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234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docx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

1、常见虾(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哪些主要疾病?

(1)细菌性疾病:

弧菌病(亦称红腿病、败血病)、烂眼病、烂鳃病、肠炎病、烂肢病、烂尾病、褐斑病(腐壳病)、发光细菌病、丝状细菌病;

(2)寄生虫疾病:

纤毛虫病、虾微孢子虫病、虾簇虫病、虾波豆虫病;

(3)非病原性疾病:

肌肉白浊病、痉挛病、脱壳不遂征、软壳病(又称钙缺乏症)、黑斑病、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黑死病)、黄曲霉素中毒病、虾气泡病。

(4)病毒性疾病:

白斑综合症(WSSV)、桃拉病毒病(TSV)、黄头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病(HPV)、对虾杆状病毒病(BP)、呼肠弧病毒病(REO)、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

2、养虾防病最关键应注意什么?

(1)池基要好,清塘消毒到位,池周清洁无杂草及废弃物;

(2)虾苗要健壮,如瘦弱就要设法尽快标粗,否则没有希望;

(3)把好水质管理关:

“肥、活、嫩、爽”最重要;

(4)严防天气突变及池水变化太大;

(5)投饲要把握宁少勿多,坚持优质饲料,平时经常投喂虾蟹多维宝。

3、淡水虾对水质有什么具体要求?

(1)“肥、活、嫩、爽”,但更强调活、嫩、爽;

(2)透明度控制在25~40公分,不同阶段或季节不同,幼虾前水质要肥一点,高温期或起捕前要淡一些;

(3)pH值控制在7.5~8.5最好;

(4)氨、亚硝酸盐均应小于0.02mg/L;

(5)溶解氧不低于2mg/L。

4、★什么是白斑综合症(WSSV)?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白斑综合症病毒引起。

症状:

初期病虾厌食,离群,活力下降,行动迟缓,偶尔间断浮出水面,肠胃内无食物;中期病虾在池边独游或潜伏池底;头胸甲及腹甲容易揭开而不粘连,体表常附有粘物,甲壳内侧白点,特别是头胸甲剥离后可见有黑白相间的不规则的斑点,有时变为淡黄色,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重瓣的花朵状。

大部分病虾第二触角折断。

以病后期典型的症状为体色稍变红或灰白,血淋巴浑浊,肝胰脏肿大、糜烂,呈现淡黄色或灰白色。

病灶在甲壳下上皮、结缔组织、造血组织等,病理观察可见胞核肿大,核内H-E染色着色深且均匀,染色质与核仁消失。

严重者核膜破裂,病毒粒子分散于细胞质中,细胞质混浊,细胞形态模糊不清;组织结构松散,呈现组织坏死状态。

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发生在6~8月,传播迅速,蔓延广,1月龄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一般3~10天内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是当前最常见的南美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之一。

与斑节对虾混养中,会出现交叉感染及继发感染病害。

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经鳃腔膜的微孔进入虾体,引起全身的病变。

死亡期随着体长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条件恶化是诱发该病主要的外界因素。

水温20~26℃为急性暴发。

北方夏初、秋季,南方在水温较低的第一、第三批虾养殖期间易发病。

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本病暴发。

诊断:

外观头胸甲出现白斑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可用DNA探针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或ELISA等方法。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等消毒杀菌,严格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5、★什么是桃拉病毒病(TSV)?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病原为桃拉病毒,TSV主要在细胞质中增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若其感染条件得以基本满足,就可能在该区定殖。

但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其中环境因子是疾病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状:

早期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虾体无明显改变,仅尾扇出现蓝色斑点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点。

肉眼分不出肝脏和心脏,只能看出肝脏肿大或变淡红。

病毒感染后2~3天食欲猛增,大触须变红,肌肉变浑浊。

后期肝胰脏肿大,变白;红须、红尾、壳软(注意区别),体色变茶红色,尤其是尾扇和胸甲变红部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头胸甲有白斑;大部分病虾肠道发红且肿胀,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张;病虾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消化道内无食物,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离水后即死亡,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病理切片显示角质及角质下层坏死,细胞质内有“胡椒状”包涵体,H-E染色出现从嗜曙碱性反应,核固缩或破碎,炎症病灶处血细胞浸润。

流行及危害:

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中均有发现。

该病可发生于整个养殖期,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后的10~40天期间,一旦发病可造成40~90%的幼虾死亡。

急性传播时,死亡率可高达60~90%,死亡大多数发生在虾蜕皮期间或蜕皮后。

该病特点是病程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般发现病虾至病虾不摄食仅5~7天,10天左右出现大规模死亡,在环境恶化时,死亡加剧。

成虾感染此病多属慢性。

诊断:

根据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伊红到弱酸性的球状体同固缩的核与破裂的核一起形成“胡椒粉状”或“散弹状”(指急性感染期)可作出进一步的诊断;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T-PCR方法可确诊。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等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6、什么是黄头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病原是黄头病病毒,呈杆状,有囊膜,病毒粒子(50~95)纳米×(130~380)纳米,属单链RNA病毒。

症状:

病虾早期游动迟缓,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主要感染鳃组织、淋巴器官、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等。

该病毒毒力较强,对虾被感染后3~5天内可全军覆灭。

患病虾组织多处坏死。

胞核缩小或破裂,核周围细胞质内有嗜碱性和球形包涵体。

染毒组织的血窦中有一种独特的数目不等的球形细胞。

其胞质嗜碱性、球形胞核居中。

流行及危害:

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后在东亚地区的其它国家如泰国、中国、印尼等地流行。

它可引起包括南美白对虾在内的多种对虾发病,并可与WSSV合并感染,危害幼虾、成虾。

诊断:

临床症状观察到鳃丝和头胸部肝胰腺区变成淡黄色可作初步诊断;血淋巴涂片观察到核固缩、核破裂和嗜碱性的包涵体可作为诊断依据;确诊可用DNA探针、RT-PCR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等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7、什么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病原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球形,无囊膜,直径22纳米,属单链DNA细小病毒科的病毒。

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可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症状:

患病幼体摄食减少,常浮于水面,甲壳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濒死对虾体色明显变蓝,腹部肌肉混浊,病虾畸形,会在池中慢慢升起,静止一会后翻滚,接着腹面朝上沉入池底,几小时内重复此过程直到精疲力尽死亡或被其它健康虾吃掉。

成虾被该病毒感染后一般呈无症状带毒状。

病虾的皮下组织、造血组织、触角腺、神经组织、淋巴器官等为主要靶组织。

细胞内有嗜曙红的呈晶体状排列包涵体,染色质向边缘移动。

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对虾的仔虾期和幼虾期,该病的累计死亡率可高达80~90%,但未见严重的急性流行。

诊断:

①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②取病虾靶器官,制成新鲜组织压片,用显微镜检查,发现细胞核肥大,核内有包涵体,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③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找到直径约为17~27纳米对称的病毒颗粒,即可作出确诊。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8、什么是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病(HPV)?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肝胰细小病毒样病毒引起。

症状:

病虾病理观察为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胞核肥大,核内有大而无定形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着边减少,核仁着边。

完整的包涵体常可脱落到肝胰腹管腔中,一般在肝胰腺远端管的F型和B型上皮细胞中常见。

流行及危害:

该病对幼体危害较大,往往在3~5天可造成大量死亡;在养成期,该病的累计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最低也有50%左右。

诊断:

①可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②在载玻片上加1滴1‰孔雀石绿水溶液,然后放入病虾的肝胰腺1小块,盖上盖玻片,压成薄片,在光镜下检查,如发现胞核肥大,核内有绿色的包涵体(核仁及脂肪滴呈淡绿色)可作为诊断依据;将病虾的肝胰腺或前中肠制备超薄切片,用投射电镜检查,发现细胞中有肥大的核,核质中有包涵体及球形病毒颗粒,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③确诊可采取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的方法。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9、什么是对虾杆状病毒病(BP)?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

症状:

患病对虾摄食量减少,生长明显减缓,体表和鳃附着多种寄生或共生生物。

肝胰腺和中肠上皮是BP的主要靶器官。

感染细胞的核肿大,染色质缩小和边移,核仁崩解。

核内形成一个或多个包涵体,H-E染色嗜酸性革兰氏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为深染的四面体状。

电镜下可见包涵体内或游离其外的病毒粒子,严重感染时细胞坏死、脱落,病毒粒子和包涵体释放至肝胰腺的腺管内,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流行及危害:

在无节幼体和糠虾期,常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

PL-5期表现为亚急性或慢发病过程,4~8周累积死亡率超过50%。

该病可通过健康虾吃了带病毒的虾感染而传播。

诊断:

①取病虾肝胰腺或前中肠,制成新鲜组织压片,用显微镜检查,发现上皮细胞内有金字塔形的包涵体(用伊红染色时呈桃红色),可作出初步诊断。

②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如看到金字塔形包涵体或核质中有杆状病毒,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10、什么是呼肠弧病毒病(REO)?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

症状:

病虾蜕皮困难,附肢麻痹,游动缓慢,靠近池缘,反应迟钝;甲壳上有棕色斑点,鳃呈红棕色;肝胰腺坏死萎缩,在R型和F型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嗜曙红到洋红染色的包涵体,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包涵体有直径50~60纳米的病毒粒子的集合体或晶体阵列;血淋巴液不凝固,神经系统有大量坏死的血细胞。

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仔虾,尤其在养殖密度过大时容易发生。

诊断:

可根据血淋巴液不凝固,甲壳上有棕色斑点等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如发现R型和F型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嗜曙红到洋红染色的包涵体,包涵体中有直径50~60纳米的病毒粒子可作进一步的确诊。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消毒杀菌,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如发现该病时,应该将水池中的虾全部处理,并用“漂白粉”消毒24小时,彻底洗干净,养殖池曝晒数天再放养。

11、什么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引起。

MBV也可感染南美白对虾。

症状:

病虾体色蓝灰或蓝褐色,胃附近白浊化,厌食、反应能力弱,浮游于水表层,有的头、尾弯向一边,有时发现虾头朝上,身体垂直在水面旋转。

体表和鳃易于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池底死亡。

流行及危害:

该病毒对II期蚤状幼体及以后各生长阶段的虾苗、幼虾及成虾均可感染,养殖环境的优劣对其死亡率有较大影响,一般死亡率为20~90%。

污染的水质是导致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带病的亲虾可使卵核幼体受到感染。

由于虾有相残的习性,带病的虾被食后也会导致该病蔓延。

诊断:

①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②取病虾的肝胰腺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发现上皮细胞核肥大,核内有1个或多个坏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电镜超薄切片检查,看到包涵体和核质中有许多杆状病毒,即可作出确诊。

防治方法:

①严格检疫。

②严格消毒。

虾池放养前用1~1.5克/立方米漂白粉清池;亲虾用100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浸浴1分钟,然后放入产卵池,防止病原传播。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2014.6.20

12、★什么是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病原是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属杆状病毒科。

症状:

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病虾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力差,对刺激反应迟钝,不时回旋转动,厌食,不能正常发育,发病池虾大小相差显著。

中肠腺病症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病虾中肠腺上皮细胞排列凌乱、崩溃,并从基膜上脱落;核肥大,是正常状况下的2~3倍(大小为10~14微米×12~16微米,正常为4~6微米×4~8微米)。

核质被破坏,分泌细胞减少,肥大的核内有许多病毒颗粒。

中肠腺呈不透明白浊状,严重时白浊程度愈发明显,肠道有时也变混浊。

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幼体及仔虾,尤其是糠虾幼体。

感染病毒的幼体8~9天的累计死亡率可高达90%。

带病毒的亲虾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中肠腺上皮细胞的坏死而被排出体外,释放于水中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健康虾摄食病虾后即被感染。

诊断:

①可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尤其是中肠腺出现白浊现象是该病的重要特征;②中肠腺组织切片,若见上皮细胞排列凌乱、核肥大、细胞崩溃并从基膜上脱落,分泌细胞减少,超薄切片见病毒粒子,可判断为该病;③新鲜中肠腺暗视野观察法。

将病虾苗完整的中肠腺取出,用盖玻片将其压成薄片,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患病虾,可见到大小10~30微米、白色、轮廓清晰的圆形或长椭圆形的、感染了病毒而肥大的中肠腺上皮细胞核。

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也可用此法观察诊断;④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SPACOA)、荧光抗体技术等均可对该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防治方法:

①选健壮的亲虾进行繁殖;

②对受精卵、沉淀池、育苗池及工具进行认真清洗和消毒;

③加强饲养管理:

量少、次勤地投喂优质饲料,以增强幼体抗病能力;保持良好水质,控制适宜及稳定的温度和盐度;

④育苗时如发现该病,立即杀灭全池所有的虾苗;

⑤用二氧化氯和聚碘溶液可防此病。

13、★什么是弧菌病(亦称红腿病、败血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病原是气单胞菌属、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及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种类。

症状:

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鳃区呈黄色。

肝胰腺和心脏色变浅,轮廓不清,甚至溃烂或萎缩。

高倍镜下可见短杆状细菌。

病虾一般在池边慢游,或离群独游,行动呆滞,重者倒伏池边。

诊断:

可根据“游泳肢变红、鳃变黄”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将虾池中尚未死亡的虾,取血淋巴于玻片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到短杆细菌可进一步确诊。

流行及危害:

对虾感染该病后2~4小时即开始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0%。

发病季节一般在7~10月,华南地区7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第三茬养殖件虾感染率和发病率均很高,该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危害较严重的细菌性疾病。

防治方法:

①放苗前要除去塘中的淤泥,每亩用漂白粉5千克(有效氯在25%以上)彻底清塘消毒。

②下雨季节池水变酸时,“活嫩爽”、“好水素”、“活力菌素”等调节水质,并注意用好增氧机。

③池塘藻类多、pH值升高时,每亩用二氧化氯150~200克全池泼洒,隔三天后用“养水专家”,每亩用量1~2千克。

④有条件的地方池底铺设防渗透膜,以切断病原体的感染。

⑤发病后可用“甲砜霉素”混入饲料中投喂,并用“聚碘溶液”200克/亩·米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

当环境恶化时,游泳足可暂时变红,但条件改善环境稳定后,或增加营养,短时内可恢复,注意不要将此种情况作为该病处理。

14、★什么是虾烂眼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病原是非01霍乱弧菌,菌体短杆状、弧形,单个存在,生长适温35~37℃,适于低盐、高温、咸湖水或微碱性的水域中繁殖生长。

症状:

病虾多伏于水草或池边水底,有时浮游水面旋翻滚;患病初期,病虾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随即溃烂;随着病情发展眼球烂掉,剩下眼柄;细菌侵入血淋巴后,会导致肌肉变白,对虾大量死亡。

诊断:

肉眼观察病虾眼球溃疡,可进行初诊。

流行及危害:

该病的发病季节为7~10月,8月为流行高峰期,其感染率为3~5%,最高可达90%;呈散发性死亡,主要发生于低盐区域。

清淤消毒不彻底,池底不良的虾池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放苗前清淤要彻底,每亩用漂白粉5千克(有效氯在25%以上)彻底清塘消毒。

②下雨季节池水变酸时,“活嫩爽”、“好水素”、“活力菌素”等调节水质,并注意用好增氧机。

③池塘藻类多、pH值升高时,每亩用二氧化氯150~200克全池泼洒,隔三天后用“养水专家”,每亩用量1~2千克。

④有条件的地方池底铺设防渗透膜,或定时用“二氧化氯”消毒,以切断病原体的感染。

⑤发病后可用“甲砜霉素”混入饲料中投喂,并用“聚碘溶液”200克/亩·米全池泼洒。

15、★什么是虾烂鳃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病原有弧菌,也有其它细菌(如气单胞菌等),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症状:

病虾浮游于水面且反应迟钝、游动缓慢;鳃丝呈灰色或黑色、肿胀、变脆;鳃从边缘稍向基部溃烂,有的发生皱缩或脱落,镜检可见大量细菌。

诊断:

排除非病原因素,并根据黑鳃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如镜检观察到细菌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流行及危害:

该病发病的高温季节为7~9月,池底或水质污浊老化的虾池常见此病。

池水混浊后一周内鳃变红棕色,继而烂鳃。

防治方法:

(1)池塘藻类多、pH值升高时,每亩用150~200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隔日再用“聚碘溶液”250克/亩·米全池泼洒。

(2)发病后可用10%大蒜素按1‰混入饲料中投喂,连续3~7天。

(3)用“好水素”调水(1~2亩/袋),用“底净宝”按每亩1袋改良底质。

注意事项:

纤毛虫病、镰刀菌病以及水质恶化和饲料内缺少维生素C等也可导致对虾出现黑鳃症状,需予以区别。

区别方法是首先排除水质恶化和缺少维生素C等非病原因素所导致的黑鳃症状;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镊子取少许黑鳃部位的组织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纤毛虫病或镰刀菌病很容易见到纤毛虫或镰刀菌菌丝褐分生孢子;而细菌性所导致的黑鳃病则见到的是运动活泼的短杆菌。

16、★什么是虾烂尾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是由多种细菌性病原或嗜几丁质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

病虾尾扇溃烂、缺损或边缘变黑,部分尾扇末端肿胀,内含液体,严重时整个尾扇被腐蚀,还表现断须、断足等现象。

诊断:

根据病虾尾扇溃烂可作为初步诊断。

防治方法:

(1)用“二氧化氯”200克/亩·米全池泼洒;

(2)将茶粕浸泡,按15克/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

(3)用“活力菌素”300克/亩·米全池泼洒。

17、★什么是虾肠炎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

病虾消化道呈红色,中肠肿胀,食欲不振或不摄食。

诊断:

可根据肠道充血发炎、局部中空作出初步诊断。

防治方法:

(1)预防:

饲料内添加“渔经可乐”或“活力菌素”及“虾蟹多维宝”,连续投喂5天 ,间隔7天后,重复投喂5天,以此循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防止肠炎发生。

(2)治疗:

用“二氧化氯”按150~200克/亩·米或“聚碘溶液”按200克/亩·米全池泼洒,并用按每亩·米250克“愈雪停”全池泼洒。

用10%大蒜素按1‰混入饲料中投喂,连续3~7天,同时用“虾蟹康”250克拌40公斤饲料,连用3天。

18、什么是虾发光细菌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由发光细菌所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症状:

患病虾池池水发出光亮,严重时晚上可见池水表面对虾的游动方向。

对虾患病后可影响其摄食与生长。

诊断:

可根据其发光的特性进行诊断。

防治方法:

(1)用“二氧化氯”按150~200克/亩·米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天;

(2)用“养水专家”按2公斤/亩·米或病情严重时用“活力菌素”500克/亩·米全池泼洒。

19、什么是虾丝状细菌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因毛霉亮发菌感染引起。

症状:

病虾鳃丝、附肢和甲壳出现丝状菌丝和污物,有时可见鳃丝变成黑色;病虾呼吸困难。

诊断:

镜检鳃丝若见丝状菌丝,可作出初诊。

防治方法:

(1)用“漂白粉”彻底清塘,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虾池池水“活嫩爽”;

(2)用5~7公斤/亩·米的茶麸全池泼洒,“虾蟹脱壳促长散”拌料内服3~5天,再用200克/亩·米的“聚碘溶液”全池泼洒。

20、★什么是虾褐斑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由弧菌属或气单胞菌属的一些细菌感染所引起。

症状:

病虾的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边缘较浅,中部颜色稍深;病性严重时溃疡处可迅速扩大形成黑斑,造成虾陆续死亡。

诊断:

根据对虾有黑褐色至近黑色的斑点状溃疡可进行初步诊断。

防治方法:

预防:

添加

“三黄散”、“大蒜素”制成药饵投喂,通常每月投喂2~3次,每次5~7天;每10天用“二氧化氯”200克/亩·米泼洒一次。

治疗:

用“聚碘溶液”

200克/亩·米全池泼洒;同时用“甲砜霉素粉”或“氟苯尼考粉”按说明拌饲内服,连续投喂3天。

21、★什么是虾红体病?

应如何防治?

病因:

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