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346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

 

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背景

1.1项目背景

XX县位于银川平原河西灌区中部,是银川市的郊区县。

地理位置:

东经105°33′——106°36′,北纬38°27′——38°52′。

东临黄河,南与银川市兴庆区相连,西至XX山分水岭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北和平罗毗邻,东西长约61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土地总面积为1599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

XX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日照充足,属中温带干旱气候,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是宁夏重要的产粮大县,属于《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农场)之一。

全县总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高产田16.8万亩,占29.5%,中低产田40.2万亩,占70.5%。

全县辖4镇1乡2个农牧场,即:

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常信乡、京星农牧场、南梁台子农牧场。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XX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自1989年开始立项,已进行了七期(每三年为一期)20年项目建设,截止2010年,已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4.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

国家农发办决定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以此为契机,我县2010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银河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树立的榜样,2011年申报获批的洪西、星光高标准农田已开始投入施工。

通过项目的实施,采取水利、农业、林业、道路、科技等措施,达到项目区沟、渠、田、林、路、鱼池、湖泊、村庄综合治理。

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以明显改善,使项目区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渠配套、路相通的格局,中低产田被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高标准农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农业科学技术,通过科技示范推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无公害蔬菜、四水渔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对我县非项目区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1.2项目区选择的依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大安排,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新文件。

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拟在XX县、平罗县、青铜峡市等县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宁农综办〔2011〕39号文下发了《关于编制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结合宁XX县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经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研究,按以下原则选择项目区:

(1)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适宜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

(2)水资源供给有保证,灌溉条件较好,防洪有保证,排水有出路,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具备。

(3)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要求迫切,积极性高,地方财政配套有保证。

(4)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健全,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

(5)农业生态环境较好,不属于生态敏感区,项目实施后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6)项目实施后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选择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群众收入较低,通过最大限度体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的区域做为我县2012年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区。

示范工程所选择区域均存在作物布局偏重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户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意识和能力差,一些村社灌溉不畅,尤其水利设施配套程度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1.3项目区选择

根据项目区选择条件,经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选择在我县南梁台子铁西村、阿訇村,洪广金鑫村,金贵江南村、通昌村、金贵村,立岗兰星村、立新村、清水桥村、通义村10个村分四个片区做为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高标准示范区。

四片示范区总面积4.9万亩,其中南梁台子铁西示范区辖南梁台子农牧场铁西村、阿訇村的12个生产合作社,面积1.14万亩;金鑫示范区辖洪广镇金鑫村北片区9个生产合作社,面积1.4万亩;兰星、兰光示范区辖立岗镇兰星村、兰光村、清水桥村、通义村的18个生产合作社,面积1.13万亩;江南、通昌示范区辖金贵镇江南村、通昌村、金贵村的10个生产合作社,面积1.23万亩。

示范区属引黄灌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粮食主产区,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适宜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9万亩。

项目片区具体分布及所在灌区见表《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分布表》。

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分布表

序号

乡镇

村社

开发面积(万亩)

所在灌区

1

南梁台子管委会

铁西村、阿訇村

1.14

唐徕渠第二农场渠灌区

2

洪广镇

金鑫村

1.40

西干渠灌区

3

立岗镇

兰星村、清水桥村、立新村、通义村

1.13

惠农渠灌区

4

金贵镇

金贵村、江南村、通昌村

1.23

惠农渠灌区

合计

10个村

4.90

青铜峡河西灌区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分布在我县的南梁台子农牧场、洪广镇、立岗镇、金贵镇,涉及到铁西村、金鑫村、江南村、通昌村、金贵村、兰星村、立新村、清水桥村等10个村,土地总面积4.9万亩,其中:

耕地3.2万亩,荒地0.68万亩,鱼池0.04万亩,湖泊0.09万亩,林地0.44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44万亩。

各项目区地理位置如下:

1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项目区位于包兰铁路西侧,第二农场渠东北侧,东与常信乡接壤,北与南梁农场相连,地处北纬38°38′30″~38°43′00″,东经106°12′45″~106°15′00″之间,范围:

东到包兰铁路,西及南至第二农场渠,北至抗旱渠,包括铁西村、阿訇村的12个生产合作社。

土地总面积1.14万亩,其中:

耕地0.84万亩,荒地0.12万亩,湖泊0.02万亩,林地0.09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07万亩。

2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项目区位于西干渠西侧,金山林场南侧,金山防洪堤之东,地处北纬38°41′30″~38°44′00″,东经106°7′30″~106°11′00″之间,范围:

东到西干渠及暖泉农场交界,西至金山防洪堤,南到金山公路,北至金山林场交界,包括原金北村的9个生产合作社。

土地总面积1.4万亩,其中:

耕地0.76万亩,荒地0.33万亩,湖泊0.002万亩,林地0.16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15万亩。

3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项目区紧靠惠农渠,位于立京公路北侧,立岗镇兰星村的十里长街东侧。

地处北纬38°38′30″~38°41′00″,东经106°26′30″~106°28′30″之间,范围:

东到惠农渠,南到立京公路,西至兰星中心路,北至清水桥公路,包括兰星村、通义村、清水桥村、立新村的18个生产合作社,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13万亩,其中:

耕地0.74万亩,荒地0.13万亩,鱼池0.02万亩,湖泊0.03万亩,林地0.09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12万亩。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项目区位于XX县东南角,东靠黄河,西接金贵镇银光村(2009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南与兴庆区通贵乡相连,分布于惠农渠两侧。

距县城15公里,地处北纬38°30′00″~38°32′00″,东经106°25′30″~106°29′30″之间,范围:

东到新渠十社沟,西至金贵六社路,南到兴庆区通贵交界,北至第二排水沟,包括江南村、金贵村、新渠村的10个生产合作社。

土地总面积1.23万亩,其中:

耕地0.88万亩,荒地0.1万亩,鱼池0.02万亩,湖泊0.04万亩,林地0.1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1万亩。

2.2气候

XX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远离海洋,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缘。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为寒冷气流南下之要冲,夏季处在东南季风西行的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基本特点是:

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南湿北干;气象灾害较多等。

XX县四个土地治理项目区地处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8.8℃,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7.7℃,昼夜温差大;示范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3小时,最高达3208小时,大于10℃积温达3298.8℃,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173天左右,示范区年降雨量198mm,年蒸发量1200mm,属干旱半干旱地带,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产和有机物积累。

XX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

2.3土壤

2012年XX县土地治理项目区地形平坦,地貌为平原地貌;土壤类型主要灌淤土、粘壤土、沙壤土,其岩性为粉沙质黄土,质地均匀。

土壤容重1.35~1.4kg/cm3。

酸碱度PH值为8.52左右。

耕作层厚约30-60厘米,受耕作、施肥、灌溉的影响,土壤松软多孔隙,土壤含盐量为0.91g/kg,速效磷41.7mg/kg,水解氮52.9mg/kg,速效钾167mg/kg,有机质19.1g/kg;地下水埋深大于90厘米,部分土壤中度次生盐渍化。

各项目区具体如下:

①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南梁台子是一块狭长地带,东西宽1至5公里不等,南北长约14公里,该地区地势偏高,海拔在1107-1116米,比周边地区平均高出10-14米,为高阶地(通称河西老阶地),地势相对平缓,坡降为1/200-1/800。

属砂质土壤,土体干燥,沙性大,结持力小,渗漏严重,保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贫瘠。

潜水及承压水含水层岩性均为粉细砂,含水层厚度一般在30米左右,潜水矿化度多为1-3g/L,土壤多为灌淤熟化土。

②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洪广镇金鑫地区座落在XX山东麓洪积扇前缘。

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局部地形起伏较大,属缓丘陵。

地势比较平缓,东南部相对低平,但地面起伏多变,平均坡度在1/50~1/200,地面侵蚀切割较浅,但密度较大。

地面高程在1118~1122m之间。

潜水含水层厚36m左右,含水层岩性以细砂、粉细砂为主,夹有厚度不等的砂质粘土,矿化度多为0.4~1.5g/l。

项目区土壤锓蚀度较轻,土壤类型以淡灰钙土、风积土为主。

土质多为壤土和砂壤土,土壤结构为沙性土,土层深厚,没有明显的钙积层和障碍土层,土壤有机质层薄含量低。

土层厚度30~100cm,土壤通气性好,地温上升快,适合作物和蔬菜的生长。

③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兰星项目区属浅色草甸土亚类土壤,剖面由三个层段组成。

表层为耕作层,厚约30-60厘米,受耕作、施肥、灌溉的影响,土松多孔隙,有机质养分含量较高,其有机质为13.5g/kg,速氮0.72g/kg;有效磷11.9mg/kg,速钾230mg/kg,为灌淤熟化土层。

土壤质地多为均匀的中壤土,少数为重壤土或轻壤土。

中层为生土层(底土),多为深积层次明显的土壤。

土壤矿化度16.9g/kg,含盐量1.8g/kg,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30厘米。

项目区地势平坦,海拔在1103-1105米,坡降为1/200-1/800。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江南项目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灌淤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中壤土。

通过2010年10月份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养分测定,有机质含11-14‰,水解氮50-55ppm,速效磷48-56ppm,速效钾130-154ppm,属中上肥沃土壤。

2.4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水资源主要是过境水、降雨及地下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98mm,年平均蒸发量为1200mm;示范区灌溉水资源主要是西干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各大干渠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下水的80%是来自灌溉水渗透补给。

我县有五大灌溉渠系,属黄河水自流灌区,灌溉水源丰富。

各项目区详细情况如下:

1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项目区农业用水主要通过铁西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扬水大渠(支渠)提取第二农场渠(干渠)水后再自流灌溉,根据第二农场渠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10年度项目区年均总引水量为759.8万立方米,亩均用水901立方米。

2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项目区属于扬水灌区,农业用水主要通过金山三号扬水渠、金山四号扬水渠支渠,金山一社小高渠提取西干渠引黄河水提水灌溉,根据西干渠第五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10年度项目区年均总引水量为607.8万立方米,亩均用水800立方米。

③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项目区农业用水主要通过太子渠、兰光渠、兰星生产渠、小杨渠、金子渠引分别唐徕渠、惠农渠水自流灌溉,根据太子渠管理所及惠四所的统计数据,2010年度项目区年均总引水量为664.4万立方米,亩均用水896立方米。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项目区灌溉用水惠农渠东西分别通过岗渠、小新渠、引惠农渠水自流灌溉。

根据惠农渠第三管理所的统计数据,近三年项目区年总引水量平均值为837.4万m3,则现状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55m3/亩。

项目实施后,改大田漫灌为小畦灌溉,水稻实行节水控灌,用水定额可大大降低,支斗渠进行砼板防渗衬砌后,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该项目区改造后总用水量可显著减少,节约的水资源可为项目区其它事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2.5社会经济状况

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分布在我县的南梁台子农牧场、洪广镇、立岗镇、金贵镇,涉及到铁西村、金鑫村、江南村、通昌村、金贵村、兰星村、立新村、清水桥村等10个村49个生产合作社,总土地面积4.9万亩,其中:

耕地3.22万亩,荒地0.68万亩,鱼池0.04万亩,湖泊0.09万亩,林地0.44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44万亩。

现有农户3582户,总人口13286人,劳动力6301人,粮食总产1323万公斤,亩均389公斤,年总收入9367万元,人均收入6980元,年净收入5405万元,人均纯收入4020元。

(详见附表一:

《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

1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项目区辖铁西村、北台子村及阿訇村的12个生产合作社,总土地面积1.14万亩,铁西村耕地0.84万亩,荒地0.12万亩,湖泊0.02万亩,林地0.09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07万亩。

现有农户690户,总人口3234人,劳动力1232人,粮食总产290万公斤,亩均344公斤,年总收入1938万元,人均收入5992元,年净收入1107万元,人均纯收入3424元。

仅为全县的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多一点。

经过2010年调查数据统计,年收入低于450元的占总人口7%,450-800元的占14%,800-1800元的占13%。

2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项目区辖金鑫(原金北)的9个生产合作社,总土地面积1.4万亩,其中:

耕地0.76万亩,荒地0.33万亩,湖泊0.002万亩,林地0.16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15万亩。

现有农户1294户,总人口3909人,劳动力1946人,粮食总产274万公斤,亩均375公斤,年总收入2860万元,人均收入7317元,年净收入1634万元,人均纯收入4181元。

3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项目区辖兰星村、清水桥村、兰光村、通义村四村的18个生产合作社,总土地面积1.13万亩,其中:

耕地0.76万亩,荒地0.13万亩,鱼池0.02万亩,湖泊0.03万亩,林地0.09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12万亩。

现有农户528户,总人口2045人,劳动力890人,粮食总产332万公斤,亩均412公斤,年总收入1467万元,人均收入7175元,年净收入838万元,人均纯收入4100元。

4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项目区可开发治理土地1.23万亩,整治耕地0.88万亩,开荒0.1万亩,整治林地0.1万亩,整治鱼池0.02万亩,整治湖泊0.04万亩,整治庄点0.1万亩。

项目区农业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蔬菜为主。

经济作物比例低,占23%,且粮食平均单产为425公斤。

现有农户1070户,总人口4098人,劳动力2233人,粮食总产428万公斤,年总收入3102万元,人均收入7438元,年净收入1825万元,人均纯收入4375元。

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项措施的实施,把项目区建成优质高效高产稳产粮食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2.6基础设施状况

2.6.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已形成干、支、斗、农四级灌排系统,灌溉便利,排水基本畅通。

但项目区水利工程配套标准低,且老化失修,渠道硬化率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地下水位埋深浅,土壤次生盐碱化重,农作物品种单一(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小,严重影响产出率,农民收入低,项目区经济增长缓慢。

①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铁西项目区为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扬水灌区,水利工程多为当时修建。

灌溉干渠为铁西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扬水渠,胜利渠、抗旱渠引二农场渠水源灌溉,支、斗渠配套齐全。

基本的农业灌溉系统完善。

但建设标准较低,干、支、斗渠系早年进行过砌护,多年的运行已坏损严重,需要彻底翻建,农渠多年来一直为原始土渠,未进行过砌护,需要进行防渗砌护。

干渠扬水泵站多年来未进行过改造,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增加,故障频繁,也急需更新改造。

项目区地势较高,土壤为沙壤土,保水性较差,排水系统只有分散于各生产队的斗沟直接排入干沟,田间农沟配套齐全。

斗、农沟分布基本可满足排水要求,但多年来未进行彻底清淤,排水能力较差,需要进行清淤改造,配套沟道建筑物。

②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项目区位于XX山东麓,属于自流与扬水灌溉结合灌区,灌溉主要依靠二一支渠引西干渠水源,和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扬水渠汲取西干渠水源保证。

二一支渠下段1.2公里今年我县人大议案已经进行过砌护,上段1公里早年进行过砌护,多年的冻胀破坏,现已破烂不堪,需要进行重新砌护。

田间斗渠系统布局基本合理,但均为原始土渠,需要进行以砌护,配套渠系管控建筑物。

排水系统外部主要依靠三号泄洪沟,内部依靠北一社退水沟、挡浸沟等多条支斗沟道,排水系统布局基本可满足要求,但由于多年未及时清淤,需要进行彻底清淤整治,配套沟道建筑物。

3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项目区为传统引黄灌溉区域,灌溉主要依靠兰光渠、陈家渠、唐子渠引惠农渠水灌溉,内部支斗渠配套齐全。

但由于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标准低,无砌护,管控建筑物坏损严重。

需要进行以节水改造为主题的全断面砌护。

另外,项目区内有部分高低灌溉困难,需要新建扬水泵站2座。

排水系统外部有四三支沟、第四排水沟为骨干排水系统,内部斗、农沟配套齐全,布局合理。

但多年未进行清淤,需要进行彻底清淤整治,配套沟道各类建筑物。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项目区为传统引黄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依靠岗渠引惠农渠水源、小新渠引汉延渠水源进行灌溉。

内部支斗渠配套齐全,但建设标准低,大多未进行过砌护,渠道建筑物坏损严重。

需要进行全断面砌护、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

排水外部主要依靠四三支沟,内部依靠江南一社支沟、新渠三九社支沟、新渠十社支沟、新渠十社支沟、江南二社复沟、新渠六社复沟、新渠十一社复沟七条支斗沟分散排水,田间农沟配套齐全。

排水沟道多年未进行彻底清淤,淤积严重,影响农田排水。

需要进行彻底清淤,配套完善沟道建筑物。

2.6.2田间工程现状

①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项目区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仅占30%左右,农毛渠在均为土渠,输水损失大,灌溉困难,需要对部分农渠进行砌护、部分农沟进行清淤,并配套建设畦田口、生产桥等建筑物。

畦田划分均按小畦规划,无需做规划调整。

②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项目区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仅占30%左右,农毛渠在均为土渠,输水损失大,灌溉困难,需要对部分农渠进行砌护、所有农沟进行清淤,并配套建设畦田口、生产桥等建筑物。

畦田局部较凌乱,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划分。

③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项目区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仅占40%左右,农毛渠全部为土渠,农毛沟配套齐全,但淤积严重,严重影响灌排和农业生产运输畅通。

需要对部分农渠进行砌护、所有农沟进行清淤,并配套建设畦田口、生产桥等建筑物。

土地平整,畦田划分基本合理。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项目区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仅占40%左右,农毛渠全部为土渠,农毛沟配套齐全,但淤积严重,严重影响灌排和农业生产运输畅通。

需要对部分农渠进行砌护、所有农沟进行清淤,并配套建设畦田口、生产桥等建筑物。

土地平整,畦田划分基本合理。

2.6.3交通与电力

XX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109国道、110国道穿境而过,区内公路总里程52公里,交通便利,县城距银川市14公里,西边有包兰铁路穿过,过境长度18公里,各乡镇有三级公路相通,总里程118公里,乡镇和村之间道路连接成网。

项目区实现了农村“三通”,即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

①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

金山路从南梁台子铁西项目区中间东西穿过,铁西中心路从铁西村中部南波杏穿过,包兰铁路从项目区东边通过,项目区内交通十分便利,乡镇和村之间道路连接成网,并且部分道路用砼硬化,大多数道路简单石子硬化。

②洪广镇金鑫项目区

金山公路自项目区南边东西向通过,沿山公路自项目区西边南北向通过,金山至林场公路、石中公路自项目区中部南北向通过,中间通往各村、社、庄点和田间的道路都已形成,项目区实现了农村“三通”,即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

立岗镇兰星、兰光项目区

立京公路从立岗镇兰星项目区南边东西穿过,“十里长街”从兰星村中部南北向穿过,项目区内交通十分便利,乡村公路网已成体系,并且部分道路用砼硬化,大多数道路简单石子硬化。

④金贵镇江南、通昌项目区

新建设的滨河大道从项目区东侧通过,沿二排的快速通道从项目区北边界通过,通昌公路、关民路从项目区中间南北向通过,周边还有贺金公路、贺潘公路、通贵公路与项目区各路相连,公路网四通八达。

综合各项目区情况来看,项目区普遍存在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突出表现在田间工程建设标准低,不能正常运行;渠道无砌护,输水、排水、蓄水能力大幅度降低;桥涵年久失修,急需更新和补建;扬水灌区扬水泵站多半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由于老化失修和管理不善,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制约示范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2年XX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示范项目土地总面积4.9万亩,其中:

耕地3.2万亩,荒地0.68万亩,鱼池0.04万亩,湖泊0.09万亩,林地0.44万亩,其他村庄及道路占地0.44万亩。

其中中低产田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9%;项目区人均占有耕地2.42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蔬菜大棚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少,综合生产水平不高,人均收入较低。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22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8%;耕地亩均占有量60立方米,仅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3%,近5年来平均入境水量减少21%,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是项目区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具体是:

铁西、金鑫项目片区是扬水灌区,扬水灌溉费用较高,渠道来水不足,农作物不能得到适时灌溉,农业增产不明显,制约了群众增收。

兰星兰光、江南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