都不能站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

 

(2)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小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注释】:

①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兴八年作者再次知肩扛府时期。

当时,北方大片国土为金兵所据,南宋王朝只拥有半壁江山,建康已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的重镇。

②云中,指云中郡,汉代北方边防重镇,魏尚、李广曾在这里抗击匈奴。

8、“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

9、“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二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阐述。

(5分)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3)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四世同堂(节选)

在老人生日的前一天,种着他的三亩地的常二爷进城来看他。

德胜门已经被敌人封闭,他是由西直门进来的。

背着一口袋新小米,他由家里一口气走到祁家。

虽然他比祁老人小着十好几岁,可是,当初不知怎么论的,他们彼此兄弟相称。

常二爷每次来访,总是祁家全家人最兴奋的一天。

久住在都市里,他们已经忘了大地的真正颜色与功用,及至他们看到常二爷,他们才觉出人与大地的关系,而感到亲切与兴奋。

他们愿意听他讲些紧紧与生命相联,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

听他讲话,就好像吃腻了鸡鸭鱼肉,而嚼一条刚从架上摘下来的、尖端上还顶着黄花的黄瓜,那么清鲜可喜。

听到常二爷的声音,老人从心里笑了出来,急忙地迎到院里。

院中的几盆石榴树上挂着的“小罐儿”已经都红了,老人的眼看到那发光的红色,心中忽然一亮;紧跟着,他看到常二爷的大腮帮,花白胡须的脸。

他心中的亮光像探照灯照住了飞机那么得意。

“常老二!

你可好哇?

“好噢!

大哥好?

”常二爷把粮袋放下,作了个通天扯地的大揖。

小顺儿的妈闻风而至,端来洗脸水与茶壶。

天佑太太也振作精神,慢慢地走进来。

大家团团围住,看常二爷喝茶,吃面,听他讲说今年的年成,和家中大小的困难,都感到新颖有趣。

最使他们兴奋的,是他把四大碗面条,一中碗炸酱,和两头大蒜,都吃了个干净。

吃完,他要了一大碗面汤,几口把它喝干,而后挺了挺腰,说了声:

“原汤化原食!

大家的高兴,可惜,只是个很短的时间的。

常二爷在打过几个长而响亮的饱嗝儿以后,说出点使大家面面相觑的话来:

“大哥!

我来告诉你一声,城外头近来可很不安静!

偷坟盗墓的很多!

“什么?

”祁老人惊异地问。

“偷坟盗墓的!

大哥你看哪,城里头这些日子怎么样,我不大知道。

城外头,干脆没人管事儿啦!

你说闹日本鬼子吧,我没看见一个,你说没闹日本鬼子吧,黑天白日的又一劲儿咕咚大炮。

打下点粮食来,不敢挑出去卖;不卖吧,又怎么买些针头线脑的呢。

近来就更好了,王爷坟和张老公坟全教人家给扒啦。

我自己的那几亩旱也不收、涝也不收的冤孽地,和那几间东倒西歪痨病腔子的草房,都不算一回事!

我就是不放心你的那块坟地!

大哥,你托我给照应着坟,我没拿过你一个小铜板,你也没拿我当作看坟的对待。

每年春秋两季,我老把坟头拍得圆圆的,多添几锹土;什么话呢,咱们是朋友。

那点地的出产,我打了五斗,不能告诉你四斗九升。

心眼放正,老天爷看得见!

现在,王爷坟都教人家给扒了,万一……”

大家都感到问题的严重,而都想不出办法来。

瑞宣只说出一个“亡”字来,就又闭上嘴。

天佑太太说了话:

“二叔你就多分点心吧,谁教咱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呢!

“就是啊,老二!

”祁老人马上也想起话来。

“你还得多分分心!

“那用不着大哥你嘱咐!

”常二爷拍着胸膛说,“我能尽心的地方,决不能耍滑!

说假话是狗养的!

我要交代清楚,到我不能尽心的时候,大哥你可别一口咬定,说我不够朋友!

常二爷看见祁老人眼中的泪,不敢再说别的,而只好横打鼻梁负起责任:

“得啦,大哥!

什么也甭再说了,就盼着老天爷不亏负咱们这些老实人吧!

”说完,他背着手慢慢往院中走。

来到院中,他故意地夸奖那些石榴,好使祁老人把眼泪收回去。

祁老人也跟着来到院中,立刻喊瑞丰拿剪子来,给二爷剪下两个石榴,给孩子们带回去。

这时候,天佑太太在屋里低声地叫瑞宣:

“老大,你搀我一把儿,我站不起来啦!

瑞宣赶紧过去搀住了她。

“妈!

怎么啦?

瑞宣的手碰着了她的,冰凉!

扶她卧倒,他呆呆地看着她瘦小的身躯,不由得想到:

她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去,而死后还不知哪会儿就被人家掘出来!

他是应当在这里守着她呢?

还是应当像老三那样去和敌人决斗呢?

他决定不了什么。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写祁家人在常二爷拜访时所发生的情绪波动,生动地展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北平百姓的生存状况。

B.常二爷比祁老人小十多岁,他们彼此竟以兄弟相称,文章以“当初不知怎么论的”相评论,强调这样相称极为反常,不为人们所认可。

C.人物语言个性化,如常二爷“说假话是狗养的”“就盼着老天爷不亏负咱们这些老实人吧”,虽粗鲁和迷信,但符合农民身份,真实可信。

D.从人物对话来看,瑞宣是天佑太太的儿子,祁老人的孙子,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爱国青年,但在犹豫之中,还没有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E.常二爷说到的乡下偷坟盗墓的事,对天佑太太打击最大,她担心自己死后也会被人挖起,突然无疾而恙,站不起来,以至需要儿子搀扶。

(2)小说中日寇并未登场,但日军的罪行昭然若揭。

试结合文本说明小说是怎样控诉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给北平人民带来灾难的。

 

(3)第三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即“院中的几盆石榴树上挂着的‘小罐儿’已经都红了”一句,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常二爷有哪些突出的品质?

他身上的这些品质在当今时代有何意义?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6分)

有一次,记者询问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数学,陈省身回答:

别的都不会,只好做数学。

与之的是,另一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黄永玉,问他当初为什么学画,他的回答也是:

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

两位大师,回答。

这难道只是偶然?

只是出于谦虚?

A.相映成趣不谋而合如出一辙

B.无独有偶心照不宣伯仲难分

C.异曲同工同声相应众口一词

D.殊途同归心有灵犀异口同声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二十年前满是农田的城乡结合部,到如今五方杂处的“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发展历程浓缩了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

B.“文化战争”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亨廷顿在1992年美国杂志《外交》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一文。

据说,这是该杂志引发争论最多的一篇文章。

C.《本草纲目》记载,将猕猴系在马厩中可以起到避免马生病的作用。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就是“避马瘟”的谐音。

D.影片《美人鱼》不但表现了人类和人鱼之间一段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同时也从“人鱼”这一特别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类自己。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①,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

为了记忆方便,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末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在普遍使用公元纪年的现代社会,③。

1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6分)

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___。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

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五、作文:

共1题每题60分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养鸡场销售的斗鸡一般有两种:

狠鸡和蔫鸡。

狠鸡长得粗壮有力、目露凶光,鸡冠鲜红、羽毛漂亮,它们在鸡群中经过多次争斗,有了自己的地位,已算成名成腕儿,所以售价很高。

蔫鸡个头小、眼睛无神、与世无争,它们吃食不多,只能等狠鸡吃饱后才能吃;它们平时也不惹事,吃饱了就缩在角落里,即使有狠鸡过来找碴也很少迎战。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些蔫鸡的标价却高得离谱,甚至比成名成腕儿的狠鸡的还要高。

养鸡人解释说,这样的蔫鸡别看现在个头小,其实以后还能长个儿,力量会变大,加上每天忍受狠鸡的欺辱与挑衅,将来好斗心会更强,战斗力会成倍增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一、

1、C“标志着绿林文化的正式形成”在文中无依据

2、D是绿林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

3、C儒墨两种学说地位的变化并不是秦王朝的灭亡导致的

二、

4.C受业:

从师学习。

5.D苏轼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6.C(C“有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理解错误,“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的意思是自己去拜访别人时,只让一个门生拿着胡床跟随者,轻装简从)

7.

(1)陛下以前车之失为鉴戒,以宽厚仁政抚慰百姓,即使危急也可以安定;如果重蹈其覆辙,即使安定也一定有危急。

(赋分点:

“戒”,以……为鉴戒;“加之以宽厚”介宾后置还原为“以宽厚加之”;“虽”,即使;“循”,遵循、沿袭、顺着等。

共4分)

8、作者在寒秋之夜登高远眺,遥望沦丧的大片山河,满目凄凉;只能借酒浇愁,与客同醉。

(2分)写出了作者为山河破碎感到痛心,又为自己未能收复失地而痛苦。

(2分)

9、词人以“汉代魏尚、李广在云中抗击匈奴”的典故(1分),表达了自己因年事已高无力报国的惭愧(1分),又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内心仍存有恢复故土的愿望(1分)。

10、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

三、

11、

(1)B

(2)小说将日寇占领北平作为背景,通过人们的活动和言谈,从侧面反映了日军占领北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常二爷不走德胜门而走西直门进城,说明日寇侵华阻碍交通,妨碍城乡交流;借常二爷之口,说出因战争农民不敢出去卖粮食,城外治安无人管,偷坟盗墓时有发生;通过祁家人担心祖坟被挖的惊恐,控诉日寇占领北平对人民造成的惊扰。

(意思对即可)

(3)

①描绘祁老人家庭院的情形,再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增强现场感和画面感。

②用火红的石榴烘托祁老人在常二爷到来时高兴的心情,以便与后来的担忧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为下文常二爷故意夸奖石榴和祁老人喊瑞丰剪下两个石榴给常二爷的情节做铺垫。

(4)作为为祁家种地和看坟的乡下农民,他重义气,守信用,看重早年的弟兄情义,为祁家义务看坟,不图报酬;坦诚待人,不亢不卑,在祁家老小面前秉实直言,不做作,不矫情;善解人意,有担当,见祁老人担心祖坟被挖,主动负起责任,减轻祁老人的担忧。

当今时代,重义守信、坦诚待人和善解人意的传统美德弥足珍贵,这些传统美德对于修炼人格和人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

12.A

“相映成趣”指互相衬托着,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

“无独有偶”指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词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13、B

A成分残缺,“二十年前”的前面加上“从”。

C成分残缺,“就是‘弼马温’的谐音”前面加上“这”。

D结构混乱,应在“重新”前加上“让人类”,并删除后面的“人类”

14、【示例】①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关系密切②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诀③它仍能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1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