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075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docx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资料

基本农田项目数据分析

1项目简介

1.1项目名称

鞍山市海城(市)温香镇三家村和白蒿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1.2项目类型

本项目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1.3项目位置与范围

项目区处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

建设区域涉及2个相邻的行政村,土地集中连片,居民点位于项目区中间耕作距离适中。

项目区具体坐落在海城(市)温香镇东部三家村、白蒿村,项目区四至为:

东至:

套里村,南至:

后坎村、前湖村,西至:

丁家村,北至:

二甲村、前双村。

项目区所涉及的图幅号为K51G071040、K51G072040、K51G071041、K51G072041,项目区所处地理坐标为:

东经122°26′15′′~122°33′45′′,北纬41°00′00′′~41°05′00′′。

1.4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

项目区总面积为1103.2613公顷,其中不动工面积包括有林地0.7587公顷,水工建筑用地0.0976公顷,坑塘水面用地45.1300公顷,设施农用地0.7582公顷。

项目建设规模为项目区总面积减去不动工面积,故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056.5168公顷(15847.8亩),其中包括:

水田601.1630公顷,水浇地271.7756公顷,旱地113.4514公顷,农村道路14.0393公顷,坑塘水面12.5255公顷,沟渠38.3711公顷,田坎0.0259公顷,其他草地5.1650公顷。

本项目通过开发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22.5529公顷,占项目区总规模的2.13%。

1.5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925.32万元,亩均投资1846元。

2.项目建设依据

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辽宁省土地管理条例》。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4)《灌区规划规范》GB/T50509-2009;

(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

(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7)《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

(8)《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

(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JT/J021-1989;

(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3;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浑河,太子河交汇处,属浑、太冲积平原,为历年河流泛滥淤积而成。

该区总体地势起伏较缓,临近高差不大,海拔高度2-3米,部分地块低洼,易积水产生涝滞。

3.1.2气象

项目区处于海城市南近渤海、黄海,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春暖秋爽,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春季(3—5月)降水少,南北大风交替频繁,气候干燥。

冷空气逐渐减弱,南来暖湿空气开始活跃,气温回升快,常形成春旱。

4月初由雪转雨,中旬冻土化通,下旬可闻雷。

4月末至5月初可断冰霜。

5月冰雹开始活跃。

夏季(6—8月)高温潮湿,多阴雨和暴雨。

各月平均气温12℃以上。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以上,季均降雨量400毫米。

秋季(9—11月)雨量骤减,气候凉爽。

入秋后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大,气温逐渐下降。

9月份常出现冰雹。

9月末至10月初可见初霜。

10月末雷暴止,见初雪。

冬季(12—次年2月)干旱晴朗,雨雪稀少,经常受强冷气团控制,多西北风,晴天日数多。

3.1.3地形地貌

海城市地貌复杂,全市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南向西北倾斜。

东部山区及丘陵地带绝大部分海拔高度在60—500米之间,西部平原从海拔60米呈缓坡逐渐下倾至浑河、太子河平原。

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

丘陵、平原、阶地及河漫滩。

项目区地处浑河,太子河交汇处,属浑、太冲积平原,为历年河流泛滥淤积而成。

该区总体地势起伏较缓,临近高差不大,海拔高度2-3米,部分地块低洼,易积水产生涝滞,东北部稍高,略向西南倾斜。

3.1.4水文地质

根据地下水径流条件、矿化类型、矿化度及地貌特征。

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

位于浑河、太子河之间以及太子河东侧冲积平原,地型开阔平坦,低洼易涝,含水层厚度较大,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总面积417.2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0.5—3.0米,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及中细砂,厚度50—70米,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或钙钠型水,矿化度0.1—0.5克/升,地下水开采模数为48.6万立米/日。

项目区地处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

位于浑河、太子河之间以及太子河东侧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低洼易涝,含水层厚度较大,为粉细砂、中细砂含水层,地下潜层水丰富,水位埋深3米左右,厚度50—70米,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或钙钠型水,矿化度0.1—0.5克/升。

项目区位于南城市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下辽河沉陷区东部,本区为一沉降区,新生代以来下降了200~600米,区内为第三系、第四系堆积物质来源于辽河水系。

3.1.5土壤

项目区位于浑河、太子河两岸,土壤主要为历年河流泛滥淤积而成。

项目区土壤主要为河淤粘质土,pH值6.8,有机质1.67%,碱解氮69.25pmm,速效磷2.72pmm,速效钾111.07pmm。

客土土源为丁家村待清除废弃套堤,土方量为100万m3,客土土源pH值为6.6,有机质含量为0.68%,速效氮含量为36.62%,碱解氮含量为68.25PPM,速效钾含量为56.22PPM,速效磷含量为1.82PPM。

3.2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状况

新项目区所涉及的行政村的人口劳力耕地情况如下表:

 

表3.2项目区各村人口劳力耕地情况统计表

总农业人口

农业劳动力(资源数)

总耕地面积(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劳均耕地面积(公顷)

白蒿

1431

925

342

0.24

0.37

三家

2296

1326

362

0.16

0.27

项目区现有种植结构为水田和温室棚菜及少量旱田。

3.3土地利用现状

该项目区处于海城市的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特点为农用地比例较大,大部分为基本农田。

项目区各地类面积见下表:

表3.3-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

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面积

名称

编号

农用地

耕地

水田

011

601.1630

水浇地

012

271.7756

旱地

013

113.4514

小计

交通运输用地

农村道路

104

14.0393

小计

14.0393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坑塘水面

114

12.5255

沟渠

117

38.3711

小计

50.8966

其他土地

田坎

123

0.0259

小计

0.0259

未利用地

草地

其他草地

043

5.1650

小计

5.1650

规模面积

1056.5168

注:

上表数据引至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从项目区农用地结构图中,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垦殖率93.36%,以水田为主;其他农用占地比例较大,其他农用地主要由农村道路、沟渠、坑塘、田坎构成,这说明项目区农用地中废弃坑塘用地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

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其土地利用率为99.51%,项目区耕地种植一季稻,一年一熟,耕地复种指数为100%。

项目区内耕地以基本农田为主,耕地质量状况较好。

项目区内基本农田面积979.8503公顷,占项目总规模的92.74%。

根据海城市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显示,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级如下表所示:

表3.3-2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汇总表单位:

公顷

编号

耕地面积

等别

1

63.52

7

2

295.82

8

3

626.90

9

4

0.15

10

合计

986.39

3.4基础设施状况

3.4.1道路交通状况

项目区临近县级公路对外交通条件较好,项目区内道路网基本形成,但田间道路及生产路道路标准较低,多为自然形成的田间道路。

路面全部为土质,大多数路面低于田面,基本无护路边沟,部分道路有路边沟但多有损坏、淤积,加之缺乏维护,雨季路面排水不畅,以致泥泞难行,不便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出入和百姓出行。

3.4.2水利骨干设施现状

a)田间灌溉工程

项目区大部分为水田和水浇地,采用地下水和渠系引水灌溉两种方式灌溉,现状提水泵点无泵房,机泵锈迹斑斑、电线直接缠绕木棍上,设备老化严重急待更新,灌水机电井大部分为八十年代初期建造,设计寿命15年,均已超期服役,加之地下水位的降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使用。

项目区现有骨干灌水渠系为梯形土质明渠,由于淤积和杂草丛生,渠底宽度不规则,梯形断面已不明显。

b)田间排水工程

项目区地势较平坦,局部地块低洼,排水较为完善,但随着排水沟级别的降低,淤积阻水现象也愈为严重。

项目区内的排水农沟大部分已被淤平,部分农沟仅残留少许痕迹,使得项目区内外排水体系不能衔接,加之项目区地势低洼,目前的排水不畅已经导致部分低洼田块欠收。

c)渠系建筑物

项目区内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破损较为严重,部分不能利用。

例如排水沟与路相交处的桥、涵已经基本堵塞或损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状况一方面影响排水;另一方面导致路面汪水,影响通行,甚至对路基产生侵蚀等不利影响。

3.4.3电力设施

项目区附近已经构成农用电供电网络,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需求。

项目区内电力设施构造简易,且已经严重老化,部分电力链接处表皮脱落,缺少防护设备,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4建设条件分析

4.2建设必要性

项目区处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面积为979.8503公顷,占项目区规模92.74%,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

建设区域涉及2个相邻的行政村,土地集中连片,居民点位于项目区中间耕作距离适中。

项目区为平原区,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建设条件优越,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加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存在涝滞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并加重了农民的生产负担。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加之当地政府重视,农民积极性高,因此完全具备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条件,特向土地主管部门申报投资该项目。

4.3农业生产限制因素分析

项目区主要限制因素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低洼易涝,限制了区内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具体表现为:

项目区低洼易涝、排水设施淤积严重;灌水设施严重老化,灌水效率低;道路、桥涵等设施情况较差,交通不便。

上述限制因素通过土地整理措施是可以改变的。

⑴项目区内的其他草地和部分废弃沟塘为低洼易涝地块,通过客土和完善排水设施解决,客土土源为项目区外废弃土坝,客土后既平整了土源所在地块又使项目区内新增了耕地,新增的耕地耕作层厚度够达到30cm,有效土层达到60cm以上,土壤理化指标可满足高产稳产要求。

⑵项目区灌水设施严重老化,灌水效率低,通过更新灌溉机井和提水泵点完善灌排体系,充分利用水资源,项目建设后灌溉保证率水浇地和水田达到75%,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达到95%。

项目区降雨量大且排水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排涝需要,积水沿田间道路自然流淌,该制约条件通过完善排水条件可以解决,整理排水沟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⑶项目区既有道路路况极差,高低不平,雨季基本无法通车,大部分田块不能到达,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道路通达度接近50%。

通过整理现有田间路,确保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100%。

⑷项目建设后田间基础设施占地41.5980公顷,占项目规模的3.94%,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对田间设施占地率的要求。

4.4水资源分析

4.4.1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

该地区有两条河流浑河、太子河,从北至南流向,两河汛期最大流量分别太子河4000立方米/秒,浑河2500立平方米/秒;枯水期流量两河在100-150立方米/秒。

项目区位于浑河、太子河之间,地处河畔,浑河东侧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低洼易涝,属于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地下潜层水丰富,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厚度较大,年平均降雨量为712毫米。

3.4.2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项目区位于浑河、太子河之间的冲积平原,地处河畔,地势开阔平坦,低洼易涝,地下潜层水丰富,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厚度较大,且含水层多为粉细砂、中细砂。

3.4.2.1供水量分析

根据海城市温香镇提供的海城市水利局出示的项目区地下水取水资料,项目区允许开采地下水量为565万m3,五座排灌站引浑河、太子河可利用的地表水水量为200万立方米,项目区可供水量=允许开采地下水量+可利用的地表水量=565+200=765(万立方米)。

项目区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3.4.2.2灌溉设计标准

设计灌溉工程,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结合当地的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种类、灌区规模、灌溉方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项目实施后水田的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5%,相应灌溉工程的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3.4.2.3需水量预测

a)水田需水量预测

1)净灌溉定额的确定

水稻的净灌水定额由育苗水、泡田水和生育期补水定额三部分组成。

①水稻节水育苗可分为旱育苗、软盘旱育苗、营养钵旱育苗、尼龙布育苗四种方式。

项目区水稻区大多数采用尼龙布育苗。

据水田区实测统计,育苗用水为15m3/亩。

②泡田定额包括饱和土壤水量和建立水层水量。

饱和土壤水量根据水田区的地下水埋深和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能指标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饱和土壤水量=667×H×A×(1-β0)

式中:

H—土壤饱和深度(m),取H=1.1m;

A—土壤孔隙率(体积%),取A=50%;

β0—土壤自然含水量(以孔隙率%),取β0=70%;

计算结果:

饱和土壤水量=667×1.1×50%×(1-70%)=110m3/亩。

建立水层水量是根据采用“浅—湿—浅”节水的灌水方式而确定,其插秧田面建立水层一般为30mm,计算公式如下:

建立水层水量=667×h

式中:

h—田面建立水层深度(mm),取h=30mm。

计算结果:

建立水层水量=667×0.03=20m3/亩。

泡田定额=110+20=130m3/亩,也是水稻全生育期中最大一次灌水定额。

其泡田期灌水连续时间为10天。

③水稻生育期分为返青期、分蘖前、分蘖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和黄熟等七个阶段,在75%灌溉保证率下生育期灌溉制度如下:

表3.3.3-1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表

生育阶段

返青期

分蘖初

分蘖盛

分蘖末

拔节孕穗

抽穗开花

乳熟

黄熟

生育期

各生育期天数(d)

14

13

18

10

15

15

21

17

123

水层深度(mm)

10-30

10-30

10-30

晒田

20-40

10-40

10-30

落干

灌水定额(m3/亩)

70

70

70

35

70

70

45

0

430

水稻育苗水、泡田(洗盐)水和生育期补水定额分别为15m3/亩、130m3/亩、430m3/亩,由此确定水田的净灌水定额为575m3/亩。

水稻净灌溉定额=育苗水+泡田水+生育期补水定额=15+130+430=575m3/亩。

2)毛灌溉定额的确定

毛灌溉定额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M净—作物净灌溉定额,m3/亩;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

经计算水田毛灌溉定额为625m3/亩。

3)确定灌溉需水量

农业生产需水量用下列公式计算:

W需=M毛×A×n

式中:

W需—农业生产总需水量,m3;

M毛—综合毛灌溉定额,m3/亩;

A—灌溉面积,亩;

n—农作物复种指数。

项目区整理后,水田面积为538.9626公顷(8084.4亩),所以项目区水田需水量为505.3万m3。

b)旱田需水量预测

根据辽宁省制定的各农业灌溉分区不同农业灌溉用水定额,项目区属Ⅱ类区(辽河中下游平原区),75%保证率下渠灌壤质旱田毛灌溉定额应为180m3/亩。

项目区整理后旱田面积为115.6407公顷(1734.6亩),项目区旱田需水量为31.2万m3。

c)水浇地需水量预测

项目区内水浇地大多种植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例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蔬菜灌溉定额为300m3/亩,项目区整理后水浇地面积360.2878公顷(5404.3亩),所以项目区水浇地需水量为162.1万m3。

d)项目区工业、生活用水量预测

项目区无大型工厂,所以项目区工业用水量近似为0m3。

根据海城市水利局提供资料项目区生活用水量(人、畜用水量)为27万m3。

故项目区总需水量为505.3+31.2+162.1+27=725.6万m3。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项目区供水量大于需水量,可以满足项目区生产需要。

3.5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056.5168公顷(15847.8亩),其中包括:

耕地986.39公顷;农村道路14.0393公顷;坑塘水面12.5255公顷;沟渠38.3711公顷;田坎0.0259公顷;其他草地5.1650公顷。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种条件,实现稳产、稳收;通过对废弃沟塘和其他草地等未利用地进行客土改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从而使项目区耕地内部更加集中连片,便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新增耕地来源主要为其他草地开发、部分沟渠整理和部分坑塘整理,共新增耕地22.5529公顷,新增耕地率为2.13%。

3.6公众参与分析

本项目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好农民积极性高,项目的确定、规划必须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损害群众的利益。

同时,项目的实施、管理也离不开群众的配合、支持和参与。

在项目的确定过程中,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农民群众给予了大力配合和支持。

土地、计划、农业、电力、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各部门为确保可研工作的进行,分别抽调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论证,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广泛地听取了项目区内各村的村民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的土地承包者的意见,并由乡镇初步拟定项目区设想,镇、村、群众对项目区的土地开发整理达成了共识。

4项目建设方案

4.1项目建设原则

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坚持规划引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兼顾相关部门规划,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

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促进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景观优化、生态良好。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鼓励农民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

以上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4.2建设目标

a)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b)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c)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e)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4.3规划布局

4.3.1总体布局

根据该区地形地貌、土壤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布置各项工程。

根据当地群众的意愿,项目区保持其种植结构不变,未利用地结合周边耕作情况开发。

4.3.2工程平面布局

a)土地平整

项目区不作大规模平整,只对少量未利用地和部分废弃坑塘做客土平整。

b)农田水利

鉴于项目区主干灌排渠系较为完善,主要对其进行清淤整理并更新提水泵点、机井;修建涵管、农桥、配置变压器等。

c)道路工程

项目区内道路布置较为合理,但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规划对项目区田间道路及生产路进行修缮,以方便农民通行。

4.3.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056.5168公顷(15847.8亩),其中包括:

耕地986.39公顷;农村道路14.0393公顷;坑塘水面12.5255公顷;沟渠38.3711公顷;田坎0.0259公顷;其他草地5.1650公顷。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种条件,实现稳产、稳收;通过对废弃沟塘和其他草地等未利用地进行客土改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从而使项目区耕地内部更加集中连片,便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项目建设后田间基础设施占地41.5980公顷,占项目规模的3.94%。

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新增耕地来源主要为其他草地开发、部分沟渠整理和部分坑塘整理,共新增耕地22.5529公顷,新增耕地率为2.13%。

表4.3.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

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减

名称

编号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农用地

耕地

水田

011

601.1630

56.90

538.9626

51.01

-62.2004

-5.89

水浇地

012

271.7756

25.72

360.2878

34.10

88.5122

8.38

旱地

013

113.4514

10.74

115.6407

10.95

2.1893

0.21

小计

93.36

1014.8911

96.06

28.5011

2.7

交通运输用地

农村道路

104

14.0393

1.33

17.0722

1.62

3.0329

0.29

小计

14.0393

1.33

17.0722

1.62

3.0329

0.29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坑塘水面

114

12.5255

1.19

0.0000

0.00

-12.5255

-1.19

沟渠

117

38.3711

3.63

24.5276

2.32

-13.8435

-1.31

小计

50.8966

24.5276

2.32

-26.3690

-2.50

其他土地

田坎

123

0.0259

0

0.0259

0.00

0.0000

0.00

小计

0.0259

0

0.0259

0.00

0.0000

0.00

未利用地

草地

其他草地

043

5.1650

0.49

0.0000

0.00

-5.1650

0.00

小计

5.1650

0.49

0.0000

0.00

-5.1650

0.00

规模面积

1056.5168

100.00

1056.5168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