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0493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docx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

特级教师徐珍华谈孩子在六岁前应该发展出哪些心理能力

  一个A+级的六岁的健康的心理人,应该具备下面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健康的自主意识

  婴儿出生到大约15个月都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

当一个七八个月的婴儿抱着自己的一只脚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就像在享受一个随手抓来的玩具。

他也不知道自己向前爬离一个玩具,玩具不会自动跟着他。

如果你把他放在镜子前,看见镜子里的小孩,他会好奇兴奋地伸手去抓。

到了15个月以后,幼儿才明白过来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自己原

  来是身体各个部位的指挥,看到镜子里的人也知道那是自己。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发现。

你见过镜子前的小猫吗?

它快乐地与镜子里的小猫玩耍,一辈子都没有自我意识。

  这个惊人的自我发现让孩子开始把自主的意识从身体领域延伸到心理领域。

“啊,我往这边爬,不能保证妈妈的身体和我一起移动。

那我要是想一件事,妈妈会这样想吗?

”好奇的孩子当然没有那样的语言能力去问妈妈心里怎么想。

但他发现,当自己从地上捡起块饼干要往嘴里放的时候,妈妈会说“不”;当自己抬手打了一下旁边小朋友,妈妈也会说“不”。

“哇,妈妈的想法竟然跟我的不一样!

”这种发现让他激动不已。

孩子会创造机会让妈妈说不,让更多的人说不,让自己说不。

很快便发现很多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

这时,他的自我意识发展就上升到了心理思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领域。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啊!

既然有了“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强化这个“我”呢?

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小小的世界里划分出自己的地盘,搜罗一堆属于我的东西。

“我的!

我的!

”是两三岁正在惊喜于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口头禅。

有的孩子不说这话,但也特别爱“霸占”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

我带两岁多的莉莉在中央公园动物园看北极熊。

站在一群人里的莉莉突然指着远处正在大石头下晒太阳的北极熊说“我的!

”听见的人会意一笑。

还有一次在玩具店,一个摆满布娃娃的架子前,我突然听到坐在婴儿车里的莉莉指着架子上的娃娃对另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厉声大叫,“我的!

”我窘迫极了,赶紧向小姑娘的爸爸道歉。

他不当回事地一笑,“没关系,我女儿也这样。

  孩子天生喜欢自主

  孩子天生就喜欢指挥“自己这个人”做事,也就是我们说的自主。

独立自主的精神是健全自我意识的重要一部分。

  多年前,心理学家卡罗琳·罗威-科利尔刚刚成了新手母亲。

儿子六周的时候一个亲戚送了一个床头转铃。

如今这种玩具大多是电动的,一按按钮,小动物们就随着音乐旋转起来,孩子们喜欢盯着看。

那时候,都是手动,一会儿就得上次弦。

卡罗琳想偷懒,就用一根布带,一头绑在玩具上,一头绑在孩子的右脚腕上。

孩子的身体无意识扭动时,发现玩具也动起来。

孩子便动来动去地试验,发现自己的右脚腕和玩具有关系,很开心,继续踢腾右脚。

  踢累了,孩子睡了一大觉,醒来睁眼一看见那玩具,右脚就开始踢腾。

她心中一惊,“这不说明他记住了前一天发生的事吗?

”所有这样大的孩子都有记忆吗?

他们的记忆能保持多久?

他们的记忆和大人的有何不同?

  总之,利用把孩子的脚腕和某种玩具连起来作为基本的实验方法,再变化两次实验相隔的时间,变化玩具的形状,甚至婴儿床上的摆设,卡罗琳和其他心理学家历时数十年作了大量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婴幼儿记忆的秘密。

和大人一样,从出生起婴儿就有记忆能力,时间越久,记忆就越容易消逝,但如果给他们一点提示,他们又会记起来。

  这件事和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有什么关系?

它说明人类天生就有控制环境的冲动。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孩子之所以见了玩具就踢腿,是因为他突然发现“哇,我可以让这玩具转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

当然,这么大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他会朦胧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某种自己可以控制的动作,会导致周围某件事情的发生。

发现自己竟能控制周围的局势,是件让孩子万分高兴的事。

这种感觉和相关的行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起来,造就了人类的自主意识。

  帮孩子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自主意识随着孩子长大,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个一岁多会爬会走的孩子,会通过东爬西走,去自己想去的那个角落,或触摸到自己想触摸的东西。

爬来爬去、摸来摸去的活动逐渐让他们在15个月左右产生了身体的独立意识。

  之后,他们下一阶段的任务是争取心理的独立。

和爸爸妈妈在街上走,他看见马路边上的蚂蚁,要蹲下看,父母虽然不感兴趣,但在旁边等着,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他就产生一种感觉,“我和别人的爱好可以不同,并且我的爱好可以被满足”。

如果大人在那个时候说“快走,快走,几只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并把他拉走,他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的爱好无关

  紧要”。

这种事情如果时常发生,孩子的自主意识就会减弱,就不会去敏锐地观察环境,发现喜欢的东西和事情。

  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公园玩得开心,不想回家,他在练习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

当一个四岁的孩子自己在静静地摆弄几个小玩具娃娃或飞机,按自己的想法来玩,他是在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

  自主不等于为所欲为、不听话、执拗。

真正的自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家长的一个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上学的时候上学,睡前要刷牙洗脸,适度、合理地和周围的人分享。

孩子学会在这些时候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自主意识才健康全面-我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但是,只有当孩子天生的自主愿望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们才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在某些事情上约束自己。

当孩子的行为过多受控,他们会选择在不该反叛的时候反叛。

比如该出门了,孩子可能故意拖拖拉拉;过斑马线,家长让快走,他反而慢走;在家看起来事事听话,到了学校却为所欲为。

这样的行为表示孩子的自主意识还处在混乱无序的阶段,有待完善。

一个六岁的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他在家长为他设立的日常生活的大框架下自主地生活,比如什么时候该睡觉、拜亲访友、做家务、去幼儿园等由家长合理地安排,但是框架下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主导自己的生活-睡觉前和刚起床后干些什么,去亲友家时带点什么玩具和书来消遣,穿什么衣服,是不是四处热情地和大人打招呼,把饺子

  包成什么样,等等。

  一个六岁的有健康自我意识的孩子脑中自然而然呈现的口头禅是“我想做”,“我能做”,“我能试试”,“我要说服他们”,“有时我也要放弃自己的想法”。

  心理自主最宝贵

  自主分身体自主和心理自主。

最宝贵的是心理自主。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能一个人上幼儿园,一个人去给家里买东西,是一种身体的独立。

但更重要的是意志的独立。

那就是他会主动去找事情干,想出事情干,耳边没有一个声音总在说“不”。

干事情时他先采用尝试过的方法,发现不灵会尝试新方法,耳边没有一个声音总在出主意。

他是一个主动的孩子,一个有了人类灵魂最重要的成分-自主意识的孩子。

  怕他不敢一个人上学上街,他仍然有一颗独立的心。

相反,那个一个人去上学的孩子也许是不得已,他的行为就不是自我选择的,称不上独立。

  送六岁的莉莉上学,我们会聊天、看人、看景,我还趁等车时让她读中文字卡。

当她非要驻足观看地铁里的击鼓艺人,非要拿一块钱放到艺人的钱罐里,她在行使自主权、增强自主意识。

当她和我们一起旅行,她选择观察哪个景色,在哪个角落拐弯,回答哪个陌生人的问题;当她回家向我诉说学校里的烦恼,和我辩论一个问题,要求我别穿某件衣服,她也是

  在行使自主权、增强自主意识。

很多家长把身体和精神独立混淆,以为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自己上学,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一个人外出旅行,一个中学生一个人能在国外居住读书就是独立。

这些都是我不会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我十七岁去北京上大学前,几乎没离开过居住的小县城一步,但上大学后,去北京、出国,一点障碍都没有,因为在那个小县城狭小的家里,父母总是尊重我大大小小的选择,养成了我心理上的独立。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最重要,千万不能忽视。

 自主意识让孩子受用终生

  六岁前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主意识,终身受用。

  自主意识强的孩子不会见到别人玩什么他也学,见到别人学什么他也要,看到别人不公平对待一个小朋友他也跟着起哄。

因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他会选择并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会力排众议去为一个受欺负的小朋友鸣不平,他会产生很高的道德情操。

  自主意识薄弱的孩子,碰到新人新事物容易不敢尝试,盲目模仿,没有自己的主见。

不仅不能成为领导者、创造者,甚至接触了负面的行为和人,还很容易误入歧途。

他们遇事容易气馁而引起别人的嘲笑,导致自尊心受伤害。

因为自卑,会自动放弃很多学习成长机会,变得“穷者越穷”。

  如果六岁以后的成长期周围环境没有改变,孩子天生的自主意识会继续消减。

当别的孩子正是长大成人自强自立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在等着别人指挥或照顾。

不然,他就不知所措,失去生活的动力。

健康的人生是靠自主意识来推动的,就像机车要前进需要机油。

  缺乏自主能力会影响孩子对具体事务的处理能力。

  在我的儿童中文班上,孩子们每星期都有中文家庭作业。

每次来上课,几个老师分头给孩子们一个个当场改作业。

由于是当场改,又和孩子有充足的互动,老师们对每个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技能了如指掌。

几年下来,老师们都感慨孩子们的态度和行为竟差别这么大。

  碰到一个中文词忘了怎么说,碰到一个中文句子翻译上卡了壳,有的孩子就呆呆地坐在那里被动地等着老师告诉他们答案,有的孩子则急着冲老师大叫“别告诉我!

别告诉我!

我要想想”,有的孩子会自然熟练地在作业本上或自己的小笔记本上找线索,有的孩子根本没有通过找线索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每堂课下来,主动和被动的孩子收获很不一样,一年下来,两种孩子的水平就大相径庭了。

令人吃惊的是,有些四五岁的孩子会比六七岁的孩子更主动,学习能力更强。

  前面描述的儿童学习的主动行为,不光小学生需要,大学生也需要

我教大学已经二十几年了。

和我接触的大学生有的是我班上的学生,有的是我的研究助理,有的是我研究观察的对象。

有中国的、波多黎各的、多米尼加的、美国本土的;有常青藤的,有两年制社区学院的。

主动性强的学生总是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态度来应对学业,课外自己也学很多东西,因此学习成绩就好。

被动的学生很挣扎,再出色的老师也提不起他们的精神,不喜欢你问他问题,自己也不会提问题,事事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光课堂内的学习就让他们应接不暇,更别提课外的知识和能力了。

因此他们成绩平平,常常有不及格的危险。

  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里,我观察到一个英俊的男生,上课讨论回答问题似乎想法不少,但期末短短的一小篇文章他都写不出来,老师只好给不及格。

我去找他谈,他马上坦率地和我说,他对学习、生活没什么兴趣,写东西很难,并让我看他手提电脑上的文档里已经写好的两小段,有些观点,有点词汇量,但他说:

“我怎么就没有自制力去把想法表达完整,把

  文字组织好呢?

”看来他要完成大学的学业是非常困难了。

他缺少的就是一种自主向上的意识。

  我还在读博士的时候,认识了一家华人。

六岁的小男孩看着很乖,很安静,听说学习很好。

谁知上了中学开始出现厌学,提不起精神做事,好不容易挣扎着上了大学,一年后就因为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父母开始打击很大,接受不了,但后来毅然决定负责到底,养他一辈子。

显然,这个年轻人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意识,而他的父母将终

  身承担这个后果。

  自主能力的缺乏会影响整个人生态度。

  2010年的早春,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系21岁的大学生从和我的办公室一街之隔的帝国大厦86层跳楼自杀。

我不止一次地盯着报纸上他的照片,小伙子面庞英俊,笑容璀璨。

从那个早春之日起,这个年轻人在世界上的踪迹就消失了,因为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命的自主力。

我北大同班同学,毕业后就有一个跳楼自杀,一个进了精神病院。

那位跳楼的同学学习特别好,一进大学就跳了一级,和二年级的我同班。

挣扎着还当不了中等生的我某天考试前,有个比较难的英文单词又忘了,在哲学楼前赶紧追上这名优秀生询问,她脱口而出把词拼了出来。

至今,我脑中都很难把这个优秀的大学生和那个从几十层高楼一跃而下、觉得这个

  世界太无聊、自己太无助的绝望的年轻人联系起来。

  你也许会说,干吗举这些极端的例子,毕竟这是少数孩子未来的结局。

但是,我要是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心理感觉和这些少数人一样,只是他们没有力量和胆量选择轻生,你又如何想?

  美国自杀防御基金会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1100名大学生自杀,尝试过自杀、有自杀念头的超过10000名,占大学生总数的10%以上。

自杀是大学生意外事故之外的第二大杀手。

  这些年轻人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生命已经没有兴趣和能力做主了。

  自主让孩子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自主是任何文化的孩子都有的自然需要,是人类的天性。

  一位有个二十岁儿子的漂亮中国妈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她本人事业有成,便自作主张给“没太好的别的出路”的儿子在自己公司里安排了职位。

没想到儿子干了没几天就辞职了,扔下一句话:

“我不想在你过度照顾的阴影下生活。

”可是,没几天孩子又来找妈妈要生活费。

妈妈非常不理解地向我一遍遍重复儿子的那句不要她照顾的宣言,对于孩子把“照顾”和“阴影”挂钩无比纳闷。

对我来说,这个孩子还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艰苦挣扎。

人的天性让他向往独立,通过辞职来争取独立。

但是,他又没有培养出独立的能力,看不清独立的手段。

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位有个四十几岁儿子的中国妈妈,感慨老两口和儿子的关系很畸形。

“他既很依赖我们,又很鄙视我们。

”我心中一惊。

“鄙视”可是一个很重的词。

“因为他觉得我们没有及时培养出他的独立性。

”多么深刻的分析,出自一个中专教育水平的普通母亲。

  现代生活很复杂,没有一套我们可以直接传给孩子的“生活圣经”。

做父母的必须承认,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远见,人格也不错,但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有看透未来生活各个方面的能力。

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很能,给孩子出谋划策,让他按你替他设计的人生目标前进。

其实,目前的世界变化那么快,就拿职业来说,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职业一个个诞生,全球化的发展让山东小镇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孩子齐聚一个平台上竞争。

物质生活的便利夺去了前辈人一些简单的挑战和从中得到的满足感,让成年人的心理世界遭受的挑战变得比以前复杂很多倍,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变得空前重要。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俱进,像几十年前的家长一样判断孩子未来一生需要什么是不可能的。

那为什么不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在快速多变的复杂社会里头脑清醒、观察敏锐、善于判断的人呢?

我们没能力替他们想到做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好了。

但前提是我们给他一个独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这个愿望,只要我们不抹杀就好了。

 二、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怀有亲近感和安全感

  大自然给了孩子一个警觉的大脑,来增加他们的生存几率。

孩子来到世间,一大要务是给首次见到、接触的人、物、事件一一贴上情绪的标签。

当一个地方、一个人被贴上了正面情绪(PositiveEmotions)的标签,孩子身处这个地方或接近这个人会觉得安全、温暖、有爱。

当一个地方、人被贴上了负面情绪(NegativeEmotions)的标签,孩子身处这个地方或

  接近这个人会心生不安全、冷漠、害怕的感觉。

人脑中部有一个“杏仁体区”,专门做这件事-把情绪和人物地点挂钩。

  大自然也给了孩子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去尽可能形成正确的判断。

一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张人脸时,目光会散乱地扫描,看看眼睛、下巴、头发,再集中在下巴和头顶。

两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张人脸时,目光会集中扫描眼睛和嘴巴。

短短一个月,他们已经发现了眼睛和嘴巴是大人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要地。

他们利用“看准地方”来搜集信息、琢磨大人。

  当你眼中、言语中透出的是关切、热情和爱,孩子就加强了给你贴正面情绪标签的决定。

当从眼神和言语中难以捕捉到这些情绪,孩子就无法作出这个决定。

  关爱的眼神、悦耳的言语、温柔的触摸、及时的安慰让孩子形成了对主要照顾者的良好印象。

当孩子七八个月开始能认准主要照顾者,并对他们产生依恋情绪时,那个正面情绪的标签就贴上了。

因为家庭情况不同,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因家庭而异。

母亲、父亲、祖父母、某位亲戚,或保姆都可能担任这个角色。

只要主要照顾者有爱心尽责任,孩子都会产生依恋

  感。

孩子依恋的照顾者也可能有几个人。

(以下我用“家长”来指主要照顾人。

  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孩子对家长的依恋达到高潮。

曾听一个两岁多男孩的妈妈说“我儿子就像被用胶水粘到我身上一样!

”这是绑定(attachment)的开始。

  依恋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

  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它给了孩子一个老师。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岁左右的婴儿放在一个高台上,几米之外有另外一个高台,两个台子中间搭着一块玻璃。

透过玻璃,孩子看到深深的地面,有些害怕,但也知道从玻璃平面上爬过去大约会没事。

也就是说,孩子在面对一个模棱两可的新情况需要作出行动的决定。

家长被实验人员分成几组,每组面对高台,做出不同的表情:

恐惧、愤怒、忧伤、兴趣、喜悦。

当家长面对状况露出恐惧表情时,没有一个孩子爬过去。

当家长露出喜悦或感兴趣的表情时,大多数孩子都爬了过去。

  孩子生活中时时会碰到新情况。

当他们身边有个可以信赖、依靠的人,他们自然会去寻求指点。

也许对一个十一个月的小孩,是该不该爬过一个坡;对一个两岁的小孩是该不该和一个陌生人打招呼;对一个四岁的小孩来说是如何加入到一组小孩中去玩耍;对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是如何面对另外一个大人或小孩的愤怒或伤感;对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是怎么处理自己对某位异性的喜爱。

  这样的行为也说明,孩子从小就很聪明。

天性促使他们向往自由和自主,但他们要“聪明的自主”,也就是在更有经验的、自己信任的人指导下的自主,而不是盲目的自主。

  当这个可信赖的人是理性的、智慧的、公正的、仁慈的,孩子就学到了这些品质。

当这个可信赖的人是思考型的、公开自己的决策过程,孩子就增长了自己判断新事物的机会和能力。

如果身边没有可以信赖、依靠的人,这些孩子就没有机会能学到。

  依恋关系也给了孩子安全感。

你有没有见过,动物被惊动时,马上四处逃散,躲避到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

人也有这种本能。

一受惊吓,孩子就要靠近一个他们信任的人。

抓住那个人的大腿或衣襟,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很多,感觉受到保护,这就是安全感的重要一部分。

人之初,安全感让他们形成对环境的初步正面印象,像小树,定了根,才能开始把根扎得

  又深又远,从四面八方汲取营养。

  依恋关系也给孩子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温暖。

多年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Harlow)做过实验,把刚出生的猴子和母亲分离,给它们两种人造母亲。

一种身子是个光光的铁丝网,头下部插着个奶瓶子。

一种铁丝网的身上包着一层软软的布,但身上没有奶瓶。

小猴子们会在喝奶的时候短暂地在第一个“妈妈”身上停留,但其余大部分时间趴在软软的“妈妈”身上和“她”亲近。

 温暖+保护,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吸引孩子的力量啊!

  一旦认定了依恋对象,孩子们就自然地要使劲儿把着他们。

心理学家艾丽西亚·利伯曼(AliciaF.Lieberman)说,“一个人不可能在拥有一份亲密、深厚情感的同时又不为这份感情的稳定和长久而焦虑。

”她明确提出,这句话对成人适用,对幼儿同样适用。

  对于已经对主要照顾者形成依恋的孩子来说,分离很痛苦。

家长说下班后马上就回家,孩子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

但逐渐地,他发现家长确实每天有规律地离开又重现。

日益成长的自己又每天都发现家长之外好玩的事物。

他对家长的感情虽然继续深化,但不表现在“黏”上了。

他和家长之间变得像被一条橡皮筋拴住,在身体距离上可松可紧。

  有安全感的孩子,当家长不在身边时,有好奇心,会观察周围事物。

如果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会自在玩耍,和别人互动。

如果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也会通过密切观察,有限参与来吸收外界信息。

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在心中,他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家长。

哪怕眼前的人不尽如人意,事情的发展不好预测,但孩子知道,只要家长回来了,他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安慰和关注,这就是我们说的儿童的安全感。

孩子从爱自己的人那里去获得这种隐形力量的现象叫做“refueling”-“加油”。

心理学上把让孩子有“加油感”的亲子关系叫做“安全绑定”。

  有安全感的孩子有自尊心

  有安全感的孩子拥有一种钻石级的心理素质,那就是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对“我”这个人的评价。

当孩子觉得“我”是被关心爱护的,“我”的想法是被尊重的,孩子就感觉到了“我”的价值,就产生了尊重“我”-自尊之心。

当孩子觉得“我”不被别人关注,“我”做的事情常常是“不好”的,“我”甚至会常引起别人的反感和焦虑,孩子就觉得这个“我”是没什么价值的,就不会尊重“我”,就等同于自尊心不足。

  自尊心强的孩子更有爱心,因为他像是在辐射自己感受到的爱。

心中对自己有底,他也更不易被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所左右。

我的先生大卫是个灰白头发的大龄父亲。

和莉莉一起在街上走,别人会夸他的“孙女”可爱。

一次莉莉的一个朋友第一次见到他,天真地伸伸舌头表示惊讶。

莉莉毫不在意,对朋友和父亲安然亲切的态度一点不变。

有一位母亲胸部以下高位截肢,靠胸干支在一块带轮子的板上双手划地行动。

她常常送儿子上学,七岁的儿子只抱怨过一次妈妈丢人,那是因为有天送他到学校后,妈妈临走时亲了他一下。

  六岁以上的孩子对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越来越敏感,表现之一是觉得自己的父母这丢人那丢人。

莉莉和这个小男孩之所以面对自己父母的明显“异样”心中镇定,是因为那个无比投入的慈父慈母的形象已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相反,一个小姑娘嫌妈妈丑,竟逼着妈妈一次次去整容,最后不讲原则又不幸的妈妈变成了植物人。

这个孩子小时候是由亲戚带大的,和妈妈不亲。

想必“子不嫌母丑”的“母”是行动上的“母”,不是血缘上的“母”。

  莉莉学校里的孩子大都来自富裕家庭。

我家住在拥挤的一居室,她的朋友们住在四居五居或更大的房子里,外加乡间别墅。

她从来没说过一句攀比的话,在自己的家里是真心地感觉舒服自在。

我和大卫在有限的物质和体力条件下身体力行地育儿,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稳定的家。

  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学到了生活里亲情最重要,别的次之。

这就是我们说的价值观。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在物欲里痛苦挣扎和迷茫的成年人,怎能不为那些能早早体会到生活真谛的小人儿欣慰?

  有安全感的孩子更优秀、更快乐

  不要以为这些孩子从小不食人间烟火,长大就没有世俗需要的竞争力。

恰恰相反。

成长中的孩子不可避免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基于安全感的自尊心让孩子心里镇定,不为琐事牵扯精力,反而更容易优秀。

  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能接受长辈的进言。

上小学的莉莉开始接触各种生活方式。

有的小孩戴耳环,涂指甲油,女孩之间会提男孩子的事。

我自己有时戴耳环,但和莉莉说小孩不要戴。

我自己不涂指甲油,告诉她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也让指甲不健康。

我也明确表示不主张早恋。

这些方面她都很轻松地配合。

当别的小孩问她要不要涂指甲油,她会大方拒绝,说妈妈不让。

当几个女孩子窃笑着问她对某

  个男孩子的看法,她说:

“我不想这事儿,我妈妈说十八岁以后再说。

”能有胆量和同学这么说是因为她心中有个加油站。

  有安全感的孩子愿意接受挑战,把挑战变成学习的机会。

同样一个问题摆在两个孩子面前,那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日积月累,有安全感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机会,并在一次次地接受挑战后成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加强。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因为没有可去的“心灵加油站”,碰到新事物会畏惧,不敢尝试,怕万一事情发生了自己会乱了阵脚。

所以,生活好像从四五岁就处处充满了挑战。

因为四五岁的挑战没克服,六七岁的挑战好像就加倍了,年龄再大些,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让人畏惧的地方。

  有安全感的孩子乐于和别人相处,善于和别人相处。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幼儿园里有社交问题的孩子往往不会倾听别人,分辨不出别人准确的意图,控制不了自己的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