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598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训诂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诂学试题.docx

《训诂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训诂学试题.docx

训诂学试题

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貌

2.递训

3.谓之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2.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3.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4.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

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5.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6.《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训诂的条例有三:

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三曰________。

8.近人________的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

俭朴。

2.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

挥酒。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

叹息声。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

坠落的(桃)花。

5.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摘索:

索取。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2.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3.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

4.臣愿披心腹,堕肝胆。

5.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

6.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8.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9.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

10.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朱骏声

2.王逸

3.俞樾

4.李善

5.释慧琳

6.戴震

7.蒋礼鸿

8.毛亨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方言

2.尔雅义疏

3.经典释文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

《屈原列传》: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极有疲惫之义,倦极是同义复词,极犹倦也。

《广雅·释诂》:

“疲、惫,极也。

”是极有疲、惫之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筴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极、倦对文,则极亦倦也。

殷芸《小说》:

“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

‘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

’答云:

‘去垢甚佳,身不极也。

’”其中“不极”极字,一本作“劳”。

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之言

  2.互训

  3.为

  4.读破

  5.联绵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析言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浑言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

  2.《尔雅》的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训诂的条例有三:

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清代训诂大师孙诒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不少辞书类的训诂专书,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研究。

  7.复文是一种古书异例,其中同义字复用,有__________复用者,亦有__________复用者。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屈心而抑志兮,神高驰之邈邈。

()

  志:

帜字之借,旗帜。

  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爱:

隐藏。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英:

坠落的(桃)花。

  4.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摘索:

索取。

  5.沛令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

()

  保:

保障。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国大乱,百姓恫恐。

  4.张都监叫抬上果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

  5.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

  6.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8.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9.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

  10.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方以智

  2.桂馥

  3.刘熙

  4.五臣

  5.戴侗

  6.郝懿行

  7.蒋礼鸿

  8.高诱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小题4分,共12分)

  1.方言

  2.经典释文

  3.说文解字注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楚辞·离骚》: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案:

户服犹被服,二字同义连文。

篇首“扈江蓠与辟芷兮”王逸注云:

“扈,被也。

楚人名被为扈。

”户即扈字,《艺文类聚》卷三十八,《事类赋》引即为扈服,从知户服即扈服,第传本之异耳。

户字不当如家喻户晓解也。

下文云: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

”户服同义连文,犹览察以同义连文矣。

且上云党人,户服即承党人而言,不当复以户为起词也。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递训 

2.读如 

3.谓之 

4.推原 

5.形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_______、二、_______、三、_______。

 

2.校勘是校正古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错误的一种学问,它与训诂学的关系至为密切。

 

3.宋代学者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古书注解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

_______、_______、训诂学。

 

5.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的《尔雅正义》和_______的《尔雅义疏》。

 

6.所谓联绵词,是指_______。

 

7.《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凡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凡_______卷。

 

8.元代卢以纬_______一书专门研究虚词的用法,是我国第一部虚词词典。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     ) 

怨:

怨恨 

2.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     ) 

称媚:

称赞美丽 

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 

爱:

隐藏 

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 

挥:

发挥(能力机会) 

5.僧即处分步者先排比,行十余里,不至。

(     ) 

排比:

安排,准备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人,不能无生 得失 。

 

2.诸将 微 闻其计,以告项羽。

 

3.未知即是《通俗文》, 为当 有异?

 

4.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 跋扈 为谁雄?

 

5.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 宁馨 !

 

6.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 壶 ,乱流而渡。

 

7.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 虑 不数人。

 

8.我才不及卿,乃 觉 三十里。

 

9.昔非姻好, 不醒 拜侍。

 

10.杏花两株 能 白红。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刘熙 

2.张相 

3.王筠 

4.徐铉 

5.刘淇 

6.孔颖达 

7.张揖 

8.陆德明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方言 

2.广雅疏证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史记·屈原列传》: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按:

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文之例,倦极的极也应是疲倦之义。

《广雅·释诂》:

“疲、惫,极也。

”是极有疲惫的意思。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极、倦对文,是极亦倦也。

殷芸《小说》:

“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

‘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

’答云:

‘去垢甚佳,身不极也。

’”“不极”的极,一本作“劳”,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

 

2003年1月份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读曰

  2.谓之

  3.犹

  4.当为

  5.互文见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清代《说文》注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3.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着至为

  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许多学问的综合运用。

  4.“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

”这句话是训诂学家________说的。

  5.《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6.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7.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

  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8.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

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

  的的:

明确,分明。

  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党见:

频见也。

  3.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

俭朴。

  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

挥酒。

  5.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

叹息声。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3.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

  4.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5.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6.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7.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

  8.臣愿披心腹,堕肝胆。

  9.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

  10.因自皮面决眼。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朱骏声

  2.王逸

  3.俞樾

  4.李善

  5.陆德明

  6.戴震

  7.张相

  8.毛亨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说文解字

  2.尔雅义疏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

  《屈原列传》: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极有疲惫之义,倦极是同义复词,极犹倦也。

《广雅?

释诂》:

“疲、惫,极也。

”是极有疲、惫之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笅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极、倦对文,则极亦倦也。

殷芸《小说》:

“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

‘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

’答云:

‘去垢甚佳,身不极也。

’”其中“不极”极字,一本作“劳”。

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

2006年10月四川<训诂学>自考试题

一、单选。

(略)

二、多选。

(每题2分,共10分)

  1、义训的方式有(         )

   A、歧训    B、描写    C、举例    D、义界    E、反训

  2、异体字产生的方式有(      )。

   A、同声,形不同       B、同形,声不同    C、笔画不同

   D、一为形,一非形     E、构成成份同,值不同。

  3、从表达来看,义训可划分的类型有(       )。

   A、譬况    B、举例    C、描写  D、义界   E、由反知正

  4、《史记》三家注的作者是(       )

   A、裴驷   B、张守节   C、王安石   D、司马贞

(对不起,还有一题忘记了!

三、名词解释题。

  训诂学    互文    望文生训    右文说    义疏

四、判断分析题。

  1、训诂学与语法学无关。

    (    )

  2、解释文意包括串讲大意、分析句读、申述章旨。

(     )

  3、训诂术语“读为”、“读如”的功能相同。

  (      )

  4、同义相训是形训的一种方式。

(      )

五、简答题。

  1、训诂的对象有哪几种类型?

  2、形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古书注音的方式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论述清代训诂的特点。

  2、古书校勘的四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