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8119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36 大小:11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6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6页
亲,该文档总共2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2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

第一、二章绪论,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

B.鉴定疾病的类型

C.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

D.描述疾病的表现

E.诊断和治疗疾病

2.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

A.不同疾病中可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

B.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

C.病理过程中不一定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

D.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

E.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3.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脑死亡

C.呼吸停止

D.瞳孔散大

E.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4.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创伤性休克

C.呼吸衰竭

D.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E.水肿

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

A.红斑性狼疮

B.青霉素过敏

C.关节炎

D.艾滋病

E.哮喘

6.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包括:

A.酸碱平衡的调节

B.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C.炎症和抗炎反应

D.健康和疾病

E.分子和细胞改变

7.以下属于病因学治疗的有:

A.给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B.结核病患者增加营养

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补液治疗

D.用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

E.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

8.以下关于分子病的不正确描述是:

A.分子病是由DNA遗传变异引起

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

C.其共同点是蛋白质异常

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

E.酶缺陷所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

9.血友病患者缺乏哪一种因子?

A.血浆蛋白过多

B.凝血因子Ⅴ缺乏

C.凝血因子Ⅷ缺乏

D.凝血因子Ⅹ缺乏

E.组织蛋白缺乏

10.与遗传性因素无关的疾病是:

A.两性畸形

B.糖尿病

C.血友病

D.精神分裂症

E.先天性心脏病

11.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内因

C.疾病的外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条件

12.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死亡称为:

A,植物状态B.濒死状态

C.临床死亡D.生物学死亡

E.脑死亡

13.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

A.不生病就是健康

B.是指体格健全

C.精神完全良好状态

D.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是指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1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归的规律

1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

A.体液机制

B.神经机制

C.组织细胞机制

D.分子机制

E.内分泌机制

1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B.细菌

C.四氯化碳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1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2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B.受体病

C.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

E.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21.转基因动物属于:

A.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B.细胞模型

C.数学模型

D.离休器官模型

E.整体动物模型

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A.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发生的原因

E.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23.疾病发生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存在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24.下列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

A.黏膜屏障B.白细胞屏障

C.肝屏障D.血脑屏障

E.胎盘屏障

25.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

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E.机体通过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6.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脑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E.瞳孔散大或固定

27.植物人状态是指: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颅神经反射消失

D.持续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E.瞳孔散大固定

28.疾病的简单提法是:

A.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B.疾病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C.疾病是指机体出现了症状和体征及社会活动异常

D.疾病是机体不舒服的感觉

E.疾病是病因引起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过程

29.不完全康复是指:

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劳动能力恢复正常

D.机体的自稳态恢复正常

E.疾病时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30.所谓分子病是指:

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

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

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

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31.所谓受体病是指:

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

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

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

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32.所谓基因病是指:

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

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C.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

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

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C

D

B

A

B

C

E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E

E

A

B

E

C

E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E

D

E

E

A

D

E

E

C

31

32

D

E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选择题

【A型题】

1.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激素--醛固酮是一种:

A.丘脑下部视上核分泌的多肽激素

B.肾入球小动脉壁近球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

C.存在于心房肌细胞浆中的多肽激素

D.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

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

2.ADH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促进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C.促进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E.促进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ANP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A.抑制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

B.减少肾素的分泌

C.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D.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E.拮抗醛固酮得滞钠作用

4.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体液

C.细胞外液D.血浆

E.淋巴液

6.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Ca2+B.Na+

C.Cl-D.K+

E.Pr-

7.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B.Mg2+

C.Ca2+D.Na+

E.Fe2+

8.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B.HPO42-

C.Cl-D.SO42-

E.Pr-

9.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

A.40%B.50%

C.60%D.70%

E.80%

10.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

A.4%B.5%

C.6%D.7%

E.8%

11.新生儿的体液约占体重:

A.40%B.50%

C.60%D.70%

E.80%

12.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

A.1000mlB.800ml

C.500mlD.300ml

E.100ml

13.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钠离子B.钾离子

C.有机酸D.蛋白质

E.尿素

14.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

A.140mmol/L

B.150mmol/L

C.160mmol/L

D.120mmol/L

E.130mmol/L

1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140mmol/L

B.135mmol/L

C.130mmol/L

D.125mmol/L

E.120mmol/L

16.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

C.等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17.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

C.等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18.伴有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浓度正常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

C.等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19.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A.2500—3000ml

B.2000—2500ml

C.1500—2000ml

D.1000—1500ml

E.500—1000ml

20.水的生理功能有:

A.良好溶剂B.调节体温

C.生化反应场所D.润滑作用

E.以上都有

21.全身性水肿患者出现:

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B.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

C.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

D.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

E.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

22.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

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

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23.高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

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

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24.等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130mmol/L

C.失钠与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血钠130~150mmol/L

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血钠<150mmol/L

25.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

E.水肿

26.极度衰弱的病人易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

E.水肿

27.代谢性酸中毒中的过度通气可产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

E.水肿

28.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增多

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正常

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也减少

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E.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减少

29.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

30.等渗性脱水的体液变化特点是: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变化不大

B.细胞内液变化不大,细胞外液减少

C.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增多

D.细胞内液增多,细胞外液减少

E.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

31.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

A.等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D.低钾血症

E.水中毒

32.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33.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34.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

E.水肿

35.大量体液丢失后只滴注5%葡萄糖液会导致:

A.水中毒B.高血糖症

C.高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

E.等渗性脱水

36.最容易发生休克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37.低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溶液

B.等渗溶液

C.0.3%NaCl溶液

D.高渗溶体

E.渗透压为等渗液渗透压的1/2~1/3NaCl溶液

38.可导致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

E.脑水肿

39.高渗性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细胞外液B.细胞间液

C.细胞内液D.血浆

E.透细胞液

40.低渗性脱水的最明显部位是:

A.血浆B.组织间液

C.透细胞液D.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

41.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

B.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液

D.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42.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脑水肿、颅内高压

B.急性血容量增多,血管破裂

C.肾脏负担过重

D.急性肺水肿

E.低钾血症

43.肾小管酸中毒病人可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44.高渗性脱水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

A.外周循环衰竭

B.尿钠减少

C.血清钾浓度降低

D.口渴

E.细胞内液量增多

45.钾的生理功能有:

A.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

B.维持细胞静息膜电位

C.调节细胞内渗透压

D.调节细胞外液酸碱平衡

E.以上都有

46.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A.1.5mmol/LB.2.5mmol/L

C.3.5mmol/LD.4.5mmol/L

E.5.5mmol/l

47.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A.3.5mmol/LB.4.5mmol/L

C.5.5mmol/LD.6.5mmol/L

E.7.5mmol/l

48.成人失钾最重要途径是:

A.经胃失钾B.经小肠失钾

C.经结肠失钾D.经肾失钾

E.经皮肤失钾

49.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B.血管内溶血使K+从红细胞内释放入血

C.缺氧时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D.肾脏排钾减少

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

5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51.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E.细胞外钾大量转入细胞内

52.经肾失钾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IV型肾小管酸中毒

C.远端肾单位小管液流速增加

D.低醛固酮症

E.长期使用安体舒通利尿剂

53.关于水通道蛋白(AQP)正确的说法是:

A.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B.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

C.AQP家族有13个成员

D.每种AQP有其特异性的组织分布

E.以上均是

54.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是:

A.摄入钠过多

B.排出钠过少

C.醇固酮分泌减少

D.渗透压调定点下移

E.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

55.低钾血症时出现肌肉松驰无力的机制是:

A.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

B.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

C.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

D.Em负值↑,Et↓,Em-Et距离↓

E.Em负值↑,Et↑,Em-Et距离↑

56.高钾血症时肌肉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

A.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

B.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

C.Em负值不变,Et↓,Em-Et距离↓

D.Em负值↑,Et↑,Em-Et距离↑

E.Em负值↓,Et不变,Em-Et距离↓

57.关于钾代谢紊乱错误的说法是: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B.血清钾浓度和体内钾总量一定呈平行关系

C.高钾血症可导致血液pH降低

D.急性碱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

E.严重的急性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58.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

A.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

E.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

59.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

A.兴奋性先低后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

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

E.兴奋性先高后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

60.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

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

C.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中性

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

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

61.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

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

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酸性

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

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

62.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A.反常性酸性尿

B.反常性碱性尿

C.中性尿

D.正常性酸性尿

E.正常性碱性尿

63.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

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

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64.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D.水中毒

E.脱水

65.过多的体液积聚在体腔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D.水中毒

E.脱水

66.细胞内外液均增多而血浆渗透压降低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D.水中毒

E.脱水

67.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

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

68.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

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

D.毛细血管的平衡血压

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69.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淋巴回流不足

C.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管口径增大

70.使组织液生成增多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晶体透渗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回流增强

71.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是由于: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2.使淋巴回流障碍而发生水肿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B.丝虫病

C.慢性感染D.肾病综合症

E.各种炎症

73.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产生钠水潴留是由于: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E.淋巴回流障碍

74.使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的因素是:

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利钠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75.下列哪一项不是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

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B.肺泡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肺淋巴回流障碍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76.能导致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是:

A.静脉回流受阻

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组织间液增多

77.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是由于:

A.GFR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78.心性水肿时:

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

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

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

79.肝性水肿时:

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

D.全身水肿不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