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876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0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docx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笔记汇总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本节要点

 会计电算化的由来

 什么是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

 会计处理手段:

它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即手工方式、机械化方式和电算化(计算机处理)方式。

1。

手工方式:

算盘、计算器

 2。

机械化方式:

穿孔机、验孔机、卡片机

 事实上,我国并未真正进入过会计数据的机械化处理阶段,而是跨越了这一步,直接进入到会计电算化处理阶段.

3。

电算化方式:

计算机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本节要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主要内容

  计算机又叫电脑,英文名称是Computer

 计算机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地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产生:

1946年2月,美国,ENIAC,用于弹道轨迹计算(军事目的)

 2。

发展阶段:

以计算机基本开关逻辑部件所使用的物理器件的变迁为依据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

 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始进入商业

第三代(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初步解决了软件兼容的问题,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发展方向:

 巨型化:

高速、大容量、强功能巨型机(研制巨型机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微型化

 网络化:

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因特网是最大广域网

  多媒体化:

多媒体化是指计算机不公具有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处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

二、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

数字电子计算机(数字电子计算机中,信息由0和1两个数字构成的二进制数形式组成)

  模拟电子计算机

 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

通用机

 专用机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

巨型机

 大型机

  中型机

 小型机

 微机(个人机、PC机)

 从用户使用角度:

微机

服务器

  终端计算机

【例题】微机又被称为个人机.()

 【答案】√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

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专家系统(E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3。

过程控制

 4。

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

5。

计算机通信

6.人工智能(AI)机器人

【例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I

 C。

CAM

D。

CAT

 【答案】A

 五、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1。

数据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即用“0、1”代码表示数据

数据包括:

数值、文字、图像、声音等

 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电路简单、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2。

数据的单位:

 1)位:

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

存储和运算的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位)

 字母数字符号用一个字节即8位表示,汉字两个字节表示

 3)字长: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由CPU硬件结构决定

常用字长有:

8位、16位、32位、64位

 字长右边为最低有效应,左边为最高有效位

4)字符编码:

用二进制位表示内容,P39图

  5)ASC码为世界通为世界通用交换码(7位/8位)

 a--—-97A----650-—--48

  比较大小:

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基本ASCII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占用一个字节,最高位为0。

【例题1】‘9’的ASCII码小于‘a'的ASCII码。

()

 【答案】√

【例题2】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

  A.bit

 B.byte

C.KB

 D。

MB

 【答案】B

第二节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概述

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例题1】通常,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对)

  【答案】√

 【例题2】构成计算机电子的或机械的物理实体被称为( B)

A.计算机系统

 B.算机硬件系统

C。

主机

D.外设

【答案】B

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节要点

 中央处理器

 内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要内容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冯?

诺依曼原理

  1.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2.存储程序控制(最重要)

  指令:

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程序:

有序的指令集合

  工作过程:

取、分析、执行

3.五大部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一、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CPU)

  2.组成:

控制器:

指挥系统

 运算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3.技术参数:

(1)型号:

486、586、Pentium、PentiumI、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2)主频:

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单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即为主频.

 (3)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长和主频两个指标决定.

4.CPU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

 二、内存储器(内存、主存)

1.作用:

在计算机内部,用于存放CPU待加工处理的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最后结果

2.分类:

  ROM(只读存储器):

系统信息、只读不写、关机(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RAM(随机存储器):

用户信息、可读可写、关机(断电)后,信息消失。

Cache(高速缓存):

Cache目的是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增加Cache不会改变内存的容量

 3.存储容量:

目前微机内存(RAM)容量一般为64M,128M,256M,512M,1G,2G

  4.内存容量和存取时间是决定内存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5。

内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6。

CPU和内存构成了主机

 三、外存储器(外存、辅存)

  1、作用:

用于永久地存放大量的程序和数据。

运行时,从外存调入内存。

  2、存储容量换算单位: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3、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

 4、磁盘:

软盘与硬盘

1)软盘:

3.5英寸软盘容量1.44MB两种使用状态:

 读写方式:

封住方孔、可读可写

只读方式:

露出方孔、只读不写

  存储容量计算:

2×80×18×512=1.44MB

  特点:

便于携带、容量小、读写速度慢

  2)硬盘:

 容量:

40GB、60GB、80GB

特点:

固定于主机箱中、容量大、读写速度快

 硬盘使用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震动,以免对数据造成破坏。

  5、光盘: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光驱的的技术指标之一。

 150KB/S为一倍速。

目前40倍速以上.

  读写速度比较:

硬盘>光盘〉软盘

 6、移动存储设备和移动硬盘:

1)U盘:

体积小、即插即用、携带方便

  2)移动硬盘: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3)存储卡:

使用于数码产品(数码相机和MP3)上的存储设备.

 7、外存、内存、CPU之间的关系

 a.内存(主存)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与CPU直接交换信息

  b。

外存(辅存):

存放暂不运算但长期保留的数据,只能与内存交换信息

  四、输入设备:

1.常用:

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

2.鼠标:

 串行接口鼠标(微机常用)、总线接口鼠标、USB接口鼠标(笔记本常用)

  机械式和光电式

  两键和三键

  3.键盘:

微机必备的输入设备之一

  常用键:

 :

大小写字母转换键

转换键

回车控制键

退格键

 :

空格键

/:

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其他键配合使用

五、输出设备:

1。

常用: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2.显示器:

  CRT:

微机常用

  LCD:

笔记本常用、轻、薄、耗电少、无辐射

3.打印机:

击打式:

针式

 非击打式:

喷墨、激光

  4.微机必备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键盘、鼠标、显示器

5.兼有输入输出设备功能:

外存、触摸屏

6.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了微机的外部设备

【例题】微机中使用的鼠标器一般连接在计算机主机的()上

A。

并行接口

  B。

串行接口

 C。

显示器接口

D。

打印机接口

 【答案】B

 六、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

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就越强,他的行使空间就越大,处理速度也就越大。

 2。

 主频:

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3.内存容量:

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就越少,因此处理速度越快.

 4. 存储周期:

存储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

运算速度:

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第四节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本节要点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主要内容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成两大类: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类支持服务程序等。

 1.操作系统

 作用: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常用:

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

 2.语言处理程序

 计算机语言分类: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

 (3)高级语言

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高级语言程序的翻译,即:

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关系型(最常用)、层次型、网状型

  4.支持服务程序:

【例题】下面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

 B。

操作系统只负责管理内存储器,而不管理外存储器

 C。

UNIX是一种操作系统

  D。

计算机的处理器、内存等硬件资源也由操作系统管理

【答案】B

二、应用软件

 举例:

会计核算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第五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本节要点

  网络概述

Internet简介

 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

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

信息传送:

分布处理:

 

(二)分类:

 1.局域网:

  2。

广域网: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二、Internet简介

 1。

Internet的功能:

 

(1)万维网(www). Wide Web的缩写,称为万维网,也简称为3W或Web。

 (2)电子邮件E-mail。

 (3)文件传输FTP。

文件传输分为上载和下载两种方式。

  (4)远程登录Telnet。

  (5)新闻组Newsgroup.

(6)电子公告版BBS.

 3。

Internet网址

(1)IP地址:

32位二进制数、4组10进制数据组成

  每个数的范围是0~255,彼此之间用“.”分隔

  例如:

202.201.108。

2

(2)域名:

WWW。

用户名.二级域。

一级域(顶级)

  CN中国COM商业,EDU教育机构,GOV政府,NET网络中心

 (3)网络文件地址:

协议:

//服务器.域名/目录/文件名

HTTP:

///ABC/A.TXT

  (4)电子邮件地址:

用户名@服务器

 

  由字母a~z(不区分大小写)、数字0~9、点、减号或下划线组成

  只能以数字或字母开头和结尾

第六节计算机安全

本节要点

 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计算机病毒防范

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1。

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风险

(1)系统故障风险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4)社会道德风险

 (5)计算机病毒

  2。

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1)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立法

 

(2)不断创新计算机安全技术

 防火墙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病毒检测和消除技术

 (3)不断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与管理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能够入侵计算机系统并可导致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1.结构:

 (1)传染模块

(2)破坏模块

 (3)触发模块

  2.特点:

 

(1)感染性

(2)隐蔽性

(3)潜伏性

 (4)破坏性

 (5)触发性

 3.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杀毒软件(KV3000,瑞星,金山毒霸)

 最彻底的清除方法:

格式化

 三、计算机黑客及防范:

 1。

含义:

一般是指通过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

2.手段:

(P78)

防范措施: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本章要点: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要求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要求

 电算化档案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宏观管理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展开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微观管理指单位自身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制定的管理办法、措施和制度

 1994年6月,财政部正式制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又专门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应保证会计数据合法、真实、完整,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3.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

 4.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能。

7。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9.会计核算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节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本节要点: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备的初始化功能

 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输入形式

  对输入记账凭证功能的有关要求

  对审核记账功能的有关要求

对需要输入原始凭证的要求

 对处理外国货币核算业务的要求

主要内容

 数据输入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会计核算软件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所有计算机会计数据的输入环节中,我们经常用“垃圾进,垃圾出”来说明数据输入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备的初始化功能

5.明确操作人员的岗位分工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

 7。

会计核算软件中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码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输入形式

 会计核算软件的会计数据输入可以采用键盘手工输入、软盘导入或网络传输等几种形式。

  三、对输入记账凭证功能的有关要求

  1。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输入的项目包括:

填制凭证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或编号、金额等。

输入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和种类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2.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由手工输入,也可以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产生.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对记账凭证编号的连续性进行控制。

3.在输入记账凭证的过程中,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以下提示功能:

  

(1)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是否与输入的机内记账凭证编号重复。

 (2)以编号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当提示该编号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

  (3)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当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时,应提示并拒绝执行。

 (4)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提示并拒绝执行。

  (5)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的借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的贷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时,应提示并拒绝执行.

 四、对审核记账凭证功能的有关要求

 2.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记账凭证,应提供修改和审核的功能,审核通过后,不能再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

4.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登记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定可用负号“-”表示。

 五、对需要输入原始凭证的功能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原始凭证输入项目应当齐全,主要项目有:

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

 输入的记账凭证通过审核或登账后,与其对应的原始凭证不能直接进行修改

 六、对处理外国货币核算业务的要求

  记账凭证中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立即自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第四节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

本节要点:

会计软件应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

  会计软件应提供对机内会计数据的打印输出功能

 会计核算软件输出数据的其他要求

主要内容:

会计数据输出包括屏幕查询输出、打印输出、通过软盘输出和利用网络传输输出等几种形式

 查询和打印则是会计数据输出的最基本形式

  一、会计软件应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

二、会计软件应提供对机内会计数据的打印输出功能

会计软件应当提供机内记账凭证、机内原始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

  4.在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直接登账依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余额对照表替代

  6。

对于业务量较少的账户,会计核算软件可以提供会计账薄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

三、会计核算软件输出数据的其他要求

1。

根据机内会计凭证和据以登记的相应账簿生成的各种机内会计报表数据,会计核算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

 2.会计年度终了进行结账时,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在数据磁带、可装卸硬磁盘或者软磁盘等存储介质上的强制备份功能

第五节 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

本节要点:

 对会计核算软件记账功能的基本要求

对会计核算软件结账功能的基本要求

 对会计核算软件报表生成功能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应具备的其他处理功能

  主要内容:

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记账、结账和报表生成等三个方面

 一、 对会计核算软件记账功能的基本要求

1.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账凭证或者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或者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可以同时登记,也可以分别登记,还可以在同一个功能模块中登记或者在不同功能模块中登记

二、对会计核算软件结账功能的基本要求

2。

结账前,会计核算软件应当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记入账,尤其要检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制转账凭证(如折旧计提凭证等)是否已生成和入账,全部登记入账后才能结账

 4.机内总分类账结账之前,应当与明细分类账进行核对,如果不一致,总分类账不能结账。

5.结账后,不能再输入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凭证.

 三、对会计核算软件报表生成功能的基本要求

 按报送对象:

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

 按编制日期:

月报、季报、年报

  按编制单位:

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按报表的结构:

简单报表和复合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必须编制的基本报表

  四、会计核算软件应具备的其他处理功能

第六节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本节要点: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划分

 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中小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置

  主要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划分

 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

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既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应当符合内容牵制制度的要求,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回避制度

大中型企业和使用大规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单位,可以考虑设立如下岗位:

  1。

电算主管:

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2.软件操作

3.审核记账

 4。

电算维护

 5.电算审查

6.数据分析

  7.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

8。

软件开发

 上述电算化会计岗位中,软件操作岗位与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岗位为不相容岗位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平时根据人员的变动可进行相应调整。

电算主管负责定义各操作人员的权限。

具体操作人员只有修改自己口令的权限,无权更改自己和他人的操作权限。

 二、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1。

电算主管的责任

  2.软件操作员的责任

  (5)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定期更换自己的密码

 (9)出纳人员应做到日清月结

 3.审核记账员的责任

  

(2)将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给各有关人员更正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6)审核记账人员不得兼任出纳工作

  4.电算维护员的责任。

 (1)定期检查电算化系统的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