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519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第八课时《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

《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

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

(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

(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

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

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国母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了解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懂得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

2.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情感:

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查询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照片、资料;有能力的同学还可自制幻灯片。

教师:

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

孩子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呢?

记得汉族有哪些民族节日吗?

(学生回答)

师:

除了汉族,我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自己传统的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

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出示课题),和少数民族人民共享节日的快乐!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汉族节日导入课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

二、处理信息讨论交流

师: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同学们愿意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老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适时进一步的讲解,表扬发言踊跃及介绍详细的学生。

资料:

火把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

家家饮酒,吃肉、并杀牲以祭祀祖先,人们穿新衣服,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男人们参加斗牛、斗鸡、斗羊、赛马、摔跤比赛。

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人们手持火把围绕住宅和麦田游行,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村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开斋节。

它在伊斯兰教历9月,所有成年的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一个月的斋戒,每逢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白天不许饮食,斋月结束时举行开斋节。

届时人们沐浴净身,施散钱财,互道平安,悼念死去的人。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

它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

回族又称它“过大年”。

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把它作为他们的新年。

洛萨节。

藏语“洛萨”是新年的意思。

洛萨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每年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五至七天。

大年初一天未亮时,主妇们背回“吉祥水”祈求吉祥。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过程是相互学习、加强认识、开阔视野的过程。

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节日的丰富多彩,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教学资源,落实知识目标)

三、情景体验提高认识

(1)泼水节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看了同学们收集的这么丰富的资料,我真高兴。

老师也收集了其它民族的节日。

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专视频资料:

傣族人民过泼水节)

师:

边看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

过的什么节日?

2、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什么?

3、为什么人们的衣服淋湿了还十分高兴呢?

学生汇报

教师随机介绍傣族的“文泼”和“武泼”

师:

1961年的泼水节傣人民是和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傣族人民不但感到快乐,而且觉得特别幸福,特别难忘。

那么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

让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件:

听周总理与泼水节的故事)

师:

1、周总理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他参加泼水节以哪些实际行动尊重了少数民族人民呢?

如:

穿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跳舞

没有让警卫人员打伞

2、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尊重傣族人民呢?

3、听了周总理与泼水节的故事、看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录像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

近些年来泼水节一年比一年热闹,汉族、兄弟民族和五大洲宾客纷纷与傣族人民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2)那达慕大会

泼水节是南方民族的一个节日,下面我们欣赏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

(播放影视资料:

那达慕大会)

师:

1、通过这段录像你对那达慕大会有了哪些初步了解呢?

2、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资料外,你对那达慕大会还有哪些了解?

了解到: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会上有骑马、射箭、摔跤三项活动。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登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每个参加者都有奖励。

其中最有成就的将被授予“达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

这种斗志斗勇的比赛培养了蒙古族剽悍的气质和乐观豪迈的精神,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比赛和歌舞比赛。

每逢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它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

师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在欢度节日的活动中也增加了商贸活动,像那达慕大会同时又是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和风味小吃的展卖会,即增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团结,有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

本环节使学生对节日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课件增强视觉效果。

使学生知道少数民族与汉族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四、协作学习,互相交流。

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

大家还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民族节日呢?

(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全班交流共同学习

学生代表汇报资料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交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老师小结:

同学们又了解了很多知识,知道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各有不同,都含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是祭祀祖先的,有的是祈求团圆的,有的喜庆丰收,有的期盼康健……而且每个节日伴随着生气而动人的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而美好的愿望。

(课件出示板书)

五、说说唱唱情感升华

师:

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文化,面对这样的伟大的祖国,你们最想说些什么?

师: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真是举不胜举。

如今,这些节日喜庆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往往就是通过节日这一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的。

民族节日还是我国各族人民同海外侨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

长期以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强大。

(音乐)让我们在这首欢快的歌曲结束今天这堂课吧!

(设计意图:

整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

这也巧妙地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

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六、作业布置:

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课后题

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彝族火把节和睦相处

傣族泼水节民族团结

回族开斋节和吉尔邦节

藏族洛萨节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

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二、活动过程:

(一)“劳动结晶”展示

导语: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1、吃穿用的:

问:

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2、文学作品:

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音乐绘画:

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

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过渡:

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各族儿女的贡献

1、祖国成立时期:

2、祖国发展时期:

(1)采用学生介绍与教师介绍和阅读教材相结合。

(2)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调查了解类似事例。

活动主题:

优秀的中华儿女

活动准备:

(1)分小组收集查找“民族之星”及他们的光辉业绩。

(2)整理成果资料。

(3)准备好交流方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有英雄豪杰、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地质学家……,他们取得过许多光辉业绩,如:

诗歌、小说、歌曲等。

今天,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歌颂这些“民族之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和崇敬吧!

0

二、分小组以各种方式交流。

(1)展示照片并介绍。

(2)简介文学作品。

(3)演唱歌曲歌颂。

(4)小品表演赞颂。

(5)诗歌朗诵赞颂。

(6)手抄报展示并介绍。

(7)播放他们的影片片段。

……

三、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我们的祖国辉煌灿烂,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一个个优秀儿女的奋斗,离不开他们创造的成绩,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歌喉高声赞颂他们吧!

全班唱歌结束。

活动主题:

“民族团结”故事会

活动准备:

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名族见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二、四人小组各自讲述自己了解的故事。

三、各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

四、阅读教材资料介绍。

五、学生谈感受。

听了这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在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儿女是亲密的一家人,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着、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主题:

尊重•关爱

活动准备:

1、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2、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

二、师生观看“了望台”

三、展示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1、小组内交流展示。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四、小论坛: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力度?

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五、课外延伸。

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磋商,把自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写出来,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建议。

2、课后反映给相关部门。

 

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态度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

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

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新疆概况我了解通过图片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新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新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计算杭州与乌鲁木齐之间的实地距离;4、新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1、思考、回答问题。

2、板演:

计算实地距离。

3、根据新疆的位置,分析新疆气候产生的原因。

民族国情我知晓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出示材料:

今昔新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新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1、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

(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1、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

(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2、回答有关问题。

民族团结我维护1、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1、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

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1、出示问题:

你认为能否在新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1、思考、回答问题。

2、明确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

课堂作业出示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