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8841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审计方法二.docx

能源审计方法二

辽宁省能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

——《能源审计方法

(二)》复习资料

根据能源管理专业命题中心老师宣讲材料整理

2013/4/22

辽宁省能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办公室

用于2013.05证书课程考试复习

P2

1.1.1能源

1、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

2、二次能源是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例如电力、焦炭、蒸汽、煤气。

P5

1.1.4能源与能量的联系与区别

1、能源与能量的区别

(1)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

(2)能量是可以计算的,能源的储量只能估算。

(3)能量只具有当量热值,而能源则既有当量热值,也具有等价热值。

P5

1.1.5能源利用过程遵循的基本原理

1、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基本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过程中的应用,它说明热能可从一物体传递到另一物体;也可以与其他形式能量相互转换,但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热能向环境的散失也是一种传递。

2、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说明热过程方向性定律。

从能量“品位”角度,揭示了能量传递过程和转换过程进行方向性、条件和限度的规律。

P7

1.2.1中国能源资源消费特点

1、我国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冲高后快速回落

(3)非可再生常规能源占能源消费绝对比重

(4)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环境问题突出

(5)能源资源储存及生产分布同消费分布脱节

(6)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环境问题突出

P18

1.3.3节能政策与途径

1、节能政策

(1)立足国内

(2)节能优先(3)优化结构

(4)保护环境(5)加强用能监管(6)增强合作

P22

1.3.4能源管理

1、终端用能管理

(1)工艺、设备管理

(2)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3)能耗分析

P24

2、能耗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三种?

(1)统计分析方法

(2)能源审计方法(3)能量平衡方法。

P27

1.3.5节能管理

1、我国的节能新机制:

(1)节能自愿协议

(2)电力需求侧管理(3)合同能源管理

P30

1.4.1能源审计产生的背景

1、1997年颁布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在我国规范的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2、2001年,确定的中美能源审计试点单位-河南省南阳市节能监察中心。

P32

1.5.2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范围及目的

1、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和评价,查找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机会是能源审计的主题内容。

P34

1.5.3企业能源审计的类型及方式

1、企业能源审计的类型

(1)初步能源审计

(2)重点能源审计(3)详细能源审计

P36

1.5.4企业能源审计依据、标准及人员组成

1、企业能源审计的标准,总体来说有两点:

(1)工作标准

(2)评价标准

P38

1.5.6企业能源审计的特点

一、企业能源审计的特点

1、实施物料平衡分析2、开展设备能效测试

3、以企业需求为核心4、计算方法的特点

P39

二、企业能源审计计算方法的特点?

1、全部分摊2、全部校核3、整体考核4、计算便利

P46

第2章能源计量

2.1.2能源计量常识

1、能源计量:

广义:

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

狭义:

为了确定用能对象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而对能源有关的计量。

P48

2、能量的热功单位

能量的热功单位:

焦耳(J)千瓦时(KW·h)卡(cal)

P51

2.1.3能源的折标

1、在能源使用中最常见的是利用其热能。

P57

2.3.2能源计量的特点

1、准确性2、一致性3、溯源性4、法制性

P59

2.4.2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内容

1、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分为以下三类?

(1)用能单位级

(2)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级

(3)主要用能设备级。

即三级计量。

2、对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是强制性的。

P72

第3章企业能源统计

3.1.1企业能源统计的概念

1、企业能源统计就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消费等各道环节的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

P73

3.1.4企业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统计

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统计是整个企业能源统计工作的基础

2、企业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能源加工、转换是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基础

3、企业能源输送分配量统计

4、企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统计

5、非工业生产消费统计

6、企业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7、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8、企业能源节约统计

P76

3.3.1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统计

1、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

(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3)综合能源消费量不重复计算

(4)耗能工质不统计

(5)自产的能源区别情况统计消费量

P83

3.3.3企业能源输送分配量统计

1、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合净值

2、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

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初期库存量+本期收入量-本期拔出量-自产二次能源销售量±盘盈或盘亏量-期末库存量。

P83

3.3.6单位产品能耗统计

1、评价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的指标有单位产品单项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可比能耗等。

2、单位产品能耗越低,表明能耗节约。

它是考核用能单位经济效益和增产节约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成本核算、制定和修改能耗定额的重要依据。

P84

3、单位产品能耗统计原则

分子项:

生产某种产品的能源消耗总量,包括废品和次品所消耗的能源。

分母项:

某种产品的产量

产品产量是指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产品产量,不包括废品、次品。

P86

3.3.7能源利用情况统计

能源利用率与单位能耗的主要区别

能源利用率考察的是能量自身有效利用的程度,而单位能耗考察的是产品生产的能耗水平。

P89

3.4.1企业节能量的概念及分类

1、技术措施节能量是企业实施技术措施前后能源消耗变化量。

P90

3.4.2节能统计分析原则

1、节能统计分析应遵从以下原则

(1)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相应的比较基准

(2)根据不同能耗量计算节能分析指标

(3)产值节能量按可比价格计算

(4)计算口径必须一致

2、产值节能量按可比价格计算

3.4.3企业节能量的计算与分析

1、对于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则当年产品总节能量计算公式可简化为下面的公式,记住每个单位符号的含义

△Ec=(eb-ej)M=△edM

△Ec------企业产品节能量,单位为吨标准煤

eb------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品综合可比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产品单位

ej------基期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产品单位

M----统计报告期内产出的产品的合格品产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P97

3.5.1企业能源统计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的种类

1、能源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原始记录

2、能源购进方面的原始记录

3、能源的加工转换的原始记录

4、能源领用、消费方面的原始记录

5、重点耗能设备原始记录

6、能源调拨方面的原始记录

7、能源库存方面的原始记录

 

P102

第4章节能监测

4.1节能监测的概念

1、节能监测是指具有检测能力与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经由政府节能主要管理部门授权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技术活动。

2、节能执法的主体是政府,节能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是在政府的委托与领导下进行的。

P102

4.2节能监测目的和意义

1、保证国家节能方针的贯彻落实

2、节能监测是一项执法活动

3、节能监测同时是对淘汰设备的一次清查

4、节能监测在节能技术监督中还体现政府的服务

5、节能监测能够推进节能事业持续发展

6、节能监测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7、节能监测能够促进改善环境

P104

4.3.1节能监测的特点

1、根据经验实施节能检查

2、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节能监测

3、简单、易行,突出重点

4、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4.3.2节能监测与节能测试的区别联系

1、节能监测与节能测试的区别

(1)二者监测的依据不同

(2)二者的评价方式不同

(3)二者的工作性质不同

P106

4.4.1热工基础知识

1、热力系统、过程及其循环

(1)热力系统

(2)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

(3)功、热量和比热

2、热力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开口系统:

指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

指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

绝热系统:

指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

指与外界即无质量交换又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3、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在热量传递与转换过程中的数量守恒关系。

4、传热就必须有(温差)造成的推动力和工质某一物理量的变化。

 

P123

5、工业分析

(1)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含量四项。

(2)元素分析,锅炉设计、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等许多方面都要求提供元素分析数据。

(3)煤中碳、氢成分含量决定了发热量的高低。

P126

6、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区别

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区别在于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液态还是气态。

水呈液态是高位热值,水呈气态是低位热值。

(1)在能源利用分析中一般都以燃料实际可以利用的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基础。

P128

4.4.2电工基础知识

1、电压就是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2、频率:

每秒内交流电交变的周期数或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

3、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

P141

4.4.3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有效数字的位数与仪器精度(最小分度值)有关,也与被测量的大小有关。

(2)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奇进偶不进,也称数字修约的偶数规则,即“四舍六入五看奇偶”规则。

P152

4.5.2节能监测的内容和程序

1、节能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几方面?

(1)按照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测、评价

(2)对生产、销售节能产品的能效标识进行检测、评价

(3)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状况进行监察和评价

(4)对能源生产及供应的供能质量等状况进行监督、检测

(5)对用能单位的产品及工序的综合能耗与单耗进行检测、评价。

2、工业锅炉的热效率

工业锅炉热效率列为考察项目的前提条件是要求被监测的锅炉要有有关热效率的历史资料记载,或者说该锅炉必须进行过热效率测试,并有记载。

P158

3、监测工况要求

(1)被监测的产品生产、用汽设备和装置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企业供电系统的合理化中,从节电的角度考虑,线损率是其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节能监测的最为最要的项目。

P170

4、计量仪表的准确度为2.0级,即误差为±2%。

P172

5、所测试的风机机组用电,不包括调速装置和辅助设备用电。

P174

6、监测工况要求:

监测应在风机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

P176

7、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1)电动机负载率不应小于45%。

(2)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率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电动机容量在45千瓦以下的不小于55%;电动机容量在45千瓦及以上的应不小于65%。

(3)标准规定的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检查项目合格指标和测试项目合格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

P226

第5章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5.1.2企业能源审计的概念

1、企业能源审计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诊断、咨询、评价,包括从原料采购和库存、生产及操作、直到产品出厂的全面管理水平的分析评价。

2、企业能源审计综合性是对不同能源品种及相互替代效果的分析;系统性主要是对能源使用全过程、整个生产流程的考察;客观性主要是不能弄虚作假。

5.1.3企业能源审计的作用

1、企业能源审计具有以下三个作用?

(1)监督和考核作用

(2)指导作用

(3)服务作用

P227

5.2.1企业的能源管理概况

1、企业能源管理状况方面的审计主要有?

(1)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2)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3)能源的购进与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终端使用诸环节的管理

(4)能源消耗指标定额考核

(5)节能技改管理

2、能源的购进与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终端使用诸环节的管理。

P231

5.2.3主要用能设备效率的评价

1、主要能能设备效率测试及评价?

(1)对锅炉、变压器、电机、风机、水泵等通用能耗设备运行效率的测试与评价

(2)对供热、供汽、供电、供水等输配管道、线路输送效率的测试与评价

(3)对压缩空气、制冷、空调、循环水、供水等能源转换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4)对各种炉窑、电加热设备、蒸汽加热设备等主要能耗设备及工艺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P232

5.2.4影响能源消费变化因素的分析

1、技术节能方面的审计主要包括的内容?

(1)工艺技术

(2)耗能设备或装置

(3)过程控制(4)系统节能

(5)余热余能回收

P235

5.3.2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

2、现场调查方法主要采取现场审查、召开座谈会和问卷。

P242

3、为什么对产品产量进行核定?

答:

产品产量(或半成品产量)则是计算单位产品耗能(或车间单耗)的基准,其核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计算用能单位的能耗指标、准确考核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反之,当产品产量统计确定的数量高于实际数量时,将导致单位产品能耗计算结果偏低,可能出现实际能耗指标高而结果却为先进水平的虚假状况,在审计过程中,本已发现其能源管理较为薄弱、工艺技术及设备配落后、到处跑冒滴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如果指出潜力所在则与先进水平的结果相矛盾,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在核定产品产量时,应按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准确核定产品产量。

P245

4、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

P252

5、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企业总能耗中的每一种能源及耗能工质等价折标准煤量与总能耗的比值。

P254

6、综合能耗的概念

根据国标《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的定义,综合能耗是指用能单位在审计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P255

7、综合能耗的计算范围和内容

综合能耗的计算范围应包括矿物质能、生物质能和经过加工的二次能源。

P270

8、设备热效率=

×100%(%)

P279

5.3.4现场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现场监测的目的

(1)弥补企业统计数据的不足

(2)测定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及耗能装置的能效水平

P282

5.3.5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审计

1、项目节能量一般以正常运行一年为计算期。

P285

5.4.1对标分析

1、目标值是对标开展单位未来通过努力,使指标要到达的值。

2、指标值是对标开展期间对标单位实际取得的绩效。

3、标杆值是企业指标历史取得的最佳值或指标理论值或国内外同行业取得的最佳值或平均值。

4、对标在企业能源审计中的作用

(1)能效对标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能源利用现状,发现与国内外同行企业间能源利用效率的差距。

(2)寻找能效薄弱环节,明确节能努力方向。

(3)加强能源管理,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P286

5.4.2质量守恒分析

1、质量守恒分析体现为能源实物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和产品物料平衡分析。

P287

5.4.3能量平衡分析

能量平衡分析重在查清各种能量损失。

P292

5.4.4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1、在实际能源成本分析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以下三种?

(1)对比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3)相关分析法

P295

5.4.5节能潜力分析方法

1、技术途径

通过技术管理,实现节能目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

(1)淘汰或改造落后的生产能力和耗能设备

(2)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化工艺合理用能

(3)对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潜力分析

P306

5.5.2节能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1、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筛选方法

(1)初步筛选

(2)权重总和计分排序

P316

5.6企业审计工作程序

企业审计工作的阶段?

(1)审计准备阶段

(2)现场审计阶段

(3)审核分析阶段

(4)编写企业能源审计报告阶段

(5)回访

P318

5.6.1审计准备阶段

1、审计小组组长,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丰富的能源审计经验,或者具有节能监测经验,受过正规能源审计培训并能熟练掌握能源审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技巧的审计机构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2)熟悉审计小组成员情况,能够对小组成员的工作合理分工,具备领导和组织工作才能并善于与企业沟通和协调。

(3)熟悉并掌握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

(4)具备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的知识与经验

(5)能够熟练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2、审计小组成员条件

(1)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

(2)具备能源审计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能源审计经验

(3)熟悉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并熟练掌握能源计量及统计等节能管理方面知识

(4)具有节能测试工作经验

(5)熟悉并掌握通用工艺设备(装置)的节能技术等。

5.8.1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内容

1、摘要部分(不在正文范围)2、正文部分

P332

5.9.1对审计报告的审核要求

1、能源审计报告报送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审核。

2、如果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未通过审核,令其在3个月内进行修改或补充,并重新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有关计算的公式在P4页

1、当量热值:

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

2、等价热值:

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

例题

1983年我国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的平均转化效率为30.42%,供电煤耗为0.404千克标准煤/千瓦时,每千瓦时的热功当量为(当量热值)3600千焦/千瓦时,则其等价热值=3600/30.42%=11834(千焦/千瓦时)。

3、我国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的燃料,称为一千克标准煤

4、某种能源的折标系数=

例如,实测某原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4283千焦,按上述公式,可得

某原煤折算标准煤系数=

5、电力折标系数,当量折标,即1千瓦时的当量热值为3600千焦,其当量折标系数为0.1229千克标煤/千瓦时

 

P290

6、锅炉热效率公式η=

×100%

η-----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饱和蒸汽焓(计算题中给出,一般在2700-2800之间)

----给水焓(给水温度乘以4.1868或直接给出)

-----汽化潜热(给出)

----蒸汽湿度(给出,不给取3%)

---锅水取样量(排污量)(给出或忽略不计)

B---燃料消耗量

---输入热量

7、如果计算中给出饱和过热蒸汽焓计算公式简化

锅炉热效率公式η=

×100%

8、转换效率=

×100%

9、综合能耗10、能源消费量

例题:

某锅炉厂,有煤炭12000吨,蒸汽蒸发量(给水流量)78000吨,煤低位发热量20934千焦,蒸汽焓值(饱和过热蒸汽)3200吨,给水温度焓值429吨,耗电15000度,电的热值3600千焦=3.6兆焦,外供蒸汽(输出蒸汽)72000吨,外供蒸汽焓值2800千焦/千克。

计算锅炉的热效率、转换效率、能源消费量、综合能耗。

热效率:

η=

×100%

η=

×100%=86.04%

转换效率=

×100%

=

×100%

=

×100%

=80.23%

能源消费量=煤量×煤的折标系数+电量×电的折标系数

=12000×

+

=8573.4吨标准煤

综合能耗=能源消费量-外供蒸汽×外供蒸汽折标系数

能源消费量×(1-转化效率)

=8573.4-72000×

=1694.5

=8573.4×(1-80.23%)

=169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