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067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3分)

(说明:

请将1—13小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否则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26分)

说明: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选择题(共26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浣(huàn)妆参差(cī)喧嚣(xiāo)瞬(shùn)息万变

B.单(dān)于矜(jīn)持烙(lùo)印拈(niān)轻怕重

C.斑斓(lán)热忱(chénɡ)倏(shū)地潸(sān)然泪下

D.眩(xuàn)目肆虐(lüè)逶(wēi)迤脍(kuài)炙人口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古镇被飘动的雨雾茏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B.可是也有云,云就飘在那些重峦叠障

似的高楼大厦的扇扇窗前。

C.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

在这一段,我最爱黄陵庙。

D.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决得意外。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B.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C.当奥运圣火在桂林传递时,让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感人画面。

D.双休日,我们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他表演的节目让我们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5.选出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2分)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身躯,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_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

有哪一条大坝能___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

有哪一座建筑能________如此壮美的崇高?

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B.积淀凝聚见证写满

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

6.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②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

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③还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

④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

方的眼帘中都是

动人的景象。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7.下列有关课文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周庄水韵》写了作者三次游览周庄所见到的不同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B.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共产

主义精神。

D.《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都有自己的绰号,宋江叫“及时雨”,“豹子头”是鲁智深,

“智多星“是吴用。

二、阅读理解(

)(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山的妙处,在不单调。

a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

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

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

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

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

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

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③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此峡最短,不过十五六里。

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澦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

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里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

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

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

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

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的遗迹。

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

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8.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句、谚语、典故,下列哪个选项的分析不恰当()(2分)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衫”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

下了感情基调。

B.“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瞿塘峡的雄伟、壮丽。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重在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

现了沿江两岸如群吗奔驰的山势。

D.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

寻味。

9.下列与划横线的句子所描绘的景象一样的一项是()(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2分)

A.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B.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C.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D.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11.对巫峡的描写作者主要是抓住巫峡的山、水、云三个方面进行描绘的,下列说法不妥当的

一项是()(2分)

A.“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这个句子抓住“窄”、“急”、

“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B.“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

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

运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C.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

云雾的奇幻多变。

D.“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

从正面写出山峰的高峻。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12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于时冰皮始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B.于时冰皮始解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脱笼之鹄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悠然自得

13.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B.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4.翻译句子。

(4分)

①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姸明媚。

(2分)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2分)

15.把文中具有对偶性质的两组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6.找出文中描写春水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笔下的春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与课外积累(12分)

17.默写(每空1分,共1

2分,漏写、错写、多写,该小题不得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3)《游山西村》里,既是写景,同时又寓有哲理的句子是

(4)《浣溪沙》一词中表现诗人苏轼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句子是:

“?

,。

(5)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6),,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7)书山有路勤为径,。

(课外积累)

四、阅读理解(

)(21分)

(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5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8.律诗的开头两句从写作方法上讲,叫“起”,后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

那么

本诗中的颔联“承”上文哪两个字?

写了什么内容?

(2分)

19.律诗的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即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

饮酒

时的气氛怎么样?

试根据诗来想象一下。

(3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6分)

深信黄山天下奇

①很早就已闻黄山具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飘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②今年十月,我来到了黄山,虽说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

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

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观上的差异,但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③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恐后奔眼前。

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已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鹅一样,昂起头,翼下还有许多圆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

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给人带来丰富的想像和无尽的乐趣。

④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

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

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

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

a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

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

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

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

黄山的松树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

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b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⑤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刚才还是倾盆大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佳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20.通读全文后,分别说说第①段的两句话在文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分)

                                  

                                 

 

21.第③、④、⑤段的内容分别与第①段的哪些短语相对应?

(3分)

第③段内容与“          ”相对应。

第④段内容与“           ”相对应。

第⑤段内容与“          ”相对应。

22.第④⑤段的开头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23.本文语句优美生动,试赏析赏析。

(6分)

(1)第④段中两处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分别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特点?

(3分)

a处:

                      

b处:

                      

(2)本文中还有很多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请找出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3分)

                                                                   

24.游记也是在记游,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游踪?

(2分)

                                                                   

五、作文(50分)

25.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什么?

请你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先把题目填完整。

②中心明确,文

体明确,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A2.C3.B4.C5.B6.B7.D

2、阅读理解(

)(20分)

(2)现代文阅读

11.B9.B10.C11.D

(2)文言文阅读

12.C13.D

14.①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

②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15.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16.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写出了春水清澈明亮的特点。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与课外积累(每空1分,共12分,漏写、错写、多写,该小题不得分)

17.略

四、阅读理解(

)(21分)

(一)诗词鉴赏

18.颔联“承”上文的“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19.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老朋友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十分愉悦。

(二)现代文阅读

20.(3分)第①句概括全文内容,第②句引郭诗点出了黄山奇的特点。

21.(3分)第③段内容与“玲珑剔透的怪石”相对应。

第④段内容与“虬枝斜出的黄山松”相对应。

第⑤段内容与“浩瀚无边的云海”相对应。

22.(2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23.(6分)

(1)a处:

黄山松形态各异b处:

松林似海蔚为壮观

(2)略

24.(2分)我来到了黄山;拾级而上;凭栏远眺;当走进黄山的峰海

五、作文(5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