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645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docx

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

【2009年中考化学压轴题精讲精练】

29.(3分)2008年“毒奶事件”的起因是某些牛奶供应商为了提高利润而在牛奶中兑水,导致牛奶含氮量降低(牛奶主要成分是含氮的蛋白质),通常1Kg牛奶含有0.2Kg的氮才刚好合格,因此不法供应商就将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C3H8N6)掺入加水的牛奶中以通过检测。

(1)三聚氰胺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现有某不法供应商将1Kg刚好合格的牛奶配成1.5Kg的“毒奶”,且顺利通过了测试,他至少在牛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Kg。

 

30.(7分)

(1)小强为了探究某炼铁厂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现炼铁厂利用该赤铁矿石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2)在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小强得到如下两组数据(杂质不参加反应)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了(填“A”或“B”)组数据来就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结合装置图回答他不能选用另一组数据计算的原因是

 

24.(5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填:

“常量”或

“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为。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g=1000mg)。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25.(7分)某同学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

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所涉及的反应为: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2NH3+H2SO4==(NH4)2SO4。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精确到0.1%),

则这种化肥属于(填:

“合格”或“不合格”。

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

过程)。

 

(4)若实验过程中氨气被完全吸收,但该实验测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高于实际值,其原因是。

 

25.(7分)大龙在公园看到绿化工人往树干上涂抹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悬浊液,对其成份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带回了一些样本进行研究。

信息提示: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

如:

钠——黄色;钙——砖红色;钾——紫色;钡——黄绿色

Ⅰ猜想与假设:

该制剂可能为波尔多液

Ⅱ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样,将其置于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静置片刻

上层有黄色固体漂浮,中层为无色液体,下层有较多白色固体

取少量中层液体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另取少量中层液体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现砖红色

取少量黄色固体灼烧

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

向下层白色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固体完全溶解,但仅产生少量气泡

Ⅲ实验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①,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填“含”或“不含”)硫酸铜;

(2)根据上述实验▲(填序号),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根据上述实验④,可以判断黄色固体是▲;

(4)写出⑤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4分)高温煅烧多少克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20%的石灰石可生成氧化钙280g?

24.(7分)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质量为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15千克

15~23千克

23~40千克

大于40千克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60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颗。

25.(10分)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

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8.将50gC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到115g溶液。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

(2)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

(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1.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接连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

目前,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良药。

达菲的化学式是C16H31N2PO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10,请回答:

(1)该化合物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8。

(2)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9。

(保留一位小数)

32.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

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提示小明:

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4分)近日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来势凶猛,各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其中消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些公共场所可用3%的双氧水溶液对空气进行消毒。

现有一瓶500g30%的双氧水,其中含溶质过氧化氢质量g,将其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g。

 

21.(5分)二氧化硫工业上可用于生产硫酸,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

现有32吨SO2气体,欲使它完全转化为硫酸,至少应通入氧气多少吨?

 

22、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中的过氧化钠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

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⑴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

×100%=17g×5%×

×100%。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

⑵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2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及其、电器零件及日用品。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5

5

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1)m=。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试计算:

⑴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1分)

⑵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分)

⑶请在图4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1分)

      

 

2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3分)(本题在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

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g氯化钠晶体折出。

27.(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

▲(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3)若利用题

(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

(结果精确到0.1t)

 

30.(6分)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

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

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

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

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31.(6分)小青在实验室发现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

取10g此盐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得到的数据如下:

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mL

0

1.0

8.0

9.5

10.5

12.0

16.5

烧杯中溶液的pH

1.0

1.3

2.0

3.9

9.9

11.9

12.8

(1)请你绘制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人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2)请根据上图找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数,并据此计算此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按1.0g/mL计算)

23.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

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试计算:

(1)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1.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

(1)配置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

(ρ水=1.0g/mL)

(2)求: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31.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

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23.用“候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雯同学称取该样品5.6g加入到盛有100g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103.4g。

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18.(3分)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效药品“达菲”的起始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

莽草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9.(7分)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9所示: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48.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化工原料,有轻微毒性,计算:

(1)三聚氰胺相对分子质量:

⑵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

⑶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9.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在20g黄铜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样品中铜的质量。

 

7、(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8.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9.(6分)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

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化学式为C3H6N6。

据此请计算:

(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

每100g奶粉中添加0.1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 g蛋白质。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40.(6分)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

碳酸钠≥96%。

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12.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2.(6分)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地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分别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甲组:

(1)实验:

取石灰石样品10.00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04g。

(2)计算: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6.04g

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    。

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解:

乙组:

也取原石灰石样品10.00g,按

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完好)进行实验,

测得完全反应后C中氢氧化钠溶液增重

了3.90g。

由此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要比甲组    (填高或低或相同),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43.(6分)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

计算:

(1)被电解的水的质量。

(2)电解后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6分)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

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55g10%的盐酸。

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3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m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5g

第四次加入10g

1.0g

第五次加入10g

0.6g

第六次加入10g

0.6g

(1)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这六次实验中,第▲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

(3)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4)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