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930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docx

潮州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简本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

潮州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废水经医院内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桥东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到北溪,北溪位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韩江东侧,属于下游支流,功能为Ⅲ类。

排水符合政策法规要求。

2项目概况

拟建工程项目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东山路与凤东路交界处。

东北部和北部为凤东路,东南面为东山路,西边为笔架山,南部面向卧龙大厦。

目前地块现状为原桥东华侨瓷厂的用地。

本项目场地权属属潮州市中心医院所有。

潮府办函[2009]16号文批示,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原华侨瓷厂用地出让给市中心医院,作为市中心医院新址建设用地。

占地面积约为96796平方米。

目前该项目地块为建设用地,场地较平整,有瓷厂厂房等地上建筑物,部分为荒地。

周边为山坡地和道路。

本项目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标准,一次建设完成。

总床位数1200床,日门诊量3000人次。

项目建设期为3年,预计2012年11月建成。

项目总投资69981万元,环保投资300万元。

 

表2-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组成表

项目

面积(m2)

层数

主体工程

1

门急诊医技大楼

46000

5

2

综合住院楼

45000

12

3

行政及后勤保障楼

18000

6

4

综合疗养楼

5000

5

5

传染病综合楼

4000

4

辅助工程

1

锅炉房

700

1

2

高压氧舱

1000

1

3

液氧站

50

1

4

门房/其他

50

1

5

停车位

850(辆)

5.1

地面停车位

362(辆)

5.2

地下停车位

488(辆)

环保工程

1

垃圾站

50

1

2

医疗垃圾站

50

1

3

医疗废物暂贮处

100

1

4

污水处理站

全埋式

1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由现状监测可知,3#北溪与孝溪汇合之前孝溪上游200米断面,CODcr、DO、BOD5、NH3-N、粪大肠菌群指标均出现超标现象,粪大肠菌群所有断面均出现超标现象,除此之外其它断面的其它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北溪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区域内SO2、NO2小时均值和日均值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要求;PM10在1#下津村出现超标现象,其它点位PM10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要求。

根据周边环境颗粒物监测结果,项目北面2#海虹路一横3号颗粒物出现超标现象。

1#、3#及项目所在地4#点位颗粒物监测结果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

本项目在东山路和凤东路的边界为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其他厂界满足2类标准要求。

4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6.1施工期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施工期工程建设主要是医院园区内工程,主要建设工程有地基平整、压实,新建门诊、病房大楼等构筑物的建设。

在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有:

机械噪声、废水、生活垃圾、弃土和扬尘。

主要在医院院区内建设,对交通等影响较小。

2.6.1.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施工期使用的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自卸机、搅拌机、电锯、吊车、运土汽车等,各种机械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声。

各种机械运行中的噪声水平见表2-6。

表2-6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平均A声级单位:

dB(A)

机械名称

噪声级

机械名称

噪声级

推土机

78~96

挖土机

80~93

搅拌机

75~88

运土卡车

85~94

气锤、风钻

82~98

空气压缩机

75~88

混凝土破碎机

85

钻机

87

卷扬机

75~88

注:

表中所列出的数据都是距离噪声源约1.5m处测得的数据。

施工期间进行道路运输车辆喇叭声、马达轰鸣、混凝土搅拌声以及复土压路机声等都属施工产生的噪声。

对医院施工的不同阶段,《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标准限值》(GB12523-90)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

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6.1.2施工期扬尘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施工区内车辆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场地扬尘总量的50%以上。

道路扬尘的起尘量与运输车辆的车速、载重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路面条件、空气的相对湿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另外施工区内露天堆放的土石方也产生扬尘。

扬尘影响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呼吸健康,也影响附近的景观。

施工中土方挖掘和堆土扬尘随施工地区不同而异,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运输扬尘一般在尘源道路两侧30m的范围,扬尘因路而异,比如土路就比水泥路产生的扬尘污染严重。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施工场地要设置围挡,4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并对施工场地尤其是取弃土堆做好遮掩工作。

②施工工地道路要硬化,对于运输车辆需定期清洗。

③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限速行驶,减少扬尘量。

④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撒,渣土外运应使用配用顶盖的专用渣土车或加盖篷布。

⑤避免起尘原材料的露天堆放,采用洒水、遮盖物等措施防治扬尘。

2.6.1.2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施工期除了极少量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是混凝土搅拌及路面、土方喷洒等,废水量少。

为了减少工程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施工期,施工单位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道路、环境。

施工现场要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无大面积积水,场内要设置连续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

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不得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

在回填土堆放场、施工泥浆产生点应设置临时沉砂池,含泥沙雨水、泥浆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②施工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进入市政道路前要在固定的车辆清洗区冲洗,在车辆清洗区周围设环形集水沟,洗车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才能排入市政管道。

③加强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杜绝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

④对机械设备集中进行清洗、维修和保养等,避免清洗废水在工地上随意排放;

⑤雨天施工机械停用时,应用苫布将机械罩好,避免雨水的冲刷;

⑥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雨季中尽量减少开挖面,减少裸土的暴露时间。

2.6.1.2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基坑开挖的余泥渣土,施工过程中残余泄漏的混凝土,断砖破瓦,破残的瓷片、玻璃、钢筋头、金属碎片、塑料碎片、抛弃在现场的破损工具、零件、废机油、废润滑油以及装修时使用剩下的有机溶剂废物和废涂料等危险废物。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的土方工程施工组织初步方案,本项目场地开挖面积约25100m2,挖方量约33850m3。

施工前应优化选择符合规定的弃土场地,规划好具体运输路线,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选用大型运输车辆运输泥土,这样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车辆频次。

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①要精心地设计与组织土方工程施工,争取土方平衡。

②对施工现场的固体废物要及时收集处理,禁止乱堆乱放。

③余泥渣土等垃圾应倾倒到指定的地方。

④运土车辆每次离开施工现场前,要清洗干净沾带的泥土,防止泥土污染市政道路。

⑤固体废物中的废机油、废润滑油和有机溶剂废物、废涂料等属于危险废物,应与建筑垃圾分开收集,并交给专业公司回收处理。

⑥废弃在施工现场的金属应及时回收。

2.6.2营运期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2.6.2.1水环境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污水主要包括医疗废水和食堂污水,排放量分别为440.73t/d(合16.09万t/a)、54t/d(合1.97万t/a)。

本项目污水日排放总量为494.73t/d(合18.06万t/a)。

本项目营运期的医疗废水排入污水处理池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桥东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北溪。

食堂污水经隔油除渣系统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也纳入桥东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本项目医疗废水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医疗机构预处理排放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中两者较严者。

生活污水排放浓度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传染病房应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化粪池应按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为24-36h。

清掏周期为180-360d。

医疗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

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

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

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此外,项目产生的含银废定影液约0.03t/a、含亚硫酸钠废显影液约0.03t/a,,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的感光材料废物(HW16),项目产生含二甲苯/氯仿/锇酸等实验废液0.3t/a,属于废药物药品(HW03),这些废液妥善收集,作为医疗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不排入污水管道。

污水处理站采用接触氧化法+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设计处理污水量2500t/d;按24小时连续处理进行设计,设计时流量为105t/h;采取地埋式设计。

工艺流程如下:

 

图2-5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医疗废水经污水管导入格栅池,再入集水井,提升至调节池。

格栅池安装人工格栅一台,用于去除医疗废水中的大块状的悬浮物,防止较大的杂物堵塞水泵机组和后续处理构筑物。

格栅池清除的垃圾与医疗垃圾一并交潮州市绿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污水调节池用于调整医院污水排放的不均匀性,起到调节水质、水量和厌氧水解的作用。

调节池内安装两台潜水泵,将污水抽至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就是在曝气池中设置悬挂弹性立体填料,使经过曝气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从而在填料上长满生物膜。

污水和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污水经接触氧化池后,主要水质指标(如CODCr、BOD5等)均可达标。

接触氧化池内配置两台潜水曝气机充氧,同时可起到搅拌作用。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经沉淀池进行分离和消毒池消毒达标排放。

沉淀池内安装斜管填料,提高沉淀效率,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泵排至污泥消化池。

消毒池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供给ClO2,进行消毒(主要去除污水中大肠杆菌等)。

该工艺剩余污泥很少。

医疗污水处理污泥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的HW01“医疗废物”和《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粤环[2008]114号)中的GD-SHW18-01“医疗废物”,系统污泥经泵抽送至污泥消化池消化,再定期清理交潮州市绿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污水处理站的臭气收集后经生物药剂喷淋氧化、吸收法除臭后引至病房楼天面排放。

本项目医疗废水水污染物源强见表2-7,食堂生活污水水污染物源强见表2-8,营运期的水污染物总量见表2-9。

表2-7本项目医疗废水水污染物源强表

医疗废水

水污染物

产生浓度(mg/L)

年产生量(t/a)

允许排放浓度(mg/L)

排放浓度(mg/L)

年排放量(t/a)

CODCr

400

64.36

250

250

40.23

BOD5

180

28.96

100

100

16.09

SS

150

24.14

60

60

9.65

NH3-N

60

9.65

60

9.65

动植物油

30

4.83

20

20

3.22

LAS

15

2.41

10

10

1.61

表2-8本项目食堂生活污水水污染物源强表

生活污水

水污染物

产生浓度(mg/L)

年产生量(t/a)

允许排放浓度(mg/L)

排放浓度(mg/L)

年排放量(t/a)

CODCr

450

8.87

500

450

8.87

BOD5

250

4.93

300

250

4.93

SS

300

5.91

400

300

5.91

NH3-N

30

0.59

30

0.59

动植物油

120

2.36

100

30

0.59

表2-9本项目水污染物总量表(单位:

t/a)

水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动植物油

LAS

年产生量(t/a)

73.23

33.89

30.05

10.25

7.19

2.41

年排放量(t/a)

49.09

21.02

15.56

10.25

3.81

1.61

2.6.2.2大气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项目的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燃油锅炉废气、食堂油烟废气、机动车尾气、备用发电机废气、热水供应设备废气和污水处理设施臭气。

(一)锅炉废气

在医院的西侧设有锅炉房,锅炉房内拟设2台4蒸吨/h的蒸汽锅炉,燃料是0#柴油(含硫率0.2%),2台锅炉每天共消耗柴油约2.8t/d(合1022t/a)。

蒸汽锅炉每天运行14h。

根据相关经验资料可知,燃烧1t的0#柴油会产生16000Nm3的废气。

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胡名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及结合经验资料,每吨0#柴油燃烧时SO2的产生系数为2.86kg/t;NO2的产生系数为6kg/t;烟尘的产生系数为0.21kg/t。

则经计算,两个燃油锅炉废气污染源强见表2-10。

表2-10项目燃油锅炉废气污染源强表

废气量

项目

SO2

NO2

烟尘

3200Nm3/h

产生浓度(mg/Nm3)

179

375

13

浓度标准(mg/Nm3)

500

400

80

产生速率(kg/h)

0.572

1.200

0.042

日产生量(kg/d)

8.008

16.800

0.588

年产生量(t/a)

2.923

6.132

0.215

锅炉燃烧0#柴油产生的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第二时段适用于二类区的标准,锅炉废气直排。

(二)食堂油烟

项目食堂拟设天然气大灶10个、煮粥灶6个、小灶8个、蒸柜10个;拟设320个餐位,每日供应约6000餐次。

餐饮项目应使用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食堂排放的油烟风量约为20000m3/h,油烟废气用运水烟罩收集和静电除油装置吸附处理,由内置烟井(需进行隔热处理)引至所在建筑物天面排放,油烟产生浓度约为14mg/m3,产生量约0.613t/a。

经静电除油(去除效率为90%)后,油烟排放浓度约为1.4mg/m3,排放量约0.061t/a。

处理后油烟废气的排放浓度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即油烟浓度≤2mg/m3。

(三)停车场废气

本项目建成后,地面停车场设362个车位,地下车库488个车位。

按照每天停放一次来估算。

进出医院的车辆类型主要以轿车、面包车、小型货车等小型车为主。

根据类比,车库中机动车行驶的平均时速约为16km/h,该时速下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系数见表2-11。

按照进入医院的小型、中型的比例按9:

1计。

每辆机动车停泊一次的平均行驶距离按100m计。

经计算,本项目拟建的地下车库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源强见表2-12。

拟建的地下车库的机动车尾气由风机抽到地面排放,避开人行道。

表2-11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表

项目

排污系数(g/(辆·km))

NO2

CO

HnCm

1

小型车

2.2

17.8

3.5

2

中型车

2.4

19.6

3.9

表2-12项目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表(单位:

t/a)

项目

位置

NO2

CO

HnCm

1

地面停车场

0.080

0.650

0.128

2

地下停车场

0.108

0.873

0.171

3

合计

0.188

1.523

0.299

拟采取以下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采取合理组织、疏导进场汽车等措施,避免医院内汽车塞堵,以减少尾气排放。

②合理规划停车场内机动车车流方向,有利于机动车尾气的扩散。

③加强地下车库的抽排风。

(四)备用发电机废气

现有项目有两台备用发电机:

安装于住院楼负一层,功率分别为1000kW、720kW,燃料是0#柴油,每小时消耗柴油量为180L/h。

备用发电机房的位置见图2-1。

备用柴油发电机仅作为市电供应不足时应急电源,应使用轻质柴油(含硫量<0.2%)作为燃料,燃烧尾气经水喷淋处理后,由内置烟道引至所在建筑物天面排放,尾气烟色黑度小于林格曼黑度1级。

轻柴油密度为840kg/m3。

现有项目的两台备用发电机每年共消耗0#柴油量约为30.528m3,即25.6t柴油。

经计算,备用发电机废气污染物年产生量分别为:

SO2:

0.073t/a;NO2:

0.154t/a;烟尘:

0.005t/a;经水喷淋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

SO2:

0.044t/a;NO2:

0.139t/a;烟尘:

0.001t/a。

(6)污水处理设施臭气

项目的污水处理站的臭气收集后经生物药剂喷淋氧化、吸收法除臭后引病房楼天面排放。

2.6.2.3噪声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本项目对外的噪声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包括锅炉、中央空调主机、冷却塔、风机、水泵、备用发电机等。

这些噪声源设备大多数安置于地下室及楼顶。

为有效降低本项目营运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主要噪声设备源强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见表2-13。

表2-13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表(单位:

dB(A))

噪声设备

噪声值

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锅炉

70~75

墙体隔音

冷却塔

79~82

选用低噪设备、安装防震垫、冷却塔消声器

供水水泵

80~85

选用低噪设备、安装防震垫和隔音门

风机

76~80

选用低噪设备

中央空调主机

76~80

选用低噪设备、安装防震垫和隔音门

备用发电机

70~75

选用低噪设备、墙体隔音、安装防震垫、

(2)建筑物内部隔声要求

为了使拟建的病房等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的医院建筑的二级室内允许噪声级和二级隔声标准的要求,应根据该规范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如下:

①大楼水泵房应自成一区,并采取可靠的隔振隔声措施。

②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

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

③病房楼内的垃圾井道或污物井道不得毗邻病房,倒入口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

④条件许可时,病房楼内走廊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吸声系数可为0.30~0.40。

⑤大厅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吸声系数可为0.30~0.40。

⑥抢救室应选用低噪声空调设备,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抢救室上部,不宜设置有振动源的机电设备;如设计上难于避免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⑦噪声设备均应选用低噪声产品,且应采取降噪措施。

2.6.2.4固体废物污染源及拟采取的处置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的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包括职工的办公垃圾和住院病人的生活垃圾)和食堂污水中的废油脂。

(1)医疗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列出的危险废物和《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所列的高危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非一次性医疗垃圾和一次性医疗垃圾,均交潮州市绿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间设于厂区西北角的垃圾站旁边,做到日产日清,集中转移处理,处理周期为2次/d。

本项目的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根据床位数和产污系数来计算。

根据《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简报(第2期)》的附件十一《部分行业危险废物产生系数》,医疗废物产生量的估算公式如下:

医疗废物产生量(kg/d)=医疗单位床位数(床)×产污系数(kg/(床·d))

《部分行业危险废物产生系数》中的各种规模的医院的产污系数见表2-14。

表2-14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单位产生量

类别

分类标准

医疗废物单位产生量(kg/(床·d))

大型医院

拥有3万张床位以上的

0.74

省属、重点市属医院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0.60

市属医院

市、地级城市

0.48

本项目医疗废物单位产生量取表2-39中“市属医院”类别对应的系数,即0.48kg/(床·d)。

拟建项目设病床1200张,则经计算,本项目新增的医疗废物量为576kg/d(合210.24t/a)。

本项目的医疗废物中包括医疗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污泥清掏前应进行监测,达到表2-15所列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对污泥的控制标准后再交潮州市绿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表2-15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摘录)

医疗机构类别

粪大肠菌群(个/g)

蛔虫卵死亡率(%)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

≤100

>95

此外,项目产生的含银废定影液约0.03t/a、含亚硫酸钠废显影液约0.03t/a,,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的感光材料废物(HW16),项目产生含二甲苯/氯仿/锇酸等实验废液0.3t/a,属于废药物药品(HW03),这些废液妥善收集,作为医疗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不排入污水管道。

(2)生活垃圾

本项目的生活垃圾包括职工的办公垃圾和住院病人的生活垃圾,职工餐厅楼食堂的厨余垃圾。

每天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在交环卫部门前暂存西北角的垃圾站。

本项目新增的生活垃圾的产生系数按0.5kg/(人·d)计;本项目设病床1200张,职工1694人;则经计算,本项目新增的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1447kg/d(合528.2t/a)。

(3)食堂污水中的废油脂

食堂污水由本项目的住院病人和职工就餐引起,污水中的废油脂是食堂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后产生的。

隔油池的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粤环[2004]106号)中的HY22号严控废物,交专门单位处理。

本项目食堂新增污水中的废油脂年产生量约为3.8t/a。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2-16。

表2-16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

项目

固体废物分类

产生量(t/a)

备注

1

医疗废物

非一次性医疗垃圾包括废药物、药品(HW03)、医院临床废物(HW01)、医疗污水处理污泥(HW01)等;一次性医疗垃圾包括锐器、胶手套等

210.24

交潮州市绿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2

感光材料废物

含银废定影液

0.03

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含亚硫酸钠废显影液

0.03

废药物药品

含二甲苯/氯仿/锇酸等实验废液

0.3

3

生活垃圾

528.2

交环卫部门处理

4

食堂污水中的废油脂

3.8

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合计

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