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341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三门亭旁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亭旁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趁机(chèn)  隽永(jùn)    胡诌(zhōu)   潺潺而行(chán)

B.跌宕(dàng) 熨帖(yùn)  庇护(bì)  步履蹒跚(lǚ)

C.舌苔(tāi) 羸弱(léi)   悄然(qiǎo) 刹那之间(chà)

D.炽热(zhì) 粗犷(guǎng) 哽咽(yè)  文采斐然(fě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B.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C.天已经有些暗淡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

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D.公园内游人如织,湿地漂流、休闲马车等生态旅游项目异常火爆,备受亲睐。

亲水平台的几处荷塘,清香四溢,为公园凭添了几分秀色。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业主们对开发商的做法感到不可理喻,在消协的调解下,开发商同意对裂缝进行修补。

B.实行免费开放后,这群长期徘徊在博物馆门外的人,也能够登堂入室,享受到了科学文化的熏陶,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

C.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整条徽杭古道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两边岩石耸立,南北夹峙,中间溪水潺潺。

走在石板路上,但闻空谷足音,回荡鸟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内阁府近日发布一项灾区重建的重要方案,打算用3~5年时间彻底处理灾区的所有废墟和海啸所产生的垃圾。

B.欧盟13日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近3.2亿欧元的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句子的序号,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句子。

()

生命的意义不是是非分明的选择题。

似乎没有人有这个胆量站出来严整这个哲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①生命之所以使人着迷,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生命的各种猜想和期盼。

②没有人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③普希金说“一切过去了的都变成亲切的怀念。

”昆德拉则说“一切一次性的事物”“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而生命中何尝存在两次性的事物呢?

④生命的唯一性使生命存在所产生的意义也具有了唯一性,而这个唯一又是如此的不确定,谁能准确地说出生命存在的意义,谁能用确切的证据来证明生命应该是轻还是重呢?

⑤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永远也无法回归,历史发生了就不会重演,一切都转瞬即逝。

A.13245B.15324C.53241D.4523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

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他说: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他还说:

“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

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

”“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

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

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6、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7、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劝学》中(甲)(乙)两篇选文,完成9-12题。

(共15分)

(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淘米水,引申为脏水,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尝跂而望矣跂:

提起脚后跟B.而闻者彰彰:

清楚 

C.而绝江河绝:

断绝D.其渐之滫渐: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而编之以发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系者然也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风雨兴焉/西方有木焉

1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3—14题。

(7分)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杜甫(唐)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④,会见拂云长。

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唐)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注解】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②箨(tuò),笋壳。

含箨,包有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

书帙(zhì),书套。

④翦(jiǎn),同剪。

13.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前者为     ,后者为      。

都用了      手法。

(3分)

14.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4分)

                                                                                  

(三)15.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2)是故        ,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其声呜呜然,       ,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6-18题。

(共8分)

水上的绍兴

叶文玲

绍兴和水难解难分,追史迹,听传说,莫过于“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将水对于绍兴的弊与利,尽道其中矣!

这是说过去。

在崇仰现代文明的当今,一个地方,若被指认为“东方的……”往往也最能成为评价的一种时尚。

因此,在很多时候,最教绍兴和绍兴人中听受用的,还是这句话:

“绍兴是东方威尼斯”!

 

毋庸我细细描述威尼斯,如今出国旅游已然成为国人生活中的寻常事。

一到威尼斯,那片浪漫的汪洋便和原先的想象一起在我心中潋滟激荡,而一旦亲见那一艘艘船头尖尖船尾翘翘的“郎多克”载着狂喜的游客们,在座座高楼深巷下的水道中往返穿梭,那穿着十六世纪服装的水手们是那样潇洒地划着木桨,在一浪高一浪的欢声笑语中悠悠来去时,我只觉得一颗心完全溶入了欢乐之海。

此时,即便你只是个威尼斯的匆匆过客,即便你在整个游程中只是稍稍“蘸”了威尼斯的那么一点点水,我敢说,从今以后但凡梦到威尼斯,你所做的,准是一个湿淋淋的香梦!

话说回来,我虽不敢说自己非常熟悉绍兴,但我知道,绍兴在古往今来的许多年月里,也教绍兴人和许多来过绍兴的人,做过同样湿淋淋的香梦!

我更知道的是:

①绍兴为永远保持这个“水城”的形象,为教人们香梦永久,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努力。

我记忆最深切的是: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来去路经绍兴时,眼帘中虽还掠过几座粉墙黛瓦,可在这越来越低矮的黛瓦粉墙中,总看到那条冒着油光散着恶臭的河水,就如早年绍兴人头戴的那顶乌毡帽——灰瘪而漆黑!

我这篇小文,无法细细记叙绍兴人既为发展也为和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所作的种种努力。

我只想说:

当年历翻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时,“伢绍兴人”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又重现了这个比喻——她还给了绍兴人和来绍兴游历的人一城清清亮亮的水!

有滋有味地重温这个比喻,有滋有味地重见那汪清清亮亮的水,都是在夜里头。

是夜,当我披着一袭云烟似的小雨,下了环城河边码头的石台阶时,便见一艘艘远比乌篷船神气得多的游艇,鱼贯而来;于是,当我在灯影中望见这烟雾迷离的环城河,竟然波光粼粼水涨船高地恢复了水城河道的气势时,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

这一口长气,竟然沾雨带露,如此清凉!

令我分外惊喜的是:

这口清凉气中,果然又有了欢鱼活水的精灵之气,有了樟柳相接草木交替的沁脾之香!

却原来,这几十里之长的环城河边,夜花如燃,草地如毡,茂茂密密的大树三步一岗;亭台楼阁旁,那盏盏髙悬的红灯笼,更与酒挑子一起招摇出绍兴老酒的芬芳。

灯影中,游艇波起浪伏地前进,只见这既是蓬勃发展的浙江要地、又保留了古老风貌的历史都城,那古今交融的“双重”景致,在烟雨迷离中越发妩媚。

灯影中,逶逶行过一程又一程,蜿蜒三十里的绿荫水路,忽儿是河,忽儿是岸,曲曲弯弯的河岸上,自然皆是一派幽幽的绿;灯影中,忽儿是黛瓦粉墙的城,忽儿是粉墙黛瓦的屋;在轻轻的乐声和水声中,城中的屋,屋中的人,俱在隐隐绰绰的朦胧诗意里……灯影中……

哦,如若一一说来,太漫长也太琐屑,一句话——夜游的感觉鲜明不过地告诉我:

一个融和着历史和当今文明的新城绍兴,正以重新焕发的光彩,展示了一个鲜鲜亮亮的现实——他们已经还给了世人一个更美更靓的“水上的城”!

②那么,绍兴如今真的又像威尼斯?

是非常像还是有点像?

灯影中,这个问题也已在游程中被我拋在脑后。

16.作者在写绍兴的文章中插入她游览威尼斯的见闻感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7.画线句子①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句中“非同寻常的努力”具体指什么内容?

(2分)

                                                                    

18.画线句子②中的“绍兴如今真的又像威尼斯?

是非常像还是有点像?

”这些问题,作者说已被她抛在脑后。

你读了这篇文章,请作出你的回答,并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生命萌发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老是向前看,你的位置肯定在后面;如果你老是向下看,你的位置必然在上面……

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

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曾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位置”为中心话题,或讲述亲身的经历,或联想相关的故事,抒写内心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亭旁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卷

本试卷总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3分,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分)

②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3分)

13.(3分)

14.

(4分)

15、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                  

(2)                  

(3)                  

(4)                  

16.作者在写绍兴的文章中插入她游览威尼斯的见闻感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7.画线句子①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句中“非同寻常的努力”具体指什么内容?

(2分)

18.画线句子②中的“绍兴如今真的又像威尼斯?

是非常像还是有点像?

”这些问题,作者说已被她抛在脑后。

你读了这篇文章,请作出你的回答,并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五、作文(40分)

答案

1.C. A.隽(juàn)永  B.熨(yù)帖   D.炽(chì)热

2.D.(应为“青睐”“平添”)

3.C(大方之家:

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A.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B.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D.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4.C解析:

A“处理”与“废墟”不搭配,可改为“清理”。

B成分残缺,在“家用洗衣粉”后加“价格的行为”。

D语意不明,应将“切勿”放到“携带”之前。

5.B

6、B(第二段的“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能体现民族色彩鲜明;“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能体现内涵丰富深刻;“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能体现内容十分复杂。

7、D(从第三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可以看出恩格斯的观点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互印证的。

所以,D项错。

8、D(最后一段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而非“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所以D项错。

9.C解析:

绝:

横渡

10.B解析: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B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C助词,的/代词,它。

D兼词,于此/句末语气词

11.C

12.

(1)螃蟹有六只脚和两个钳子,如果没有蛇类和黄鳝的洞穴它就没有地方可居住了,那是因为它心思浮躁的缘故啊

(2)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这是用来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的方法。

13.律诗(或五律)  绝句(或七绝) 托物言志(1点1分)

14.同:

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

(1分)杜诗写竹子的生长过程,竹阴的凉爽怡人,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清香,白诗写竹子在百花凋零后依然青翠(或别有风味),可见他们对竹子的喜爱。

(能联系诗句内容即得1分)

异:

杜诗最后直抒胸臆,希望不要剪伐竹子,让竹子自由生长,还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的愿望。

(答“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或“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亦可。

)(1分)白诗最后写雪中百花凋零,竹子却依然青绿,表达了对竹子傲雪凌霜的品格的赞美。

(1分)

15.略

16.衬托。

作者通过描写威尼斯的魅力来凸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绍兴的。

(答出“衬托”,或“比较”得1分,答“对比”不给分,答出作用得1分。

17.过渡作用。

具体指原文所说的“绍兴人既为发展也为和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所作的种种努力”。

(答对作用得1分;说出内容,意思相近,得1分。

18.答“绍兴又像威尼斯了”“绍兴有自己的特点”“绍兴水的美非常像威尼斯”“绍兴水的美只是有点像威尼斯,而有自己的特色”等观点都可以,必须说出理由。

(只要有观点有理由,得2分,能够独树己见或自圆其说,再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