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38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2Word格式.docx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

四课时(1课时20分)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

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

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

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

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

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再连一连。

内蒙古自治区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拉萨

西藏自治区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

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

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

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

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

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

出示资料: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

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4、在全班进行统计:

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

板书:

汉族91.5℅

少数民族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内蒙古广西西藏云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四川

第二课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

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1、谈话:

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

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

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

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

思考:

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

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

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大家评议总结:

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

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

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4、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5、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6、在小组内交流。

7、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

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

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

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

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

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

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

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

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飘逸轻盈

1、导入新课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

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

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北方少数民族:

喜欢戴帽子

回族戴小白帽,维吾尔族人戴四棱小花帽,塔塔尔族姐妹们在绣花帽,土族人戴织锦毡帽银链,哈萨克族姑娘爱在绣花帽上插羽毛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帽子显示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

喜欢裹头巾

男子头上的头巾颜色以黑、蓝、白为主,不同民族的头巾裹法是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规矩;

女子头巾上的装饰很讲究,绣织有艳丽的图案。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

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连连看!

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喜欢戴帽子

独具特色的头饰

北方民族头饰特点喜欢裹头巾

第三课时

1、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

提问:

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

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一做

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

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4、讲解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

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

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3、头饰的做法:

头圈------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3厘米宽的硬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图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5、实践园地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

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

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

第五课风格各异的住房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35页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 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

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

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

以下资料为参考:

 3、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

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4、总结本课知识

第六课别具风味的饮食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纹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

四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

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

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纹。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

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1、谈话:

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

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

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

手抓饭"

"

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

  3、拓展

  

(1)请做过"

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

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

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让学生阅读全文,思考: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3)提问:

《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4、让学生探究体验:

(1)、完成连一连

(2)让学生唱唱

(3)、让学生跳跳少数民族舞

5、开展故事会

6、总结本课知识。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