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731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考纲 教学大纲新.docx

教育学考纲教学大纲新

 

 

公共教育学

教学大纲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编制

2013年9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011900000。

2、课程英文名称:

Publicpedagogy。

3、授课对象:

全校各院系师范生(本科)。

4、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5、建议学时:

32学时。

6、学分:

2学分。

7、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教育学与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关,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

教育学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还应以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在高度综合的同时也出现了高度分化的现象,这种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科分化与综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扩大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研究。

7、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课堂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合作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教学,注重与中小学的联系与沟通。

建议学生采用读书法、作业法、质疑法、讨论法、分析法、模拟法等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解决问题,锻炼教育教学能力。

8、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考核、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构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40%,期中考试30%、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平时作业等)。

  

(1)考核的方法:

平时学习与统一考试结合,期中期末集中统考。

(2)考试的形式:

集中的课堂闭卷考试

(3)考试的时间:

120分钟

(4)考试题目的类型及考试要求:

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与教学设计题,每次考试在这些题型中抽取五——六种加以考核;考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能携带一切有关资料。

5、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内容按照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进行。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课程,是高师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教师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学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坚定的从教信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一定的教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和综合学科,一方面,它是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它也不断吸收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结构体系和具体的内容,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

1、通过教育学的学习,使师范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认识中小学生的特点与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

2、通过教育学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

3、通过教育学的学习,使师范生掌握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教师职业所具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

三、各章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的概述(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的概念

2、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理解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4、比较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近现代教育的异同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

自然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2、狭义教育:

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种类

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4、学龄教育与成人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第三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起源理论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

二、各阶段教育发展特点

(1)原始教育的特征:

教育形式社会化;教育权利平等化;教育内容平等化;教育方法简单化

(2)古代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原因、意义

(3)近代的教育:

义务教育

(4)现代的教育:

基本特征与发展历程

三、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构成要素

3、教育的起源理论

4、各个时代教育的特点

思考与讨论: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教育起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怎样评价?

4、与老鼠一起长大的猫不吃老鼠,是否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教育学的概述(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3、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与学习方法

4、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热情。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孟子、《学记》、《中庸》、朱熹;

2、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与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

3、古罗马:

西塞罗、昆体良

4、经院主义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与《爱弥儿》、康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实验教育学、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文化教育学、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中国民主主义教育学(蔡元培、陶行知)。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终身教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一、常用的研究方法:

历史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第四节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二、培植坚定理想信念

三、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四、有效指导教育实践

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各阶段著名的教育家及思想

思考与讨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贡献。

3、名词解释:

《学记》、产婆术、传统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代教育派、布鲁纳、终身教育、文化教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

4、列举夸美纽斯的教育贡献。

5、叙述主要教育家的代表作与教育思想。

6、结合实际谈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7、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成为公认的教育家,因而学习教育学没有价值。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三章教育功能(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育功能的涵义和类型

2、掌握教育与个体发展功能

3、掌握教育与社会发展功能

4、理解教育的负向功能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育功能分析

一、教育功能的涵义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第二节个体发展功能

一、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二、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三、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四、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第三节社会发展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文化功能

四、人口功能

五、生态功能

六、负向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2、掌握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3、理解教育的负向功能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有哪些类型?

2、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5、联系实际论述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6、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哪些表现?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四章教育目的(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

2、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正确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与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四、教育目的的依据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取向

二、社会取向

第三节国内外教育目的表述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及基本精神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外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及特点

第三节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及产生背景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运行机制

三、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实施的条件

四、实施素质教育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2、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教育目的?

其分类如何?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3、试比较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利弊。

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5、简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

6、五育的辩证关系如何?

分析阻碍教育目的实现的原因。

7、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育制度等概念

2、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4、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5、了解教育法规概念并掌握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工业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的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第四节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概念

二、我国主要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思考与讨论:

1、教育制度的涵义。

2、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

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

3、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

我国应进行怎样的改革?

4、联系实际分析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

5、什么是教育政策?

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6、什么是教育法规?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有哪些?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2、学习教师的基本素养

3、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4、掌握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师概述

一、教师职业及其发展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五、教师的专业生涯与发展

第二节学生概述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与权力

三、学生的本质特点与发展理论

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五、学生年龄特征与教育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与类型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师的劳动特点与权力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3、学生的本质属性

4、学生发展理论与身心发展规律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思考与讨论:

1、教师职业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角色?

3、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4、联系实际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

5、教师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6、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新时期学生的特征有哪些?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8、结合实际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9、师生之间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应如何建构?

10、联系实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

第七章课程(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课程的含义

2、理解主要的课程编制理论

3、正确掌握课程的设计理论

4、能分析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5、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走向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二、课程编制基本原理

三、课程开发原理与实践

第二节课程的基本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改革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与主要途径

二、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程的概念

2、课程开发与原理

3、课程类型

4、课程实施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课程?

课程的编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3、谈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成因与发展趋势。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

第七章教学(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教学的概念、地位、目标;

2、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

3、掌握教学过程的原则;

4、掌握教学常用的方法;

5、掌握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述

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运用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应用

第二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

二、班级授课制

三、教组织形式改革

第四节有效教学与改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思想

3、教学过程的规律

4、教学过程的原则

5、教学设计与常用的方法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7、班级授课制的探究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2、什么是教学方法?

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在课堂中如何选用?

4、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6、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7、观摩一堂课,并进行分析。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模拟法及案例分析法。

第八章德育(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与功能

2、掌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3、理解德育的过程与模式

4、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5、掌握中小学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与特征

二、德育的目的与功能

第二节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一、德育的内容

二、德育的原则

第三节德育过程与模式

一、德育过程

二、德育模式

第三节德育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二、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德育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方法

二、德育途径

第五节德育模式

一、概念与意义

二、主要模式

第六节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德育的过程;

2、德育的主要原则;

3、德育的主要方法。

思考与讨论:

1、德育与人的成长有何关系?

2、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德育过程有何特点?

如何针对这些规律进行德育工作?

4、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有哪些?

5、德育有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6、新时代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法。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基本职责

2、了解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

3、掌握班集体培养的方法

4、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工作方法

5、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中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7、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团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三、班主任的角色与新理念

四、班主任的修养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调查与研究法

二、学生行为观测法

三、心理辅导法

四、心理疏导法

五、思想教育法

六、目标激励法

七、自我管理法

第三节班级组织及管理

一、班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班级管理目标和工作原则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班主任的角色作用、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思考与讨论:

1、班主任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班主任应如何提升自身素养?

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3、设计主题班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尝试围绕专题设计一个有趣的主题班会。

4、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5、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6、与中学学生谈话,写出对一个个性化学生了解分析的书面材料。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第十章教育研究方法(略)

机动:

2课时

复习:

2课时,训练法。

四、实践环节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导学生将运用理论知识。

选择条件好的中小学进行见习实习、与中小学教师座谈、参观学校、观摩课堂、接触学生等,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五、教材

卢晓中主编:

《新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资料

1、李方主编《基础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成有信主编:

《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七、必要的说明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是以普通师范院校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本科)所确定的学校教育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从事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够在学校教育或相关机构从事教育实践、研究和管理,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制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